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

剛剛擺酒招待的就是此前的那些幕僚們,包括最早跟他來遼東的鹿繼善和王則古。

孫元化因爲鑄炮立功,已經在兵部當官,並且有大好的前途,孫承宗對孫元化的欣賞是毫無保留的,他感覺孫元化將來的成就並不會小。

至於鹿繼善等人也各有前程,孫承宗對自己加了贊畫銜的幕僚都盡力安排,不叫他們的一場辛苦落空。

置酒過後,衆人就紛紛告辭,此前已經巡看檢查過倉庫,經略行轅的帳目也十分清楚了,只等高第前來接收查驗就可以了。

等高第一至,孫承宗就要搬出經略行轅在外暫住,待高第正式接關防之後就可以離開。

“老夫二十年未飲家鄉水了,回去也好。”孫承宗看着茅元儀,這是跟隨他到最後的幕僚了,他笑意溫和的道:“此去並沒有什麼遺憾之處,唯一擔心的就是遼西日後的局面,不知道高升之帶着什麼想法來上任。再一個擔心,就是止生你的前程了。”

孫承宗身邊的幕僚,茅元儀是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功名在身的贊畫。

哪怕只有一個秀才身份,孫承宗都能保舉茅元儀任部職,就象孫元化只是舉人,現在一樣能在兵部當主事,那是二甲進士的待遇,孫承宗在此之前的權勢地位,很輕鬆的就把孫元化推進了兵部任職。

可惜茅元儀沒有任何功名……這不是一個小障礙,而是一條天塹,哪怕是孫承宗的權勢和人脈也越不過去。

國朝已經不是當年了,洪武和永樂年間,官員除了科舉正途外,監生也是選官正途,茅元儀這樣有文名也有實際才學的,可以入監學習,畢業之後就能選官任職。另外就是吏幹爲官,也就是有吏纔有實績的,一樣能考選入官,一入官員流品就好操作了。

再下來就是察舉,有文名和才學的可以由皇帝下詔徵辟入官,在大明立國之初,官吏數量嚴重不足,察舉爲官也是常態,而且還經常有名士拒絕徵召……當然在太祖皇帝手裡落不了好,拒絕徵召就是人頭落地。

茅元儀若在太祖年間定然是徵召爲官,在永年到仁宣年間可以入監學習,一個監生名額孫承宗還是很容易就能弄到手,成化到嘉靖年間也可以以才幹升官,在嘉靖年間還有工匠一路做到工部尚書,因爲其有真才實學,文官也並沒有太大反彈。

到了萬曆和天啓年間,一切制度都僵化了,包括用人的制度。

科舉才能爲官已經深入人心,哪怕是佐雜小官也是以舉人爲主了,監生爲官的路基本上都是堵死了,何況是吏幹或察舉推薦。

孫承宗只能叫茅元儀轉武職,保舉他爲舟山鎮參將,這個武職也就是給茅元儀一個官身,總比雜流的翰林院待詔要強的多……翰林院也不是全然清流,待詔就是雜流,完全叫人看不起的官職。

“公不必如此。”茅元儀曬然一笑,說道:“在下不止是愛好兵事,文學之道也頗爲喜歡。既然遼西這裡不用在下了,在下打算回南,先回家一趟,再去南都找朋友詩詞唱和,秦淮河上唱遊,也是人生快意事。”

這就是士大夫的情操,孫承宗對茅元儀這種坦然的態度也相當的欣賞。

他笑着道:“老夫記得曾經有詩妓替你做過詩,是不是?似乎是這四名:年少西吳出,名成北闕聞。下帷稱學者,上馬成將軍。”

茅元儀有些慚愧,說道:“這是妓家捧人的慣技,捧的在下高了,對彼輩聲名也是有利。”

江南在這個時代簡直是異位面的存在,名人多,名士多,士風優容而頹廢,講究的是享受享樂,因爲隆萬開海,江南地方異常的富裕,小民百姓都有一些情操情趣,對這些有文名的名士有一點追星族的感覺。妓家一旦能詩能文,又能與名士唱和,等於是坐擡身價,對發展大大有利。

茅元儀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江南一帶早就很有名氣,到京師纔會被捧起很高。很簡單的事情,在京的江南籍官員極多,江南士子也多,自然會將家鄉的名士給捧起來。

北地名士對江南的這種浮浪作風還是頗爲牴觸的,孫承宗先是笑了幾聲,接着就面色嚴肅的道:“止生此去也不要太浪擲時光,雖然老夫要鄉居了,但未來還是有可能起復,到時候止生一定要來幫老夫的手,如果能立下功勞,好歹能封妻廕子啊。”

“是,晚輩一定謹奉教導!”

茅元儀面色也嚴肅起來,對孫承宗,他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對方的教誨,當然沒有絲毫叫他牴觸的地方。

“地方上可還平靜?”

“都還平靜。”茅元儀道:“現在新經略未至,大政方針不定,朝廷也嚴諭各鎮將嚴守各自信地,不得擅爲擅動,所以比起此前還要安靜許多。”

孫承宗認真聽着,情不自禁的捋須沉思……

如果馬世龍和魯之甲,李承先打贏了柳河之戰多好……

他很快搖了搖頭,就算打贏了自己也不會在遼西太久,一場小勝之後朝廷裡的那些言官必定又攻訐無有大勝,總之要找理由都是現成的,除非他孫某人能在年內平遼,不然的話總會被人找到攻擊的理由。

朝中無人難做官,何況還是最重要的封疆大吏?

遼東經略,這個位子是當之無愧的疆臣第一了,雖然以孫承宗文華殿大學士的身份未必稀罕,但從內心深處來說,執掌一方大權,麾下最多時二十多萬將士,十幾位總兵官,數十萬軍民百姓聽任自己提調,總督,巡撫,任憑自己去留。這樣的權勢威風,說起來雖不及內閣首輔對國家大政的影響,但這種酣暢淋漓的使用權力,這種建衙開府,起居八座的威風,爲官一場,似乎可以沒有遺憾了?

再加上對遼西大局和國家大政的影響,也足夠叫孫承宗驕傲和自豪了。

“但願高升之能把遼西的局面維持住吧。”孫承宗慨然一嘆,神思一轉,已經想着自己返鄉之後的鄉居生活了。

……

數日之後,大隊儀衛簇擁着新上任的遼東經略高第前來上任,整個山海關都轟動了。

武將來說,只有滿桂身負重任沒有前來,其餘的趙率教和祖大壽在內的遼西將領多半都前來拜見新任經略。

大道之上,到處都是穿着武官袍服或是披戴精美鎧甲在身的將領,最小也是遊擊將軍,最大則是總兵重將,披着各色披風自官道上飛馳而來,各人都帶着數十個親兵內丁,均是穿戴甲冑,飛馳簇擁於將領身側,時刻替他們的主人飛馬上前喝斥行人開道,只有抵達寧遠和山海關附近時,這些內丁纔會老實很多……人所皆知,參政兼寧前道袁大人對丘八們向來不假辭色,哪怕是因爲脾氣強硬和自己的部下翻臉也是在所不惜,相對於位高權重的遼東經略,武將們反而更害怕袁道臺,畢竟新經略剛來,初來乍到總得適應和了解,老經略孫閣部是個好脾氣的,倒是袁道臺脾氣真壞,不愧有“蠻子”之稱。

在任這幾年,袁大人已經在校場開刀殺過很多次人了,就算被上司斥責過也是矢志不改。

這種對武人徹底的打壓和藐視反而使這些丘八敬畏,在路過寧遠的時候他們寧願繞些道,小心翼翼的偃旗息鼓而行,也不敢去冒着觸怒袁大人的危險接近寧遠城。

至於趙率教等人則是袁崇煥的心腹,和祖大壽,何可綱等人一起,不僅要從寧遠過,還要在寧遠與袁崇煥一起趕赴山海關。

到了九月下旬,霜花已降,甚至隨時都有可能降雪,在清晨趕路的人們身上降滿了雪白色的霜花,中午時間,積霜融化,鐵質的甲衣上有一種水洗過的質感,使得鎧甲熠熠生輝。

官道上到處官員的轎子或馬車,當然也有不少官員選擇騎馬,他們的儀衛則是以家丁和長隨爲主,很少有如官員象將領一樣,帶着幾十個執弓佩劍身着鎧甲的內丁前來,但論起威風,畢竟還是文官更勝一籌,一旦有文官的儀衛經過,哪怕是總兵官在前,也要引馬讓道,給文官讓道。

但遼西的文武官員關係遠比內地要好的多,畢竟是戰區,文官沒有那麼盛氣凌人,在武將避道的時候,往往會有官員掀開轎簾,拱手致意,武將也拱手答禮,雙方有時候還會接近,笑談幾句,然後才繼續前行。

在關城附近有大量的店鋪,山海關這裡不僅是駐軍衆多的兵家重地,也同樣是關內物資轉運到關外的重要節點,也是大量文官武將的駐節之所,人多,物資多,銀子多,地方上有一種畸形的繁榮,光是酒樓的數量,不僅寧遠等地沒有辦法比,就算是關外的永平府和遵化,三屯營等處也遠不能比。

新經略要上任,升轅召見文武官員,關城外的商家們早就知道消息,摩拳擦掌的要好好賺上一筆,酒樓現在也是最熱鬧的所在,幾乎每一家都擠滿了奉命前來的武將,文官們不會和這些丘八一起擠酒樓,他們一般都住在館舍裡,或是在關城有固定的居處,換了衣袍之後會和同道一起找安靜的地方小酌幾杯,當然主要的話題還是討論新任經略的過往經歷……高第的過往經歷叫人感覺有些過於豐富……這是一個不好糊弄的上司。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四百四十一章 襲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六百四十五章 杖斃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三十章 招徠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四百四十一章 襲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六百四十五章 杖斃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三十章 招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