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血染于闐河

《西征記》

溫宿東面五十里,于闐河西岸樹林。

大漢的五千名戰士人束口、馬銜枚,如同藏身草叢的猛虎,緊盯着對岸準備渡河的貴霜大軍,靜靜地等待着奇襲一刻的到來。此刻,五千人的心裡只有一個聲音:徹底消滅眼前的敵人,終結這場西征之戰。

趙廣一手握着長槍,一手安撫着身邊興奮地無法安靜的戰馬,注視對面如同螞蟻一般忙碌着的貴霜軍,臉上因爲激動而漲得通紅。

西域諸國,西去中原數千裡,在華夏傳統的思想裡,乃是化外之地,不受重視,漢書有云:“(西域)與漢隔絕,道里又遠,得之不爲益,棄之不爲損。”但有漢一代,西域卻成了王朝國力雄厚與否的標誌。

孝宣皇帝與孝和皇帝時,大漢曾兩次在西域建立統治,而後卻又失去——這兩次反覆,正好體現了朝廷實力的興衰。所以大漢再次中興後,天子劉朔繼承晉陽侯之志,將征服西域之事看得極重,甚至超過了收拾南方的餘孽。他不顧朝中反對的聲音,爲這次西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並抽調了軍中最精銳的部隊。而此戰之後,西域境內將再也沒有可以抵擋大漢天威之敵,這片廣袤的土地終將再一次回到大漢的掌握中——而且比從前兩次更徹底,更牢固,怎麼能讓參與此戰的將不豪情萬丈?

但這次作戰,可以說是冒了極大的風險。

兩天前,天山腳下,漢軍大帳。

在嚴刑逼供下,漢軍終於從趙廣隊俘獲的貴霜軍官嘴裡獲得了確切的情報——貴霜軍果然敗了!在進行了最後一輪佯攻後,殘餘的近六萬大軍乘夜丟棄了他乾城外的營地、重傷號、甚至大型的攻城器械,開始往西撤退。大軍計劃在於闐河東岸的姑墨城略做停留後,在後天開始渡于闐河。高順得知後,立刻集合軍中所有牙門將以上軍官進行作戰軍議。

將情報傳達給衆將後,高順開門見山地提出了他考慮已久的計劃——乘貴霜軍主力渡河之時,擊其中渡,將其六萬大軍的建制完全打散,然後各個擊破,把貴霜人主力留在此地。此計一出,在山中憋悶了許久的衆將紛紛贊同,高聲請戰,摩拳擦掌,就連獨自統軍以來性格越來越沉穩的關平也點了頭,認爲可行。

“下官以爲不妥。敵頹然西歸,我士氣可用,以逸待勞,擊其中渡,以有算攻無備,其利固然在我,但貴霜人也不是六萬頭待宰的牲畜,須知困獸猶鬥!而我軍卻只有區區五千人。”經驗老到的騎都尉廖化指着作戰地圖,與一羣慷慨激昂的青年將領唱了反調,“他們的部隊雖是敗退,但並沒有大亂!我軍人數太少,且騎兵較多,理應先把敵人放過,然後襲其後部,一路追殺到疏勒城去,儘可能得多殺傷敵人,方爲穩妥。”

廖化的話使帳內的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帳內諸將雖然大都年輕,但均經歷過講武堂的培養與戰場的洗禮,皆非無謀之人。阻擊戰的難度明擺在那裡,追擊戰的好處又無法視而不見。過不多時,就有一些將領出言附和廖化的建議。

“元儉(廖化的字),你提的確實是老成持重之議,但這樣我們便不能達到全勝的目的!”高順堅持着自己的計劃,狠狠的一拳砸在代表貴霜大軍的一個粗大的箭頭上。“貴霜人統帥是個很高明的人,退得如此倉促,他們的部隊竟然沒有大亂!但是久戰之下,貴霜士卒士氣已經降到了最低,只要我軍找準機會狠揍一下,就能把他們徹底打亂,把貴霜人阻在於闐河東!這樣等龐帥領了大軍上來之時,就能徹底地消滅這支敵人!如果放他們過去再打,我軍確實能以較小的傷亡取得勝利,但只要他們斷然放棄自己的後軍,其大部便有可能順利退入疏勒城,這樣我們將來要打的又是一場攻堅戰,諸君試想一下,那樣難度會有多大?我西征軍的給養又能否支撐?爲將者,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得失,而要統率全局;我等在敵後的這支奇兵,不能只想着怎麼撈些便宜,而是要建立奇功!”

高順統軍多年,每戰先登,無往而不勝,在自家陷陣營中地位如同戰神,即使在大漢其餘各軍之中,威望也是極高。聽到他的語氣如此堅決,帳內諸將便皆無異議,即使有人心裡並不十分贊同,也不好再說什麼。廖化見此情形,便也不再堅持,阻擊之策,就這麼定了下來。

“勝負在此一舉!”高順與衆將士一樣,在樹叢中壓低着身子,冷靜地觀察着敵人的動向。此時,貴霜人已經有一個萬人隊的輕裝步兵過河,散佈在岸上休息,並有更多的部隊與輜重正在渡河。高順的嘴角微微一翹,站起身來。他先活動了一下手臂,命人立刻將關平和其他各隊的幾個主將請來,然後迅速地向大家把作戰任務佈置下去。將領們各自領命而去後,他威嚴地對旗鼓官說:

“下令吹號角,擂鼓!”

數息之間,樹林中鼓號聲大作,震天動地。三千騎兵從樹叢中衝出,勢如飆風。登時之間,馬蹄聲、喊殺聲、戰鼓聲響成一片,幾道煙塵向着河邊的貴霜軍滾滾而去。

貴霜軍由於急於西歸,缺伐渡船與木筏,好在於闐河雖然河面寬闊、水流湍急,但最深處也無法沒頂,於是除重要輜重外,普通士卒都靠手拉着手趟過河。過河之後,士卒大都疲憊不堪,很多人脫了衣甲曝曬,自己在地上或躺或坐地休息,散散地布了一個防禦陣地,完全沒有應戰的準備。漢軍的騎兵來得快,攻得猛,幾輪箭雨射過後,便如同刀鋒般切向了貴霜軍先行登岸的部隊。

這支騎兵衝進了貴霜步兵中間,馳突砍殺,使這些部隊首先發生混亂,隨即影響了後續登岸的部隊,牽動全線。前鋒的趙廣趁着敵人的陣形開始動搖,一馬當先,連着刺死三個敵將,殺開一個缺口,衝進了貴霜陣內。他親領的先鋒騎兵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一旦衝入敵陣,這一支數百人的騎兵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可怕的、不可抗拒的偉大力量,如同一支鐵錘般砸開了貴霜人的防線。這些岸上的貴霜輕步兵既缺乏足夠的防護與長兵器,也缺乏與騎兵作戰的勇氣,於是有組織有秩序的抵抗很快消失,跟着是一片混亂,爭着逃命,互相踐踏。貴霜的萬夫長摩羅多連斬了幾個士兵,仍然制止不住全線崩潰的可怕局面,只好不再管手下將士們的性命如何,也無暇考慮自己大將的威信、主帥基菩納達問罪等等問題,帶着幾十名親兵落荒而逃。

基菩納達此時尚未渡河,看見前面亂得很兇,心裡雖然對退路上出現漢軍感到驚詫,但也並不很慌亂。他見漢軍的人馬並不很多,便一面催促諸軍迅速渡河,一面傳令登岸的人馬不得休息,立刻參與阻擋漢軍。他還嚴令渡河必須拼死抵敵,不準驚慌亂逃,否則將領全部斬首。渡河的人馬得到這條命令,又知道除了衝破眼前這支漢軍的阻擊,別他無路可退,果然不敢再逃走,紛紛掉轉頭來結陣抵抗。

隨着登岸的部隊越來越多,戰場也陷入了膠着狀態:在狹窄的空間內,漢軍騎兵的衝擊漸漸變得困難起來,各自爲戰之下,部隊也開始有了傷亡。侯成、周倉、張苞等幾位主要將領先後在亂軍中掛彩,但仍舊奮勇衝殺。騎兵主將關平見狀,怒吼連連,戰鬥得越發勇猛,像一隻狂怒的獅子,一面舞動青龍巨刀亂砍,一面大聲招呼諸騎向他靠攏。有一個敵將剛到他的面前,猛然聽見他大吼一聲,驚得一楞,還沒有來得及招架,就被他劈倒兩段。關平的雙手和袖口上染滿鮮血,馬蹄也早已被死傷者的鮮血濺污。但是貴霜軍人馬衆多,而且是訓練有素。他殺到東邊,東邊的敵人紛紛後退,但陣容毫不混亂,使他沒法衝破,同時西邊的敵人像潮水似的涌來。當他回馬去砍殺西邊的敵人時,東邊的敵人又殺了回來。他的身上負了幾處輕傷,身邊的親兵也折了十幾個,但終於將衝入敵陣中騎兵逐漸聚攏起來。

在關平的帶領下,這一支騎兵在人數佔絕對優勢的貴霜軍中所向披靡,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忽而殺出重圍,忽而又殺進核心,尋找敵人的主將。貴霜軍多數是步兵,雖然也拼死抵抗,並且幾次想把這一支人馬包圍吃掉,但總是在它的衝擊下像洪水沖垮牆壁,紛紛倒下,閃開一條血路。他們的馬匹常常在那些已經斷氣的和沒有斷氣的、流着血在地上匍匐逃命的人們的身上踐踏騰躍而過。雖然漢騎的衝殺仍舊無人可擋,但貴霜人仍能不斷利用人數優勢堵住缺口,戰場形勢開始慢慢向貴霜人有利的方向發展。

樹林內,漢軍主將高順仍舊橫刀立馬,穩如砥柱,仔細地觀察着戰場的局勢。現在敵人的氣勢似乎有所恢復,戰局千鈞一髮,勝敗決於呼吸之間,他深知不能多作耽擱,必須乘貴霜人的守勢未完全成型時,進行最後一擊!當他看見趙廣又一次挺槍躍馬衝到岸邊,他的心中一喜,但轉瞬間又看見他被擺得像銅牆鐵壁一般的敵人殺退回來,使他的心頭猛然一涼。就在這剎那間,他把斗篷刷地脫掉,向後扔去,隨即聽見他舉起長刀大吼一聲,像一聲晴天霹靂,一時鼓號又起,陷陣地營的步兵,終於開始向前進發。

此時,貴霜士卒忽然發現面前又出現了幾面恐怖的黑色大旗,大旗下幾個重裝步兵方陣正堅定整齊地往岸邊推進。雖然漢軍這次的增援也只有數千人,但是貴霜軍本來已在苦苦支撐,忽見漢軍又增添了人馬,而且看上去又是如此殺氣騰騰,精神頓時崩潰,再也不能抵抗,如同山崩似的,很多人紛紛丟掉旗幟轉身逃命。漢軍的騎兵乘機脫離戰線,分開兩側,開始用弓箭收割敵人的生命。陷陣營步兵在距離河岸三百步處開始衝鋒,高喊着“陷陣!陷陣!陷陣!”如同山洪海嘯一般衝破了貴霜人脆弱的河岸陣線,將貴霜軍直接壓進了河裡。岸邊很快填滿了死傷的貴霜人馬,活着的尚在掙扎,後隊登岸的步騎見此情景,不敢抵抗,又紛紛往河裡跳,又一次互相踐踏、互相擁擠、互相砍殺。沒有機會逃回河中的,在混戰中有的被俘,有的自己跪下投降,有的被射殺在曠野上,有的落荒而逃。起初後續登岸的貴霜精銳步兵還能支持,但後來隨着友軍越逃越驚慌,越驚慌越亂,他們的陣線沒過多久也被逼上來的陷陣營衝破,也開始各自逃生。他們看見有漢軍步卒的地方就避開,以爲其他方向就是生路,其實其他方向偏偏有漢軍的騎兵包圍截殺。漢軍騎兵遭遇後只要吶喊一聲,這些貴霜軍的夕日精銳就丟下武器盔甲,鳥驚獸竄,毫無抵抗。

看着滿河浮動的屍體、染成紅色的河水以及在河中不斷掙扎的潰兵,基菩納達痛苦地閉上了眼睛,自己終於無法把這支大軍帶回貴霜去了,滿天神佛(由於歷史地理特點,貴霜人除信奉佛教外,還信仰希臘、沃教、印度教的各種神明),這次站在了強大的漢人那邊。他回想起自己半年前酬躇滿志,領着十萬大軍東征,國人都說軍容盛大前所未有,末了竟然落得個全軍覆沒的結局,回國無顏面對主上與父老。老將想到此處,一時萬念俱灰,抽出家傳的寶刀就往自己脖上抹去,好在被身邊幾名親兵手急眼快擋住,卻也切開了一條口子,衆人忙將他裹脅而去。主帥一失,東岸的貴霜軍頓時起了一陣混亂,好在對面的漢軍除了不斷射殺河中的潰軍外,並無意渡河作戰,使貴霜衆將得以倉皇地收攏東岸殘軍,退回姑墨城。

“勝了!我們勝了!大漢天威!有我無夷!大漢天威!有我無夷!”西岸的漢軍見對岸貴霜軍退走,紛紛高舉武器,大聲呼喊起來。落日殘陽,血色大河,狂喜的勇士,一時間交織出一幅壯美的畫面。

是役,五千名大漢將士大破貴霜主力,斬首一萬二千四百五十六,俘虜八千餘,加上在河中淹死、沖走的敵人,殲敵將近三萬。貴霜人馬的屍體堆積,幾乎使于闐河道斷流。

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一節漢代官員的俸祿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二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四節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六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青梅煮酒董卓進京述論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一節-第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三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
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一節漢代官員的俸祿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二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四節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六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青梅煮酒董卓進京述論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一節-第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三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