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二節

大漢國中平五年(公元88年)十月。

匈奴叛軍北撤黃河的消息讓李弘焦慮不安。

鎮北將軍府的原定策略是在魁頭重擊拓跋鋒之後伺機撤軍長城要塞,然後讓匈奴叛軍能夠及時北上支援拓跋鋒,擊敗魁頭,從而引發鮮卑內亂。然而匈奴叛軍卻審時度勢,主動撤出了美稷北渡黃河而去。匈奴人這麼做雖然放棄了黃河以南的大片疆域但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匈奴人北渡黃河後,不僅立即扭轉了受困捱打的被動局面,還和東羌、鮮卑兩族的軍隊互爲援手,形成了強大的攻防聯盟。李弘想到對手的高明和果斷,心裡不禁對明年的出塞作戰充滿了憂慮和擔心。

漢軍本來打算以長城要塞爲據點,北上攻擊匈奴叛軍,但現在這個計策隨着匈奴叛軍北渡黃河不得不進行變動。大軍如果強行渡河攻擊,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糧草運輸。黃河是一個天然的屏障,隔着這條大河,漢軍的糧草運輸成了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爲了保證大軍攻擊得手,李弘不得不重新考慮北疆大戰的攻擊策略。

李弘急書徐榮,讓他命令楊鳳帶着射纓彤的驃騎營和兩萬黃巾軍立即出關,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搶佔馬邑、武州兩城,相機繼續北上攻擊定襄郡以南的中陵、善無。爲了保證楊鳳大軍攻擊順利,李弘同時急調駐軍居庸關的閻柔,立即率燕無畏的五千鐵騎火速趕到代郡,從高柳方向攻擊雁門郡東北部的平城。李弘囑咐閻柔,一旦拿下了平城,立即沿馳道南下,和楊鳳大軍會合,務必要收復雁門郡以北的疆域,以確保連接幽並兩州的馳道暢通無阻。

李弘以八百里快騎急奏天子,詳細說明了匈奴叛軍北撤黃河後對北疆大戰預定策略的影響。他懇求天子允許自己以部分兵力先出雁門關,趁着拓跋鋒實力大損兵力不足之際,迅速奪回雁門郡以北的失地,打通連接幽並兩州的馳道,爲將來出塞作戰做好充足的準備。

天子和尚書檯諸臣稍加商量,立即下旨鎮北將軍府,督促徐榮迅速出兵雁門關,收復雁門郡以北疆域。天子同時下旨李弘,說七郡國災民暴亂頻繁,近期可能要釀成大禍,他希望李弘儘早結束幽州戰事趕回幷州。天子又以手詔於李弘,在手詔中,天子說了最近一段時間朝廷所發生的諸般事宜,他再一次督促李弘儘早回幷州。手詔中言辭之懇切,讓李弘十分感動。他恨不得數日之內就能結束幽州戰事以報答陛下的信任和恩寵。

李弘對鮮于輔和玉石說,天子已經在京城厲兵秣馬了,他要趁着大漢國內憂外困之際,逼迫朝臣們答應他確立皇統。鮮于輔十分吃驚地說,陛下是不是急糊塗了,這個時候確立皇統?要確立皇統,陛下首先就要解決北軍,要殺掉大將軍和車騎將軍。而皇后受大將軍所牽連,肯定要被廢除。陛下廢了皇后之後,就要說服朝臣們廢嫡立庶,而最難的就是此事。要想通過廢嫡立庶之議,很難啊。陛下把這麼多的事集中在一起處理,洛陽肯定要大亂,洛陽一亂,大漢國這內憂外困就更加嚴重了。

玉石問道,那北疆大戰還打不打?北疆失地還要不要?李弘搖搖頭,很茫然,他也不知道。李弘說,陛下非常自信,好象已有應對之策。平定災民暴亂,出塞收復失地,還有確立皇統這三件事,他似乎都有解決的辦法。

三個人圍在一起,揣測了很長時間,他們想不出天子有什麼完美無缺的辦法可以同時處理好這三件事。玉石說,我們要不要和朱穆宋文他們商量一下?如果能想到天子的計策,我們也好有個應對準備。李弘說,這是大漢國極其機密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朱穆這些士子和我們有很大的差距,對廢嫡立庶之事肯定不會贊同,我們還是不要自找麻煩的好。我們都是大漢國的軍人,陛下叫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得幹什麼,難道你還能違抗陛下的聖旨?玉石笑着說,你違抗的聖旨還少啊?你有幾次聽了陛下的話?李弘不好意思地說,那是打仗,戰局瞬息萬變,我們爲了擊敗敵人,偶爾違抗聖旨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但此事卻不能違抗聖旨,這可是關係到大漢國存亡的事,不能不聽陛下的話。

這天深夜,射墨賜突然來到了大營。他對李弘說,魁頭被拓跋鋒打敗了,已經逃回了彈汗山。

李弘又驚又喜,他興奮地問道,拓跋鋒呢?射墨賜咬牙切齒地說道,拓跋鋒和東羌人、匈奴人正在攻打彈汗山。李弘急忙說,我不是對你說過嗎,你可以率部出境支援,兵力不夠就向樓麓和鹿破風借嘛,你爲什麼不去支援卻匆匆忙忙跑到我這裡幹什麼?是不是樓麓和鹿破風不願意借兵給你?射墨賜搖搖頭,神情沮喪。李弘暗暗吃驚,十分擔憂地看着他。

拓跋鋒如果攻下彈汗山,殺了魁頭,鮮卑國的內亂馬上就會停止。拓跋鋒手上有和連的兒子騫曼,他可是鮮卑國名正言順的大王。拓跋鋒只要擁立騫曼爲大王,鮮卑各部即使心裡不服氣,各懷鬼胎,但考慮到目前鮮卑的局勢和拓跋鋒強大的勢力,估計不會有人公開舉旗爲魁頭復仇。鮮卑國不亂,拓跋鋒實力迅速恢復,這對大漢國有百害而無一利。拓跋鋒控制了彈汗山王廷,他就可以假借鮮卑大王的名義徵調各部鐵騎。漢軍明年出塞收復失地,拓跋鋒肯定要以保衛鮮卑疆土爲藉口向各部徵調騎兵,再加上聚集在黃河北部的東羌人和匈奴人,拓跋鋒手上的實力將非常驚人。假如北疆的形勢變成這種局面,漢人挑起鮮卑內亂就是一步錯棋了,北疆的形勢不但沒有絲毫的改善反而變得更加惡劣。

這種事,李弘當然不好對射墨賜說,所以他催促射墨賜趕快回去。“牲畜、武器,要多少都行,你只要開口,樓麓和鹿破風一定會給的,我已經和他們私下打過招呼了。至於調兵的事,我不能出面,我不能直接命令樓麓和鹿破風幫你去打拓跋鋒。”李弘說道,“如果皇帝陛下知道我幫助魁頭擊敗了拓跋鋒,我就是私通敵國,我會被砍頭的。你再去找找他們,他們應該會答應的。”

射墨賜苦笑道,將軍大人,不是他們不答應,而是魁頭不答應。李弘一愣,隨即明白了魁頭的苦衷。射墨賜也好,樓麓和度破風也好,他們的部落都居住在大漢國境內,他們和豹子的關係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如果射墨賜帶着大軍一擁而入,魁頭就是私通敵國,拓跋鋒說他陰謀殺害騫曼,妄圖永遠霸佔鮮卑大王的這個罪名就更跑不掉了。即使這次魁頭擊敗了拓跋鋒,他在大草原上也是身敗名裂,再也無法得到鮮卑諸部的同情和支持了,他徹底完了。

“代郡的烏丸大人冉冉呢?他怎麼樣?”

“冉冉已經投降了。”射墨賜搖頭道,“鮮卑人不會相信他。冉冉帶兵到彈汗山和我們帶兵到彈汗山有什麼區別?我已經幫不了魁頭了,我出兵支援也只會害了他,反而讓拓跋鋒白白揀了一個大便宜。”

李弘攤開地圖,趴在案几上仔細看着。射墨賜靜靜地坐在一邊。他急匆匆趕來大營找李弘,就是希望李弘想個解救魁頭的辦法。

“現在樓麓能集結一萬人,你和鹿破風能集結五千人,冉冉也能集結五千人,這樣加起來有兩萬鐵騎。”李弘擡頭看看射墨賜,問道,“如果你們立即趕到雁門郡,會合閻柔和楊鳳兩位大人,向定襄、雲中和五原三郡發起猛攻,你看,這樣能不能把拓跋鋒逼回去?”

射墨賜不假思索地搖搖頭。

“將軍大人,你這個辦法拓跋鋒早就料到了,他讓匈奴人屯兵於雲中、五原和定襄一帶,就是爲了防備你們趁着鮮卑內亂的時候攻打北方四郡。現在匈奴人的命運和拓跋鋒的命運緊緊捆在一起,匈奴人無論是爲了自己還是爲了拓跋鋒,他們都要守住這一塊棲身之地。另外,拓跋鋒好不容易抓住這個控制彈汗山的機會,他怎麼會撤兵?他只要攻破彈汗山,殺了魁頭,他就可以雄霸大草原。相比於雄霸大草原建千秋功業來說,北方四郡算什麼?就是丟了他也不會撤兵。去年拓跋鋒本來可以控制彈汗山的,但被慕容風搶先了一步,結果他一無所獲,只好忍氣吞聲,另圖良策。這次慕容風和他的大軍被牽制在漁陽,你想想,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怎麼會放過?他要是把再這個機會丟了他還能翻身嗎?”

“其實將軍大人徵集兩萬人到雁門郡攻擊北方四郡,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首先,我們要集結大軍,再到雁門郡會合閻柔大人,這需要一段時間,而魁頭未必能守這麼長時間。其次,攻擊北方四郡路程較長,打起來之後短時間不可能結束,我們的兵馬倒是可以堅持,但食物和武器卻嚴重不足。前幾個月冉冉和皋蟬叛亂,雙方不但損兵折將,也消耗了相當數量的牲畜和武器,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秘密支援彈汗山,所以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牲畜武器支撐長距離長時間的大戰了。”

射墨賜嘆了一口氣,說道,“彈汗山距離代郡很近,如果大軍直接趕到彈汗山攻打拓跋鋒,把他趕跑,我們倒是綽綽有餘,但可惜魁頭不願意。”

李弘緊鎖雙眉,想了很長時間,然後又問道:“如果我們攻打彈汗山呢?”

射墨賜非常吃驚。“攻打彈汗山?我們攻打彈汗山?”

“對。我直接下令,以樓麓爲統帥,集結代郡和上谷郡的所有部落騎兵,直接攻打彈汗山。我們既打拓跋鋒,也打魁頭,兩個都打。”李弘笑道,“管他魁頭答應不答應,我們打了再說。當然了,打拓跋鋒是真,打魁頭是假。”

射墨賜用懷疑的眼光看着李弘,想了一下,說道:“拓跋鋒和魁頭連番激戰,兩敗俱傷,雙方都已疲憊不堪,此時如果我們悄悄入境,定能把他們打一個措手不及,只是樓麓……”

李弘知道他擔心什麼,於是笑着說道:“樓麓因爲黑翎王的死和鮮卑人有關係,所以他比較仇視彈汗山,有可能任意妄爲肆意殺戮。這樣吧,我讓玉石玉大人統帥鐵騎大軍,你看怎麼樣?”

射墨賜低頭沉思,神情很猶豫。此事非常冒險,有可能弄假成真。李弘到底是想幫魁頭還是想殺魁頭?依照漢人的想法,應該是希望鮮卑越亂越好,這樣有利於大漢國北疆的安穩。要想鮮卑國大亂,當然是要保住彈汗山,保住魁頭。這麼看來,李弘還是真心要幫忙的,否則,他不會突然改變主意,以漢軍的名義出兵境外。但是,打拓跋鋒是真,打魁頭是假,這隻有烏丸人各部首領知道,其他烏丸將士是不知道的。如果這些烏丸人殺瘋了,或者故意置之不理,真的狂攻彈汗山,吃虧的可就是鮮卑人了。

李弘看到射墨賜半天下不了決心,急忙安慰了幾句。李弘說,烏丸人此次出兵不是因爲受到了大漢國皇帝的徵調,而是迫於我的軍令,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樓麓和冉冉爲了保存實力,不會很賣命的,最多也就是裝裝樣子而已。我們出兵的目的只是爲了遲滯拓跋鋒的攻擊速度,讓他短時間拿不下彈汗山,至於擊退拓跋鋒,那是大帥的事,我是不會幹的,我不會爲了一個魁頭而讓烏丸人損兵折將。大帥和彌加得到拓跋鋒聯合外族攻打彈汗山的消息後,立即就會北上支援,你放心,魁頭不會有事的。

射墨賜無奈地笑笑。只要魁頭不死,彈汗山不失,自己就算對得起死去的檀石槐大王了。鮮卑國怎麼樣,那已經不是自己該管的事了。射墨賜伏地拜謝。

李弘把他扶起來,很嚴肅地說道:“舞葉部落留在境內,不許出境。這無論是對你還是對魁頭,都有好處。”

李弘隨即下令徵調代郡和上谷郡烏丸鐵騎,命令代郡烏丸大人冉冉和上谷烏丸大王樓麓各自帶領人馬趕到馬城會合玉石,由玉石指揮大軍出境攻擊彈汗山。李弘又和鮮于輔、玉石三人在大帳內談了很長時間,臨走時,李弘說,你告訴樓麓、冉冉,還有鹿破風,戰利品就在彈汗山,就看他們有沒有本事拿回來了。

白檀城。

彌加、熊霸、素利等人圍在慕容風身邊,苦苦哀求慕容風北上支援彈汗山,但慕容風不爲所動,態度堅決,他就是不同意。他還是那句話,只要魁頭死了,鮮卑國就不會亂,只要鮮卑國不亂,鮮卑諸部就不會陷入混戰,這樣鮮卑國就還有足夠的實力來壓制周邊諸國,尤其是可以抗衡大漢國。否則,鮮卑國實力衰敗,前景堪憂。

裂狂風和鐵鰲都支持慕容風。鐵鰲說,現在拓跋鋒已經擁立騫曼爲新大王了,此時我們北上支援彈汗山等於告訴大草原諸部,我們中部鮮卑和東部鮮卑支持魁頭。也就是說,鮮卑國出現了兩個大王,鮮卑國實際上一分爲二了。

裂狂風說,不是一分爲二,而是一分爲三。西部鮮卑的落置落羅先是慫恿大王攻打拓跋鋒,接着又從天鷲原救出大王,然後呢?然後他拋下大王跑了,跑回自己的西部大漠了。落置落羅想幹什麼?這不已經很明顯了嗎?他不是想做西部鮮卑的大王,他是要做鮮卑國的大王,他想讓我們和拓跋鋒打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奄奄一息,然後他再出來揀便宜,收拾殘局。你們想清楚一點,看看我們救出魁頭的後果,不要因爲仇恨拓跋鋒而葬送了整個鮮卑國。

彌加說,魁頭如果死了,就是拓跋鋒控制彈汗山王廷,他就成了事實上的鮮卑國大王,騫曼那個小娃娃不過是個擺設而已。假以時日,拓跋鋒會撕下僞裝露出真面目取而代之的。到那時,就該輪到我們去死了,輪到我們滅族了。該想清楚的是你們,葬送鮮卑國的也是你們。

熊霸說,我們北上支援彈汗山,扶助魁頭之後,鮮卑國的局面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樣糟糕。魁頭大王有彈汗山諸部,他的背後有大帥,有彌加大人。騫曼大王是個幼娃,他什麼勢力都沒有,背後也就是一個拓跋鋒的北部鮮卑諸部。兩者相比,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大草原諸部首領難道都是瞎子?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哪個大王來支持?拓跋鋒這次利用外族攻打彈汗山,攻打大王,已經犯下了滔天大罪,只要我們的大軍雲集彈汗山,大帥振臂一呼,拓跋鋒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鐵鰲反駁說,拓跋鋒現在有匈奴人,有東羌人相助,實力雄厚,如果我們北上攻擊,勢必兩敗俱傷,這便宜了誰?便宜了大漢國,便宜了落置落羅。有我們在,我就不相信拓跋鋒敢恣行妄爲,敢篡奪鮮卑王位。我諒他沒這個膽子,也沒這個實力。

素利挪了挪胖胖的身軀,站到彌加身後,突然說道:“我們可以和豹子握手言和,讓豹子從背後攻擊匈奴人,只要匈奴人敗北,拓跋鋒失去了倚仗,想不死都難。”

大帳內霎時一片死寂,鮮卑諸部首領人人震驚,目瞪口呆地望着素利。

素利嘿嘿一笑,又說道:“拓跋鋒死了,鮮卑國不就穩定了。等我們恢復了元氣,還可以照樣打豹子。否則,將來我們就要被豹子追到大草原上打得無處藏身,四處逃竄了。”

“大家想想……”

“你找死啊。”彌加轉身一腳就踹了過去,“我們辛辛苦苦打下漁陽和盧龍塞,難道就這樣白白還給漢人?”

素利閃身躲開彌加急怒攻心的一腳,十分不滿地叫道:“我們和拓跋鋒打起來之後,這漁陽和盧龍塞還守得住嗎?就是拓跋鋒的北方四郡也要給豹子奪回去。如果我們和拓跋鋒打得兩敗俱傷,不要說這些漢人的疆土,就是彈汗山,就是我們的草原都保不住。”

彌加氣得指着他罵道:“胖子,你是不是給豹子殺破了膽?怎麼越來越沒有出息了。”

素利嚇了一跳,又往後退了幾步,小聲說道:“膽破了好,總比丟性命強。我們兵力不足,要想支援彈汗山,只能放棄漁陽和盧龍塞。”

慕容風站起來,冷哼一聲,甩手走了。

過了幾天,魁頭的弟弟步度更親自趕到了白檀城求援。步度更帶來的消息讓慕容風勃然大怒。

豹子的手下悍將玉石帶領兩萬五千烏丸鐵騎突然出現在彈汗山,和拓跋鋒兩人一左一右發力狂攻。魁頭支撐不住,只好帶領彈汗山諸部放棄了王廷,撤到了仇水河上游一帶。玉石指揮烏丸人率先搶佔了彈汗山王廷,肆意擄掠一番後,一把火把王廷燒了。

拓跋鋒大怒,率部攻殺玉石。兩支大軍在彈汗山血戰之際,魁頭突然帶着大軍抄到了拓跋鋒的後面,兩軍前後夾攻,合力把拓跋鋒殺退了,但魁頭接着就和玉石打了起來。玉石燒了彈汗山王廷,這個仇他豈能不報?魁頭沒死,拓跋鋒當然不願意撤兵,他四處圍追堵截,發誓要把魁頭殺掉。三支大軍就這樣糾纏在彈汗山和仇水河附近,誰都不願意先行撤兵。

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九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九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下)第18章 何如霍去病正視歷史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
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九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九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下)第18章 何如霍去病正視歷史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