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

盲目、狂妄,自認爲天下無敵,熱衷於使用暴力,這些都是軍國主義的特徵。

比較典型的是普魯士德國以及推崇和模仿普魯士的日本,但事實上,近代大多數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帶有一些軍國色彩,這是跟歷史大環境分不開的。

剛剛從習慣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中世紀走出來的歐洲國家,很顯然不可能誕生什麼其他解決問題的思路,英國作爲最先進的國家,發明了現代外交概念,中國則在漫長的歷史中,認爲對待夷狄應該懷柔,採取經濟手段控制周邊遊牧民族,儘管中國沒有誕生系統的外交概念和程序,可依然是有一種和平解決問題的思路的,這種和平的態度,不夠激烈,不夠熱血沸騰,但卻是成熟的表現。

什麼樣的國家容易爆發軍國主義,會極度強調軍事,重視軍事,一定是那些有過漫長的屈辱史,經常作爲軍事入侵的受害者的國家,纔會形成這種思想。

典型的是普魯士,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雖然德國都打輸了,但是德國人的軍事表現,有目共睹,因此在全世界都有海量的擁躉,認爲德國不是輸在戰鬥上,只是綜合國力不如人。但翻開歐洲歷史,普魯士或者整個德國,反而是歐洲被欺負的最慘的國家之一,僅次於波蘭,甚至普魯士歷史上,長期必須作爲波蘭國王的封臣存在,普魯士諸侯見到波蘭國王,還需要跪拜。

司馬遷說,“恥辱者,勇之決也”,屈辱往往是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個人自強不息的原動力,中國有無數成語描述這種現象,什麼知恥而後勇,知恥近乎勇等等。

因此普魯士這種長期被人凌辱的國家,非常具有自強的精神條件。

日本的軍國主義則有些古怪,因爲歷史上,他們很少遭受外來侵略,多數時候他們都是一個施暴者,在朝鮮半島跟中國王朝先後打過兩次仗,雖然都輸了,可並不是大陸國家去侵略他們,而是他們主動進入了大陸。

可這樣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中,卻帶有強烈的恥辱文化,日本的恥文化跟忠文化,基本上構成了日本的兩大精神支柱,切腹就是一種不甘於受辱的現象。強烈的恥文化,讓日本在沒有真正遭受過實質性侵犯的情況下,天然帶有一種受害者心態,好像別人都虧欠了他,因此民族性情中帶有一種偏激和貪婪,事實上沒人虧欠他們,欺辱日本人最狠得,只是他們自己人。

日本民族這種天生的受害者心態和恥辱感,僅僅一點點精神刺激,他們立刻就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和需要自強的意識觀念,於是在學習普魯士軍事的同時,很容易就接受那種軍國主義。

而中國歷史上,雖然絕大多數是強大的,只在元清兩朝主體民族喪失了獨立性,被草原民族征服,但漫長的歷史上,遠超任何國家的富裕,卻讓中國成爲侵略的重災區,因此中國其實是一個真正的軍事入侵的受害者,中國人更應該具有受害者心態。

但反而是中國人這種受害者心態不是很重,顯得平和寬容,往好了說這叫大國民氣度,往壞了說叫做麻木不仁,沒有骨氣。

總之在這種情況下,大明軍隊中也出現了軍國主義,還是讓人挺意外的。

當然這種軍國主義,也跟國民精神一樣,並不是很激烈,真正讓中國人民族性格激烈起來的,其實還是清末民國一次次遭受外敵入侵,尤其是日本人的入侵,可謂是打造了中國民族的現代性格,甲午戰爭對中國人心理的衝擊是巨大的,但甲午戰爭受影響的只是一些文人士大夫,而且他們也沒有對日本報以仇恨,而是真真正正開始正視現代文明的威力,開始學習日本了,在日俄戰陣期間,掌握輿論的中國文人其實是支持日本人的,號召大家給日軍捐款捐物。

直到抗日戰爭,才真正讓中國民族的民族主義覺醒,也才真正讓中國民族把日本人給恨上了。

現在的大明顯然還沒有誕生強烈的民族主義觀念,老百姓甚至文人士大夫的世界觀更多的是一種皇權臣民觀念,民族觀念有,但不夠強烈。西方式的現代民族觀念強烈的,還是那些最早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新派人物。

現在在大明軍隊中掌握權力的中高層軍官,顯然就屬於這種人物,因爲從大明建國的1866年,一直到1870年普法戰爭後,他們一直都在歐洲學習,長達五年的學習經歷,浸染在歐洲近代軍國主義文化中,他們難免沾染了這種精神,而且並不以此爲惡,反而將其看作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濃厚的尚武精神。

很多人對比了中西方文化觀念後,也認爲中國人麻木不仁,在滿清的統治下屈辱順從,不知道反抗,認爲這種麻木不仁,就是因爲丟失了祖先的尚武精神,於是在打着恢復尚武精神的旗幟下,軍國主義就被他們萬分推崇起來。

這些軍官回國之後,很快就掌握了實際權力,對大明軍隊進行了深刻的變革,採取軍區制,組建大兵團,建立預備兵員,這些西式軍事革新。還看法各種軍事期刊,報紙,鼓勵軍人寫作,而這些中高級軍官又通過他們的文章,將從西方沾染的軍國主義思想,用尚武精神的概念推廣開來。

於是民族主義,軍國文化開始在軍隊中先爆發開來,大批接受過教育的新兵,在軍隊中很快就沾染了這種精神,他們的訴求自然而然就變成要求北伐中原,驅逐韃虜,光復漢人江山。

在軍隊之外,民間反而依然保持着一種平和的心態,即便是王韜這樣的啓蒙思想家,也只是認可西方文明中的優點,反對盲目的排外,主張批判性的吸收西方先進文化和思想,真正到了完全否定自我文化,那還是五四時期的事情了,魯迅等一批激進的文化分子,把自己的文化批評的一無是處,甚至認爲只有廢除中國文字,才能拯救中國。

盲目的排外不對,盲目的否定自己肯定也不對,現在這種平和的心態其實很好,一方面有人能夠看到西方的先進之處,一方面還能夠保留自己的優秀品質,也算是朱敬倫一直着力引導的目標。

只是萬萬沒想到,自己親手掌控的軍隊,反而率先變得激進起來。

但想起來,這似乎也是必然而然的事情,一羣年輕氣盛的少壯軍官,突然被送到歐洲軍事最強大的英法等國,一待就是五年,他們真真正正的看到了西方強大的軍事思想和軍事制度,如果不沾染上一點不太好的精神,那纔是怪事。

再說了,軍國主義問題,也得分兩面看,站在歷史的角度,這不是一個好東西,因爲他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可站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軍國主義也未必不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

西方國家哪一個不帶有軍國主義色彩,法國這樣的共和國,當一戰爆發的時候,滿大街的年輕人歡聲雀躍,慶祝自己偉大的祖國跟死敵德國宣戰了,可想而知,如果沒有這麼激烈的民族主義和軍國精神支撐,法國怎麼可能抵抗強大的德軍四年的攻擊,二戰時期他們可是一兩個月就投降了的。

19世紀是帶着中世紀野蠻殘餘的工業化的歐洲,將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野蠻風氣強加給了全世界,將世界帶到了野蠻血腥的黑暗叢林時代。這個時代,一切都是軍事實力說了算,沒有人講公理和道義。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民族不能用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等思想把自己武裝起來,那又如何在這個黑暗叢林時代保護自己。

所以看到軍隊產生了軍國主義傾向的時候,朱敬倫並沒有打算阻止,他唯一擔心的是,軍國主義思想中的盲目、野蠻和非理性現象。

這種盲目自信會讓軍隊過於輕視敵人,一戰爆發的時候,法國、德國的年輕人都在大聲歡呼,都認爲自己可以輕易的打敗自己的對手,就是這種盲目自信的心態使然。

這種情況,其實朱敬倫已經發現了苗頭,在跟法國在越南問題上衝突的時候,他詢問過文鳶等高級軍官,他們一致樂觀的表示,明軍能夠戰勝法軍。

他們從法國在普法戰爭中的拙劣表現中,將法國軍隊的真實實力判定的很低,這顯然盲目了。一戰時期能夠跟德國人打四年,儘管沒有把德國人趕出國土,卻也成功的抵擋住了德軍,在面對當時最優秀的陸軍的情況下,能打成這種水平,證明法軍的實力相當強大。

而大明的軍官,再還沒有建立完善的軍事體制的情況下,不加嚴謹的分析,一口咬定能戰勝法軍,顯然太過盲目樂觀。

這種盲目樂觀的態度,正是軍國主義國家,一次次輕率的發動戰爭的原因,最後造成了驕兵必敗和好戰必亡的結果。

戰爭肯定也是大明將來要解決很多問題的手段,所以軍隊中的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有助於提高戰鬥力,朱敬倫不打算把軍隊打擊的渾渾噩噩,沒有一點精氣神,如同文人壓制武人的明清軍隊那樣,但也不打算讓軍隊盲目樂觀到了狂妄的地步。

即便軍隊開始變得狂妄,朱敬倫也要保證對軍隊的控制力,他需要一根始終能夠牽住軍事力量這個隨時可能發狂的猛虎的繮繩。

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五百九十六節 流氓合夥人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五百九十三節 專利法的頒佈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39節 嫌疑人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顧問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八十節 練兵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四百零二節 皇帝的鴨子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
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五百九十六節 流氓合夥人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五百九十三節 專利法的頒佈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39節 嫌疑人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顧問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八十節 練兵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四百零二節 皇帝的鴨子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