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

?香山文人黃培芳在道光九年遊覽大鼎廟時候,曾經題詩一首:

牂牁迢遞匯端州,形勢雄蟠控上游。

萬樹叢中嵌梵宇,羣山闊處讓江流。

無邊春色方停棹,不斷西風正倚樓。

秦代龍祠看報賽,一時簫鼓偏滄洲。

蔣益澧看到了這首詩,就提在正對江面的一座偏殿的側壁上,蔣益澧覺得這首詩寫的極好,尤其好的是“萬樹叢中嵌梵宇,羣山闊處讓江流”一句,兩山夾江,他只要在山上架起大炮,就能封死這條江。

他知道廣東海軍有輪船,他不是傻子,他是悍將,他打了十幾年仗,從過去一個不安分的遊俠,成長到了百戰將軍,豈是浪得虛名,曾國藩、胡林翼不待見他,並不意味着他沒有見識,左宗棠看中他,也並不因爲曾胡厭棄他,他是有真本事的。

既然早就清楚自己留在廣西是爲了應對廣東有變,又這麼長時間他都沒有動手,就是因爲他早就摸清了廣東軍的實力,尤其是水軍,他發現對方輪船多,大炮多之後,就清楚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江面上正式跟對方對戰,可是湘軍一貫重視制江權,能把太平天國逼到南京孤城,靠的就是湘軍的水師,他們知道掌握制水權的關鍵,所以蔣益澧絕對不敢放棄水路,讓自己的軍隊被人圍困。

因此他早就制定了奪兩山,控江峽的戰略。

只是水師一戰的損失,還是讓他的心絞痛不已,那可都是家鄉子弟啊。

他承認他還是小看了對方的水師,那洋人的火輪船果然厲害。

但現在蔣益澧已經控制了要地,他認爲這場仗暫時他打贏了,接下來他知道,只需要守在這裡,對方會無休止的派人來送死,除非他們不想要肇慶了。

湘軍一貫就是如此,善於將攻守逆轉,佔住一個讓對方不舒服的位置,然後轉換防禦,由守轉攻,消滅敵人,等他們打的疲憊了,湘軍在前進一步,在佔一個讓對方更不能接受的地方。

現在在江西,城市基本上都被湘軍控制,太平軍依然控制了很多地方,但是主要在鄉村,他們現在已經沒興趣攻打湘軍駐守的城市,就安心躲在鄉下徵糧,彷彿忘記了湘軍的存在,只要廣東的朱逆在肇慶消耗疲憊了,蔣益澧就順勢拿下肇慶,然後繼續推進,在跟他們消耗,只需要一步步蠶食,就能消耗對方。

朱敬倫已經感受到這種消耗了,第一次全軍出動的大戰,給後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到肇慶的水路是暢通的,包括肇慶城內的供應都能保證,九龍交易所能提供足夠的物資,只要有錢,沒有買不到的東西,壓力主要來自於運輸。

過去軍隊出行,都是自己運輸,但之前的戰鬥規模很少超過一萬,這一次主力兩個軍都開進到了肇慶一帶,還有更多的軍隊正在往哪裡集結,運輸壓力極大,肇慶城中還有數萬百姓需要生活物資。

單靠軍隊的運輸顯然是不夠的,朱敬倫否決了軍需部門要求徵集民船的要求,而是交代他們僱傭民船,委託給民間的商船隊來運輸,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管理力量,只需要排出一些後勤人員發運和接受就行。

一時間軍隊撒錢,大量廣東的民船得到了一筆利潤豐厚的訂單,在跟西方輪船競爭中已經處於不利地位的他們,再次遇到了好年景。

道光、嘉慶年間,廣東尚有一千兩百多艘海船,每年駛往新加坡貿易的商船多達兩三百艘,可是現在幾乎要被排擠出這條航線了,唯一保持了規模的,是三百多艘鹽船,依靠的是食鹽專賣的保護。

他們船小,速度慢,消耗人力多,這些不利的因素,完全競爭不過西方輪船,一步步被擠壓到了內河船運領域,可英國輪船公司已經開闢了省港之間的運輸業務,這最後的活路也快被趕盡殺絕了。

軍隊的訂單也許是他們最後一次享受豐厚美味的時代,一時間應者雲集,很短時間就僱傭了5多條商船,運力得到了充足的保證。

可是物資消耗卻有些供應不上了,朱敬倫現在裝備的步槍已經達到了4萬隻,需要的子彈供應極多,他接到的情報現實,他的軍隊開始展開陸地攻勢第一天,消耗的子彈就達到了5萬發,這不算多,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壬戌戰爭中,最多一天的子彈消耗都超過2萬發,現代戰爭的發展,消耗只會越來越多。

運輸問題是保證了,可生產怎麼辦?

現在軍中裝備的步槍,要麼是買英國人的,要麼是仿製英國的李恩菲爾德53式線膛步槍,53式線膛步槍又是英國人仿製法國人的米尼式步槍,子彈採用的是米尼彈,是一種後部中空的鉛彈。

子彈並不難生產,甚至可以說鑄造這種子彈,已經是兵工廠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但問題巨大的消耗,不可能全都讓兵工廠承擔,解決方法依然採取了承包出去的辦法,廣東鑄造業最發達的地方,是佛山。

佛山是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一,這裡最出名的就是鑄造業,但同樣也因爲西方產品的衝擊,這幾年經營日漸困苦,很多佛山的手工匠人不得不轉行開始慢慢摸索在西方技術入侵的大環境下,給自己進行重新定位,很多佛山手工匠人已經進入了西方機器的修造行業,從最早開始的幫人修理輪船到現在連蒸汽機都能修理了。

但沒落的大勢還是沒有改變,朱敬倫送去了大批的軍需訂單,讓大量鑄造工場和作坊,幫忙鑄造子彈,同樣是他們一次發財的機會,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發財的機會。

糧食、彈藥不斷的往肇慶運輸,人也在往那邊調動,這是一次總攻擊,朱敬倫歷來信奉牛刀殺雞的保守戰略,一旦開打,就要用最大的力量打贏,所以他幾乎動員了能動員的一切力量,包括駐紮在各縣的駐兵和在鶴山一帶新招募的軍隊。

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三百節 歸程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三百節 歸程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七百五十節 美國人的反攻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四百二十三節 北歐之行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
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三百節 歸程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三百節 歸程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七百五十節 美國人的反攻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四百二十三節 北歐之行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