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

鬼子六的眼睛何其透亮,通過那些奏章他看不清楚,但是他可以站在局外試探一番,當聽洋人說粵海關的稅銀被新安縣扣下後,他就清楚朱敬倫這個人是反定了。

他手裡有兵,有槍,現在還要把銀子牢牢抓在手裡,這還不是造反那是什麼,至於穆克德訥和廣州城裡的八旗子弟,那可能真的是被矇蔽了,一想到一萬多人,被人蒙的團團轉,奕欣就覺得臉上騷得慌,旗人子弟不學無術啊,肅順那句號沒說錯,“咱們旗人混蛋多,懂得什麼?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筆厲害得很!”

可眼下這朝堂剛剛平穩,他算看出來了,曾國藩這些人確實厲害的很,肅順那麼的擡舉曾國藩,臨到頭,曾國藩等人就沒半點替肅順求情的意思,但凡他們這些掌兵大臣說句話,朝廷也未必非殺肅順不可。可是他們對滿人上層的內鬥,冷眼旁觀,彷彿在看一羣惡狗相互撕咬。

上回英法聯軍進攻北京,皇帝下急詔讓曾國藩擒王,曾國藩反倒上書聞訊,後來皇上逃到熱河,北京失陷,也不見曾國藩調一兵一卒,他就不擔心洋人還會打熱河,他就不擔心失了皇帝?

奕欣明白曾國藩這些漢人,眼裡沒朝廷,甚至沒皇帝,他們眼裡只有江山社稷,不過奕欣也不在乎了,他們在乎江山社稷,可這江山是滿人在坐,這社稷是愛新覺羅在坐,那麼這些漢人保了江山社稷,也就是保了滿人的江山,保了他們愛新覺羅家的社稷。

可那個朱敬倫怕是真的要反了,穆克德訥愚蠢,眼皮子底下被人當槍使,耆齡昏聵,連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看不出這種人早有反意,還給了他機會,柏貴更是有眼無珠,竟然能讓這種亂臣賊子在自己手下擁兵數萬,這一個個旗人,都是高居封疆大吏,做起事來,卻糊塗至此,旗人的江山真的要到頭了嗎?

奕欣真的很沉重,但是他們沒有辦法,他很清楚,朱敬倫一旦造反,朝廷根本無兵可派,能戰之兵早就被僧格林沁一戰敗光了,還能打仗的,就只有那幾個漢臣手下的湘軍、淮軍,可問題是,他哥哥咸豐皇帝都被洋人打到北京城下了,都調不懂曾國藩的軍隊,那個漢人一心就釘在太平天國粵匪的身上,打着保名教、保人倫的旗號,真的可以不在乎皇上的江山,滿人的江山還得滿人來保。

但滿人卻已經失去了勇武,靠街上那一個個遛鳥的,鬥蛐蛐的八旗子弟,是靠不住的,最後還得靠這些漢人,那麼就只有拖了,希望柏貴能拖到曾國藩攻佔南京,然後讓曾國藩去廣東保名、保人倫吧。

柏貴沒有奕欣說的那麼傻,他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爬起來的封疆大吏,身上並沒有粘到多少旗人的光,因爲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蒙古旗人,不是僧格林沁那樣的蒙古擒王,不是耆齡那樣的紅帶子,他是科舉進士出身,怎麼可能昏聵到那種程度。

朱敬倫一步一步成長,每一步他都看在眼裡,可每一步都事出有因,不是洋人逼得緊,他怎麼可能任由朱敬倫連結鄉勇,不是八旗兵無能,他怎麼可能允許朱敬倫去編練火槍營,當朱敬倫擁兵一萬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限制朱敬倫,但誰能想到,就是一萬火槍兵,耆齡也擋不住,這能怪誰。

回到家,柏貴已經明白奕欣想讓他做什麼了,那就是讓他去死拖着朱敬倫,不讓他扯旗造反黃袍加身,那樣就把朝廷逼到了死角,不得不有所行動,可卻沒有行動的本錢,如果朱敬倫真的造反,他哪裡能拖得住,反而得賠上這條老命。

但他還不能不去,去了朱敬倫有可能殺他,不去奕欣更是有可能殺他,兩難的選擇?不,他根本沒有選擇,他已經先於朝廷被逼到了死角了。

沉思了一夜,他給朱敬倫寫了一封信,敘了敘他們過去的情分,說到朱敬倫幫忙奪城,他承認朱敬倫保了他一次,說到安撫洋人,朱敬倫又保了他一次,然後就說他應該會很快去廣東復任,再任兩廣總督了,他希望朱敬倫還能繼續幫他。

柏貴的信要比柏貴到廣東早的多,曾國藩從去年九月到幾年九月,用了正正一年時間,將太平天國的戰略要地安慶攻陷,從此太平天國徹底無法威脅長江上游,從北京發出信件,通過驛站能夠很快的抵達目的地。

12月底,柏貴的信就送到了朱敬倫的手上,朱敬倫一看頓時一愣。

“清廷還想撫我?”

通過柏貴的信,朱敬倫看到清廷不是沒有看透他的欺騙戰術,但是依然想安撫朱敬倫。

“看來他們真的是到了山窮水盡,只有一塊遮羞布了!”

朱敬倫把清廷的狀態看的很透,但是他不打算同情清廷,他要把遮羞布再扯上一扯,讓他露出更多的羞處來給天下看看,至少是給廣東看看,只是他覺得他扯這塊遮羞布的同時,也把自己造反的旗幟扯出了一角,就感覺有些彆扭。

“來人,去給赫德送信,告訴他立馬着手在新會、東莞、香山、順德、三水、高要六縣建港開關。給該六縣縣令去信,通告他們,我已經準了洋人在六縣開放關口貿易,讓他們不得阻攔!”

方山點點頭:“還是用八旗將軍的印?”

朱敬倫搖搖頭:“不,用我私人的印!”

既不是新安縣令的官印,也不是八旗將軍那面遮掩的印,就用朱敬倫的私印,從現在開始,他要讓廣東各地,只認他這個人,而不是認清廷給他的什麼官職。

方山一聽就明白了,痛快的去了,他命白,朱敬倫這是撤出了旗子了,就看各地縣令怎麼考量了,是拜倒在這面大旗之下,還是鐵下心來,跟這面旗子開戰!

總之,廣州府這幾個最大的縣,必須在朝廷和朱敬倫之間,做出一個選擇了,是朱敬倫還是朝廷,沒有第三種選擇!

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十八節 取信(2)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三百八十八節 明清和談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十五節 行動(3)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三百節 歸程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五百八十二節 啓蒙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十節 門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44節 逃亡(一)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
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十八節 取信(2)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三百八十八節 明清和談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十五節 行動(3)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三百節 歸程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五百八十二節 啓蒙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十節 門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44節 逃亡(一)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