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利益分配

春兒好像被雷電擊中了一樣,呆立在承明殿前好一會兒才施施然的走了。沒人敢再給她通報,這是要命的事情。剛剛那位小內侍的血還沒有流乾,誰也不會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承明殿裡面那位,可是一言決人生死的秦王,他說誰也不見那就是誰也不見。

沒人顧忌遊魂一樣的春兒離開,在宮裡這就是失寵的標誌。今後,春兒將很少能夠看見那些諂媚的笑臉。一個不夠意思的主子,自然不會讓奴才們從內心中敬畏。

外面的慘叫聲一點兒也沒有打攪荊二的精神,現在他滿腦子都是朝廷裡的人事安排。一個蘿蔔一個坑,哪個人應該栽到哪個坑裡面。這是非常廢腦筋的事情,公孫龍這個王八蛋爲了避嫌,居然讓自己獨立完成這項工作,而且還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荊二這個時候,有些恨那個明哲保身的公孫龍,又有些喜歡這樣不貪戀權勢的臣子。

“丞相,就讓昌平君去做吧……!”荊二小聲的嘟囔道。既然丞相的權利被無情的削弱,就順便依了孝後,讓昌平君來做這個位置,用以換取孝後的支持,羋家不是根基淺薄的呂不韋,也不是浮萍一樣的趙姬。樹大根深,想剷除這棵大樹可不是一日之功。而且現在東方正在作戰,大秦內部萬萬不敢出現動盪。實力和時機都不對,荊二決定仁忍。既然能夠忍呂不韋和趙姬那麼多年,爲何不能忍一下孝後。至少從現在看來,孝後還算是明曉事理的。不像趙姬那樣貪婪,也不像呂不韋那樣的狂妄。

“老王陵不行了……!王翦……還是讓馮去疾來做吧!那御史大夫就不能讓馮劫繼續做,三公里不能有兩人出自同一家族。御史大夫……”這一夜荊二想破了腦袋。

第二天,宣室殿裡昭告天下。剛剛登基不到四個月的秦王嬴政,對大秦朝廷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因爲在平滅嫪毐叛亂的時候,昌平君立場鮮明。雖然沒有幫上什麼大忙,但站隊正確加上孝後的支持。成爲了被閹割權利之後的丞相,大家還對丞相這個詞不太熟悉,以爲只是以前的相邦改了一個名字而已。

昌平君自然也是志得意滿,在家裡不斷接受各位朝臣的賀喜。府中流水席擺了三天三夜,據說登門之人川流不息深夜不絕。

令人意料之外的是,王陵的太尉之職被削了去。取而代之的是馮劫的老爹馮去疾,這讓大秦朝堂上議論紛紛,馮家將要受到陛下重用,或將崛起的消息不僅而走。可馮家與昌平君大不相同,家裡大門緊閉。上門的客人一律婉拒,弄得好像獲罪了一樣,讓人摸不着頭腦。一時之間,朝廷裡對於馮家的議論喧囂塵上,成爲了熱點討論話題。比起寶強的離婚案,風頭更加強勁一些。

三公之中,最出人意料的就是御史大夫這個職位。居然讓年紀輕輕的蒙恬擔任,雖然在許多人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蒙恬的大哥蒙武,在叛軍之時身中數枚流矢。爲大秦盡忠而亡,大王感念他家的忠義賜下這個官職似乎並不算過份。

而一直都在蒙家掌控下的禁軍,由更加年青的蒙毅指揮。也足見,大王對於蒙家的信任。蒙家經過這一次簡拔,已經隱隱蓋過了王家,成爲大秦軍方最爲大王看重的家族。

至於九卿,那就更是各種勢力精彩紛呈。作爲大王,就是要一手玩八個雞蛋。平衡是最關鍵的訣竅,絕對不能讓一家獨大。讓羣臣既互相鬥爭,又鬥而不破。給他們戴嚼子,又得讓他們幹活。這纔是真正的領導藝術,沒有身後的帝王心術功底,很難玩好這樣的把戲。很明顯,荊二是天生的天才。一夜之間搞出來的人事安排,居然考慮得面面俱到,着實不易。

大秦在搞改革,東方戰線上卻也需要改變。雙方已經對峙了近八個月,打了八個月雙方都已經是疲憊不堪。與其說是在作戰撕殺,不如說是在比拼意志力。雙方都想撐到最後,可誰也不知道最後到底有多靠後。

李牧不愧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接手了被打得屁滾尿流的司馬昂軍權之後,對以往的戰鬥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陌刀營雖然兇悍,但機動能力超級差。穿上那沉重的盔甲之後,幾乎不能怎麼移動。他們只能用來防守,絕對不能投入進攻作戰當中。

而重甲騎兵突破犀利,可同樣是因爲堅盔重甲妨礙了騎兵應有的機動性能。使得他們不能進行長途奔襲,這對於騎兵來說非常致命。因爲機動力,纔是騎兵對比步兵的關鍵所在。更加讓李牧放心的是,重甲騎兵的數量非常稀少。一共也只有兩千多人,而且不見有增加的趨勢。李牧判定,以大秦的國力只能弄來兩千匹馱得動如此重甲的西域戰馬。

既然只有兩千人,那就不是什麼大問題。於是每當王翦想使用重甲騎兵的時候,總是看到趙軍陣前密密麻麻的都是拒馬鹿砦,陽光照耀下地上都是星星點點的亮光,很明顯那些都是雲家發明的三角釘。當初雲玥在趙國,趙國人早就東西了三角釘的秘密並且開始仿製。現在,這已經成爲步兵對付騎兵的標準配備。

就這樣兩名戰國名將開始在東方廣袤的戰場上鬥智鬥勇,兩軍時而發生激烈會戰,但最後誰也沒有佔到多少便宜。就這樣打得秋去冬來,眼看大家就要在冰天雪地裡面過年,王翦和李牧這才感覺到了不對勁兒,因爲匈奴人撤了。不顧李牧的阻攔,以合同到期爲名義無反顧的撤走了。

這讓兩人都產生了一絲警覺,因爲冬天大都是匈奴人南下搶掠的時候。而華夏軍的精華都耗在這裡,一個不小心就是對耗而死的結局。當雙方都不想再打下去的時候,和談就成了唯一的選擇。最先伸出橄欖枝的,是楚國。(。)

第33章 妖精第14章 風雲暗涌第99章 丘福的絕唱第49章 旗艦不見了第128章 邀買人心第198章 匈奴人的算計第27章 赤貧的梨莊第31章 這是大王?第65章 秦清的勸說第67章 殺紅眼睛的王翦第95章 一切爲了生存第97章 疥癬之疾第36章 貴族第31章 陷阱第6章 以德報怨第55章 合歡酒第71章 叛亂起第32章 影響第67章 李斯的期望第61章 內亂第205章 步兵VS騎兵(1)第31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60章 出乎預料第157章 俘虜的價格第59章 能言善辯的鄒衍第57章 調整戰略第17章 出兵第33章 堅壁清野第85章 滅口第82章 下一站王廷第17章 出兵第49章 談判第28章 噩耗!第39章 拜將第26章 太子之位第171章 公孫龍的大義第114章 滅趙第28章 燈下黑第34章 手藝第41章 陷入兩難的慕容丹第77章 鄒衍的坦白第152章 血腥的戰爭第24章 好孩子第12章 聯姻第49章 談判第18章 心思縝密的章佳第18章 心思縝密的章佳第35章 斷財路第70章 男人的天堂第40章 充滿危機感的公孫龍第203章 另類刑訊第61章 悲喜第45章 館主趙烈第66章 轉正的地下工作者第14章 打狗看主人第78章 紛爭起第33章 引賊入甕第71章 將軍與痞子第7章 序幕第65章 暗流涌動第73章 麃公的死第29章 哪來的人頭第33章 黑風暴第19章 大便宜第88章 坑!巨大的坑!第90章 夜襲(一)第69章 典客第16章 對立的兩派第207章 草原上的老狗第111章 禮賢下士第49章 悲慘平涼第68章 撤軍第38章 大秦不需要童話第61章 猛獸營第14章 廷尉署第47章 漏風的承明殿第11章 上土塬對峙第50章 討價還價第114章 滅趙第57章 小將項羽第64章 酒宴比劍第78章 燃燒的火把第44章 山河永寂第86章 長城第6章 廷議2第49章 陌刀營第33章 守城之爭第120章 祭靈第19章 鬼谷下山第98章 徐福的火藥第44章 幕後交易第101章 英雄救美第39章 等待第33章 出逃第90章 死吧!第23章 誰做誘餌第50章 老狐狸上門第53章 老狗第43章 交易第78章 奇怪的要求
第33章 妖精第14章 風雲暗涌第99章 丘福的絕唱第49章 旗艦不見了第128章 邀買人心第198章 匈奴人的算計第27章 赤貧的梨莊第31章 這是大王?第65章 秦清的勸說第67章 殺紅眼睛的王翦第95章 一切爲了生存第97章 疥癬之疾第36章 貴族第31章 陷阱第6章 以德報怨第55章 合歡酒第71章 叛亂起第32章 影響第67章 李斯的期望第61章 內亂第205章 步兵VS騎兵(1)第31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60章 出乎預料第157章 俘虜的價格第59章 能言善辯的鄒衍第57章 調整戰略第17章 出兵第33章 堅壁清野第85章 滅口第82章 下一站王廷第17章 出兵第49章 談判第28章 噩耗!第39章 拜將第26章 太子之位第171章 公孫龍的大義第114章 滅趙第28章 燈下黑第34章 手藝第41章 陷入兩難的慕容丹第77章 鄒衍的坦白第152章 血腥的戰爭第24章 好孩子第12章 聯姻第49章 談判第18章 心思縝密的章佳第18章 心思縝密的章佳第35章 斷財路第70章 男人的天堂第40章 充滿危機感的公孫龍第203章 另類刑訊第61章 悲喜第45章 館主趙烈第66章 轉正的地下工作者第14章 打狗看主人第78章 紛爭起第33章 引賊入甕第71章 將軍與痞子第7章 序幕第65章 暗流涌動第73章 麃公的死第29章 哪來的人頭第33章 黑風暴第19章 大便宜第88章 坑!巨大的坑!第90章 夜襲(一)第69章 典客第16章 對立的兩派第207章 草原上的老狗第111章 禮賢下士第49章 悲慘平涼第68章 撤軍第38章 大秦不需要童話第61章 猛獸營第14章 廷尉署第47章 漏風的承明殿第11章 上土塬對峙第50章 討價還價第114章 滅趙第57章 小將項羽第64章 酒宴比劍第78章 燃燒的火把第44章 山河永寂第86章 長城第6章 廷議2第49章 陌刀營第33章 守城之爭第120章 祭靈第19章 鬼谷下山第98章 徐福的火藥第44章 幕後交易第101章 英雄救美第39章 等待第33章 出逃第90章 死吧!第23章 誰做誘餌第50章 老狐狸上門第53章 老狗第43章 交易第78章 奇怪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