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

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

黑暗吞噬了最後一絲光亮。

洛承渾身鮮血的跪坐在父親面前,神色悲慼。

死亡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是生人卻總會悲傷。

洛澤站直的身體緊緊地繃着,彷彿一把沖天的利劍一般。

望着漆黑如墨的夜色,輕聲道:“承兒,不要再難過了。

你的兄長只是先我們一步罷了。

公室的血在流,但是魂靈卻愈發輕盈,這是繼兒的功勞。

況且爲社稷而死,難道不是最無上榮光之事嗎?”

魂靈愈發的輕盈?

洛承神情一怔,他微微閉眼,似乎有清香從體內散發出來。

在法家的理論世界之中,人生來是惡的,必須要嚴刑酷法管教纔是。

但是人一旦長久不能得到充分的釋放,始終讓身體和精神處於緊繃的狀態。

但先登者,幾乎是十死無生。

僅僅是粗略的估計,傷亡比就達到了十比一。

所有的攻城器械都被推了上來,無數的投石機和大弩。

外面傳來了嘈雜的聲音,洛澤走出屋外,敢戰士中素來有威名的一行人正聯袂而來。

這幾天洛人的損失慘重,但是秦人更慘。

憑藉現在的功勞,以後的榮華富貴少不了。

和眼前這些只知道打仗的莽夫不同,真要是較真起來,他能把這些人玩死。

活下來的洛人收拾着同袍的屍體。

但還是有不少洛人直接被釘死在城頭之上。

數十人擡着攻城錘向着昭城的城門而來,爲了能夠突襲,所以昭城的城門是沒有封閉的。

那些死在箭矢之下的屍體,幾乎流盡了體內的血。

而洛國軍隊就完全不行,他們的數量不足以實現這麼多輪的替換。

憑藉着和周天子的血脈關係,成爲了一國之主,統治臣民。

最終昭城的整個防禦體系都會崩盤!

這是一場必勝的戰爭。

但他早有準備,他雖然是無雙的統帥,但他是有腦子的。

王翦是不會用瘟疫這種手段來打擊昭城的。

這奇異的一幕讓他有些不知所措,“父親?!”

昔年武王受命,邦周從西陲小國取代大邑商之後。

經過三年的圍城,王翦認爲時機已經到來。

秦人經過長時間的消磨,終於開始了正式的攻城。

“天命枷鎖!”

王翦活得很通透,不想落到那個下場。

有條不紊的使用各種守城工具,對秦人造成大量的殺傷。

人與人之間怎麼可能存在信義這種東西呢?

但是想到王翦來自山東六國,相信這種東西也就無可厚非了。

犯不着爲了大秦的天下那麼拼命。

還有那些正面衝陣的戰役,都是如此。

秦國軍隊依舊是四面攻城,充分發揮自己的數量優勢。

直到它力氣耗盡,纔會最終下手。

他充分的針對洛國軍隊非常精銳,昭城較大,但是士卒卻少的特點。

畢竟瘟疫可不會認人。

然後順着一座座山川河流所形成的關隘,向着諸夏而來。

“家主!”

尤其是將帥被刺殺,天下人紛紛歡欣鼓舞。

後勤壓力大一些,苦一苦秦國的庶民,餓餓肚子而已。

這種戰術就像是蜘蛛抓住獵物之後,任由它掙扎而不理會。

於是王翦循循善誘道:“諸位,六十萬打三萬。

白起殺降都過去不少年了,直到現在還一直被提起。

竟然不能攻下!

雖說朝盟夕叛在戰國時代已經是常態,但是秦國不同。

現在這樣的做法,難道有什麼損失嗎?

所有的洛人都紛紛向着城頭的小壘躲去。

即便是函谷關,想要達到這個傷亡比例也需要守城的將領很強才行。

王翦感慨道:“圍城三年。

……

洛國敢戰士出擊幾次都沒有找到機會,只能陷入現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之中。

尤其是面對洛國軍隊這些久經訓練的士卒。

先不說人數更多的秦人可能會先中招,甚至會連累到王翦自己。

先登是軍中至高的榮譽之一。

國祚少的兩百多年,多的像是燕國,已經一千多年了。

繼兒死得其所。

洛澤雖然心中爲洛繼的逝去而難過,但話語之中卻帶着輕鬆的意味。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了攻城之上。

這是這些時日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一時的亢奮可以抵禦身體的疲憊。

“上將軍,您爲何要如此拖延?

昭城之中不過區區兩萬多人,我大秦數十萬人圍城。

而是因爲秦王政在王翦久攻不下之後。

設計了這一套疲兵戰術。

這難道不是您故意放縱嗎?

您來自山東六國,想必是信仰素王的吧?

難道因爲素王的關係,所以想要留存洛國的社稷嗎?”

這是完全不同於之前的烈度,洛澤甚至認爲完全是之前的十倍!

弩箭直接遮蔽了天空,臨空的箭矢陰影像是夜幕降臨一般。

至於信義這種珍貴的東西。

直接下詔給出了三倍的獎賞。

最重要的是,王翦認爲那種有傷天和的手段,會讓他成爲衆矢之的。

秦人之所以如此悍勇,當然不是因爲所謂的忠誠。

以後的洛氏子孫就能毫無負擔的活在這片瑰麗的諸夏之土上了。”

洛澤沒有多言,只是伸手指了指天。

秦人呼號着,這是來自八百里秦川的呼聲。

您是名震天下的將帥,滅韓、亡魏、並趙,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真實的目的當然不能說。

秦國不僅僅國與國之間的盟約不遵守,人與人之間同樣只談利。

秦人生在大河之畔,生在渭水之側。

若是洛國有十萬銳士,難道還有人是他們的對手嗎?”

幾乎瞬間就變成了刺蝟,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支箭矢刺在身上。

諸位是爲了士卒的生命而來的嗎?

王翦振振有詞,說的衆人面面相覷。

實際上他對這些時日的成果非常滿意。

按照諸位的想法,那就不僅僅是亡洛,而是亡秦了!

千年以來在諸夏列國之間有無數的戰爭潛規則。

“願素王與你同在。”

要知道這是昭城,不是天下第一雄關,函谷關!

他這種做派自然引來了秦國公室和公族的不滿。

靠近昭城的屍體由洛人直接燒掉,其餘的則由秦人收回處理。

雖然話中還算是比較客氣,但實際上這些人心中對王翦充斥着殺機。

三年的圍城之中,自然有人想過使用瘟疫這一類的手段。

見到洛澤,一行人瞬間半跪在地,暗暗垂淚。

還未曾出現先登者,這昭城真是穩如磐石啊。

這些都是長時間的拉鋸戰中所難以避免的。

秦軍的傷亡對戰鬥力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風!”

精神疲累的痛苦是要遠遠超過身體痛苦的。

既然是必勝的戰爭,那麼最後的勝利是註定的。

秦人留下許多具屍體,灰溜溜的撤回大營之中。

他們這些人和王翦是完全不同的。

秦國軍隊之中的一些小波瀾被王翦輕鬆擺平。

洛承立刻明白過來,臉上出現了絲絲釋然的神情。

要麼是嬴姓的宗親,要麼是嬴姓的外戚,都等着天下一統之後封邦建國呢。

但是長時間的低烈度戰爭,大多數人都無法忍受。

那麼身體素質就會出現極速的下滑。

精銳的士卒可以忍受烈度極高的戰爭,比如說先前的兩次劫營。

那些挺立的身影就是昭城的第二道城牆,彷彿不可撼動一般。

完全是末日的景象。

隨着太陽漸漸向西落下,秦軍的鳴金聲響起。

城頭之上到處都是崩斷的箭頭和箭桿。

現在大秦全部破壞掉的話,天下人會怎麼看待大秦呢?

王上是要一統天下,不是和天下爲敵!

還望諸位記住這一點。”

一旦動用瘟疫那種手段。

等到箭雨過去。

人這一生又有誰能不死呢?

面見素王了。”

一架架雲梯被推到了城牆邊上,秦國的士兵像完全不要命一樣的衝上來。

他又不是嬴姓秦氏。

否則在這種規模的箭雨之下,想要活下來完全就要看運氣了。

但是洛人每死一個,昭城的防禦就會弱一分。

沒有人知道這些年洛國公室承受着什麼樣的壓力。

始終有一把刀懸在頭頂,森寒鋒利。

無數的屍體堆積在昭城之下,面目全非。

這就是王翦的陽謀,換命!

換到洛人崩潰。

還有族中好男兒翼護繼兒。

洶涌的人潮真的像是大江之邊的潮水。

但是通通被王翦拒絕。

洛人的精神意志雖然很強,但是意志不能代替身體。

“揹負數百年的枷鎖終於要解開了。

凌空的石塊轟隆隆的砸在昭城的城牆之上。

又是一天的攻城戰結束。

“國君!”

這就是洛繼爲什麼一定要主動出擊,打開局面。

誰不想成爲一國之主?

王翦當然明白他們對自己的惡意來源。

洛人一旦躲避不及就是直接身死。

洛澤同樣眼中帶着淚,強笑道:“諸位莫要如此。

但是經歷了先前的劫營,所有的秦國將領都萬分小心。

他們的魂靈,恐怕已經到了九天之上。

一波一波,高高舉起的大盾隨着前進起起伏伏。

在沒有大規模發起進攻的情況下,即便之前經歷了多番打擊,秦軍依舊可以五隊輪換,充分休息。

最多的就是血!

因爲半點好處都沒有!

現在這樣慢慢打,無非是秦人多死一些。

洛人已經不能再守得住這座昭城了!

隨着秦軍的鼓聲響起,秦人呈現波浪狀的向前涌來。

王翦的戰略很是成功。

姬姓瞬間雞犬升天,那些當初一文不值的部落之人。

洛人一個首級可以頂三個!

王翦都沒想到秦王政玩的這麼大,但是效果是極其顯著的。

經過三年的圍城,久攻不克,秦人的士氣同樣降低了很多,如果不是輪換,恐怕秦人自己都要崩了。

但是三倍獎賞一下來,瞬間士氣滿值。

秦人紛紛效死,王翦自然要藉着這股春風,徹底攻破昭城!

(本章完)

第788章 我欲將心爲王戰!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807章 洛顯之,三日三遷!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37章 淮夷亂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332章 陰雲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669章 盡入彀中!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785章 天下震動!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推書,都是好書,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646章 美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16章 勤王之師第134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49章 定策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57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505章 終結!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442章 風暴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251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796章 鳳旗漫卷,大勢已變第301章 洛仲堪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221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168章 秦異人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很重要的單章!兄弟們必讀!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758章 烈烈風中霸業休!第630章 過府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193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548章 天下雲從收集意見貼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798章 洛水誓,衆一心!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867章 江南洛氏歸唐!第118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在秦始皇出來之前先說一下他的人設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96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470章 無疾薨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799章 世上從不曾有尊貴!第251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639章 看看人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49章 定策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451章 獻闕!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請假條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844章 見一見楊廣第856章 最後一擊!第329章 凋零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737章 袁紹死!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714章 四神醫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
第788章 我欲將心爲王戰!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807章 洛顯之,三日三遷!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37章 淮夷亂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332章 陰雲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669章 盡入彀中!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785章 天下震動!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推書,都是好書,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646章 美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16章 勤王之師第134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49章 定策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57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505章 終結!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442章 風暴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251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796章 鳳旗漫卷,大勢已變第301章 洛仲堪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221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168章 秦異人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很重要的單章!兄弟們必讀!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758章 烈烈風中霸業休!第630章 過府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193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548章 天下雲從收集意見貼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798章 洛水誓,衆一心!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867章 江南洛氏歸唐!第118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在秦始皇出來之前先說一下他的人設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96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470章 無疾薨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799章 世上從不曾有尊貴!第251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639章 看看人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49章 定策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451章 獻闕!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請假條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844章 見一見楊廣第856章 最後一擊!第329章 凋零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737章 袁紹死!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714章 四神醫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