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論噁心士大夫,蔡京是專業的

“回稟君上……”

蔡京徐徐起身,早已準備多時的他,很快壓下緊張感,緩緩開口道:“此等臣子所爲,恐爲再立霜臺!”

李彥眉頭揚起,語氣中透出滿意:“不愧是蔡相,所言一針見血。”

霜臺就是御史臺,御史職司彈劾,爲風霜之任,故稱“霜臺”,而如今燕廷裡面,是沒有御史臺的。

他設立中書省和都督府,一文一武,與趙宋相比,恰恰缺少了這個重要的監督機構。

這點遭到了不少士大夫的詬病,暗地裡議論百官妄爲,我行我素,尤其是那些早年跟隨燕王的功臣。

但實際上,這羣人忽略了,或者說有意忽略了,朝廷是有監察機構的。

如都督府轄下的督查部,就是詳查各軍,吏部稽勳考功兩司,也是嚴格記錄官員表現。

兩者互相監察,同時接受對方的督查。

只是這些部門終究沒有獨立出來,形成一個地位顯赫的機構。

所以此番燕廷出兵,確實是爲求時機,不宣而戰,抓到這麼個好機會,輿論聲勢自然造了起來。

蔡京不去爭論此言對錯,更不會僅僅侷限於文武,而是道出背後深層次的目的,展現出了宰相應有的格局,又凝聲道:“言官一職關係重大,不可輕定,君上有意前朝弊政,更當慎之又慎!”

李彥道:“依蔡相之言,前朝言官有何弊政?”

兩人交談之際,起居郎正在不遠處奮筆疾書,將一言一行都記錄在案,日後會編著爲太祖的《起居注》。

聽到這一問時,起居郎的筆尖輕輕一顫,馬上知道這段對話不僅關乎到御史臺的重立,更會影響言官接下來的權力與聲名,立刻全神貫注,不敢錯漏一個字。

蔡京也知道,自己真敢講出言官的壞話,後世在文官筆下就難以留下什麼好名聲了,但他同樣清楚,想要坐穩宰執之位,就要配合御案後的這位天下至尊,將其想說又不好明說的話道出:

“御史制度,古來有之,掌記朝廷動靜,糾彈百官朝儀,毋憚大吏,毋詢私交,位卑而權重。”

“然據唐制,御史言事需先上報御史臺,方可奏報,直到前朝仁宗時,中丞劉子儀定規,御史不需上報,直接向天子上奏,又有聞風彈事,由此不可收拾……”

“臺諫言官每每聽聞高官要員的傳言,不詳加調查,先行彈劾,專務陰私莫辯之事,加以中傷,兩府重臣不敢得罪,因此升官尤其迅速,此等沽名邀譽,亦無監督,自是氣焰囂張,無所顧忌。”

“仁宗見之,定奏事範圍爲‘不忠、不正、不孝、不義’,卻終難遏制,以致於朝政官員‘聞事莫說,問事不知,閒事莫管,無事早歸’之言,行政遲緩,人人自保。”

“君上革鼎弊政,自當引以爲鑑,不可令御史臺再復前朝之勢!”

起居郎一絲不苟的記錄,心中暗暗驚駭,這位宰相是真的敢言語啊,而君上沒有絲毫駁斥,看來對於言官的印象也着實不好,御史臺危矣……

李彥其實很平靜。

蔡京說的這些壞處,確實是他想說又不好明言的,但趙宋御史言官的優點,同樣不可否認,比如對權臣、對外戚、對宦官,進行了強有力的壓制,更能對天子進行一定權力的約束。

宋仁宗就願意接受言官的約束,他是一位沒有能力,但很有數的皇帝,有評價“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這其實不容易,畢竟擁有主宰天下的權力,很少有人能做到自知之明,所以皇帝位置上多的是眼高手低之輩。

仁宗能虛心納諫,唾面自乾,執政期間又是天災頻頻,西夏崛起的年代,能平穩地將政權交託下去,就是合格的皇帝,當然坐擁那麼多名臣良將,卻什麼大的成就都沒達成,終究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不過御史臺確實是在仁宗朝徹底崛起的。

其實御史在許多皇帝眼裡,是充當耳目的幫手,更是加強中央集權的工具。

畢竟上到中央各品級官員,下到地方大員,都會被御史臺的陰影籠罩,“宰相而下畏之”,只要稍有不慎,哪怕沒有證據,言官們都可以上奏彈劾。

在這樣的風氣下,天子可以利用御史,光明正大地給臣子打板子,平衡朝局。

所以在權力架構裡面,這是一個必然出現的產物,李彥想要改變的是風氣,而不是真的將御史抹掉,那同樣會出大亂子。

蔡京也很清楚,御史臺只會遭到壓制,不可能不復存在,而作爲宰執,不能一味只說問題,也該提出解決問題之法。

他熟練地從腰間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奏本:“御史彈糾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定當詳規,臣初擬《監紀九款》,請君上過目。”

李彥好奇地看了看這位的腰間,猜測裡面還有幾份奏本,等到內侍將奏本呈上,展開後細細一看,頓時讚道:“好!”

相比起吳用的《僧侶考選詳規》,蔡京的《監紀九款》更加成熟,開篇第一條就很不錯:“御史出身,不限進士,三十以上者,方許赴吏部考選授職,務得公明廉重,老成歷練,不許新進初仕任用。”

這是保證當御史的人選有足夠的閱歷,而不僅僅是看重文名清譽,有理有據,十分重要。

緊接着第二條,同樣是直中要害:“糾舉之事,須明著年月,指陳實跡,明白具奏,若挾私搜求細事及糾言不實者,當記功過。”

這其實就是不再允許“風聞奏事”“聞風彈事”,諫官不再可以根據道聽途說來參奏大臣,要拿出一定的實證出來,同時記下功過,使之不再肆無忌憚。

如此難保不會有消極怠工,所以第三條就來了:“御史當各舉其職,有知善不舉,見惡不拿者,降罰貶遷。”

御史人數稀少,不能讓尸位素餐之位久居,一旦沒辦法做好彈劾工作的,立刻去職,讓更有能力的官員擔任。

也難保不會有御史一心爲公,卻被有心人迷惑,加以針對,第四條考慮的正是這點:“御史考試除授,兼刑斷之能,優先錄用。”

御史也要考試,並且以刑部有經驗者,優先錄用,這也是爲了讓他們更加掌握奏事的準確度,不被奸人矇蔽。

……

蔡京的執政能力確實沒話說,李彥一條條看下去,發現如此改革之後,御史言官的定位更加清晰,職能也更加明確,當然也更難當。

不過言官本就是一條官場捷徑,既然想要通過彈劾天子,糾錯百官來火速升官,就要有相應的能力與擔當,不可能便宜事都佔盡。

所以李彥滿意地放下奏本:“此實作事,行修於躬,御史臺第一任長官,蔡相可有人選?”

這本來是習慣性一問,畢竟人家拿出《監紀九款》,自有舉賢之能。

換成以往,蔡京會推辭,但這回他目光微動,開口道:“臣舉薦公孫尚書,爲御史臺長官。”

李彥有些詫異:“哦?”

蔡京道:“公孫尚書昔年爲判官,爲人剛正不阿,擅斷刑事,又曾遭前朝御史彈劾非議,深知其利害,久未歸刑部,今刑部已有章程,若遷御史臺,更盡其責!”

李彥看了這位宰相一眼,嘴角微揚:“准奏!”

……

“荒謬!荒謬!公孫昭豈可爲御史之首!!”

相比起前朝,宮內消息京師滿天飛,燕京的街頭巷尾,很少傳聞王宮內的逸聞,但有關御史臺的成立和長官之選,還是以最快速度傳到了有心人的耳中。

一時間,羣情激奮。

此事其實相當敏感,如果蔡京膽敢阻撓,那指不定有書生去王宮請命,痛斥“蔡賊奸佞,閉塞聖聽”。

但現在蔡京把前朝御史一通罵,又拿出《監紀九款》,最後還舉薦公孫昭爲御史臺長官,就把這羣士大夫噁心壞了。

關鍵是目的沒達成。

他們爲什麼執着於御史?

不光是爲了廣開言路,而是想要旁敲側擊,士大夫的地位到底有沒有改變。

明眼人不止是蔡京、李格非等人,不少士大夫冷眼旁觀,總覺得這位燕王在文武方面會有傾向。

畢竟五代武人亂政,宋朝引以爲鑑,崇文抑武,使得士大夫的社會地位直線提升,徹底凌駕於武人之上。

那麼從燕朝的角度上,前宋文人的黨爭亂政,也可以說是亡國的根源之一,宋末帝的諡號是“禧”還是“厲”,保守激進兩派,至今沒有爭出個所以然來,士大夫也怕地位受到打壓。

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御史臺的成立於否,由誰任職,背後的政治含義就很大了。

結果得到這般結果……

“任公之子來了!任公之子來了!”

一座府邸中,正當衆人激憤探討,突然傳來通報。

公孫昭當年與任伯雨的恩怨,衆人還記在心中,其子在通緝告示前爲父爭名,竟被暴民打死,如今聽得任伯雨的後人前來,紛紛起身相迎。

就見一位書生雙手託着任伯雨的牌位,仍舊披麻戴孝,入堂後直直拜下,一句話讓周遭齊齊變色:

“先公枉死,惡賊逍遙,今任申先禱告上蒼,盼惡賊戰死遼東,不得歸境!”

第一百七十章 定遠將軍,李元芳!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是刺殺??第八百零五章 朝廷無道,殘害忠良,“佐命”何在,大逆何…第1212章 念頭通達,膨脹不已,然後遇到一位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老夢》結案第八十四章 周國公府有一個算一個,全都不放過!第1030章 發家致富就指望你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簡王投林沖,此天命也!第1153章 新的四大重臣第二百六十三章 給太子殿下的投名狀卷末總結第三百二十四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武氏窮!第1101章 《浮生獄(結)》第1038章 我殺我自己?第五章 李廣弓弦勁第七十二章 唯一外戚第1097章 鎮幽冥的菩薩原來是你!第二百六十三章 給太子殿下的投名狀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元芳得道多助,武后失道寡助第1097章 鎮幽冥的菩薩原來是你!第七百二十八章 這玩意可比法器好用多了!第九百零四章 現在對待士人多麼和顏悅色,將來打下的板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完全帶不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六十六章 楊再威:師父,你覺得什麼是最慘的死法?第三百二十三章 曾經一手遮天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唐來了,青天就有了!第1081章 不屬於東海龍宮,卻能進東海龍宮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明尊教貪我三千貫,我取明尊教一個商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見啞叔第八百零六章 魯達:劫法場!丁潤:殺狗官!“佐命”:衝…第六百二十七章 高俅:還是要請林沖出馬啊!第五百三十一章 林沖:我沒有應付太后的經驗,紙上談兵姑且…第一百八十六章 內衛壓力大了,暗衛居然發老婆!第五百五十一章 林沖:我確實沒有對付太后的經驗,但怎麼老…第五百八十四章 有官職的李元芳刀斬如來,無官職的林沖保護…第八百五十章 給天下提一提氣,和平不是隻能用歲幣換來的…第1142章 小倩:太子哥哥也成鬼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三百禁軍,我要挑選自己人出動!第一百零五章 懷英,你怎麼看?(元旦快樂!)第八百八十四章 這不是人間的手段!第二百八十八章 我殺了他一隻貓,他殺了我十幾宅子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西軍又降了第七十七章 班底第五十三章 面聖第1062章 這位神醫的治療對象越來越離譜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武氏之後,再也沒有這麼好用的整肅軍紀工具…第1305章 不愧是齊天大聖!第1279章 給皇帝一個機會,就看他能不能把握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聽說過招安嗎?第二百四十章 私藏甲冑第1136章 各出手段,隔空鬥法第四百七十章 即將“遠行”的李元芳第四百五十三章 亡魂的復仇?第968章 走投無路的秦檜與相州的農家孩子第954章 燕軍重甲騎兵團“鐵浮屠”出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赤膽忠心爲大唐第五百四十章 你聽……鷹在叫!第八百九十八章 “佐命”的刀……斬嚮明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完全帶不動第1024章 只有在這個世界才能達成的案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佐命”入陣擒遼帝第五百九十二章 掃平無憂洞的英雄,成了朝廷通緝的要犯第五百九十章 向太后:老身真是瞎了眼,選了這麼個天子啊…第1250章 一個魔頭,將自己當成了佛?第七百二十八章 這玩意可比法器好用多了!第五章 李廣弓弦勁第1187章 準備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第1120章 督公出場啦!督公被吞啦!第三百二十九章 快點找到人吧,否則我要天下第一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鏈子刀現於大宋第七百章 一百零八將的天命能否改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只有武氏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1262章 鬼子真成鬼子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跑的了,童貫跑不了,不殺他,我誓不爲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古名相出動第1246章 佛像之下,衆僧皆魔第八百一十五章 “民益喜,唯恐沛公不爲秦王”第七百章 一百零八將的天命能否改變?第五百七十五章 感謝朝廷打壓了能查案的,讓我等除惡再無顧…第1310章 請聖君收了神通吧!第四百七十八章 【問蒼生】結案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尊教慕強,拜明王不如拜“佐命”?第1130章 龍神與真人第四百章 爲了入宮向武后問安,周國公變得上進第六百二十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靠顏值上位第1214章 嚴家祖宗十八代的臉,都被丟盡了!第二百五十章 李治,該你自食惡果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求一步到位,只願越變越好第一百五十章 我這人就喜歡講道理第三十二章 唐人從來不會向外族妥協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城司爲士大夫主持公道?第七百八十章 丁潤:遼狗!老子的水泊梁山軍來了!第四十三章 吐蕃大使案告破第982章 與宗澤一見投緣,太上皇爲國薦才第六百零六章 我想辦一座書院第1012章 下次歷練的進入構思第八百八十章 “佐命”駕臨“方臘快樂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就算是一個嘴臭的紈絝,都有他的用處
第一百七十章 定遠將軍,李元芳!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是刺殺??第八百零五章 朝廷無道,殘害忠良,“佐命”何在,大逆何…第1212章 念頭通達,膨脹不已,然後遇到一位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老夢》結案第八十四章 周國公府有一個算一個,全都不放過!第1030章 發家致富就指望你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簡王投林沖,此天命也!第1153章 新的四大重臣第二百六十三章 給太子殿下的投名狀卷末總結第三百二十四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武氏窮!第1101章 《浮生獄(結)》第1038章 我殺我自己?第五章 李廣弓弦勁第七十二章 唯一外戚第1097章 鎮幽冥的菩薩原來是你!第二百六十三章 給太子殿下的投名狀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元芳得道多助,武后失道寡助第1097章 鎮幽冥的菩薩原來是你!第七百二十八章 這玩意可比法器好用多了!第九百零四章 現在對待士人多麼和顏悅色,將來打下的板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完全帶不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幸福的煩惱第三百六十六章 楊再威:師父,你覺得什麼是最慘的死法?第三百二十三章 曾經一手遮天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唐來了,青天就有了!第1081章 不屬於東海龍宮,卻能進東海龍宮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明尊教貪我三千貫,我取明尊教一個商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見啞叔第八百零六章 魯達:劫法場!丁潤:殺狗官!“佐命”:衝…第六百二十七章 高俅:還是要請林沖出馬啊!第五百三十一章 林沖:我沒有應付太后的經驗,紙上談兵姑且…第一百八十六章 內衛壓力大了,暗衛居然發老婆!第五百五十一章 林沖:我確實沒有對付太后的經驗,但怎麼老…第五百八十四章 有官職的李元芳刀斬如來,無官職的林沖保護…第八百五十章 給天下提一提氣,和平不是隻能用歲幣換來的…第1142章 小倩:太子哥哥也成鬼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三百禁軍,我要挑選自己人出動!第一百零五章 懷英,你怎麼看?(元旦快樂!)第八百八十四章 這不是人間的手段!第二百八十八章 我殺了他一隻貓,他殺了我十幾宅子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西軍又降了第七十七章 班底第五十三章 面聖第1062章 這位神醫的治療對象越來越離譜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武氏之後,再也沒有這麼好用的整肅軍紀工具…第1305章 不愧是齊天大聖!第1279章 給皇帝一個機會,就看他能不能把握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聽說過招安嗎?第二百四十章 私藏甲冑第1136章 各出手段,隔空鬥法第四百七十章 即將“遠行”的李元芳第四百五十三章 亡魂的復仇?第968章 走投無路的秦檜與相州的農家孩子第954章 燕軍重甲騎兵團“鐵浮屠”出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赤膽忠心爲大唐第五百四十章 你聽……鷹在叫!第八百九十八章 “佐命”的刀……斬嚮明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完全帶不動第1024章 只有在這個世界才能達成的案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佐命”入陣擒遼帝第五百九十二章 掃平無憂洞的英雄,成了朝廷通緝的要犯第五百九十章 向太后:老身真是瞎了眼,選了這麼個天子啊…第1250章 一個魔頭,將自己當成了佛?第七百二十八章 這玩意可比法器好用多了!第五章 李廣弓弦勁第1187章 準備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第1120章 督公出場啦!督公被吞啦!第三百二十九章 快點找到人吧,否則我要天下第一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鏈子刀現於大宋第七百章 一百零八將的天命能否改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只有武氏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1262章 鬼子真成鬼子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跑的了,童貫跑不了,不殺他,我誓不爲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古名相出動第1246章 佛像之下,衆僧皆魔第八百一十五章 “民益喜,唯恐沛公不爲秦王”第七百章 一百零八將的天命能否改變?第五百七十五章 感謝朝廷打壓了能查案的,讓我等除惡再無顧…第1310章 請聖君收了神通吧!第四百七十八章 【問蒼生】結案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尊教慕強,拜明王不如拜“佐命”?第1130章 龍神與真人第四百章 爲了入宮向武后問安,周國公變得上進第六百二十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靠顏值上位第1214章 嚴家祖宗十八代的臉,都被丟盡了!第二百五十章 李治,該你自食惡果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求一步到位,只願越變越好第一百五十章 我這人就喜歡講道理第三十二章 唐人從來不會向外族妥協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城司爲士大夫主持公道?第七百八十章 丁潤:遼狗!老子的水泊梁山軍來了!第四十三章 吐蕃大使案告破第982章 與宗澤一見投緣,太上皇爲國薦才第六百零六章 我想辦一座書院第1012章 下次歷練的進入構思第八百八十章 “佐命”駕臨“方臘快樂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就算是一個嘴臭的紈絝,都有他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