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不是一個級別的進度,王浩的挖角,

第209章 不是一個級別的進度,王浩的挖角,劉雲利:放棄也不錯?

經過數據彙總計算以後,交流重力場強度數值確定下來。

17.63%。

這個數據是非常驚人的。

實驗室上下都是歡心鼓舞,每個人都感到非常激動興奮,只是兩個多星期的研究,就能夠把交流重力場強度提升到17.63%,絕對可以稱的上是成果斐然。

向幹生的感觸更深一些。

之前他以復刻交流重力實驗爲基礎,進行交流重力場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兩千萬的經費,也只把場力強度提升了幾個點。

現在直接就超過了十五個點,進展速度不敢想象,他也明白自己是輸在哪裡了。

簡單來說,就是王浩。

他是正常的做研究,研發水平不比同行業的其他人差,但王浩是完全不一樣的,他以數學的手段做分析,已經做到了用分析去設計實驗,而不只是利用實驗來提升技術。

這完全是兩個層次。

阮偉平三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的研究同樣處在利用實驗來提升技術的階段,而王浩則是根據分析結果,科學的去設計實驗。

雙方的差距很大,他們在實驗後很受打擊。

本來以爲他們的研究就已經很成功,結果發現真是什麼也算不上,到實驗總結會議上,幾個人都沒有回過神,只是沉默着不知在想什麼。

王浩倒是沒有那麼興奮,他只是高興自己的研究得到了驗證,而結果是在預料之中的。

至於交流重力場的強度,他認爲意義更在於成果數據,有了成果數據以後,就不用再擔心後續的經費問題。

這纔是最重要的。

其實在王浩看來,成果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不管是百分之六點幾也好,還是百分之十七,甚至是更高的數值,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沒有的。

交流重力場數值的提升,只能說是研究有了進展,但並不能促進基礎理論的提升,更不用去談應用了。

他在總結會議上也說道,“我們在交流重力場強度的研究上,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

“但是我們的主要方向是機制研究,所以接下來,還是要朝機制研究的方向去做分析。”

……

會議結束。

阮偉平三人的心情非常複雜,他們一起去吃了飯,再回到住所還是一聲不吭。

劉雲利的手機響了,是王強發來的視頻通訊。

他按下了接通鍵。

對面的王強擺出一張笑臉,看到鏡頭裡的三個人有些意外,“你們怎麼都在一起?你們是在西海大學嗎?”

劉雲利輕輕點頭。

王強道,“我纔想起來,劉哥是去接班的,不過薛常你怎麼也來了?”

劉雲利感覺被紮了一下心,他們本來是來看熱鬧的,結果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直接說道,“王強,有什麼事就說吧。”

王強有些不明所以,還是道,“是這樣的,我聽了基礎科學中心這邊的報告,他們給我仔細講了,這個研究真是很厲害。”

“雖然和交流重力場的關係不大,但是以他們的研究,未來很可能發現高溫超導材料的規律,也就能發現更多的高溫超導材料。”

“哦~~”

劉雲利很淡定的答應一聲,依舊是沒有什麼反應。

王強疑惑問道,“劉哥,伱怎麼了?”

劉雲利嘆了口氣。

阮偉平也跟着嘆了口氣。

薛常湊到鏡頭前說了句,“他們正在考慮搬家。”

“搬家?爲什麼?”王強疑惑道,“你們是要退休?還是說調到其他部門?”

集體沉默。

王強發現幾人似乎沒精神,也沒有再去追問,而是說道,“基礎科學中心這邊的研究確實很厲害,他們以交流重力實驗數據爲基礎,來構造對應的數學模型,這樣就可以完善溫度、交流重力場強度及材料性質等因素的關係。”

“按照這個研究方法,後續數學模型完善,就能找出超導溫度和材料性質之間的關係。”

“這個方向真是非常好……”

王強連續說了一大堆,顯然對於基礎科學中心的研究非常看好。

薛常有些疑惑的問道,“你剛纔說的不就是王浩教授的研究方向嗎?”

“對啊。”王強道,“他們就是按照王浩教授的研究方向做的,但是我感覺物理實驗室那邊好像偏離方向了,研究什麼湮滅、拓撲之類,還是基礎科學中心這邊更靠譜。”

這時,劉雲利和阮偉平終於有了反應,他們一起湊到屏幕前,就一直盯着王強看。

王強被看的渾身不對勁。

劉雲利嘆了口氣,“王強啊!”阮偉平緊跟着來了一句,“你就是井底之蛙啊!”

王強被這麼一說,頓時不高興了,“說什麼呢!你們纔是井底之蛙!”

“我們確實是。”

“唉~~”

劉雲利沒心情繼續和王強胡扯了,他乾脆就關掉了視頻通話。

現在三人已經明白,他們和王浩的研究差距,不說王浩提到的湮滅、拓撲,他以數學分析預測設計實驗,就說明對於交流重力實驗的理解,早就已經遠遠超過其他人。

另外也說明,他所說的理論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

王強一直讚歎基礎科學中心的研究,但他說了好半天,也只是說基礎科學中心根據實驗數據構造出了數學模型。

僅此而已。

這僅僅是處在實驗到總結的過程。

物理實驗室則已經跨過了實驗到總結的過程,直接來到了分析結果並設計預測實驗。

雙方的研究進度,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

在和王強通過話以後,似乎因爲又找到了一隻‘蛙’,氣氛也稍稍變得好了一些。

劉雲利問道,“我們真的要搬過來做次項目嗎?”

“地方是有的。”薛常道,“距離一百多公里,就有個廢棄的工廠,改造一下就能夠當實驗基地。”

阮偉平扯了扯嘴角,“我也知道那個地方,不過,薛常啊,你連地方都想好了,是不是早就想搬了?”

薛常理所當然道,“我只是覺得,我們自己研究沒什麼意義。”

這句話讓阮偉平和劉雲利無話可說。

他們在研究上,也投入了不少人力、時間以及大量的經費,但成果還趕不上物理實驗室兩個星期的進度。

阮偉平想了想道,“雖然說到就要做到,但是這個也不急,真要搬的話,也要申請得到批准才行。”

“現在關鍵是,我們連人家怎麼做的研究都搞不明白!”

劉雲利和薛常對視一眼,也覺得阮偉平說的有道理,他們都是做凝態物理研究的,參與過幾項重大保密項目,還是第一次感覺到如此的挫敗。

他們自認爲都是凝態物理的專家,水平不說達到了國際頂尖,但比起相關領域的研究員絕對不差,而且因爲長期參與重大項目,做研發的經驗無比豐富,經驗和能力上都是頂尖的。

現在竟然發現跟不上物理實驗室的研發進度。

這就不能接受了。

阮偉平很認真的說道,“我決定了,在這裡先不走了!”

“跟着他們的實驗做研究,也在這裡學習一下。如果連參與都沒資格參與,我們乾脆也別繼續了,就承認自己沒能力,直接把項目搬過來。”

“到時候,王浩說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劉雲利和薛常對視一眼,一起用力的點點頭。

……

劉雲利三人商議好以後,第二天就去了物理實驗室開始‘學習’。

他們不再牴觸王浩所說的理論,也認真看起了王浩對實驗的分析內容,以此來對過去的實驗設計進行理解。

只有理解了剛過去的實驗,等到下一次的實驗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參與去討論。

他們並沒有想比王浩表現的更好,但怎麼也要比其他人更好吧?

不說向幹生……

最少要比何毅、肖新宇等人要好吧?

很快。

劉雲利三人就發現他們想的有點太多了。

何毅和肖新宇根本沒有參與到理論研究中,包括實驗的數據分析、理論的構建研究,相關核心內容都只有王浩一個人在做。

向幹生也只負責一些邊邊角角的工作,他主要還是對實驗進行指導,而不是從事理論相關的研究。

劉雲利實在忍不住,找到何毅問了一下,“你怎麼不和王教授一起去做數學分析?不去研究理論?”

何毅聽的莫名其妙,“我爲什麼要研究理論?”

“你不是研究員嗎?”

“但是,理論的東西很難,我也不擅長分析。”何毅注意到劉雲利的疑惑,解釋道,“劉教授,以前我也試着和王教授一起研究,但後來放棄了,我沒有這個水平,即便是能看懂那些研究,也只是看懂而已,根本幫不上忙。”

“直說吧,我覺得自己跟不上王教授的思路,理解不了,不如就乾脆放棄。”

劉雲利聽着扯了扯嘴角,他發現自己定的目標太簡單了。

等回去以後,劉雲利就對其他兩人說道,“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弄懂基礎理論,並能夠參與新的實驗設計,這樣才能一起做研究。”

這樣就超過了物理實驗室的其他所有人。

“也對。”

“有道理……”

於此同時。

王浩也在很耐心的做研究,他並不是總結剛過去的實驗,而是在總結完善自己的理論。

通過上一次實驗,他已經確定自己的研究沒有問題,超導內部的微觀形態被擠壓形成拓撲相變,和交流重力場存在直接關係。

另外,也肯定和超導的形成直接相關。

那麼問題來了。

“在正常的通電導體中,會不會存在微觀形態呢?”

“微觀形態被擠壓形成拓撲相變,從而激發了特殊的超導狀態,正常來講,普通的導體通電狀態也應該存在微觀形態,只不過沒有被‘湮滅’擠破而已?”

“另外,一些非導體在超低溫情況下也可以激活超導特殊狀態,兩者又有什麼不同呢?”

這些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王浩自己做研究還是有些頭疼的,因爲他並不是一個拓撲學的專家,他也希望能其他人能夠給出意見,而不是隻靠自己去研究。

比如,遇到複雜性理論問題時,他就可以去找羅大勇。

羅大勇能提供很有參考性的意見,並且在看待某個問題時,也能夠提出其他思路的想法。

畢竟,術業有專攻。

他一個人無法覆蓋所有領域的知識。

王浩仔細想了想,忽然想起了一個人,他和對方只是說過幾句話,後來就沒有再聯繫過了。

他趕緊給邱成文打電話。

邱成文正坐在辦公室裡,接到了王浩的電話有些疑惑。

他按下接聽鍵,就聽王浩說道,“你們中心,有個姓林的,做拓撲方向研究的學者,我上次和他說過話,能不能給個聯繫方式,我有問題要諮詢。”

邱成文聽了有些意外,但他知道王浩說的是誰,因爲做拓撲學研究的學者很少。

他查了一下就把電話發了過去,心裡還想着‘應該讓中心的學者和王浩多交流,也讓王浩看看數學中心的實力,也許他會改變主意,會考慮來水木大學工作。’

王浩拿到電話以後,就直接打了過去。

林伯涵的年紀只有二十九歲,是水木大學的留校博士,畢業後在數學科學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從事幾何拓撲的研究工作。

在數學科學中心,他就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學者。

此時他正和同事討論一個問題,看到一個未知號碼有些猶豫,想了想還是接了電話,就聽對面說道,“林博士,還記得我嗎?我是王浩。”

“王教授!”

林伯涵甚至驚訝的喊出聲,發現同事驚訝的眼神,趕緊走到一邊接電話,“王教授,你給我打電話是?”

王浩很直接的說道,“我是想問你,有沒有興趣來西海大學工作。”

“這個……”

“我手裡有一個重大項目,想找一個拓撲學的專家一起做研究。你放心吧,林教授,你來,可以在梅森數實驗室擔任研究員。”

“只要你來這邊,我保證你的經費,不管你自己的研究,還是其他研究,經費是管夠的。”

王浩很直白的進行挖角。

林伯涵愣了好半天,他完全沒想到自己會被王浩挖角,而且王浩還很直接的說,挖他過去一起進行重大研究。

另外,經費管夠!

這個條件根本無法拒絕,他本來就是一個‘北-漂’,首都並不是家鄉城市,對於他來說,在哪裡工作都是一樣的。

如果能夠去西海大學,就可以和世界最頂級的數學家一起工作,還能有足夠的經費支持。

同時,還可以直接簽到穩定的工作合同。

反過來說,繼續留在水木大學,想要轉正提升到副研究員、副教授,至少都需要幾年時間。

林伯涵想不出拒絕的理由,他還是沒有當即同意下來,只是說考慮一下很快給答覆。

然後他就去了詢問了一下博士後離職的問題。

那當然是很簡單的。

因爲他只是從事博士後研究,並沒有和學校簽訂正式的工作協議,想跳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

兩週後。

上一次的實驗總結、分析已經全部完,王浩已完成了理論的完善工作,準備進行下一個實驗了。

劉雲利三人並沒有完全理解王浩所做的數學分析工作,但他們對於研究整體有了把控,知道具體是怎麼做的分析,也和實驗設計聯繫在一起。

因爲馬上要準備新的實驗,他們甚至還一起進行了討論研究,認爲新的實驗肯定和材料驗證有關。

這是研究的主方向。

在把交流重力的場力強度提升到一定程度後,正常來講後續就到了材料驗證的階段。

簡單來說,就是同樣的實驗,把超導材料進行更換,研究各種不同的超導材料,製造出的交流重力場強度區別。

三個人都認爲方向肯定是固定的,他們也以此進行了論證,就是爲了提前對實驗會議進行準備。

他們希望能夠在會議上提出自己的觀點,也等於是和王浩一起進行實驗設計了。

他們的準備非常充分,甚至還用本子做了二十幾頁的記錄。

這一天來了。

王浩召集了實驗室的所有人,進行新的實驗會議。

每個人都對於實驗非常期待。

劉雲利三人也表現得精神振奮,都有些迫不及待參與進去了。

然後就聽王浩說道,“這一次的實驗有些特殊。我們要製造超低溫的環境,以及更高的精度來對交流重力場進行檢測。”

“我們需要在實驗慢慢的降低溫度,尤其是快要達到超導狀態的溫度時,溫度降低的速度一定要慢,在檢測和溫度控制上一定要更精準……”

王浩認真說了起來。

這項實驗就是要驗證,是否任何導體在通電狀態,內部都會存在微觀形態。

如果存在,正常的邏輯來講,接近達到超導狀態溫度時,就可以逸散出‘交流場力’。

簡單來理解,就像是用手捏一個橘子,並不需要完全捏爆就會有汁水流出來。

想要檢測‘汁水’肯定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們要做的就是把實驗更加精細化,實驗設計上要更加精細,檢測上也要更加的精細。

其他人聽了王浩的交代以後,都認真的做記錄,思考着怎麼去設計實驗,怎麼去安排工作。

劉雲利三人則是愣住了。

他們預想接下來的實驗是材料對比驗證,怎麼就變成研究超導體的交流重力特性了?

這完全是兩個方向、兩個內容。

在衆人討論的時候,劉雲利還是問了出來,“王教授,我們不做材料對比實驗嗎?”

王浩疑惑的問道,“爲什麼要做材料對比實驗?”

“這個……”

劉雲利說出了自己的理解,“通過材料對比實驗,可以找出材質與交流場力的關係?”

他的理解確實是沒問題,但是王浩並不是這麼想的。

王浩道,“可能後續會做這種實驗吧?我也不確定。我們還沒有進行到那一步。”

“我們的方向和你們不同。我們是主要做超導的機制研究,是利用實驗去完善理論。”

“現在這個實驗,其實很簡單,我想看到,在沒有激發超導狀態的時候,是否可以檢測到交流重力場。”

劉雲利頓時愣住了,“沒有超導狀態就激發交流重力場?”

這是不能理解的內容。

超導交流重力的研究,圍繞的就是‘超導狀態產生交流重力現象’,結果實驗目的變成了,沒有激活超導狀態,就形成了交流重力場?

可能嗎?

劉雲利頓時迷茫了,同時發現,他們三個人論證了很久,完全等於是做了無用功?

他們不只是跟不上實驗進度,就連王浩的想法都不理解。

這時候,劉雲利有些明白何毅說的話了,他也同樣發現自己理解不了王浩的思路。

既然理解不了,放棄也是很好的選擇?

抱歉,寫作艱難,今天只有一更了,後續內容還沒有想好,明天再更新了。

(本章完)

第261章 霍奇猜想?還只是研究的前置?別開第278章 反重力磁懸浮被公開以及王浩的新想第498章 這次真的是衛星武器了!第403章 特異現象與《格魯姆湖計劃》第663章 小強成主角,保羅找上門,王浩:我第445章 從點到線,技術實用化,最差也是防第79章 做研究,不能太功利!第10章 這個王浩,了不得啊!第359章 完成黎曼猜想的證明,比爾卡爾:邱第478章 7倍率?零頭而已!幸運兒和倒黴鬼第580章 引力場?控制空間的手段!何毅:我第400章 成果巨大的影響!靈感比努力更重要第362章 數學圓桌會議,王浩:我是被逼無奈第332章 實驗失敗?王浩:我早就預料到了!第416章 項目展開,發現技術飛躍式提升的鍥第247章 驚人的轉變溫度!王浩:小成果而已第371章 王浩:我們的運氣也太好了!第244章 挖根基?!衆人:王浩竟然是凝態物第117章 他一個人超越了整個數學科學中心第605章 抗議 不滿?科技重大差距!第七次測第407章 核聚變初期實驗?廖建國:這特麼是第210章 菲爾茲頒獎,你還能再假一點嗎?第643章 又一項天文物理的顛覆!第279章 研究成果被證實, 國際熱議,記者:第301章 所有的矛盾在新物理面前都不值一提第284章 王浩:我不想成爲氣死威騰的兇手!第58章 這是苛待科研工作者吧?第150章 NS方程研究以及陳省身數學獎第508章 一階金銀,成果發佈!673.第670章 太空上的光團,決策人:你是錯第312章 腦子被驢踢,越踢越聰明!第512章 驚奇的實驗結果,反能量與湮滅能量第283章 砸場子的來了,愛德華-威騰:論證二第288章 競爭?呵呵。劉明坤:王院士,就是第624章 太空中的黑點!宇航員:我總感覺不第210章 菲爾茲頒獎,你還能再假一點嗎?第109章 你確定是東港的那個王浩?第236章 不是復刻,而是超越!第309章 最重要的技術 院士大會,王浩:我都第293章 《科學》雜誌:竟然有兩篇結論完全第559章 光爆射線!陳蒙檬 黃振:海倫就繼續第359章 完成黎曼猜想的證明,比爾卡爾:邱第481章 波,至關重要,這個世界還有公平可第337章 國際認可,空艦立於不敗之地!第123章 天才和普通人的不同以及高深的幾何第361章 終於能離開西海了?世紀講座!第364章 人生總會身不由己……第587章 成果發佈!湮滅組織我們存在的意義第4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65章 項目爭奪,碰運氣的研究?照照鏡子第174章 樊慶學:我是被指導了啊!第456章 檢驗預測?時間和運動,張志強:我第633章 發佈成果,震撼全世界:王浩已經能第505章 重大發現,十萬倍的電阻率之差!第413章 一千萬和一千億,所以說,王浩等於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啓請假條第374章 物理界的巨大影響,全新的宇宙論以第445章 從點到線,技術實用化,最差也是防第633章 發佈成果,震撼全世界:王浩已經能第160章 我怎麼有種被忽悠的感覺?!!第23章 論文,不止是論文第204章 正式報告,講解的差別,歷史性的一第271章 這纔是科研正確的打開方式!第605章 抗議 不滿?科技重大差距!第七次測第592章 激光武器!王浩:把一切危險扼殺在第548章 我們的光壓發動機有希望了!第323章 研發加速,開放式超導電機!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啓第381章 一階能量波,新期刊雜誌,諾貝爾委第51章 我當然會爲我的話負責第497章 國際沸騰!再過一百年,你就是聖人第591章 太空霸權!朱老師:還沒完?又要擔675.第672章 第二次實驗,明確能量傳送,詹第4章 這是魔鬼吧!?第601章 研究完成,重大成果!S干涉波,理論第444章 我們好像是掌握了一種超級恐怖的技第237章 超越諾貝爾級的成果,王浩:代數幾第178章 王浩:我只是用兩種方法證明了猜想第107章 陳建林:常規成果,不用擔心!第146章 對比分析,發現合金實驗室捏造數據第539章 湮滅粒子能源和光壓發動機!第435章 兩道槓,望子成龍,超越王浩?A級難第294章 學術派系之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第280章 項目競爭,短短一個月?王浩的時間第565章 粒子對撞項目?胡厚榮:這個學生不第41章 七篇?不,是十篇!第443章 打一場翻身仗?超出想象的巨大突破第352章 對比的幸福,這輩子還有希望畢業嗎第639章 宇宙航行計劃,陳佳禾:跟不上進度第83章 馬文鈞教授,謝謝你,我很受啓發!第189章 不愧是頂級數學家,耳目一新啊!第504章 你真是偉大的科學家,實驗正式開始第345章 慶祝活動,從天而降的飛碟!第251章 研究危機:學術滲透實在太可怕了!第12章 老師,我想罰站!第346章 那不是讚揚,是諷刺!第125章 證明角谷猜想!普利策:他不會來真第41章 七篇?不,是十篇!第58章 這是苛待科研工作者吧?
第261章 霍奇猜想?還只是研究的前置?別開第278章 反重力磁懸浮被公開以及王浩的新想第498章 這次真的是衛星武器了!第403章 特異現象與《格魯姆湖計劃》第663章 小強成主角,保羅找上門,王浩:我第445章 從點到線,技術實用化,最差也是防第79章 做研究,不能太功利!第10章 這個王浩,了不得啊!第359章 完成黎曼猜想的證明,比爾卡爾:邱第478章 7倍率?零頭而已!幸運兒和倒黴鬼第580章 引力場?控制空間的手段!何毅:我第400章 成果巨大的影響!靈感比努力更重要第362章 數學圓桌會議,王浩:我是被逼無奈第332章 實驗失敗?王浩:我早就預料到了!第416章 項目展開,發現技術飛躍式提升的鍥第247章 驚人的轉變溫度!王浩:小成果而已第371章 王浩:我們的運氣也太好了!第244章 挖根基?!衆人:王浩竟然是凝態物第117章 他一個人超越了整個數學科學中心第605章 抗議 不滿?科技重大差距!第七次測第407章 核聚變初期實驗?廖建國:這特麼是第210章 菲爾茲頒獎,你還能再假一點嗎?第643章 又一項天文物理的顛覆!第279章 研究成果被證實, 國際熱議,記者:第301章 所有的矛盾在新物理面前都不值一提第284章 王浩:我不想成爲氣死威騰的兇手!第58章 這是苛待科研工作者吧?第150章 NS方程研究以及陳省身數學獎第508章 一階金銀,成果發佈!673.第670章 太空上的光團,決策人:你是錯第312章 腦子被驢踢,越踢越聰明!第512章 驚奇的實驗結果,反能量與湮滅能量第283章 砸場子的來了,愛德華-威騰:論證二第288章 競爭?呵呵。劉明坤:王院士,就是第624章 太空中的黑點!宇航員:我總感覺不第210章 菲爾茲頒獎,你還能再假一點嗎?第109章 你確定是東港的那個王浩?第236章 不是復刻,而是超越!第309章 最重要的技術 院士大會,王浩:我都第293章 《科學》雜誌:竟然有兩篇結論完全第559章 光爆射線!陳蒙檬 黃振:海倫就繼續第359章 完成黎曼猜想的證明,比爾卡爾:邱第481章 波,至關重要,這個世界還有公平可第337章 國際認可,空艦立於不敗之地!第123章 天才和普通人的不同以及高深的幾何第361章 終於能離開西海了?世紀講座!第364章 人生總會身不由己……第587章 成果發佈!湮滅組織我們存在的意義第4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65章 項目爭奪,碰運氣的研究?照照鏡子第174章 樊慶學:我是被指導了啊!第456章 檢驗預測?時間和運動,張志強:我第633章 發佈成果,震撼全世界:王浩已經能第505章 重大發現,十萬倍的電阻率之差!第413章 一千萬和一千億,所以說,王浩等於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啓請假條第374章 物理界的巨大影響,全新的宇宙論以第445章 從點到線,技術實用化,最差也是防第633章 發佈成果,震撼全世界:王浩已經能第160章 我怎麼有種被忽悠的感覺?!!第23章 論文,不止是論文第204章 正式報告,講解的差別,歷史性的一第271章 這纔是科研正確的打開方式!第605章 抗議 不滿?科技重大差距!第七次測第592章 激光武器!王浩:把一切危險扼殺在第548章 我們的光壓發動機有希望了!第323章 研發加速,開放式超導電機!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啓第381章 一階能量波,新期刊雜誌,諾貝爾委第51章 我當然會爲我的話負責第497章 國際沸騰!再過一百年,你就是聖人第591章 太空霸權!朱老師:還沒完?又要擔675.第672章 第二次實驗,明確能量傳送,詹第4章 這是魔鬼吧!?第601章 研究完成,重大成果!S干涉波,理論第444章 我們好像是掌握了一種超級恐怖的技第237章 超越諾貝爾級的成果,王浩:代數幾第178章 王浩:我只是用兩種方法證明了猜想第107章 陳建林:常規成果,不用擔心!第146章 對比分析,發現合金實驗室捏造數據第539章 湮滅粒子能源和光壓發動機!第435章 兩道槓,望子成龍,超越王浩?A級難第294章 學術派系之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第280章 項目競爭,短短一個月?王浩的時間第565章 粒子對撞項目?胡厚榮:這個學生不第41章 七篇?不,是十篇!第443章 打一場翻身仗?超出想象的巨大突破第352章 對比的幸福,這輩子還有希望畢業嗎第639章 宇宙航行計劃,陳佳禾:跟不上進度第83章 馬文鈞教授,謝謝你,我很受啓發!第189章 不愧是頂級數學家,耳目一新啊!第504章 你真是偉大的科學家,實驗正式開始第345章 慶祝活動,從天而降的飛碟!第251章 研究危機:學術滲透實在太可怕了!第12章 老師,我想罰站!第346章 那不是讚揚,是諷刺!第125章 證明角谷猜想!普利策:他不會來真第41章 七篇?不,是十篇!第58章 這是苛待科研工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