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如龍

趙無恤依然記得二十多年前,他在中都邑拜訪孔丘時,孔子說起老子時的尊敬與嚮往:

“鳥,我知它能飛;魚,我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唯獨龍,我不知它究竟是什麼?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我所見的老子,也如同龍一般,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隱於雲中,你經常能見其首,而不知其尾……”

但眼下這位如龍的春秋第一神秘人物,就與趙無恤同車,坐在他對面,卻見他額頭寬大,白髮垂鬟,只剩下一小撮髮髻在後腦勺上,用簡單的荊木作簪,此時正在閉目養神,一點也沒有常人與天下伯主同車的受寵若驚,對趙無恤要邀他去往何處也漠不關心,彷彿心裡有數。

趙無恤倒是沒有那種見到古代名人的激動莫名,只是對眼前的神秘老者有些好奇。

或許是因爲他太過於神秘,以至於到了秦漢,已經沒人說得清楚老子究竟是誰,甚至連是不是確有其人都爭議不休。後世加在老子身上的符號太多了,從一開始的上古哲人,到後來道教興起後的太上老君,活神仙,對道德經的解讀也五花八門。

趙無恤對此人也是沒底,直到他見到了真人,返璞歸真後,他就是一位身上充滿智慧光彩的老翁而已。

不過他身上那份淡然自若,讓王者見了也要肅然起敬的氣質,卻是絕無僅有的。

無恤不由問道:“翁之弟子姑布子卿曾經說過,老子西出秦國,雲遊去了,今日爲何會在成周露面?是雲遊結束了?”

老子緩緩睜開了眼睛,笑道:“老朽的確是西出秦關,雲遊去了,曾到過西羌之地,看太陽從河曲初升;也到過流沙千里之國,望着枯萎的胡楊。這時候若有所悟,便在當地盤桓思索,卻不料,一呆就是數年。正準備繼續西行看看,卻遇上了一位來自趙國的年輕人……”

……

“原來柳下越還活着!”

聽老子一說緣由,趙無恤才爲世上事的巧合而感嘆,原來柳下越真還活着,並且數年前在河西走廊一帶遇上了老子。

老子被柳下越的不畏艱難所感動,爲他指點前路,羈旅中相處了一段時間,休息時聽柳下越講述了這些年裡在中原發生的劇變,正是這段時間的相處,讓他改變了初衷,決定回來看看。

“老朽本以爲中原之事已經盡了,不想還有我沒有料及的事情,又想到狐死必首丘,那就回罷。回來一看,果然熱鬧非凡……”

老子之隱和莊子之隱又有所不同,莊子有些避世,老子卻不是,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他就是極佳的典範。

這是趙無恤第一次得知柳下越的消息,但老子又說,那已經是四年多前的事情了,老子在河西與大漠交界處折返,一路上走走停停返回中原。而柳下越卻義無返顧地繼續向前,現如今,連老子也不知道,他已經走到了什麼地方。

說話間,趙無恤的車駕在成周內城的一處地方停了下來,卻是王室招待諸侯用的館舍,往日自然是冷清異常,如今這一大棟建築幾乎被趙無恤獨佔。

趙無恤親自扶老子下車,老子卻揮了揮手拒絕,他雖然看上去老邁,卻依舊健步如飛,若是趙無恤不走快點,興許還趕不上他。

步入館舍之內,卻見這裡並未太過裝飾,連帶案几上備好的餐食,也是極爲清淡的。

趙無恤恭恭敬敬地請老子入座,他自己則與老子同案同席,親自爲老子沏茶……

茶,是二十年前因爲趙無恤的獨特嗜好,由子貢從吳楚之地找到野茶,移栽魯國的。經過二十年培育馴化,魯人已經摸清楚了種茶的門道,如今趙國征服淮北,那裡更加適合茶樹生長,於是在徐和東海兩處,處處都有茶園被開闢,專門負責供應趙侯所需。一時間茶在鄴城蔚然成風,這種獨特的飲品慢慢被趙國貴族們接納,尤其是文臣,開始視喝茶爲雅事……

不論是征戰還是會盟,趙無恤去哪都會帶上半車茶葉,於此道自然是其中老手,他用紅木製成的木勺舀上炒熟的上好茶葉放進蓋碗,用銅壺中燒開的泉水淋過,蒼白的蒸汽攜帶着茶香裊裊上升,茶葉被沸水反覆澆沏後,濃縮的精華變作淡綠色的茶湯,而後才倒進青色瓷碗中,雙手奉上,置於老子的面前。

“久聞趙侯嗜茶,可惜此物稀少,老朽未曾品嚐,今日便不客氣了。”

老子端起青瓷茶碗,託於掌心,他也不急着喝,就這麼靜靜地看着,眸色深沉。卻見幾片茶葉在清澈碧綠的液體中舒展,旋轉,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輝。

當它剛剛進入口中時,味道雖然澀,但當在緩緩滲入喉嚨時,又會感到一種清香的回味,淡淡的甜,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妙極。”一口飲罷,老子已經有些喜歡這東西了,他總覺得其中的一些意味,與他的內心不謀而合。

“翁若是喜歡,我可贈香茶半車,以及一茶童侍奉左右。”

“免了,免了,聽說在趙國,一擔茶可以換十匹好馬,老朽不敢受此重禮。”老子卻不接,笑着婉拒了。

趙無恤也不強贈,又問道:“冒昧求問,翁今年壽辰幾何?”

老子也不避諱:“老朽生於周靈王元年。”

“周靈王元年……距今已經九十有三了。”

那一年,趙無恤的曾祖父趙武纔剛剛行了冠禮,也就是說,老子至少是跟他祖父趙景子同輩的,而趙無恤自己今年也虛歲四十一了……

歲月不饒人,在讚歎老子如此長壽卻身體健康,還能從千里之外走個來回之餘,趙無恤也不失時機地討教起了養生之道。

哪個王侯不渴望長命百歲?但趙無恤是不會學齊侯杵臼一樣,去聽信海濱方術之言,吃些有毒的丹丸的,他只能往鍛鍊和保養方面下功夫,平日也有樂靈子爲他調理膳食,否則照這樣勤勉政務,又經常出征,說不準哪天就過勞死了……

“早就聽姑布子卿說翁年逾百歲,卻健步如飛,如同猿猴一般敏捷,其實我近年來年歲見長,過去能熬夜處理政務,如今卻力不從心,未到子時便哈欠連天。故而也漸漸聽夫人的話,杜絕油膩魚肉,節制慾念,飲茶居多,飲酒漸少。說白了這些生活習性,其實也是在效仿翁,翁可有什麼延年益壽之法,能告知無恤一二?”

老子捋着鬍鬚搖了搖頭:“君侯的法子,依然停留在保養身體上,卻不知道保養精神。殊不知身體好像載有精神的車一般,精神一去,人就死了,車若是壞了,馬也就跑了。”

“哦,那該如何養精神?”

老子淡淡地說道:“災禍莫過於不知足,人若是見什麼就想要什麼,那就要罪禍臨頭了。貪得無厭會使人精力消耗過度,從而有損壽命。想要讓精神飽滿不損,最好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不要刻意追求難得之物,處世應當爲而不爭,以免造成精神緊張,危害身體。君侯若能做到這一點,必能長久。”

他話中有話啊,是在拐着彎勸誡自己不要貪圖九鼎,趙無恤自然能聽出來。

無恤不由笑道:“話雖如此,但翁在無恤這年紀時,也能做到不爭麼?”

老子眼睛眯了起來,這句話直指他的過往,要知道,四十年前,他名爲周守藏室之史,卻也是王子朝之師,也是他奪位爭鼎的謀主之一!

Www☢ тTk дn☢ C O ……

然而讓趙無恤未曾想到的是,對他話語中的暗諷,老子沒有任何爭辯,只是淡然地笑了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正是因爲曾經爭過,目睹了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的慘劇,老朽現在方能領悟寡慾、不爭之妙。”

王子朝,從他起兵開始,就已經背離了老子的初衷,他已經從解救周室的賢明王子,變爲爲了一己之私而殘破周室的兇黨,而振興成周的最後希望,也隨着他的失敗而徹底熄滅……

成周的命運,在那一年就註定了,而老子的世俗心,也隨之淡漠消亡,走上了一條雲遊歸隱之路。

他太聰明,是能把世上事看得清楚明白的人,知道一件事不可爲,則不爲,就連傳播自己的理念,也只是蜻蜓點水般,隨緣而已。不像孔子,縱然心裡知道自己無能爲力,卻是撞了南牆也不死心。這兩位性格迥異,卻相互欣賞,和而不同的老人,就這樣開創了道與儒,兩個影響後世深遠的流派。

不知不覺間,二人之間的陌生感,已經因爲柳下越這個中間人,以及一盞茶湯,被打開了。但他們之間仍然有巨大的隔閡,而現如今,在探討了一番養生之道,加上一句趙無恤的暗諷,以及老子的坦誠自述後,環繞在他身上的那一層神秘煙雲終於散盡,一老一壯,四目相對,他們都想要看穿對方的內心。

現在,也該進入正題,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趙無恤避席施禮:“我有個問題一直想問翁。”

老子頷首:“請說。”

“老子之道,我聽很多人說起過。世人感興趣的是頤養天年之道,姑布子卿相信的是君王南面之道,任章遵循的是清靜無爲之道,計然熱衷的是遵循自然規則,從中取利之道。可老子真正的道究竟是什麼?”

老子笑而不語:“衆人都曾在老朽這裡受學,所領悟的道也各不相同,君侯覺得呢?”

趙無恤拍了拍手,讓侍從將一份鄴城印刷出來《老子五千言》送上來,指着它說道:“此乃姑布子卿依翁之言傳身教所撰,我將其印刷出來,帶於身邊,時常翻閱,看過之後,真是覺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看上去極其宏大玄妙,究其一生都無法領悟……”

“胡言亂語而已,君侯有心了。”

“但是!”

趙無恤卻又道:“或許是無恤眼拙,總覺得翁一直是以王者師的身份口吻來講述這些大道理,所以我從中看出的,是翁這數十年來沉澱於心,隱喻於言的那份治國治世的大道!”

須下的嘴脣含笑,舉起茶盞的手沒有絲毫顫動,但老子的眼睛卻再度仔細打量起這位中年君侯來。

或許爲他在中原掀起的波瀾,特地放棄西行的初衷折返回來,是值得的?

ps:晚上還有一章

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733章 虎狼!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863章 魏韓第25章 國野矛盾第710章 陶朱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544章 首誅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65章 暮春三月第54章 冬至(三)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40章 碩鼠碩鼠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899章 計然策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412章 獵國(上)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1098章 濟南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509章 致師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774章 搬山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893章 階下囚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362章 大禮議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518章 狂人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242章 成人禮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650章 大風(7)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544章 首誅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67章 大都無防第937章 神蝗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996章 楚巫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441章 用人第1002章 跖之徒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80章 陶瓬之器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938章 蟲豸第805章 翻手爲雲
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733章 虎狼!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863章 魏韓第25章 國野矛盾第710章 陶朱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544章 首誅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65章 暮春三月第54章 冬至(三)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40章 碩鼠碩鼠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899章 計然策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412章 獵國(上)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1098章 濟南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509章 致師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774章 搬山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893章 階下囚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362章 大禮議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518章 狂人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242章 成人禮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650章 大風(7)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544章 首誅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67章 大都無防第937章 神蝗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996章 楚巫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441章 用人第1002章 跖之徒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80章 陶瓬之器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938章 蟲豸第805章 翻手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