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風雲暗涌

傍晚時分,孔寧率二十萬大軍抵達長安城下,駐紮的連營延綿數十里,一時間,朝野再次震動,人心惶惶,各種謠言滿天飛。

朝堂內原本就吵成一團,小秦王剛剛登基一天,大臣們就拼命的撈官職,爲空出來的尚書左僕射一職爭頭破血流,即便是平時的好友也撕破了臉面,在金鑾殿裡互噴口水,沒辦法,尚書左僕射一職除大王之外,就數它最高,可說是位極人臣。

爭吵還沒有結果,二十萬青川府兵壓境,把一衆大臣嚇得面色蒼白無血,小腿肚直抽筋。

長安兵變,城衛軍、羽林衛、宮中宿衛都參與其中,大半戰死,活着的逃得不知所蹤,總之,城內就只剩下三萬嘉月府兵了。

雙方兵力幾近一比七的懸殊比率,要說不怕那是假話,爲此,大臣們又爭吵不休起來,一般就分爲主戰派和議和派,還有少數一些沉默派,他們一直不吱聲,很難讓人瞭解其心中想法。

事關王族存亡,即便也忠實的保王派也有部份人主張開戰,部份人主張議和,主戰派認爲青川孔氏兵圍長安,是爲造反,大逆不道,如若議和,則開了先例。而議和派認爲孔氏勢大,一旦長安城被攻破,後果不堪設想,事急從權,可先安撫青川孔氏,答應一些要求,讓其退兵,保長安之安。

持不同意見的兩派在金鑾殿內吵得不可開交,口水漫天亂噴,而統掌全國兵馬的丞相衛煌明顯被無視了,這或許是羣臣有意而爲之,以發泄對嘉月衛氏的不滿。

丞相一職是新設立的,品秩與尚書僕射同爲二品,但職責比尚書僕射大,不僅統掌全國兵馬,更統掌帝國事務,雖是秦王所下聖旨,但衆大臣自然而然的選擇了無視。

在所有人心中,都認爲這是王族爲保平安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也是所謂的護駕之功的封賞。

兵變當日,幾方勢力殺得天昏地暗,長安城內亂成一團,保王派首腦,尚書左僕射司馬朗死於五王子秦永強之手,而秦永強又

死於青川太守孔寧之手

,野心完全暴露的孔寧欲強攻皇宮,所幸嘉月衛氏的大軍及時趕到,趕跑了孔寧。

在當時如此混亂的情形下,衛氏完全可以暗施毒手,嫁禍青川孔氏,太后武惠妃爲保先王血脈,不得不妥協,所以,在衆大臣眼裡,嘉月衛氏的護駕之功完全變味,反倒是認可太后的臨危急智。

衛煌一直冷眼旁觀衆大臣大打口水仗,如果不是考慮到篡位引發的各種不利後果,他還真想坐一坐高臺之上的那張龍椅,體會一下真龍天子的感覺。

不過,這個念頭僅是一閃即逝,他年事已高,縱是坐上龍椅又能坐幾年?他這麼玩命的辛苦打拼,還不是爲了兒子?爲了衛氏?再者,小秦王不姓秦,而是姓衛,他的第一個孫子,爭來爭去都是一家子人,骨肉濃於血。

與其留給兒子一個動盪的帝國,倒不如乘着還剩下的光景,爲兒子孫子打造一個穩固的衛氏帝國。

看開之後的衛煌第三春煥發,他投入全部的精力,爲他的目標而奮鬥,兒子統掌兵權在外頭作戰,自已在朝中爲他保駕護航,不僅要防範朝中小人玩陰招使絆子,還要確保大軍出征的武器糧餉供應等問題。

這幾天裡,他拼命的在嘉月和紅楓兩省徵召青壯,組建新軍,協助兒子作戰,同時調來了大量的內衛密諜,幾乎把兩省的內衛密諜抽調一空,只不過,人手還在趕來長安的半路上。

他清楚的知道有些勢力不死心,孔寧兵逼長安,那些傢伙更加不安份,但他目前僅有三萬人鎮守長安城,人手嚴重不足,無法全面監控,只能耐心等待,也正好看看是哪些不知死活的傢伙會跳出來,等兒子滅掉孔寧再秋後算帳。

現如今,鎮守長安城的城衛軍是他衛氏的軍隊,拱衛皇宮的羽林衛和宮中宿衛也全是他的人,統軍將領全都是精心挑選,忠誠上絕對沒有問題的心腹,等到滅掉孔寧,宮裡的宮女、小太監全部換掉,換成自已的人。

還有各部署衙,特別是兵部、戶部、禮部等重要部門,都要安排親信充任,至於

那些那對的大臣,他有的是辦法逼他們就範。

衛煌雖然負責朝堂事務,但也時刻問注戰事的進展,孔寧親率二十萬大軍圍困長安城,他要說不緊張那纔是怪事。

雖說長安城內有三萬守軍,而且大半是跟隨他征戰多年的精銳,但從軍中抽調部份士兵重新組建二千羽林衛和一千宮中宿衛,再加上要維持長安的秩序,重要的交通要道要把守、還要保護一些重要官署官員等等,實際上,可投入的兵力僅二萬人。

嘉月府軍最精銳的五千陷陣營已撤回城裡休整,江陽縣城一戰擊潰孔寧的五萬先鋒軍,極大的鼓舞了士氣,不過,陷陣營也戰損近四百人,需要馬上補充。

同時撤進城裡的還有千多帶傷的世家豪強私兵,千多私兵在面臨的險惡的境況中如杯水車薪,不過總好過沒有。

寶貝兒子沒有進城,而是率領三千虎豹鐵騎遊弋在城外,伺機而動。

兵力人手嚴重不足,遠水又救不了近火,衛煌爲此很頭痛,拼命的揉着脹痛的太陽穴直嘆氣。

雖是半夜,丞相府內仍然燈火通明,一衆心腹或坐或站,無一例外都在皺眉苦思,拼命的想着解決的辦法。

“丞相,下官有一策,或可緩解兵力的嚴重不足。”在紅楓省降服的名士,現已成爲衛大衙內心腹智囊的謀士溫子山低聲說道。

“先生請說。”

衛煌聽得精神一振,難怪寶貝兒子如此看重,這麼快就想出解決的辦法,不愧紅楓名士啊。

溫子山捋着頜下長鬚說道:“孔寧率二十萬大軍圍困長安,全城百姓恐慌不安,軍心也有所不穩,既是如此,不若把這種恐慌放大。”

下面的話,他沒有說出來,他不是有考校衛煌的智慧,而是一種明哲保身的爲官之道,最大的功勞,當屬上位者,如果衛煌還不明白他的意思,在他執政的這麼多年裡,嘉月衛氏早完蛋了。

衛煌先是一怔,低頭沉思半晌,猛的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子山好計策!”

(本章完)

第566章壓力山大第531章 虧大發了第279章 女諸葛第166章長安之亂7第243章 天災2第524章 街中命案第443章 發大財了第403章 冰屋第394章 恩斷義絕第510章 只問一次第44章功成身退第204章 惡少本性第472章 大局爲重第58章野心第224章 敵人的敵人第101章江心截殺第482章 小生不是狼第363章 投效第532章因爲偷了天子的鐵鍋第405章 禮物第252章 追查到底第517章 長安之變4第405章 禮物第251章 死士第438章 高手在民間第305章 大肆洗劫第208章 回報第234章 血腥報復第283章 名將之殤2第281章 神機妙算第376章 知遇之恩第537章 暗戰2第348章 老鼠愛大米2第170章攻城第412章 長安二三事3第494章 消耗戰第187章 最後的決戰5第111章中箭了第99章大師也是人第228章 小娘子瘋了第285章 全民糞戰第221章 威逼利誘第107章依附第559章 準備工作第225章 另類嗜好第375章 戰略調整第226章 另類嗜好2第361章 救人第554章 常識性的錯誤第489章 特賞第481章 作死第347章 老鼠愛大米第554章 常識性的錯誤第262章 才子佳人第9章贏錢太容易第187章 最後的決戰5第564章 天堂與地獄第54章商會第28章佳人有約第558章 機會與風險第38章成名之後第366章 夜襲第360章 引蛇出洞第474章 女兵第332章 各有算計第314章 逃亡第378章 秋獵第269章 變故第49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39章 隱患第134章情詩一首第8章貼心丫環第366章 夜襲第469章 夜襲第484章 雪夜襲城第278章 數量VS質量第491章 不能忍第366章 夜襲第559章 準備工作第207章 緣份第308章 隨機應變第269章 變故第301章 大局爲重第96章天賜良機第144章漫天要價正文_第397章 [宣戰第293章 勝利第390章 演戲第369章 江面決戰第538章 暗戰3第270章 意外之喜第148章衙內印刷術第520章 憋壞了2第16章莫明的麻煩第309章 撤退第1章 名聲顯赫第296章 陽謀2第352章 被盜版第389章 脫險第256章 雙管齊下
第566章壓力山大第531章 虧大發了第279章 女諸葛第166章長安之亂7第243章 天災2第524章 街中命案第443章 發大財了第403章 冰屋第394章 恩斷義絕第510章 只問一次第44章功成身退第204章 惡少本性第472章 大局爲重第58章野心第224章 敵人的敵人第101章江心截殺第482章 小生不是狼第363章 投效第532章因爲偷了天子的鐵鍋第405章 禮物第252章 追查到底第517章 長安之變4第405章 禮物第251章 死士第438章 高手在民間第305章 大肆洗劫第208章 回報第234章 血腥報復第283章 名將之殤2第281章 神機妙算第376章 知遇之恩第537章 暗戰2第348章 老鼠愛大米2第170章攻城第412章 長安二三事3第494章 消耗戰第187章 最後的決戰5第111章中箭了第99章大師也是人第228章 小娘子瘋了第285章 全民糞戰第221章 威逼利誘第107章依附第559章 準備工作第225章 另類嗜好第375章 戰略調整第226章 另類嗜好2第361章 救人第554章 常識性的錯誤第489章 特賞第481章 作死第347章 老鼠愛大米第554章 常識性的錯誤第262章 才子佳人第9章贏錢太容易第187章 最後的決戰5第564章 天堂與地獄第54章商會第28章佳人有約第558章 機會與風險第38章成名之後第366章 夜襲第360章 引蛇出洞第474章 女兵第332章 各有算計第314章 逃亡第378章 秋獵第269章 變故第49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39章 隱患第134章情詩一首第8章貼心丫環第366章 夜襲第469章 夜襲第484章 雪夜襲城第278章 數量VS質量第491章 不能忍第366章 夜襲第559章 準備工作第207章 緣份第308章 隨機應變第269章 變故第301章 大局爲重第96章天賜良機第144章漫天要價正文_第397章 [宣戰第293章 勝利第390章 演戲第369章 江面決戰第538章 暗戰3第270章 意外之喜第148章衙內印刷術第520章 憋壞了2第16章莫明的麻煩第309章 撤退第1章 名聲顯赫第296章 陽謀2第352章 被盜版第389章 脫險第256章 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