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孤注一擲

皇宮,金鑾殿外,甲士如林。

穿着代表品階官服的文臣武將惴惴不安的候在殿外,人數比以前少了近半,兵變死了好幾萬人,皇宮處在風暴的中心,這些文臣武將沒死於亂兵之中,實在是個奇蹟,也不知道他們當時躲在哪裡,叛亂平定之後,一個個全竄了出來。

另一側站了不少人,是以老太守衛煌爲首的嘉月一系的文官武將,他們勤王有功,堂而皇之的站在這裡等候封賞,同時也表明了嘉月衛氏正式入主長安。

那些朝廷的官員雖然很不爽,但卻不敢吱聲,甚至不敢表露於形,屬於朝廷的軍隊死的死,散的散,基本上是沒兵了,如今駐守長安城和皇宮的全是嘉月府兵,誰敢招惹?

他們心中皆認爲,衛氏父子之所以一個被封鎮國大將軍,一個被封爲討逆將軍,是因爲新秦王迫於他們父子倆的威勢而不得不妥協。

很快,上朝鐘聲響起,文臣武將紛紛進殿,按官階品秩排列,還很自覺的空出一側地方,他們有自知自明,若站在那裡,等會衛煌和他的人進來,肯定會把人趕跑,誰願找不自在?

衛煌也率領他的心腹親信們大搖大擺的進殿,看到殿內空出來的地方,忍不住咧了咧嘴,這幫傢伙還算識趣嘛。

一身黑色素裙的武惠妃懷抱小秦王,惴惴不安的坐在龍椅旁邊的錦墊上,小六子神態漠然的站立一側。

小秦王還是嗷嗷待哺的嚶兒,自然不可能去坐龍椅,武惠妃就算貴爲太后,現在代政,但終究是女流之輩,也不能坐在代表帝王的龍椅之上。

羣臣恭恭敬敬的跪拜,高呼吾王萬歲,也等於是承認了小王子秦永福的秦王身份,他們沒得選擇,合法的繼承人就只有小王子一個,你還想支持誰?

“衆卿家平身。”

武惠妃右手虛引,神態顯得有幾分的緊張與不安,在一衆大臣眼裡,是很正常的反應。

“大王駕崩,新王尚在哺乳,本宮一個婦道人家,國家大事,今後就仰仗衆位卿家了。”

一衆大臣急忙表態,一定盡心盡力輔佐新王,重振大秦帝國的輝煌。

表完忠心,接下來就是商議正事,先安葬先王,再舉辦新王登基儀式,國不可一日無君,特殊情況,只能特殊處理,再然後就是添補各級空缺的官員,以確保朝廷、府衙的正常運作,同時要安撫人心等等,大量的事情有待解決。

衛大衙內一大早就率三千虎豹鐵騎離開長安,趕往東坪關一帶和司空戩統率的五千陷陣營會合,爲防禦孔寧的十萬大軍叩關,他把陷陣營將士布在長安和東坪關之間的要道上。

父子倆分工明確,而且,他也懶得跟那些文官清流扯皮,這個頭痛的事情,自然就交給便宜老爹和他那幫老心腹了,他們都有本事,在這個時代也算牛人,對於文鬥這種事似乎還樂此不疲。

天還沒放亮時,夜不收已送來各種情報消息,陷陣營昨夜阻截一支近二千人的青川府騎兵,斬敵過千,不過仍有一部敵騎逃脫。

中郎將赫進統領的二十萬大軍正在強攻易雲關,守軍頑強抵抗,三日內必能攻陷城池。

鎮守崇陽的中郎將孫頜率十萬大軍出關,進逼榆林關,但沒有揮軍攻城。

榆林關有守軍多達十一萬,兵力比他統率的大軍還要多出一萬,據險關固守,沒有數倍於敵的兵力,根本攻不下來,他就算急於立功也不會因此犧牲將士的性命。

據夜不收傳回的消息,自長安境內的荒山上升起三股狼煙之後,東坪關昨夜發生兵變,吼殺聲響了一整夜,之後,十萬青川府兵自江羅城涌出,進駐東坪城,但沒有出關。

從打探到的情報分析,衛大衙內和巫悠認爲孔寧已經安全的回到青川省,或是坐鎮江羅城,或許是擔心赫進所部的二十萬大軍。

赫進攻克易雲關後,有兩個選擇,一是進攻三羊關,直接威脅青川省府平津城,能夠早一點結束戰爭。二是陣兵榆林和三羊關之間,把榆林關變成一座孤城,等到城內守軍糧草耗盡,不戰自潰,不過,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孔寧

就在東坪關內,也正爲赫進這支大軍頭痛不已,心中更是猶豫不決,如果赫進選擇直接進攻三羊關,就令他難辦了,如果只是屯兵城下,截斷與榆林關的聯繫,他還有一定的時間拼上一把,問題是他不是赫進,不知道他的選擇。

他手下謀士也因此吵得不可開交,一些人建議在固定東坪關的同時增兵三羊關,在兩關之間構築防線,阻擋赫進的大軍,時間一久,必有變故,他們相信朝廷肯定會有的動作,就算不能把衛氏趕出朝堂,下絆子使陰招拖後腿等等坑人的招數肯定接連不斷,再加上各方面的輿論,總之,情況肯定對他們好。

另外一些人屬於激進派,他們建議孔寧放棄榆林和三羊兩關,收縮兵力防守省府平津城,必要時候可以放棄省府,全力固守江羅和東坪兩城不失,這期間,拼命的徵召青壯,組建大軍,只要兩關不失,大軍便無後顧之憂,可全力進攻長安,只要攻佔長安,便可扭轉乾坤,這叫孤注一擲,置死地而後生。

孔寧行事激進,但還沒有激進到瘋狂的地步,平津可是孔氏祖輩苦心經營數十年的根基,要讓他放棄賴以生存的根基,他還沒有這個魄力,因此,他一直猶豫不決。

當朝廷的討伐檄文傳至東坪時,已是第二天的中午時分,朝廷的討伐檄文令孔寧火冒三丈,也讓那幫保守派面面相覷,一個個都乖乖的閉上了嘴巴,唯一的解釋就是朝廷迫於嘉月衛氏的強大壓力,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檄文。

討伐檄文一出,也讓他們慌了手腳,朝廷,代表的可是大義,嘉月衛氏可利用大義,名正言順的出兵吞併青川了。

嘉月衛氏手握兩省之兵,青川就是全省總動員,能不能抵擋得住還是未知數,而且失去了大義,何以爲戰?

一時間,整個青川省惶惶不安,人心浮動,不少世家大族對孔寧的暴政原本就不滿,這會更沒有半點猶豫,拼命的想方設法和嘉月方面聯繫,給自已留條後路。

孔寧被逼到絕路,他沒有選擇,唯有孤注一擲,把身家性命都押下去了。

(本章完)

第101章江心截殺第23章醫護兵第325章 公主來訪第98章刺殺第254章 防彈背心第304章 乞丐軍又回來了第3章 相親第97章帝王心術第69章疾風營第393章 鳳凰軍團第46章請先生賜教第258章 淑女不想回家第323章 帝國榮耀第301章 大局爲重第97章帝王心術第152章竟爭第290章 決戰第463章 機會來了第2章 另類嗜好第45章迎親第64章情況不妙第195章 亞父第567章 虛實難辯第193章 投降第432章 修長城第502章 風向突變第79章渾水摸魚第365章 作死的節奏第381章 垂死掙扎第284章 智者千慮第257章 神之光芒第357章 仁至義盡第69章疾風營第281章 神機妙算第248章 萬惡舊社會第3章 相親第138章信鴿第8章貼心丫環第238章 後宮裡的那些事兒第251章 死士第94章相遇即是緣第199章 封賞第242章 天災第136章長安行第213章 自尋死路第531章 虧大發了第141章情債第111章中箭了第57章風雲突變第360章 引蛇出洞第281章 神機妙算第56章納妾一事第395章 時機已至第360章 引蛇出洞第462章 水很渾第441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565章 蝗蟲行動第456章 錦衣衛第565章 蝗蟲行動第496章 夜襲第237章 蛛絲馬跡第69章疾風營第49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81章乞丐軍第91章陷陣營第117章圍點打援第471章 戰神之威第480章 謀殺第425章 有點吃味第106章九陽神功2第116章十萬火急第467章 坐不住了第570章 御駕親征第248章 萬惡舊社會第202章 耕耘第214章 抄家抄上癮第452章 我們要回家第369章 江面決戰第344章 百萬流民第384章 繼續忽悠第165章長安之亂6第346章 詭異第247章 科技精英第143章見錢眼開第345章 發飈的節奏第306章 春風得意第103章失意堂第103章失意堂第428章 唐都之亂第308章 隨機應變第535章 信不信隨你第373章 槍騎兵第431章 秦唐合併第230章 打臉第390章 演戲第557章 來不及了第366章 夜襲第492章 不得不戰第154章要人命的價格第547章 組建探險隊
第101章江心截殺第23章醫護兵第325章 公主來訪第98章刺殺第254章 防彈背心第304章 乞丐軍又回來了第3章 相親第97章帝王心術第69章疾風營第393章 鳳凰軍團第46章請先生賜教第258章 淑女不想回家第323章 帝國榮耀第301章 大局爲重第97章帝王心術第152章竟爭第290章 決戰第463章 機會來了第2章 另類嗜好第45章迎親第64章情況不妙第195章 亞父第567章 虛實難辯第193章 投降第432章 修長城第502章 風向突變第79章渾水摸魚第365章 作死的節奏第381章 垂死掙扎第284章 智者千慮第257章 神之光芒第357章 仁至義盡第69章疾風營第281章 神機妙算第248章 萬惡舊社會第3章 相親第138章信鴿第8章貼心丫環第238章 後宮裡的那些事兒第251章 死士第94章相遇即是緣第199章 封賞第242章 天災第136章長安行第213章 自尋死路第531章 虧大發了第141章情債第111章中箭了第57章風雲突變第360章 引蛇出洞第281章 神機妙算第56章納妾一事第395章 時機已至第360章 引蛇出洞第462章 水很渾第441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565章 蝗蟲行動第456章 錦衣衛第565章 蝗蟲行動第496章 夜襲第237章 蛛絲馬跡第69章疾風營第49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81章乞丐軍第91章陷陣營第117章圍點打援第471章 戰神之威第480章 謀殺第425章 有點吃味第106章九陽神功2第116章十萬火急第467章 坐不住了第570章 御駕親征第248章 萬惡舊社會第202章 耕耘第214章 抄家抄上癮第452章 我們要回家第369章 江面決戰第344章 百萬流民第384章 繼續忽悠第165章長安之亂6第346章 詭異第247章 科技精英第143章見錢眼開第345章 發飈的節奏第306章 春風得意第103章失意堂第103章失意堂第428章 唐都之亂第308章 隨機應變第535章 信不信隨你第373章 槍騎兵第431章 秦唐合併第230章 打臉第390章 演戲第557章 來不及了第366章 夜襲第492章 不得不戰第154章要人命的價格第547章 組建探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