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想(太平廣記)

王妙想,蒼梧女道士也。辟穀服氣,住黃庭觀邊之水旁。朝謁精誠,想念丹府,由是感通。

每至月旦,常有光景雲物之異,重嶂幽壑,人所罕到。妙想未嘗言之於人。

如是歲餘,朔旦忽有音樂,遙在半空,虛徐不下,稍久散去。又歲餘,忽有靈香郁烈,祥雲滿庭,天樂之音,震動林壑,光燭壇殿,如十日之明。空中作金碧之色,烜爚亂眼,不可相視。須臾,千乘萬騎,懸空而下,皆乘麒麟鳳凰、龍鶴天馬。人物儀衛數千,人皆長丈餘,持戈戟兵杖,旌幡幢蓋。

良久,乃鶴蓋鳳車,導九龍之輦,下降壇前。有一人羽衣寶冠,佩劍曳履,升殿而坐,身有五色光赫然,羣仙擁從亦數百人。

妙想即往視謁。

大仙謂妙想曰:“吾乃帝舜耳。昔勞厭萬國,養道此山。每欲誘教後進,使世人知道無不可教授者。且大道在於內,不在於外;道在身,不在他人。《玄經》所謂修之於身,其德乃具。此蓋修之自己,證仙成真,非他人所能致也。吾睹地司奏,汝於此山三十餘歲,始終如一,守道不邪,存念貞神,遵稟玄戒,汝亦至矣。若無所成證,此乃道之棄人也。《玄經》雲:‘常善救物,而無棄物。’道之布惠周普,念物物皆欲成之,人人皆欲度之。但是世人福果單微,道氣浮淺,不能精專於道,既有所修,又不勤久,道氣來應,而己中怠,是人自棄道,非道之棄人也。汝精誠一至,將以百生千生。望於所誠,不怠不退,深可悲憫。吾昔遇太上老君,示以《道德真經》,理國理身,度人行教,此亦可以亙天地、塞圪坤、通九天、貫萬物、爲行化之要、修證之本,不可譬論而言也。吾常銘之於心,布之與物,弘化濟俗,不敢斯須輒有怠替。至今稟奉師匠,終劫之寶也。但世俗浮詐迷妄者多,嗤謙光之人,以爲懦怯;輕退身之道,以爲迂劣;笑絕聖棄智之旨,以爲荒唐;鄙絕仁棄義之詞,以爲勁捷。此蓋迷俗之不知也。玄聖之意,將欲還淳復樸、崇道黜邪。斜徑既除,至道自顯;淳樸已立,澆兢自祛。此則裁製之義無所施,兼愛之慈無所措,昭灼之聖無所用,機譎之智無所行。天下混然,歸乎大順,此玄聖之大旨也。奈何世俗浮僞,人奔奢巧,帝王不得以靜理,則萬緒交馳矣;道化不得以坦行,則百家紛競矣。故曰:人之自迷,其日固久。若洗心潔己,獨善其身,能以至道爲師資,長生爲歸趣,亦難得其人也。吾以汝修學勤篤,暫來省視。爾天骨宿稟,復何疑乎?汝必得之也。吾昔於民間,年尚衝幼,忽感太上大道君降於曲室之中,教以修身之道,理國之要,使吾瞑目安坐,冉冉乘空,至南方之國曰揚州。上直牛鬥,下瞰淮澤,入十龍之門,泛昭回之河,瓠瓜之津,得水源號方山,四面各闊千里。中有玉城瑤闕,雲九疑之山。山有九峰,峰有一水,九江分流其下,以注六合,周而復始,溯上於此,以灌天河,故九水源出此山也。上下流注,周於四海,使我導九州、開八域,而歸功此山。山有三宮,一名天帝宮,二名紫微宮,三名清源宮。吾以歷數既往,歸理此山,上居紫微,下鎮於此。常以久視無爲之道,分命仙官,下教於人。夫諸天上聖,高真大仙,憫劫歷不常,代運流轉,陰陽倚伏,生死推遷。俄爾之間,人及陽九百六之會,孜孜下教,此救於人,愈切於世人之求道也。世人求道,若存若亡,繫念存心,百萬中無一人勤久者。天真憫俗,常在人間,隱景化形,隨方開悟,而千萬人中無一人可教者。古有言曰:‘修道如初,得道有餘。’多是初勤中惰,前功並棄耳。道豈負於人哉?汝布宣我意,廣令開曉也。此山九峰者,皆有宮室,命真官主之。其下有寶玉五金、靈芝神草、三天所鎮之藥、太上所藏之經,或在石室洞臺、雲崖嵌谷。故亦有靈司主掌,巨虯猛獸,螣蛇毒龍,以爲備衛。一曰長安峰,二曰萬年峰,三曰宗正峰,四曰大理峰,五曰天寶峰,六曰廣得峰,七曰宜春峰,八曰宜城峰,九曰行化峰,下有宮闕,各爲理所。九水者,一曰銀花水,二曰復淑水,三曰巢水,四曰許泉,五曰歸水,六曰沙水,七曰金花水,八曰永安水,九曰晉水。此九水支流四海,周灌無窮。山中異獸珍禽,無所不有,無毒螫鷙玃之物,可以度世,可以養生,可以修道,可以登真也。汝居山以來,未嘗遊覽四表,拂衣塵外,遐眺空碧,俯睇岑巒,固不可得而知也。吾爲汝導之,得不勉之、修之,佇駕景策空,然後倒景而研其本末也。”

於是命侍臣,以《道德》二經及駐景靈丸授之而去。如是一年或三五年降於黃庭觀。十年後,妙想白日昇天。茲山以舜修道之所,故曰道州營道縣。

(出《集仙錄》)

第十一章 人偶第五十二章 地圖之謎第三十八章 欺欺騙騙第三章 多情自古空餘恨第四十一章 再回唐朝!第三十章 以壬加癸西王母第二十九章 香消玉殞天有痕第七章 隱娘與黑羽第八十六章 以情破幻第七十一章 西皇山第三十七章 鷹鷂何事奮雲霄第六章 太乙青煞刀第十五章 天乙飛宮圖第二十七章 形急勢危第四十四章 皇天再現:最後的五彩石!第四十八章 奪回大荒境第十八章 瓊珠正妙憶當年第四十九章 奇辰第二十九章 變數再生第三十九章 鶯燕斜飛不自知第五十二章 戰皇天:鶯鶯燕燕!第三十一章 守得明月見花開第六十二章 一個屁字第十一章 南窗夜雨退空空第三十九章 鶯燕斜飛不自知第三十四章 皆有苦衷第十五章 四方聚仙執斗柄第十七章 危機突現第二章 冰消雲散見飛雪第四十七章 水火雙離,損兌分威第三十章 以壬加癸第二十章 回到東晉?風魂的兩難!第九十一章 最大危機第八章 青陽紫煞刀第八十九章 殺劫臨身第六十三章 阿蟾第六十九章 用情不專第四十九章 袁紫煙,袁寶兒第四十一章 再回唐朝!第三十九章 逛街、拜師、火尖槍第七十九章 銷魂殺機第六十六章 纖雲弄巧第五章 蓮華乍現昧前塵第二十章 回到東晉?風魂的兩難!一 天作棋盤星爲子第七十八章 三妻四妾第五十一章 不成真,便成魔八 玉人和月摘梅花第十六章 旗袍少女兔女郎第四十七章 凝氣滌邪盜真香第六章 太乙青煞刀第三十二章 既盟之後復相猜第二十三章 天之瓊矛東皇鍾第三十七章 鷹鷂何事奮雲霄第五章 小狐的血跡第八章 四方聚仙風沙卷第九十五章 花好月圓第十三章 佛曰:有錢麼?第十章 婉兒媚兒第四十六章 六時含景破冥龍第三十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八十一章 女修九則第五十四章 再收女徒第四十五章 昏天暗地第九十六章 九嶷魂斷第六十二章 九層煉心第三十四章 何事踏上不歸路第五十章 天參玄玄,人蔘道德第二十二章 羣星皆暗戰雲霄第二十六章 異寶靈珠覷虛實第十一章 劍光矛影透雲霄第八章 青陽紫煞刀第六十四章 嬰勺夫人第五十四章 青龍帶翼波濤卷第七章 有錢能使鬼撐船第八十三章 事態變化第十三章 佛曰:有錢麼?第四十五章 修行第十三章 遇小方隱娘中魘法第二十六章 異寶靈珠覷虛實第十九章 舞在這裡……第四章 殺機隱隱白光現第六十三章 阿蟾第六十七章 玉女斷臂第三十章 以壬加癸第十七章 “你要穿越麼?”第五十九章 牽掛第二十九章 皇天初現!驚變!第二十章 七寶妙道吉祥蓮第四十一章 皇天再現:怒戰祝融!第三十八章 太乙丹景隱地八術第三十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三十四章 朝霧散盡花滴淚二 樓角初銷一縷霞第五章 若涉大海無淵邊第七十九章 銷魂殺機第四十章 隱艮上,化白鹿第四十五章 劫運相尋稟天雷第二十章 回到東晉?風魂的兩難!
第十一章 人偶第五十二章 地圖之謎第三十八章 欺欺騙騙第三章 多情自古空餘恨第四十一章 再回唐朝!第三十章 以壬加癸西王母第二十九章 香消玉殞天有痕第七章 隱娘與黑羽第八十六章 以情破幻第七十一章 西皇山第三十七章 鷹鷂何事奮雲霄第六章 太乙青煞刀第十五章 天乙飛宮圖第二十七章 形急勢危第四十四章 皇天再現:最後的五彩石!第四十八章 奪回大荒境第十八章 瓊珠正妙憶當年第四十九章 奇辰第二十九章 變數再生第三十九章 鶯燕斜飛不自知第五十二章 戰皇天:鶯鶯燕燕!第三十一章 守得明月見花開第六十二章 一個屁字第十一章 南窗夜雨退空空第三十九章 鶯燕斜飛不自知第三十四章 皆有苦衷第十五章 四方聚仙執斗柄第十七章 危機突現第二章 冰消雲散見飛雪第四十七章 水火雙離,損兌分威第三十章 以壬加癸第二十章 回到東晉?風魂的兩難!第九十一章 最大危機第八章 青陽紫煞刀第八十九章 殺劫臨身第六十三章 阿蟾第六十九章 用情不專第四十九章 袁紫煙,袁寶兒第四十一章 再回唐朝!第三十九章 逛街、拜師、火尖槍第七十九章 銷魂殺機第六十六章 纖雲弄巧第五章 蓮華乍現昧前塵第二十章 回到東晉?風魂的兩難!一 天作棋盤星爲子第七十八章 三妻四妾第五十一章 不成真,便成魔八 玉人和月摘梅花第十六章 旗袍少女兔女郎第四十七章 凝氣滌邪盜真香第六章 太乙青煞刀第三十二章 既盟之後復相猜第二十三章 天之瓊矛東皇鍾第三十七章 鷹鷂何事奮雲霄第五章 小狐的血跡第八章 四方聚仙風沙卷第九十五章 花好月圓第十三章 佛曰:有錢麼?第十章 婉兒媚兒第四十六章 六時含景破冥龍第三十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八十一章 女修九則第五十四章 再收女徒第四十五章 昏天暗地第九十六章 九嶷魂斷第六十二章 九層煉心第三十四章 何事踏上不歸路第五十章 天參玄玄,人蔘道德第二十二章 羣星皆暗戰雲霄第二十六章 異寶靈珠覷虛實第十一章 劍光矛影透雲霄第八章 青陽紫煞刀第六十四章 嬰勺夫人第五十四章 青龍帶翼波濤卷第七章 有錢能使鬼撐船第八十三章 事態變化第十三章 佛曰:有錢麼?第四十五章 修行第十三章 遇小方隱娘中魘法第二十六章 異寶靈珠覷虛實第十九章 舞在這裡……第四章 殺機隱隱白光現第六十三章 阿蟾第六十七章 玉女斷臂第三十章 以壬加癸第十七章 “你要穿越麼?”第五十九章 牽掛第二十九章 皇天初現!驚變!第二十章 七寶妙道吉祥蓮第四十一章 皇天再現:怒戰祝融!第三十八章 太乙丹景隱地八術第三十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三十四章 朝霧散盡花滴淚二 樓角初銷一縷霞第五章 若涉大海無淵邊第七十九章 銷魂殺機第四十章 隱艮上,化白鹿第四十五章 劫運相尋稟天雷第二十章 回到東晉?風魂的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