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決戰(一)

臺灣的戰事到現在已經進行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雙方至今都沒有真正的決戰,在臺北地區國防軍兩個師的部隊也日軍一個師團混戰着,暫時無法得到國防軍的支援。

在臺南,馬步芳指揮的國防軍第15軍在澎湖列島與日軍兩個旅團激戰着,目前國防軍15軍剛剛佔領了西嶼鄉和白沙鄉兩個島嶼,第15軍爲此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主要是日軍對澎湖列島的位置很看重,整個澎湖列島都被日軍修建的跟鐵桶一般,第15軍在付出3000多人的傷亡後纔拿下兩個小島,至於最大的澎湖本島此時依然掌握在日軍手中。

而且因爲國防軍海軍艦隊在臺灣南部海域發現了日軍航母艦隊的蹤跡,使得暫時無法繼續往澎湖列島增兵,而且此時對進攻澎湖列島來說,15軍的力量完全足夠了,整個澎湖列島就那麼巴掌大的地方,實在也待不了多少人,部隊多了反而不方便。

一直遊蕩在臺灣南部海域的日軍航母艦隊,在經過國防軍空軍偵察機的數次冒險偵察後,終於確定了這次日本派出的是日本海軍的“加賀”號航空母艦。

這艘航母是1928年日本完工的,是日本自行設計製造的航空母艦,此時它剛剛裝備日本海軍不到五年的時間,這也算是“加賀”號第一次參加實戰。

“加賀”號航母母艦上安裝有200毫米口徑火炮,用來打擊水面目標。其中兩座雙聯裝炮塔並列安裝在艦橋之前的甲板上,單裝炮廓式炮組分別裝在艦體後部兩側。加賀號標準排水量28,000噸,加賀號改裝之後滿載排水量爲42,541噸,航速28節,載機81架(最多可達90架)。

而且在日本“加賀”航母艦隊的編隊裡,還有着日本海軍的“武藏”號戰列艦,以及“金剛號”戰列艦,其中“金剛”號就是上次被國防軍空軍在青島海域擊沉日本“鳳翔”號航母時,最後逃走的那艘戰列艦。

這次日本派出的以“加賀”號航母編隊趕赴臺南海域支援臺灣戰事,整支艦隊包括一艘航母,兩艘戰列艦,三艘驅逐艦和四艘護衛艦,正是因爲這支日本航母艦隊的出現,才使得國防軍攻下臺灣的難度加大了數倍。

因爲憑藉此時國防軍海軍艦隊的規模,根本就無法和日本的一支航母艦隊相抗衡,也就在靠近大陸的海域,國防軍海軍艦隊憑藉大陸上國防軍空軍的支援,纔會讓日本航母艦隊忌憚,否則在此時還沒有裝備航母的華夏海軍,一旦在大海上遇到了日本“加賀”號航母編隊,憑藉“加賀”號上搭載的近百架艦載機完全就沒有秒殺華夏海軍艦隊。

也正是非常清楚航母在未來海戰當中發揮的巨大作用,所以趙漢青這幾年一直都在不遺餘力的爲華夏打造屬於自己的航母艦隊,首先就是在工業上,此時華夏工業體系發展完善,已經具備的獨立製造航母的條件,此時華夏還無法自己設計航母,於是趙漢青之前向美國採購了一艘列剋星敦級航母,明年美國就會將這艘航母交付華夏海軍,到時候華夏就在實現了華夏海軍夢的不久,又圓了期盼已久的航母夢

而且華夏一直都在大力培養自己國家的航母設計人才,爭取未來能夠自己設計製造航母,不再受制於人,到時候華夏海軍纔可以真正保護華夏的海域安全,華夏海軍才能真正走出近海,駛向廣闊的大洋。

澎湖列島的戰事膠着,海上還有着來自日本航母艦隊的威脅,所以在臺灣南部國防軍是一時半會難以打開局面了,爲此趙漢青只好將目光轉回了臺灣北部,決定從臺灣北部打開攻入臺灣的缺口。

趙漢青第一眼就將目標定準了基隆,這是此時日本在臺灣最大的一處港口,戰時也成爲臺灣接受來自日本本土的物資武器支援的最大渠道,可以說是臺灣接受日本物資最重要的生命線,一旦基隆港被國防軍攻陷,對於國防軍攻下臺灣將是里程碑的的突破。

要知道,此時日本他臺灣有兩大最重要的港口,一就是臺灣北部的基隆港,也是臺灣的第一大港,另外一個就是臺灣南部的高雄港,是日本在臺灣新開拓的港口,此時已經是臺灣南部地區最大的港口了,也是日本航母艦隊的補給基地之一。

通過這段時間,國防軍指揮部得到了大量來自於已經潛入基隆港的,葉寒帶領的“蛟龍”特戰隊發來的情報,將他們所摸清楚的基隆港的大體情況如實的告知指揮部,爲國防軍指揮部制定進攻基隆的計劃提供了情報支持。

很快,在趙漢青的命令下,國防軍作戰指揮部就制定好了針對進攻基隆的作戰計劃,上報給趙漢青批准後,就正式開始執行,趙漢青將這一作戰計劃命名爲“驅虎”,就是趕走盤踞在臺灣的日本這頭惡虎。

要想攻下基隆,首先就需要國防軍海陸空三軍的協調作戰,第一要獲得臺灣北部上空的制空權,空襲基隆港口,癱瘓港口內停泊的日本軍艦,隨後國防軍陸軍將在海軍的護運下在基隆港登陸,進攻基隆。

陸軍方面北方軍區第二集團軍的第4、5兩個軍早就已經在浙江沿海集結完畢,他們也將是這次“驅虎”作戰計劃的陸軍主力,之前國防軍已經在臺灣北部地區登陸了兩個師的兵力,之後由於天氣原因剩下的部隊就一直滯留在浙江沿海。

空軍這邊,此時集結在浙江、福建兩省是空軍部隊,已經達到了兩個航空飛行團的戰鬥機部隊,還有一個航空團的轟炸機編隊,飛機總數達到了300餘架,這還只是初期,後來因爲日本“加賀”號航母艦隊的出現,國防軍再次向福建調集了一個航空團的戰鬥機編隊。

隨着爲了執行“驅虎”計劃當中的控制檯灣上空制空權,空襲基隆港的作戰要求,趙漢青再次下令從內地其中軍區調集來了一個航空團的戰鬥機編隊,和一個航空團的轟炸機編隊,這時候國防軍在浙江、福建兩省彙集的空軍飛機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近700架,可以說是規模空前。

同時趙漢青也下令讓華夏的兩家飛機制造廠加大戰機的生產量和生產速度,而且再次向華夏各大學校徵收飛行員,爲華夏空軍儲備人才

趙漢青之所以下達這兩個命令,一是因爲趙漢青從這次對臺作戰當中,感覺到此時華夏的飛機數量還是太少,這次國防軍空軍動用的這近700架的戰機,就差不多是國防軍近一半的飛機數量了,遠遠比不上英美等國的飛機數量,甚至連日本的都比不上。

二是因爲趙漢青知道二戰快要臨近了,到時候世界各國對飛機的需要將很大,華夏也不例外,這這場世界性的災難中,誰也別想獨善其身,這時候多生產些飛機沒有壞處,到時候用不完可以出口給其他國家嘛!

至於飛行員的招收選拔,當然也是爲了應對未來大戰的需要了,光有戰機,沒有飛行員,那也是白搭,所以從一開始趙漢青就特別注重空間飛行員的選拔訓練,現在他只不過再次下令強調了一番而已。

而國防軍這次在浙江、福建兩省主要有四大空軍機場,分別是福州、衢州、寧波、廈門的三大空軍機場,這四個機場分別兩個在浙江,兩個在福建,其中廈門和福州的機場距離臺灣北部較遠,而浙江的這兩處機場距離臺灣基隆較近,所以這次浙江機場起飛的主要是轟炸機編隊,他們的任務就是空襲轟炸基隆港口。

而福建的兩處機場這是戰鬥機的主要起飛機場,他們則是要拖住臺灣附近所有的日軍戰機,使他們無暇分身去支援國防軍轟炸機編隊空襲轟炸基隆。

這四個機場之間距離較遠,要想同一時間對目標進行轟炸,讓日本人沒有反應時間,對於國防軍各機場戰機起飛時間的控制就非常的嚴格。另外這裡還要考慮到一個因素,那就是護航戰機的繼航能力。

這次國防軍空軍空襲基隆港的轟炸機羣主要由浙江的這兩處機場起飛,其中衢州機場距離較爲遠些,所以這次爲從衢州機場起飛的轟炸機羣護航的將是續航能力更強,性能更先進的“雷電”戰機,而從寧波機場起飛的轟炸機羣則是有“翼龍ii”型戰機負責護航。

而這次負責轟炸基隆港的將是國防軍此時的主力轟炸機“摧毀者iii”型轟炸機,這款轟炸機是國防軍空軍在“摧毀者”的基礎上進行了數次改進完成的,還安裝了新型的“太行ii”型發動機,使得飛機的載彈量增加不少,速度更快,航程更遠。

爲了配合這次行動,國防軍海軍第一艦隊重新在舟山軍港集結,他們就爲這次國防軍陸軍登陸基隆港提供保駕護航,雖然在臺灣北部並沒有發現日本航母艦隊的蹤跡,但是也不可大意,海軍艦隊將保護載有國防軍陸軍士兵的運兵船平安抵達臺灣基隆登陸。

計劃制定完成,趙漢青就下令開始了部隊的調動,主要是國防軍空軍飛機的調集,只有陸軍和海軍方面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98章 海原地震和部隊整編第283章 新殖民方式第111章 總司令親至第113章 幹票大的第302章 危險的德國民國時期的軍隊編制第65章 通車典禮第132章 南線作戰(一)第445章 左右逢源第579章 對蘇宣戰第226章 陳紹寬第190章 定計第553章 薩師俊第451章 日軍抵達第103章 輿論第574章 元氣大傷第339章 英國的準備第66章 貸款修鐵路第252章 重創“加賀”第182章 濟南攻防戰(一)第28章 部隊的發展第547章 空中碰撞第115章 日軍瘋了第377章 畑俊六真的急了第153章 東征(十)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400章 死撐第453章 可憐的泰國人第455章 泰國人的憤怒第125章 加入第63章 北洋的妥協第414章 北方作戰計劃第156章 炮擊英艦事件(一)第554章 拼上老底了562第562章第498章 謀劃第23章 前往美國第116章 撤退簡介一下甘肅八鎮第372章 真正的目標第514章 平壤會戰第198章 ‘鳳翔號’的沉沒第230章 艱難的通過第129章 戰前準備完成第481章 悲壯的蘇軍第496章 終結第238章 灘頭之戰第226章 陳紹寬第259章 一條野狗第393章 馬尼拉困局第511章 麻煩第559章 日本本土戰機出動第526章 棒子軍們嚇尿了第341章 英吉利的底蘊第334章 夏爾·戴高樂第122章 武器換文物第217章 解惑第246章 全殲第568章 損失慘重第165章 俄國白軍的敗退第151章 東征(八)第150章 東征(七)第524章 重轟之威第6章 都是人才呀第481章 悲壯的蘇軍第103章 輿論第402章 戰略意識的改變第553章 薩師俊第184章 濟南攻防戰(三)第497章 薛嶽第116章 撤退第513章 兼得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110章 莫忘英雄第105章 狙擊手第263章 ‘毒蛇’第516章 噴火坦克第144章 東征(一)537第537章第81章 新土地政策540第540章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28章 部隊的發展第318章 禽獸不如第175章 北洋的終結第108章 秋田的陰謀第404章 開拓印度市場第254章 決戰(五)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536章 空中的較量(中)第432章 輝煌戰果第472章 煉獄第335章 潘興的意見第118章 落幕第140章 南線作戰(九)第69章 重組政府第483章 強攻第259章 一條野狗第121章 俄國來人
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98章 海原地震和部隊整編第283章 新殖民方式第111章 總司令親至第113章 幹票大的第302章 危險的德國民國時期的軍隊編制第65章 通車典禮第132章 南線作戰(一)第445章 左右逢源第579章 對蘇宣戰第226章 陳紹寬第190章 定計第553章 薩師俊第451章 日軍抵達第103章 輿論第574章 元氣大傷第339章 英國的準備第66章 貸款修鐵路第252章 重創“加賀”第182章 濟南攻防戰(一)第28章 部隊的發展第547章 空中碰撞第115章 日軍瘋了第377章 畑俊六真的急了第153章 東征(十)第201章 造勢與東北局勢第400章 死撐第453章 可憐的泰國人第455章 泰國人的憤怒第125章 加入第63章 北洋的妥協第414章 北方作戰計劃第156章 炮擊英艦事件(一)第554章 拼上老底了562第562章第498章 謀劃第23章 前往美國第116章 撤退簡介一下甘肅八鎮第372章 真正的目標第514章 平壤會戰第198章 ‘鳳翔號’的沉沒第230章 艱難的通過第129章 戰前準備完成第481章 悲壯的蘇軍第496章 終結第238章 灘頭之戰第226章 陳紹寬第259章 一條野狗第393章 馬尼拉困局第511章 麻煩第559章 日本本土戰機出動第526章 棒子軍們嚇尿了第341章 英吉利的底蘊第334章 夏爾·戴高樂第122章 武器換文物第217章 解惑第246章 全殲第568章 損失慘重第165章 俄國白軍的敗退第151章 東征(八)第150章 東征(七)第524章 重轟之威第6章 都是人才呀第481章 悲壯的蘇軍第103章 輿論第402章 戰略意識的改變第553章 薩師俊第184章 濟南攻防戰(三)第497章 薛嶽第116章 撤退第513章 兼得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110章 莫忘英雄第105章 狙擊手第263章 ‘毒蛇’第516章 噴火坦克第144章 東征(一)537第537章第81章 新土地政策540第540章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28章 部隊的發展第318章 禽獸不如第175章 北洋的終結第108章 秋田的陰謀第404章 開拓印度市場第254章 決戰(五)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536章 空中的較量(中)第432章 輝煌戰果第472章 煉獄第335章 潘興的意見第118章 落幕第140章 南線作戰(九)第69章 重組政府第483章 強攻第259章 一條野狗第121章 俄國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