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節 綱常哲學

五十八節 綱常哲學

1928年,6月4日,趙書禮宣佈北伐已經三天了,大軍終於開動,趙書禮親率第一軍爲先鋒,魏冉第三軍壓陣,第二軍駐守張家口,防止關內潰兵由此潰逃。

陳馳如願獲得了炮兵旅和一個騎兵旅的補充,人數擴大到了八千人,炮兵旅是原來第一軍直屬炮兵,而騎兵是從李三江的騎兵部隊中抽調的一隻勁旅,全都是精銳。如果說第一軍是先鋒,那麼第三師就是先鋒的先鋒了。

但是戰爭往往就是比戲劇還要戲劇,按照德國人蔘與,由新任參謀長李忘川制定的作戰計劃,是第一軍擔當主攻的任務的,可是奉系就是奉系,不愧是見誰敗誰的軍隊,一跟趙書禮的割命軍第五集團軍接觸,即刻潰退,追都追不上。

陳馳倒是很規矩,步步爲營,遇敵先佈設陣地,架設大炮,然後是炮兵炮火準備,接着是步兵衝鋒,一切都是按照德國的步兵戰術操典來的。可是奈何奉軍不禁打,一打就跑,到後來他這個本來應該是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先鋒,反而落到了後頭。魏冉匪氣十足的第三軍順勢就衝了上去,如同趕鴨子一般把奉系軍隊趕的到處跑。

魏冉軍原來多是土匪,這樣的軍隊,遇到惡仗往往會遇敵不前甚至擅自逃跑,但是遇到順風仗那就勇猛無比,恨不能把所有功勞都搶光了。加上第三軍中又多有馬隊,這樣追擊起馮軍就更是肆無忌憚了。

奉軍受日本幫助,器械除瀋陽自造外,多日本出品。並且自從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後,奉系覺得自己的底子是土匪來的,軍官技戰術不正規,士兵訓練也鬆垮,因此在日本人的支持下,開始奮發圖強。從他們的司令部直到團部,都聘有日本顧問,爲之訓練士兵謀劃作戰。按說奉軍應該是有戰鬥力的,可是恰恰相反,他就是這麼稀鬆,一見就打一打就敗。發展到後來,奉軍在何處開炮,魏冉的手下們就前仆後繼地向何處猛撲,然後將其陣地連同大炮一併奪得,而後甘心。最終竟使得奉軍連炮也不敢放,雖有精良武器和日本顧問,亦都無法能起作用。此前他們在河南跟馮玉祥和廣東的張發奎部戰鬥,就是這個德行,竟讓張發奎的軍隊打出了一個鐵軍的稱號。

看到這種情況,趙書禮對張家父子的能力是非常失望,竟有些慶幸自己這次選擇了撻伐奉系了,就憑這種軍隊難怪9.18不敢跟日本人幹了,一槍不發讓出了老家。但是他心裡也在懷疑,奉系的潰退是不是因爲張作霖也已經跑了的緣故呢。

就在這時候奉系軍隊已經撤往關外,張學良宣佈不再阻撓國家統一,南方【割命整府】在1928年6月25日宣佈,中國完成統一;同時趙書禮收到了國民政府的邀請,要他到北京去參加祭奠三年前逝世於北京的割命領袖孫中山,祭祀大典在西山碧雲寺舉行,恰好趙書禮認爲,跟奉系的戰爭沒什麼可打的,欣然受邀前往北京,第一軍則交給鄭金聲指揮,讓他暫代軍長一職。

7月初,趙書禮就趕到了北京,此時大典尚未舉行,訂好的日子是7月6日。

此時北京城還相當混亂,各路軍隊雲集,有已經宣佈了失敗,等待接受整編的東北軍,有從陝西河南一路打來的西北軍,還有從廣西兩湖一路打過來的桂軍,也有近水樓臺但是卻出工不出力的晉軍,北京城中往往是這個街道西北軍佔領,那個軍隊就是桂軍佔領,再一個是晉軍佔領,加上還有不少地方是東北軍殘部盤踞,局勢錯綜複雜異常混亂。因此這種情況下,除了趙書禮其他四大集團軍的司令都還沒有到北京。

趙書禮之所以趕在他之前到來,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北京做了中國幾百年的首都,清末雖然中國沒落,但是好歹有仁人志士起來救亡,先有洋務運動,後有百日維新,雖然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但是總歸是有點效果的,政府和民間先後派出了數以十萬計的留學生,建立了數以百萬計的新式學校,而這些現代化的資源很大一部分就聚集在北京。這正是趙書禮此來的目的,挖空北京!

他先去拜訪了西北軍宿將韓復榘,此時西北軍駐紮在北京的正是韓復榘軍,此人雖然在兩年前投降過閻錫山,但是馮玉祥從蘇聯一回來,他又投奔了馮,接着在北伐中一路猛打猛衝直入京津地區。如果沒有此人幫忙,恐怕在北京城活動不會方便。

趙書禮跟他曾經有過淵源,當初要不是趙書禮讓開路,韓復榘是沒用機會從山西到陝西的,而且他路過河套的時候,趙書禮還贈送給了他兩萬只步槍和一萬石的軍糧,可謂結了個善緣。因此趙書禮一去拜訪他,當即受到了熱情的款待,在北京最好的酒樓擺下宴席,宴請趙書禮一行人。酒足飯飽後,趙書禮向韓復榘提出要求,他答應了幫忙。

然後趙書禮開始頻繁的出入北京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中間,不僅他親自出面,他這次可是帶來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的,人數有一百多人,規模相當大,人員有朱斌侯,徐新六等,級別相當高。

趙書禮第一站去了北大,拜訪了校長李煜嬴。

李煜嬴是剛剛上任的,一個月前校長還是傳奇人物蔡元培,沒有見到蔡元培讓趙書禮好一陣遺憾。不過北大的許多大師還是讓他覺得不虛此行,民國是個奇怪的時期,這個時期風雨飄搖,但是堪稱大師的人物卻層出不窮。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株梨樹突然某一年花開的格外繁盛美麗,道衍和尚看到了只嘆息,主人問他爲什麼嘆息,道衍說梨樹要死了。果然第二年梨花沒有在開花結葉,原來前一年主人裝修房子把梨花的根給傷了,梨樹是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進花中綻放開來,最後都變成種子。民國的學者們就跟梨花一樣,他們大概也知道了國家將永遠的跟古典的傳統中國告別了,所以他們也拼盡了最後的能量要爆發開了。

跟這些大師們暢談,讓趙書禮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他們的認識思想讓趙書禮十分的感慨,原來這時期的人並不像後人理解的那樣古板和守舊,他們不但懂得新知識,也瞭解舊文化,新舊激盪之下,頗有心得。尤其是許多文學哲學大師們,他們的思想讓趙書禮頗受啓發和共鳴。劉半農、錢玄同、李大釗、周作人、魯迅、高一涵等人,都是大師也都是趙書禮上輩子熟識的人物,此時可以面對面暢談,大感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大有一副不願意在去管什麼軍閥戰爭,領袖大典,就這麼跟大家聊下去的意味。

趙書禮兩世爲人,很多東西都改變了,但是有一個習慣沒有變,那就是讀書。前世他就讀了許許多多的國學,這輩子仍然如此,兩世相加四五十年的讀書經驗,要說沒有點心得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他跟大師們之間的暢談,也沒有露怯,甚至他的很多想法很受大師們的欣賞。

尤其是跟梁漱溟的一天一夜的煮茶論道,讓趙書禮對中國古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梁漱溟後世有最後一個儒士的稱號,他對儒家文化有很深的底蘊,同時他還對其他文化頗多涉獵,此時的他正應蔡元培的邀請,在北大教授印度哲學呢。

趙書禮跟他討論了很多儒家的學問,把自己心中許多對儒家的見解說了出來,沒想到卻受到了梁漱溟的否定,梁漱溟跟他仔細的闡述了什麼是儒家,一個真正的儒家世界展現在了趙書禮的眼前。

“樑兄,儒家的許多見識已經沒有可取之處了。”

“請舉例!”

“眼下正是變革時期,而儒家嚮往三代之制,崇尚復古正是如此中國才原地不行了上千年啊。”

“此言差矣,真正的儒家不過是借三代之說來諷勸上位者而已,三代之時的情景儒家又豈能知曉。”

“不提這個了,儒士沒有氣節你不否定吧,他們講究什麼君子不立危牆,什麼良禽擇木而棲,根本沒有是非之念,仗義每多屠狗輩,往往我們國家的英雄卻要靠那些出身草莽的豪強,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啊。”

趙書禮說出了他心中一直以來對儒家的鄙視看法,中國的讀書人就是缺乏責任感,每到王朝更迭,往往漢奸就成羣結隊的出現,想想如此祖先真讓中國人恥辱。

梁漱溟笑了,搖搖頭道:“趙司令錯了,宋之崖山多少仁人志士,中國的儒士從來不妥協。”

“僅僅一個崖山可不能說明什麼,瑜不掩瑕,一個文天祥代表不了儒家。而且我數年讀書頗有感觸,那就是儒家文化中,沒有原則。想做忠臣就說良臣不事二主,想做叛徒又說良禽擇木而棲;不肯與人患難與共就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要拉人同舟共濟就責難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觀點;你說說如此儒家豈不可笑?”

中國傳統文化中確實許多許多的相互矛盾的原則,到頭來不管你選擇忠貞不二還是亂臣賊子都能從學術中找到理論依據,這樣的文化被柏楊批爲醬缸文化,到頭來其實整個民族性格就是沒有原則,牆頭草隨風倒。對於這種文化,趙書禮向來是深惡痛絕的,常常感慨中國正是被這樣的文化葬送了。

梁漱溟笑了一下道:“國人誤會儒家多矣!兩面三刀不是儒家,中國文化駁雜,又相互交融,儒釋道三教並立,相互融合。趨利避害的文化不是儒家,而是來自道家,而淡泊忘情其實是佛道共有的,跟儒家不相干。真正的儒家對這些事情有自己的堅定原則,孟聖早有名言,生與義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也!我儒家該有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情懷。中國自古多背義忘恩之士,恰是缺少真正的儒士所致,人都說宋人柔弱,可宋人卻始終沒有屈服於強權,崖山一役數千人跳海也不肯做元臣,如此氣節,中國歷史上非春秋時無能比。至明代,雖官府吏治腐朽,但是明人卻剛烈國人,蓋因明人崇尚理學,心中認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趙書禮一聽似乎確實是這個道理,儒家經典中,確實沒有那些小道理,倒真的是講求修身養性一身正氣的。一時間他對儒家文化開始改觀了,捨生取義的原則說明真正的儒家是剛猛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原則說明儒家還是決不妥協的。

突然趙書禮心中感慨起來,中國文化真是醬缸文化啊,儒釋道三教合一,什麼都能包容,其實就成了什麼都有,又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能用了。他幾十年讀書的心得,突然在心裡鬧騰起來,似乎有一種東西不吐不快一般。他有一種很強烈的意志,似乎是一種使命感,他要把這些都揭露出來,醫治改變我們的國民性,他這種衝動就是中國知識分子所說的人生三立之一的立言的抱負。

當晚趙書禮就奮筆疾書,寫下了如下的話——

人生好比天地間一傀儡,只有根蒂在手,才能一線不亂,舒捲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此線既綱常。

這綱常是有一條條的底線,一條條的原則構成的,這綱常乃每個人心中的信仰,每個人心中的綱常不同,每個人的性格就不同。每個人追求的綱常不同,這個人的人生就不同,可是隻有始終堅持自己的綱常,才能做到始終如一,如同一根線牽連在手!

趙書禮整理出了儒家的一系列的不可更改的原則,其中有孟子的生與義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的捨生取義原則,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原則,有“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的勸人自強自立的原則,更有“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總綱,等等等等,無不說明了儒家崇尚的是剛強和積極主動的文化。

趙書禮把這些主動積極的原則綱領列出來,一條條的他稱之爲綱常,當後來他的思想被別人接受的時候,被稱之爲綱常哲學。

一百五十六節 暗戰1一百五十九節 哈爾濱防禦戰1四百三十一節 日本分治六十四節 副部長七十三節 日本人的訴求三百八十七節 中印緬戰區三十二節 年會一百六十四節 哈爾濱防禦戰6九十八節 如何善後四百三十一節 日本分治四百零七節 重慶國際會議二百二十六節 蘇聯代表團四百三十四節 四國聯軍一百四十三節 掃墓和閱兵三百七十四節 瀋陽會戰6三百九十節 日軍的目的第1節 這裡是庫倫三十六節 赴蘇五十一節 空軍英雄十五節 進京活動2一百二十八節 如何抉擇4二百二十九節 趙氏財閥二百一十二節 抓他沒商量一百二十二節 厚黑教主1六十八節 狙擊蘇聯代表團五十六節 第三師二百一十九節 探視二百一十節 秦始皇那時候二百三十九節 日本和塞北一百零四節 做工償還第4節 治蒙(1)二百四十節 七七事變一百一十八節 要農田不要森林一百五十二節 天降神兵六十一節 哪裡的部隊2二百三十三節 七七事變沒發生一百一十節 非暴力不合作二百五十二節 南京保衛戰3一百七十四節 哈爾濱防禦戰15三百五十九節 該團結了八十六節 蔣瑞元的反應第400節 德國失利中國反攻一百零七節 聯合調查團二百一十九節 探視四百三十四節 四國聯軍一百二十七節 如何抉擇3十三節 教妻四百一十九節 恐怖法西斯三十五節 庫倫見聞一百九十節 騎馬2一百八十節 戰場之外一百二十節 野口的工程三百九十四節 是他們求我們五十七節 最強的動力三百八十五節 東方靜坐戰和中國遠征軍四百二十五節 中國也有牌打二十八節 談判2二百四十一節 廬山會議一百三十二節 東北軍的九一八一百二十二節 厚黑教主1二百四十八節 南京防禦二百三十七節 德意志狂人四百二十七節 對日最後一戰1一百七十三節 哈爾濱防禦戰14四百二十九節 日本投降六十六節 開胃菜九十七節 燃燒的天津港九十八節 如何善後二百零七節 這種人很多四百三十二節 備戰四十六節 難纏的德國顧問三百六十八節 苦戰二百一十三節 你想發財嗎一百三十節 鼓動七十八節 工業大會戰二百零五節 塞北公署署長二百一十四節 青海戰爭一百二十九節 永不入關四百三十九節 噩耗四百二十節 緬北大反攻三百七十二節 瀋陽會戰4二百零二節 驚變二百三十一節 資源啊三百六十四節 冬季戰爭一百一十節 非暴力不合作二百四十六節一百一十一節 再次整軍一百七十一節 哈爾濱防禦戰12一百七十節 哈爾濱防禦戰11七十節 南洋見聞八十八節 臥龍學院三十一節 大禮二百零九節 趙家破產了八十八節 臥龍學院一百九十一節 嘎嘎梅林七十六節 沒有劍就沒有工業化一百六十二節 哈爾濱防禦戰4三百六十六節 塞北的潛力四百三十八節 比塞大港敗退一百七十九節 收官戰4
一百五十六節 暗戰1一百五十九節 哈爾濱防禦戰1四百三十一節 日本分治六十四節 副部長七十三節 日本人的訴求三百八十七節 中印緬戰區三十二節 年會一百六十四節 哈爾濱防禦戰6九十八節 如何善後四百三十一節 日本分治四百零七節 重慶國際會議二百二十六節 蘇聯代表團四百三十四節 四國聯軍一百四十三節 掃墓和閱兵三百七十四節 瀋陽會戰6三百九十節 日軍的目的第1節 這裡是庫倫三十六節 赴蘇五十一節 空軍英雄十五節 進京活動2一百二十八節 如何抉擇4二百二十九節 趙氏財閥二百一十二節 抓他沒商量一百二十二節 厚黑教主1六十八節 狙擊蘇聯代表團五十六節 第三師二百一十九節 探視二百一十節 秦始皇那時候二百三十九節 日本和塞北一百零四節 做工償還第4節 治蒙(1)二百四十節 七七事變一百一十八節 要農田不要森林一百五十二節 天降神兵六十一節 哪裡的部隊2二百三十三節 七七事變沒發生一百一十節 非暴力不合作二百五十二節 南京保衛戰3一百七十四節 哈爾濱防禦戰15三百五十九節 該團結了八十六節 蔣瑞元的反應第400節 德國失利中國反攻一百零七節 聯合調查團二百一十九節 探視四百三十四節 四國聯軍一百二十七節 如何抉擇3十三節 教妻四百一十九節 恐怖法西斯三十五節 庫倫見聞一百九十節 騎馬2一百八十節 戰場之外一百二十節 野口的工程三百九十四節 是他們求我們五十七節 最強的動力三百八十五節 東方靜坐戰和中國遠征軍四百二十五節 中國也有牌打二十八節 談判2二百四十一節 廬山會議一百三十二節 東北軍的九一八一百二十二節 厚黑教主1二百四十八節 南京防禦二百三十七節 德意志狂人四百二十七節 對日最後一戰1一百七十三節 哈爾濱防禦戰14四百二十九節 日本投降六十六節 開胃菜九十七節 燃燒的天津港九十八節 如何善後二百零七節 這種人很多四百三十二節 備戰四十六節 難纏的德國顧問三百六十八節 苦戰二百一十三節 你想發財嗎一百三十節 鼓動七十八節 工業大會戰二百零五節 塞北公署署長二百一十四節 青海戰爭一百二十九節 永不入關四百三十九節 噩耗四百二十節 緬北大反攻三百七十二節 瀋陽會戰4二百零二節 驚變二百三十一節 資源啊三百六十四節 冬季戰爭一百一十節 非暴力不合作二百四十六節一百一十一節 再次整軍一百七十一節 哈爾濱防禦戰12一百七十節 哈爾濱防禦戰11七十節 南洋見聞八十八節 臥龍學院三十一節 大禮二百零九節 趙家破產了八十八節 臥龍學院一百九十一節 嘎嘎梅林七十六節 沒有劍就沒有工業化一百六十二節 哈爾濱防禦戰4三百六十六節 塞北的潛力四百三十八節 比塞大港敗退一百七十九節 收官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