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

“啓奏聖上,臣以爲,值此我皇明百廢待興之際,當務之急便是大興水利、組織農戶及災民開荒耕種,力爭兩三年內使北地糧食能夠自給自足,此方爲上上之選,其餘諸事皆可放置一旁!”

首先站出來表示反對此事的是侯恂。

雖然老侯已經離任戶部尚書一職,但在新的內閣中,按照朱由檢提出的閣臣分工部司的要求,侯恂對口分管的依然是戶部,所以他對有關田地產出的事情依舊最爲關注。

自崇禎九年皇帝下旨各地官府組織和鼓勵農戶開荒拓田,並制定新墾田地免租賦三年的政策後,經過各地官府上報的數據來看,在這一惠及萬民的政策紅利刺激下,戰亂平息的地區億萬農戶爆發出了巨大的熱情。

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來,全大明新增田畝達一千五百萬畝之多,如果按照每畝平均畝產一石糧食計算,每年新增糧食產量就有一千五百萬石之多。

而更爲重要的是,這些新墾田地三年免租賦期已至,按照後三年減半徵收的政策,這些新增田畝每年可繳納租賦達兩百餘萬石,按市價計算,折銀當在一百餘萬兩左右,這種鉅額收入足可使得戶部日子更加好過,這可是一份沉甸甸的政績,也是值得炫耀的功勞。

而如果按照皇帝的新策略,地方官府就會把一部分精力用在擴大大豆、油菜、花生等作物種植面積上,而這些作物的產出是無法估價的,也沒辦法徵到賦稅,雖然會有很多農戶從中受益,但太倉卻會因此減少不小的收入,這種對朝廷不利的政策必須要阻止其出臺才行。

“啓奏聖上,民以食爲天,與天下尚有千萬黎民急需糧米餬口之況來講,盲目擴種油脂類作物耗時耗力,更兼其佔用良田,實爲不可取之策。

聖上爲民之初衷臣等盡皆欽敬,但此策最好後延數載再予以執行爲佳。”

侯恂表達完反對之意後,孫傳庭也起身表示了對侯恂的支持,但他並沒有全盤否定朱由檢的策略,只是委婉的表示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等過幾年溫飽問題解決了再出臺相關政策纔好。

在侯恂和孫傳庭兩人先後發表反對意見後,其餘衆臣也都紛紛發言,或明或暗的表態反對朱由檢的決定。

在這些臣子的眼中,萬千黎民只要能有口吃的,就已經是朝廷開恩了,皇帝居然還想着讓他們吃的更好,這種想法實在是太過天真和幼稚。現在動盪的時代雖說已經結束,但天災卻依然持續不斷,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讓萬千流民安定下來纔是正道,其他的都是不足論的小節而已,根本沒必要推而廣之。

“朕適才已經把油脂之重要性講說一遍,諸卿卻是仍舊不以爲然,諸般言論看似有理有據,但實是尚未認清此事緊要之處。

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與種糧並無衝突,現今太倉已日漸充盈,早不復數年前之窘迫之狀,隨着陝西各府連續兩年糧食增產,更兼有湖廣、江南漕糧並無斷絕,加之靖海伯連年自外採購糧米輸入我境,只要調配得當,北方受災各省民衆幾無斷糧之憂。

而隨着荊襄地區大面積開發,明後兩年我大明缺糧之危便會得以根本緩解。更不提還有遼東肥沃之土,只要措施得力,糧食新增以及山東需要朝廷賑濟之民衆數量巨減,一來一往之間會使形勢更爲好轉。

諸卿皆知,大豆肥田是農事常識,若其與糧米輪種,地力在得到充足休養後會更加肥沃,糧食產量也會增加不少。

既是諸卿對此並不注重,那便先於遼東之境試行此策吧。

內閣行文遼寧巡撫衙門,明年起,在保證山東移民與原住民口糧無憂之境況下,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在作物輪種的同時,最多可與糧田對半耕種,此事無須討論,諸卿遵旨便可!”

在看到衆臣這種態度後,朱由檢心感不爽之下冷着臉下達了命令,羣臣面面相覷之後再也無人出來表示繼續反對之意,溫體仁起身施禮接旨,這件事就這樣以雙方各退一步的形式結束了。

“朕既已決意開海,並意於松江府華亭縣修建上海港、明州府修建寧波港一事,工部、戶部是否已遣人赴此兩地辦差?

此事雖不算緊迫,但也要抓緊時間進行,待勘察施工完畢,西夷各國衆多商船便會抵達並與我大明各商家進行貿易,至於海關征稅一事依天津港例即可!”

由於剛剛被衆臣羣起反對,朱由檢的臉色冷厲起來,語氣也帶着些許不耐煩的意味。

侯恂和範景文對視一眼,後者硬着頭皮起身施禮回稟道:“啓稟聖上,因前番荷蘭國使節離開不久,考慮到其一來一往尚需近兩年時間,故此工部上下都覺此事並不着急,故尚未安排人手赴松江與寧波勘察施工,稍後會商完畢,臣即刻安排相關人手離京南下經辦此事,臣保證絕不會耽擱工期,定會於兩年之內完工!”

“啓奏聖上,海關征稅一事須港口建設完畢後方能實施,故此戶部亦未曾派員南下,若是聖上對此不滿,臣稍後也會派遣相關人等即刻南下!”

在看到皇帝不再一口一個愛卿地稱呼大家後,侯恂知道皇帝有些生氣了。自己這些人都是皇帝才拔擢不久,沒想到新內閣第一次例會便與皇帝唱起了反調,細想之下確實有些不應當。

皇帝的策略又沒損害大家的利益,只不過是想改善一下衆多百姓們的生活條件而已,就算此舉可有可無,或者是有佈局太早的意思,但大家夥兒也不該衆口一詞的表示反對,這樣讓皇帝怎麼下的了臺?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朕一再強調朝廷官員辦事要有效率,只要計劃得當後就立刻着手實施,既是方略議定,爲何非要算着日子趕工期?港口早日建成,衆多海商便會主動停靠貿易,朝廷便會早一日徵稅入庫,爲何非要等到與荷蘭國交易方可?

此事勿得遷延!須儘快着手辦理!督察院遣御史督之,建設港口一事若遇地方官府推諉遷延,涉事者一律開革!”

朱由檢沉着臉冷聲道,範景文一臉訕訕的躬身接旨,其餘諸人看到皇帝這般模樣後,心裡也覺得有些不安,殿內的氣氛變得有些沉悶起來。

“開海與成立海軍一事靖海伯之態度乃是關鍵所在,朝廷須得遣重臣前往福建,將朕之意圖與他分說明白!諸人誰可前往?!”

羣臣面面相覷後,鄒維璉起身施禮道:“朝堂之上唯獨老臣與靖海伯相熟,此事老臣願往!”

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
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