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話說揚州的吃 (2)

別一個宴之趣,是我們近幾年所常常領略到的,那就是集合了好幾個無所不談的朋友,全座沒有一個生面孔,在隨意的喝着酒,吃着菜,上天下地的談着。有時說着很輕妙的話,說着很可發笑的話,有時是如火如劍的激動的話,有時是深切的論學談藝的話,有時是隨意的取笑着,有時是面紅耳熱的爭辯着,有時是高妙的理想在我們的談鋒上觸着,有時是戀愛的遇合與家庭的與個人的身世使我們談個不休。每個人都把他的心胸裸的袒開了,每個人都把他的向來不肯給人看的面孔顯露出來了;每個人都談着,談着,談着,只有更興奮的談着,毫不覺得“疲倦”是怎麼一個樣子。酒是喝得幹了,菜是已經沒有了,而他們卻還是談着,談着,談着。那個地方,即使是很喧鬧的,很湫狹的,向來所不願意多坐的,而這時大家卻都忘記了這些事,只是談着,談着,談着,沒有一個人願意先說起告別的話。要不是爲了戒嚴或家庭的命令,竟不會有人想走開的。雖然這些閒談都是瑣屑之至的,都是無意味的,而我們卻已在其間得到宴之趣了。──其實在這些閒談中,我們是時時可發現許多珠寶的;大家都互相的受着影響,大家都更進一步瞭解他的同伴,大家都可以從那裡得到些教益與利益。(“再喝一杯,只要一杯,一杯。”)

“不,不能喝了,實在的。”

不會喝酒的人每每這樣的被強迫着而喝了過量的酒。面部紅紅的,映在燈光之下,是向來所未有的壯美的風采。

“聖陶,乾一杯,乾一杯。”我往往的舉起杯來對着他說,我是很喜歡一口一杯的喝酒的。

“慢慢的,不要這樣快,喝酒的趣味,在於一小口一小口的喝,不在於‘乾杯’。”聖陶反抗似的說,然而終於他是一口乾了,一杯又是一杯。

連不會喝酒的愈之、雁冰,有時,竟也被我們強迫的幹了一杯。於是大家鬨然的大笑,是發出於心之絕底的笑。

再有,佳年好節,閤家團團的坐在一桌上,放了十幾雙的紅漆筷子,連不在家中的人也都放着一雙筷子,都排着一個座位。小孩子笑孜孜的鬧着吵着,母親和祖母溫和的笑着,妻子忙碌着,指揮着廚房中廳堂中僕人們的做菜,端菜,那也是特有一種融融泄泄的樂趣,爲孤獨者所妒羨不止的,雖然並沒有和同伴們同在時那樣的宴之趣。

還有,一對戀人獨自在酒店的密室中晚餐;還有,從戲院中偕了妻子出來,同登酒樓喝一二杯酒;還有,伴着祖母或母親在熊熊的爐火旁邊,放了幾盞小菜,閒吃着消夜的酒,那都是使身臨其境的人心醉神怡的。

宴之趣是如此的不同呀!

五味

山西人真能吃醋!幾個山西人在北京下飯館,坐定之後,還沒有點菜,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了三調羹醋。鄰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過節了。別處過春節,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卻都貼出一個條子:“供應老陳醋,每戶一斤。”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還愛吃酸菜,雁北尤甚。什麼都拿來酸,除了蘿蔔白菜,還包括楊樹葉子,榆樹錢兒,有人來給姑娘說親,當媽的先問,那家有幾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說明家底子厚。

遼寧人愛吃酸菜白肉火鍋。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湯下雜麪。

福建人、廣西人愛吃酸筍,我和賈平凹在南寧,不愛吃招待所的飯,到外面瞎吃。平凹一進門,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筍肉絲汆湯下麪也,不知道爲什麼叫做“老友”。

傣族人也愛吃酸。酸筍燉雞是名菜。

延慶山裡夏天愛吃酸飯。把好好的飯焐酸了,用井拔涼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說蘇州菜甜,其實蘇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無錫,無錫炒鱔糊放那麼多糖!包子的肉餡裡也放很多糖,沒法吃!

四川夾沙肉用大片肥豬肉夾了洗沙蒸,廣西芋頭扣肉用大片肥豬肉夾芋泥蒸,都極甜,很好吃,但我最多隻能吃兩片。

廣東人愛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廣東人開的甜品店,賣芝麻糊、綠豆沙,廣東同學趨之若鶩。“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塊熬的湯,這有什麼好喝的呢?廣東同學曰:“好耶!”

北京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鄉下人,60多歲了,她還有個婆婆,八十幾了。她有一次要回鄉探親,臨行稱了二斤白糖,說她的婆婆就愛喝個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過去不知苦瓜爲何物,近年有人學會吃了,菜農也有種的了。農貿市場上有很好的苦瓜賣,屬於“細菜”,價頗昂。

北京人過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愛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開放了!

北京人過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見,大白菜主義是可以被打倒的。

北京人初春吃苣蕒菜。苣蕒菜分甜蕒、苦蕒,苦蕒相當的苦。

有一個貴州的年輕女演員上我們劇團學戲,她的媽媽遠迢迢給她寄來一包東西,是“者耳根”,或名“則爾根”,即魚腥草。她讓我嚐了幾根。這是什麼東西?苦,倒不要緊,它有一股強烈的生魚腥味,實在招架不了!

劇團有一干部,是寫字幕的,有時也管雜務。此人是個吃辣的專家,他每天中午飯不吃菜,吃辣椒下飯。全國各地的,少數民族的,各種辣椒,他都千方百計地弄來吃。劇團到上海演出,他幫助搞伙食,這下好,不會缺辣椒吃。原以爲上海辣椒不好買,他下車第二天就找到一家專賣各種辣椒的鋪子,上海人有一些是能吃辣的。

我們吃辣是在昆明練出來的,曾跟幾個貴州同學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燒燒,蘸鹽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麼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話下。我吃過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1947年,由越南轉道往上海,在海防街頭吃牛肉粉。牛肉極嫩,湯極鮮,辣椒極辣,一碗湯粉,放三四絲辣椒就辣得不行,這種辣椒的顏色是桔黃色的,在川北,聽說有一種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線吊在竈上,湯做得了,把辣椒在湯裡涮涮,就辣得不得了。雲南佧佤族有一種辣椒,叫“涮涮辣”,與川北吊在竈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

四川不能說是最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點是辣面而且麻——擱很多花椒。四川的小麪館的牆壁上黑漆大書三個字:麻辣燙。麻婆豆腐、幹煽牛肉絲、棒棒雞,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搗碎,菜做好了,最後再放。

周作人說他的家鄉整年吃鹹極了的鹹菜和鹹極了的鹹魚,浙東人確是吃得很鹹,有個同學,是台州人,到鋪子裡吃包子,掰開包子就往裡倒醬油。口味的鹹淡和地域是有關係的,北京人說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大體不錯。河北、東北人口重,福建菜多很淡。但這與個人的性格習慣也有關,湖北菜並不鹹,但聞一多先生卻嫌雲南蒙自的菜太淡。

中國人過去對吃鹽很講究,如桃花鹽、水晶鹽,“吳鹽勝雪”,現在則全國都吃再製精鹽。只有四川人醃鹹菜還堅持用自貢產的井鹽。

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什麼國家的人愛吃臭。

過去上海、甫京、漢口都賣油炸臭豆腐乾。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因爲一個大人物年輕時常吃而出了名,這位大人物後來還去吃過,說了一句話:“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中火宮殿的影壁上就出現了兩行大字:

最高指示:

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

我們一個同志到南京出差,他的愛人是南京人,囑咐他帶點臭豆腐乾回來。他千方百計,居然辦到了。帶在火車上引起一車廂的人強烈抗議。

除臭豆腐乾外,麪筋、百葉(千張)皆可臭。蔬菜裡的萵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筍的老根咬不動,切下來隨手就扔進臭罈子裡。——我們那裡很多人家都有個臭罈子,一罈子“臭滷”。醃芥菜擠下的汁放幾天即成“臭滷”。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莧菜稈。莧菜長老了,主莖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許小段,入臭壇,臭熟後,外皮是硬的,裡面的芯呈果凍狀。噙住一頭,一吸,芯肉即入口中。這是佐粥的無上妙品。我們那裡叫做“莧菜秸子”,湖南人謂之“莧菜咕”,因爲吸起來“咕”的一聲。

щщщ¤ тTk дn¤ C〇

北京人說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過去是小販沿街叫賣的:

“臭豆腐,醬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

臭豆腐就貼餅子,熬一鍋蝦米皮白菜湯,好飯!現在王致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裝,很不方便,一瓶100塊,得很長時間才能吃完,而且賣得很貴,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這種包裝能改進,一器裝5塊足矣。

我在美國吃過最臭的“氣死”(乾酪),洋人多聞之掩鼻,對我說起來實在沒有什麼,比臭豆腐差遠了。

甚矣,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說堪爲世界之冠。

第48章 吃酒 (2)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48章 吃酒 (2)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14章 宋嫂魚羹第13章 螺螄第49章 話說揚州的吃 (1)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27章 榆錢飯 (2)第1章 家常豆腐第26章 榆錢飯 (1)第8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2)第26章 榆錢飯 (1)第42章 人生一世 (2)第16章 過橋爆鱔段 (2)第45章 “佛跳牆”正本 (1)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37章 吃瓜子 (1)第5章 臘羊肉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2章 一魚兩吃黃河鯉第6章 指頭粗的面,碗口大的饃第12章 開封灌湯包子 (2)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7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1)第40章 吃喝之道 (2)第50章 話說揚州的吃 (2)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25章 啖蟹 (2)第26章 榆錢飯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23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2)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20章 徽州餜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24章 啖蟹 (1)第14章 宋嫂魚羹第13章 螺螄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2章 一魚兩吃黃河鯉第44章 豬頭肉滄桑錄 (2)第13章 螺螄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1章 家常豆腐第9章 喝豆汁兒 (1)第13章 螺螄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28章 燙飯 (1)第1章 家常豆腐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13章 螺螄第3章 煎餅花兒(1)第34章 黃州東坡菜 (2)第1章 家常豆腐第24章 啖蟹 (1)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38章 吃瓜子 (2)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12章 開封灌湯包子 (2)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48章 吃酒 (2)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12章 開封灌湯包子 (2)第40章 吃喝之道 (2)第50章 話說揚州的吃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42章 人生一世 (2)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49章 話說揚州的吃 (1)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50章 話說揚州的吃 (2)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1章 家常豆腐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19章 我愛武漢的熱乾麪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19章 我愛武漢的熱乾麪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28章 燙飯 (1)第2章 一魚兩吃黃河鯉
第48章 吃酒 (2)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48章 吃酒 (2)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14章 宋嫂魚羹第13章 螺螄第49章 話說揚州的吃 (1)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27章 榆錢飯 (2)第1章 家常豆腐第26章 榆錢飯 (1)第8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2)第26章 榆錢飯 (1)第42章 人生一世 (2)第16章 過橋爆鱔段 (2)第45章 “佛跳牆”正本 (1)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37章 吃瓜子 (1)第5章 臘羊肉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2章 一魚兩吃黃河鯉第6章 指頭粗的面,碗口大的饃第12章 開封灌湯包子 (2)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7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1)第40章 吃喝之道 (2)第50章 話說揚州的吃 (2)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25章 啖蟹 (2)第26章 榆錢飯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23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2)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20章 徽州餜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24章 啖蟹 (1)第14章 宋嫂魚羹第13章 螺螄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2章 一魚兩吃黃河鯉第44章 豬頭肉滄桑錄 (2)第13章 螺螄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1章 家常豆腐第9章 喝豆汁兒 (1)第13章 螺螄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28章 燙飯 (1)第1章 家常豆腐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13章 螺螄第3章 煎餅花兒(1)第34章 黃州東坡菜 (2)第1章 家常豆腐第24章 啖蟹 (1)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38章 吃瓜子 (2)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12章 開封灌湯包子 (2)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48章 吃酒 (2)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12章 開封灌湯包子 (2)第40章 吃喝之道 (2)第50章 話說揚州的吃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42章 人生一世 (2)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49章 話說揚州的吃 (1)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50章 話說揚州的吃 (2)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1章 家常豆腐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19章 我愛武漢的熱乾麪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19章 我愛武漢的熱乾麪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28章 燙飯 (1)第2章 一魚兩吃黃河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