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英華的咬文嚼字

英華的咬文嚼字

此時李肆還並不清楚,已經有人脫離了他的掌控,將年羹堯一事推向雍正借文字獄鍛造權柄的渦流中。查嗣庭案讓他感嘆歷史慣『性』,而國中所起的波瀾,又讓他感嘆歷史已不可把控。

北面的雍正四年,南面的聖道四年,在後世史書中都是一個文字年,北面在搞文字獄,南面在搞文字運動。

民間稱呼爲“兵字”,士林稱呼爲“軍文”的文字,大舉入侵教育領域,很多蒙學、補學乃至縣學,都開始教導這種“軍文”,甚至在報紙上都有所反應,一些影響力不大的報紙都開始用這種文字。

對儒黨來說,這是繼英華在蒙學、縣學推行橫版字序後,對華夏道統的又一樁滅絕之舉。他們再度跳騰起來,輿論因東西院之事本就無比曹雜,小謝使團回國,帶回大量風物故事,更惹人矚目,再加上他們的叫囂之聲,這一國格外熱鬧。

這“軍文”是什麼呢?

簡體字……

確切地說,是沒有標淮的簡體字。

“軍文”源於英華軍幾次擴軍,擴軍後要維持一支近代軍隊的戰力,一項基礎就是繼續保持司衛時代的文書作業,由此進行組織管理,這就要求十來萬陸海軍官兵都得粗通文墨。而要辦到這一點,要做的就不止是招募窮酸讀書人進軍隊,讓他們教導官兵那麼簡單。

爲在最短時間裡實現官兵能讀會寫的目標,推行簡體字是最佳選擇,因此在軍隊裡,文字另有面目,被稱爲“軍文”。

國家形勢跟軍隊不同,國中教育體系正穩步推進,白城學院的道黨也剛剛出籠,一國讀書人的新氣象還沒完凝聚成形,迫切『性』也不高,短期之內,李肆並沒有在國中推行簡體字的打算。

可沒想到,歷史的洪流卻已浩浩『蕩』『蕩』衝開了堤壩,自己拐上了這一條道路。

李肆其實該想到的“簡字運動”早早登場,不過是他擰開東西兩院這個水龍頭後的連鎖反應。

西院人少,成分簡單,可以不提。東院爲照顧一國民人,能讓他們在金融事上發聲,院事位置相對較多,設有一百六十個,基本是按二十萬比一的人頭來算的。

即便加了在當地居滿三年,年稅滿十兩,生員、縣學畢業或經縣

學考試認可等限制條件,有資格參與推選的民人也有數十萬。

此時這一國人心還未蛻變,沒看透東院的本質,只將其當作御史臺、都察院那一類的衙門。聽說只要有足夠的人推選,就能當官,就能在一國金融事上出聲,不僅這數十萬人動了起來,還有更多沒什麼文化的鄉紳也動了心思。

大字不識就去攪和國政,爲民出聲自是說不過去,但將這些地方上最活躍的人丟在一邊也不合適,因此朝堂開列推選資格時,在第三條裡留了個後門,在縣學組織“文化資格”考試,通過考試就有資格。

這個後門惹出無數麻煩,文部由此而多了一條發財路子,都察憲由此業績大漲,而鄉紳們除了行賄之外,也因爲考試必須要留卷底,不得不硬着頭皮讀書認字。

從年底開始,地方補學就如春雨後春筍般涌現,教書先生們爲在最快時間裡教給這些學生最多東西,都不約而同選擇了“軍文”,反正朝廷沒說不能用這種簡化了不少的文字。

這事在各個層面都引發了紛爭,文部、都察院,地方縣府,有贊同有反對的,理由都很充足。

反對的人認爲,文以載道,字亦如人,減削字體,就如剃髮易服,是損華夏傳承。

贊同的人認爲,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文,再到隸書以及唐宋而下的楷書,現今用字就是一路變下來的,這就是華夏傳承的一部分。今日再有所變,就是順應時勢,這跟強行改了異族面目的剃髮易服完不是一碼事。

各方官司打到李肆面前,反對的自然是文人士子,贊同的多是商賈軍人,李肆自己也沒了主意,他覺得兩方都有道理。

這事他找到段宏時,聽說是這事,老頭拉上了陳元龍一同討論,李肆還以爲老頭肯定會反對,畢竟那陳元龍是腐儒出身。

卻不料陳元龍開口就道:“這不是變不變的問題,而是怎麼變的問題。”這一句話就顯出了水平,讓李肆肅然起敬。

陳元龍出身海寧陳家,學問滿腹,他說,歷朝文字都在都在變,儘管明清已變化不大,之前北有《康熙字典》,南有《英華字典》,也對大多數字作了規範,但民間所用文字還是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簡化,常用之字更是越來越簡。

眼下這股簡字風『潮』,不止源自軍文,還來自“商文”。商人越來越活躍,來往信息也越來越多,用字也在自己簡化。即便沒有東院推選之風,標淮不一的簡體字也會在商界普及。

陳元龍看過“軍文”他覺得有些字簡化得不錯,有些字卻值得商榷,總結而言,這不是文字要不要變的問題,而是怎麼變,既能便利,又能不失漢字本意的問題。

李肆有些汗顏,軍文大部分是他在在教導司衛時弄出來的,有些字用他前世的簡體字,有些字則沒變,畢竟他融合了”李四”的記憶,對這個時代的文字沒什麼疏離。

陳元龍道:“像‘變’,簡化爲‘變’這很好,前者意形都很繁,易認難寫。可‘親’若是成了‘親’,少了見,就失了這一字定於人的本意。‘導’變化‘導’就少了此字最重的‘道’,這已是減削過度了。”

段宏時道:“軍文是應急而成,着眼點就純粹爲便利,不考慮其他。這就像只談資本的好處,卻忽略它的兇猛一般。若是在沉痾難起,不施雄『藥』不足以振作時,行此偏執事,那還沒什麼話說。若是在國勢穩穩而進的從容之時,行此極端事那就是爲器而器,失了真道。”

聽到這裡,李肆已經心中有底,甚至都猜出了段宏時拉上陳元龍的用意。

老頭嘿嘿道:“沒錯,文字順時而變,但順的是自然之時,而非順人主之意。眼下這一國,已自起簡字之『潮』,朝廷就該居中引導。修字可是一樁顯赫偉業,怎能少得了老夫等人呢?”

於是一直只是布衣之身的段老頭,終於頂上了弘文館大學士的名頭帶着陳元龍等一幫老儒,開始整理新的“正體字”。以便於讀寫,但不減本意的宗旨,在《英華字典》的基礎上,進行文字簡化工作。

《英華字典》的前身是明代《字彙》,民也稱《萬曆字典》,《康熙字典》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編修的。儘管有了官方字典,但很多字還存在異形、變形、借用等諸多變化,本就需要修治,陳元龍等儒士一直存着“簡字正意”的宏願,如今終於有了一展抱負的地方。

“官字”或者“正體字”之下,不管是軍文,還是商文,或者是地方衙門裡的“吏文“都對很多字有自己的簡化。隨着經濟的活躍,信息量的增加來往文書的繁複,這些簡化字必然會在社會裡擴散開,而段宏時等人所作的工作是規範和引導自發的簡字運動。

相對於李肆前世,英華這波文字運動,雖也是簡體字,結果卻跟前者有很不同。直白說,簡化得不多重點是將繁難的常用字簡掉,更大的作用是進一步統一了文字,將民家自發興起的雜『亂』簡字運動從國家層面組織了起來。

“這個字是怎麼回事?”

但李肆在段宏時和陳元龍很快就拿出的《聖道字典簡版》裡,發現了一個怪模怪樣的字。

這是一個“繁化”字,“肆”字頭上多子個寶蓋。

“這是給陛下專用之字……”

陳元龍忐忑不安,這是在要求皇帝改名,忌諱很大。

“避諱!?”

李肆卻是明白了,關於他名字的避諱,之前的作法是將“肆”字右半邊那一豎停在一橫上,而不破出來,這是他他跟朝堂讀書人所作的妥協。但實際民間卻自行其是,寫到“肆”都各有一套避諱之法。賬冊的數字大寫,以及“肆無忌憚”的“肆”都加上各種偏旁部首,反正大家一看都知道是這字,而且是爲了避皇帝的諱而變的。

李肆就是不想讓這種事存在,今天大家知道這字是什麼來歷,以後大家就當這字就是這麼寫的,歷史就是這麼變的。

華夏文字的變化,也都是由很多政治變遷而引發的。有些字,如果能理清它的變化,幾乎就能看出千年歷史的脈絡。可問題是,很多史料都遺散了,大部分變遷都已搞不清楚,大家只好傻乎乎照着寫,很多繁複的字就是這麼來的。

如今陳元龍來這麼一出,是另一條思路,想讓李肆“改名”,由此讓民間不再避諱“肆”字。相信段宏時還在慶幸早早給李肆改了名,如果還叫“李四”那麻煩可就大了。

皇帝要給自己皇子取冷僻名字,爲的就是日後爲帝時,民間避諱不至於太麻煩。

“朕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這個字,怎麼不能變!”

李肆毫不妥協,加個寶蓋算什麼事……

“可陛下不改,民間就不能用此字。”

陳元龍還在堅持,不能用“肆”字,對大家來說可是絕大麻煩。

“爲什麼不能用!?要避諱,就只避雙諱。”

李肆趕緊丟出了他早就想好的解決方案,趁着這股文字運動的大『潮』,改掉避諱的傳統。陳元龍呆了片刻,歎服而拜。

就在南面大張旗鼓地搞起簡字運動,甚至皇帝還把名字還給了民間,從此帝王只避雙諱時,北面紫禁城裡雍正的硃筆正急速揮灑着,像是一刀刀劈得人體血肉四濺。

“查嗣庭,凌遲!”

“查慎行、查嗣粟,外加查家所有十六歲以上男丁,一併處死!”

“妻女並十六歲以下幼子發配寧古塔,與邊疆有功之臣爲奴!”

寫完諭令,雍正眼角瞟到那本《錐止錄》,冷哼了一聲。

他恨恨地暗道:“敢在文字上砍朕的頭,朕砍了你全家的頭!”

()

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54章 談元射清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823章 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第174章 我這叫飛蛟船第629章 金融改制,工業正起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622章 五年之約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695章 長江大決戰:利與情的糾纏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381章 戰衡州:你沒法不在乎我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你爭朝夕,我爭分秒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121章 天上掉下個嚴妹妹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640章 魔龍與苦逼的薩摩藩第243章 不是你們的錯,是我羽翼太薄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20章 便宜師傅的豪貴學問第885章 曹沾尋希望第54章 談元射清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526章 波爾多之耀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974章 最後的出路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348章 排隊隊,吃果果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622章 五年之約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74章 難料的諷刺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945章 君民搶恩,此世還未足第816章 東洲記:炎黃之路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62章 黃金與人心第181章 忍無可忍,還得再忍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747章 窮則變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732章 有朝廷,無公道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337章 湖南大決戰:自投羅網第436章 天命自有天授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20章 便宜師傅的豪貴學問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1024章 舊世落幕第268章 不必死的死了,該死的就是不死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53章 恢恢密網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545章 誰居上天位,誰食塵世利第422章 絕對的力量與陰謀詭計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751章 新舊之間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
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54章 談元射清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823章 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第174章 我這叫飛蛟船第629章 金融改制,工業正起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622章 五年之約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695章 長江大決戰:利與情的糾纏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381章 戰衡州:你沒法不在乎我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你爭朝夕,我爭分秒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121章 天上掉下個嚴妹妹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640章 魔龍與苦逼的薩摩藩第243章 不是你們的錯,是我羽翼太薄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20章 便宜師傅的豪貴學問第885章 曹沾尋希望第54章 談元射清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526章 波爾多之耀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974章 最後的出路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348章 排隊隊,吃果果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622章 五年之約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74章 難料的諷刺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945章 君民搶恩,此世還未足第816章 東洲記:炎黃之路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62章 黃金與人心第181章 忍無可忍,還得再忍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747章 窮則變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732章 有朝廷,無公道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337章 湖南大決戰:自投羅網第436章 天命自有天授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20章 便宜師傅的豪貴學問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1024章 舊世落幕第268章 不必死的死了,該死的就是不死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53章 恢恢密網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545章 誰居上天位,誰食塵世利第422章 絕對的力量與陰謀詭計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751章 新舊之間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