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指下難明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葉知秋低聲背誦着《黃帝內經》,馬上就要參加中醫博士生入學面試了,他雖然已經苦讀了中醫本碩七年,背了一肚皮的醫書,筆試成績也相當不錯,但是還是很緊張。每次緊張的時候,他都要背一段醫學典籍,相當於佛門弟子遇到災難時念誦經文一樣,可以起到平心靜氣的作用。

“咯咯咯……”幾個也在等着面試他們一個班的女生在旁邊衝着他笑,“瞧那書呆子,又在冒傻氣了。嘻嘻嘻”

“哎!葉知秋!現在臨時抱佛腳,不覺得太晚了點嗎?”一個秀髮飄飄的女生嬉笑着道。

葉知秋彷彿沒聽見,繼續背誦着自己的醫學典籍名段。

“別理他。這書呆子很難得跟女人說一句話的。以後看誰倒黴嫁給她!”

便在這時,負責通知的老師從門裡探出頭來:“葉知秋!葉知秋來了沒有?”

“到!”葉知秋嘴裡在揹着書,耳朵卻尖得很,聽到叫自己的名字,趕緊答應了,快步過去,鞠了一躬:“老師,我在這呢。”然後跟着老師進了教師。

教室裡空蕩蕩的,一排課桌連在一起,後面坐了三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正上下打量着他,中間主持的那位,個子矮小,卻滿是慈祥的微笑,讓人看着很親切。

這些都是國內知名的中醫學老教授,是葉知秋學習的偶像,他恭恭敬敬鞠了個躬:“教授好!”

“嗯!坐吧!”中間主持面試的老教授點頭示意,他這纔在前面的一張桌子後面椅子上坐下,兩隻手放在桌上,微微有些發顫,看來,剛纔的背誦經典雖然讓他鎮靜了一些,卻還是沒能讓他徹底放鬆。

主持教授看了一眼桌上葉知秋的相關資料,微笑道:“你的筆試成績很不錯,不用緊張,我們問你幾個簡單的問題。——你們兩先問吧!”主持教授對兩邊的兩位老教授道。

一個教授道:“我問你兩個問題,什麼叫腎風?”

葉知秋心頭一鬆,這些醫學理論問題他早已經爛熟於胸,回答道:“《素問·風論》上說:“‘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爲腎風。’‘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老教授滿意地點點頭,又道:“剛纔你引用了《素問·風論》上的話,我就用這話問你第二個問題吧,——剛纔你引用的那句話中,‘診在肌上,其色黑’這一句中‘肌上’一詞,是什麼意思?”

本碩連讀的七年,葉知秋把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背誦醫書上,這個問題並不算偏,所以是難不倒他這個書呆子的,當下不緊不慢說道:“關於‘肌上’的詞義,歷代注家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指肌肉,如明代醫家張介賓就持這種觀點。第二種說法是指顴部。比如清代醫家高世栻的。第三種說法認爲是‘頤上’,比如《甲乙》、《太素》的註釋。最後一種說法認爲是‘耳’,因爲耳爲腎之官,耳黑是腎病的表現。”

老教授聽他說完,緩緩點頭:“我想聽聽你自己的觀點。你認爲哪一種有道理呢?”

“我?”葉知秋深吸一口氣,理了理思路,慢慢道:“這句話的前文說的是診在口、眉、鼻、目,都是頭面部,如果‘診在肌上’的‘肌’解釋爲‘肌肉’的話,與前文的的語句似乎不順,而如果理解爲‘腮’或者‘耳朵’,醫理上能說通,但是這對原文的改動太大,有另起爐竈之嫌,違背了注家應當遵從原文的精神。而‘譏’的發音跟‘肌’相同,是通假字,而且醫理上也完全能說得通,所以,我覺得這一種說法,理由最充分。”

“很好,你不僅對古醫文非常的熟悉,而且能學有所思,非常好。——我的問題問完了。”

主持的教授扭頭望向另一邊那位教授。那教授道:“我的問題是:你對‘心移熱於小腸’這種說法有什麼看法?”

葉知秋道:“‘心移熱於小腸’一句話,出自隋朝的《諸病源候論》,根據中醫藏象學說理論,心與小腸相表裡,在病理情況下兩者會相互影響。古代中醫認爲小腸具有分清別濁的作用,在大腸與小腸之間有個闌門,在這裡攔清和濁,渣滓分到大腸,水液分到膀胱,然後排出體外。如果心火過旺,因爲心與小腸相表裡,就會影響到小腸,心火下移到小腸,燒灼分清別濁後所得水液,於是小便就會短赤,小便灼熱疼痛,甚至血尿等等。這就是心移熱於小腸。治療用導赤散,引導心火下行,清熱涼血,利水通淋。”

“不錯。”老教授瞧着他,又問道:“我注意到了你剛纔特意強調了‘古代中醫’,的確,‘心移熱於小腸’這種觀點,與現代解剖不一樣,也與現代中醫的理解不一樣,我想聽聽你用現代眼光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在現代社會,這種說法還能否適用?”

葉知秋想不到老教授聽得如此仔細,不過,博士就是要注重知識的深度,每一個問題都必須搞清楚來龍去脈,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好在這個問題也不算太難,而且每個問題有三分鐘的思考時間,他在草稿紙上簡單寫了幾句,理了一個簡單的回答提綱,然後回答道:“根據現代解剖知識可知,小便不是來自於小腸,所以現代中醫理論認爲,水液是經過脾臟胃腸吸收之後,上升於肺,由肺輸布全身,最後下歸於腎,由腎分泌到膀胱,而不是直接從小腸分過去的,因此,心移熱於小腸在現代解剖學上解釋不通!但是心火旺則小便赤熱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其實是心火旺盛後,人體水份蒸騰,水份減少,小便減少,排出的氨一類的東西對尿道產生了刺激,灼熱疼痛。用導赤散之所以有效,是藥物增加了水份,降低了熱量,緩解了病症。”

那老教授緩緩點頭,瞧着他,又問道:“剛纔你說了,‘心移熱於小腸’這句話與現代解剖學不同,我們也都知道,小便是膀胱主管的,所以有學者建議將這句話改成‘心移熱於膀胱’,你怎麼看?”

“我不贊同這種觀點,雖然這種說法從狹義上看跟現代解剖學相符合,但是,中醫學有自己獨立一整套理論體系,中醫的藏象學說是以中國古代哲學爲基礎的,是環環相扣的一種條理性很強的理論,中醫所說的人的五臟六腑,跟西醫解剖學上的五臟六腑並不相同,包括但不限於西醫解剖學上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它其實是一種系統,比如‘心主神明’這句話的心,不僅包括西醫解剖的心臟,還包括思維的相關臟器,所以,中醫的心主神明的心,其實包括瞭解剖學的心臟和大腦的思維功能。人的五臟都主導一部分的思維或者情志,很顯然,都不是解剖學相應的臟器本身。回到剛纔談的主題,心移熱於小腸的小腸,我們不應該侷限於西醫解剖學上的小腸這個臟器,而是主管分清別濁的所有臟腑,當然也就包括了膀胱,這才符合傳統中醫的藏象學說的精神。既然‘心移熱於小腸’這句話的小腸在藏象學說裡其實已經包括了膀胱的功能,又何必要更改爲心移熱於膀胱呢?”

老教授笑了,跟先前提問的老教授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都頻頻點頭,目光中都滿是讚許。

中間主持的教授微笑點頭,說道:“剛纔的幾個問題都回答的很好。看得出來,你的理論功底很不錯,下面呢,我想考考你的動手能力,讓你看看病。”

葉知秋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最擔心的事情終於來臨了,在整個七年時間裡,他絕大部時間都是花在背醫書上面,理論上他一點都不怵,考試、寫論文那都是手到擒來。但是說到臨牀,他就傻眼了,雖然大學裡安排有臨牀實習,不巧的是他跟隨的實習老師是個悶頭葫蘆老古董,會做不會說,或者不願意說,跟着抄方就讓他們抄,從來不解釋,問了七八個問題也難得回答一個。也不讓他們上臨牀給病人看病,所以,整個大學七年時間裡,葉知秋雖然飽讀醫書,卻還沒有親自給一個病人看過病。

老教授把袖口挽了挽,平放在桌子上,道:“我這把老骨頭年紀大了,毛病不少,你給看看我有什麼病。把凳子拿過來。先看看我的脈象。”

葉知秋拿着凳子過去,在主持老教授面前坐下,一顆心怦怦亂跳,想起醫書上說,臨診時醫生自己必須心平氣和,因爲要用自己的心跳呼吸去衡量病人的脈息。如果自己的呼吸脈息都是亂的,就難以辨別準確了。

他深呼吸了幾次,心裡又嘰裡呱啦唸了一通醫書,讓自己平靜一些之後,這才緩緩擡手腕,中指定關,食指、無名指分按寸、尺部,凝神診脈。這一按之下,不禁咦了一聲,怎麼尺部按不到脈呢?尺部主腎,難道他腎有毛病?

老教授花白的濃眉微微一皺,道:“我個子比較矮小,所以寸口三部相應比較窄,你手指分得這麼寬,如何診脈準確呢?”

葉知秋臉一紅,說了聲對不起,趕緊移動手指,靠攏一些,隨即,便感覺到了手指下尺部脈搏的跳動,心中更是慚愧,幸虧先前沒有把心裡想的說出來,要不然丟人可丟大了。

他凝神靜氣辨別脈象,這脈感覺好像是在皮下較淺表的部位,輕輕一按就找到了,再按也沒有空的感覺,嗯,這符合脈學上的“浮如水漂木”的感覺,便道:“教授您的脈象是浮脈。”

老教授輕輕搖頭:“不對,瘦人脈多浮,我這麼瘦,就算沒有表證,這脈也比旁人要浮的,我的病不是浮脈,你再好好看看。”

葉知秋用自己的呼吸衡量老教授的脈息,大概一分鐘之後,喜道:“教授您脈搏一息六至,脈數!”

這一次老教授終於點點頭:“如果連脈數脈緩都看不出來,那可就麻煩了,你再接着看。”

葉知秋又忙細細體察,可是,脈搏在手指下咚咚跳動,重按也有,輕按也有,腦海裡背誦的脈經典籍此刻彷彿都長了翅膀飛走了,說是滑溜的滑脈也像,說是艱澀不暢的澀脈也像,說是如按琴絃的弦脈也像,說是止無定數的促脈也像,坐看也象是右看也像,一時之間就,惶恐不知該如何作答。

老教授已經看見他額頭上冒出的密密汗珠,嘆了口氣,道:“脈把不準?”

葉知秋感覺到連耳朵都在發燙,紅着臉點點頭:“對不起,我,我還不太會看脈……”

“當中醫不會看脈,那可當不好中醫的。”老教授收了手,有道:“那你幫我看看舌象吧,看我有什麼病?”說罷把舌頭伸了出來。

葉知秋探頭仔細觀察,醫書上說,正常的人舌苔是“淡紅舌,薄白苔”,老教授的這舌苔,究竟算是正常舌苔,還是氣陽虛內寒的白苔呢?這舌苔究竟算不算厚?後半截好象有點黃,這算是黃苔嗎?這舌質有點紫,難道是熱極津枯?不對不對,要是這樣,他怎麼還能好端端坐在這裡?看他舌頭上舌苔有點滑膩,難道是溼濁內蘊陽氣被遏?也不對了,莫非是脾虛溼困?

他腦袋裡翻江倒海一般盤算着,卻不知道該如何給老教授的舌象下個定義。

老教授瞧着他,慢慢問道:“什麼是脈細?臨牀意義是什麼?”

葉知秋想也不想,立即回答:“脈細如線,應指明顯,按之不絕。主氣血兩虛,諸虛勞損,還主溼侵。”

老教授又道:“那舌色淡紫,主什麼?”

“氣虛寒凝,溫運無力。”

“舌形紅絳而瘦小,少苔呢?”

“陰虛火旺。”

“舌態短縮,表明什麼?”

“寒凝經脈,熱灼筋痿。”

“那黃苔主什麼?”

“主裡證、熱證。”

老教授嘆了口氣,道:“你對相關知識瞭若指掌,爲什麼卻不會診脈望舌?這可是中醫的基本功啊!”

葉知秋十分慚愧,低下頭不語。

旁邊一個教授也嘆了口氣道:“當真是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另一個教授道:“他已經算很不錯的了,書本知識學得很紮實。你們看看其他學生,有幾個畢業就能馬上上臨牀的?——‘心中了了,指下難明’,我看這些學生,指下固然難明,心中只怕也不甚了了!不僅咱們中醫是這樣,西醫學生還不是一樣,考試高分,論文呱呱叫,卻不會臨牀,動手能力極差。連量個血壓都不會!”

“是啊!”主持的老教授道:“這也給咱們提了個醒,咱們醫科大學究竟是培養能寫論文的學者還是培養能看病的醫生?”

聽着幾個老教授的議論,葉知秋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主持老教授擺擺手示意不要說了,對葉知秋道:“這也不能全怪你,咱們的教育機制存在一些問題,算了,現在也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你先下去吧,成績等評論之後會通知你的。”

葉知秋站起身想說點什麼,可是張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麼,鞠了個躬,慢慢走出了大門。

先前笑話他的那幾個女學生圍攏上來問他怎麼樣,他只是沮喪地搖搖頭,什麼話都沒說,低着頭慢慢往校外走去。

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是啊,葉知秋心裡翻江倒海一般,醫生,不是隻會寫論文就能算得上優秀,如果不會看病,連診脈望舌都不懂,背一肚皮醫書又有什麼用?難道,自己辛辛苦苦學了七年,全是在浪費時間嗎?

他出了校門,沿着窄窄的馬路往前走。想得入神,不遠處路上行人開始騷亂、驚叫,他都沒有聽見。待到狂風拂面,身子搖晃站立不穩時,他才猛然驚覺,擡頭一看,頓時嚇得目瞪口呆。只見他腦袋上方陡然出現一道龍捲風,合抱粗,跟一隻大漏斗似的鑽入半空,黑乎乎的十分恐怖。

大城市街道上怎麼會出現龍捲風?他來不及去細細考慮這個問題,轉身就跑,可是,龍捲風已經將他吸了起來,旋轉着向空中投去!

啊——!

長聲慘叫,轉瞬間,他的聲音就消失在了半空,隨即,那龍捲風也不見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彷彿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第252章 絃斷人不歸第170章 十日必死第66章 家傳醫書第213章 牛犢的方子第51章 不會花錢的富翁第91章 秋葉第144章 女忍者第221章 重逢第202章 懊悔第55章 初試身手第30章 未來醫王第54章 藥膳燉雞第153章 貞烈第119章 可恨又可憐第117章 學而思第101章 找說客第113章 藥神壺翁第223章 死亡第234章 迷宮鬼影第188章 大黃太醫第222章 又見瘟疫第190章 剖屍第141章 特別的賞賜第174章 踏青第4章 世家第80章 不如歸去第31章 一葉知秋第24章 流口水第3章 醫學昌盛的時代第197章 小媳婦病了第14章 學堂醫案第176章 順利畢業第11章 孫氏醫館第13章 學抄方第84章 隔牆有耳第128章 不愛江山愛小命第218章 好人有好報第205章 砸場子的屁第23章 抄方第18章 禍事來臨第234章 迷宮鬼影第80章 不如歸去第210章 實誠人第154章 命不該絕第133章 接二連三第182章 出診山莊第8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11章 失傳寶典第94章 新家第13章 學抄方第30章 未來醫王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53章 不恥下問第120章 冰火兩重天第141章 特別的賞賜第138章 託夢傳方第199章 女鬼哭第228章 恐怖瘟疫第80章 不如歸去第82章 上門第118章 替古人打抱不平第168章 孩子和狼第97章 皇后姐姐第205章 砸場子的屁第88章 調虎離山第149章 性命換來的感受第33章 宿命第19章 少女情懷第238章 脫困第26章 河水清清第5章 小師妹第4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156章 天羅地網第119章 可恨又可憐第218章 好人有好報第250章 廣收門徒第211章 逆推第21章 戰汗第109章 三個室友第117章 學而思第24章 流口水第1章 指下難明第183章 三倍診金第73章 告吹第131章 失傳的秘方第114章 重現天日第255章 讓開第234章 迷宮鬼影第101章 找說客第211章 逆推第165章 預言第152章 避難所第164章 跟誰學第91章 秋葉第30章 未來醫王第31章 一葉知秋第217章 吆喝第233 神秘失蹤第204章 肚子脹第134章 未雨綢繆
第252章 絃斷人不歸第170章 十日必死第66章 家傳醫書第213章 牛犢的方子第51章 不會花錢的富翁第91章 秋葉第144章 女忍者第221章 重逢第202章 懊悔第55章 初試身手第30章 未來醫王第54章 藥膳燉雞第153章 貞烈第119章 可恨又可憐第117章 學而思第101章 找說客第113章 藥神壺翁第223章 死亡第234章 迷宮鬼影第188章 大黃太醫第222章 又見瘟疫第190章 剖屍第141章 特別的賞賜第174章 踏青第4章 世家第80章 不如歸去第31章 一葉知秋第24章 流口水第3章 醫學昌盛的時代第197章 小媳婦病了第14章 學堂醫案第176章 順利畢業第11章 孫氏醫館第13章 學抄方第84章 隔牆有耳第128章 不愛江山愛小命第218章 好人有好報第205章 砸場子的屁第23章 抄方第18章 禍事來臨第234章 迷宮鬼影第80章 不如歸去第210章 實誠人第154章 命不該絕第133章 接二連三第182章 出診山莊第8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11章 失傳寶典第94章 新家第13章 學抄方第30章 未來醫王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53章 不恥下問第120章 冰火兩重天第141章 特別的賞賜第138章 託夢傳方第199章 女鬼哭第228章 恐怖瘟疫第80章 不如歸去第82章 上門第118章 替古人打抱不平第168章 孩子和狼第97章 皇后姐姐第205章 砸場子的屁第88章 調虎離山第149章 性命換來的感受第33章 宿命第19章 少女情懷第238章 脫困第26章 河水清清第5章 小師妹第4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156章 天羅地網第119章 可恨又可憐第218章 好人有好報第250章 廣收門徒第211章 逆推第21章 戰汗第109章 三個室友第117章 學而思第24章 流口水第1章 指下難明第183章 三倍診金第73章 告吹第131章 失傳的秘方第114章 重現天日第255章 讓開第234章 迷宮鬼影第101章 找說客第211章 逆推第165章 預言第152章 避難所第164章 跟誰學第91章 秋葉第30章 未來醫王第31章 一葉知秋第217章 吆喝第233 神秘失蹤第204章 肚子脹第134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