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

與此同時,蕭山縣的渡江作戰也拉開帷幕,海軍的登陸艇裝載着第一師的士兵,在海軍大炮和第一師炮兵部隊的掩護之下,從南岸快的向北岸突進。儘管在高強度的火力壓制之下,北岸的北洋軍幾乎沒有反擊之力,但是由於登陸艇的數量有限,必須往來江面分批次運輸士兵,所以作戰的風險仍然不小。

先鋒營登上北岸,與之前被壓制在安國寺的海衛隊會合,一點一點構築進攻兵線,向杭州城東郊挺進。北洋軍在東郊幾乎沒有陣地,只能依靠民舍房屋和山林的掩護,跟南軍短程交戰。一開始北洋軍尚且能阻擋南軍的步伐,可是十幾分鍾後第二批渡江部隊抵達,並且攜帶了迫擊炮、重機槍等重武器,幾迫擊炮轟過去馬上放倒一片人。東郊的防線立刻鬆動。

富陽戰線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第十一團很快攻破西郊陣地,向翁家山逼近過去。翁家山東麓正是盧永祥之前的舊司令部金寶山,儘管幾天前盧永祥已經從這裡搬入城內,可是北洋軍第九師的師部依舊駐紮在這裡,並且許多沒有來得及轉移的後勤、倉庫和通訊設施也都原封不動。

北洋軍第九師師部接到西郊防線告失的消息,師長差點沒一腳踢翻通訊兵,開戰還不到二十分鐘整個防線就崩潰了,接下來還怎麼打?

槍聲、炮聲越來越近,第九師師部人心惶惶,師長連續向翁家山西麓的部隊下達三項司令部,無論如何要求西麓部隊擋住閩軍的進攻。他知道金寶山危在旦夕,自己可沒有那麼大的勇氣與司令部共存亡,趁着西麓部隊還一息尚存,趕緊命令師部向城內撤離。

閩軍十一團在翁家山西邊集合部隊,團部直接從後方挪到了前面。團長李鳳翔騎着戰馬跑到火線前沿,他擡眼向翁家山西麓看去,隱隱約約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北洋軍士兵在山林後面佈置陣型。他又順着正在衝鋒的部隊看去,自己手下的一個營已經接近山腳了,不過因爲衝鋒的倉促,整個營的隊形零零散散,顯得很是混亂。

“盧副官,盧副官?您伯,盧興邦,幹你老跑哪裡去了?”李鳳翔大聲喊道。

副官盧興邦連忙從隊伍後面驅馬趕了過來,焦急的報告道:“團長,輜重部隊掉隊了,子彈供應不上,迫擊炮、重機槍都只剩下現存的彈藥了。”

李鳳翔擰着眉頭說道:“什麼?你馬上派人去催,敵人起碼有兩個團的兵力在前面的山腰上,沒有重武器我們打個屁。”

盧興邦勒住繮繩,正要調轉馬頭返回去:“我這就去。”

李鳳翔沒好氣喝道:“幹你老,我叫你派人去,沒讓你自己去。”

盧興邦一臉無奈,只好向一旁一個警衛員吩咐了一句,然後再次回到李鳳翔身旁,問道:“團座,還有什麼吩咐?”

李鳳翔說道:“十二團從後面跟上來了嗎?我們現在已經出了炮兵支援的射程,北洋軍兵力比我們多,硬碰硬不划算。眼下我們要集合火力動進攻才行。”

盧興邦馬上說道:“團座,剛纔我看到十二團的先頭部隊,就跟在三營後面,我想後續部隊應該不會離我們太遠。”

李鳳翔短暫的尋思了一下,然後說道:“我現在交代你三個命令,第一,保證咱們團與十二團的聯繫,第二,讓前面的部隊都停下來,等十二團上來了再一起進攻,第三,趕緊去找偵查隊,讓他們派騎兵去東北方向縱深兩公里偵查,主要摸清楚有沒有迂迴到翁家山後方的道路。聽明白了嗎?”

盧興邦認真的點了點頭,接着把李鳳翔的命令簡單的重複了一遍。

“行了,快去。”李鳳翔滿意的點了點頭,自己先勒住繮繩,去安排團部臨時駐紮點。

十一團先頭部隊在山腳下與半山腰的北洋軍交了一陣火。翁家山地形並不陡峭,由下而上幾乎是微乎其微的拔高,但是北洋軍還是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儘管之前從西郊陣地一路潰敗至此的敗兵給西麓部隊帶來不小的士氣影響,然而西麓部隊畢竟是第九師師部直轄部隊,並且以逸待勞多時,很快組織起強大的反制火力。

正在先頭部隊進攻無果時,李鳳翔的命令派了下來,後續部隊立刻撤退到外圍。

沒過多久,後續十二團跟了上來,與十一團會合一處。兩個團長索性把臨時團部設置在一起,商議進攻西麓的策略。攻堅戰必須具備重火力,十二團從後方趕來時帶來了師部的消息,師部正在命令炮兵遷移,但需要一段時間的行動。兩個團目前攜帶的一共有十二挺迫擊炮,不過炮彈並不多,另外僅僅只有四挺重機槍,衝鋒部隊沒辦法攜帶那麼多重武器。

休整一刻鐘後,十一團和十二團再度動衝鋒,第一輪衝鋒是爲了掩護迫擊炮和重機槍佈置有利位置,士兵們頂着山腰上七、八個重機槍據點的火力,奮勇的向前衝鋒。三、五個步兵掩護着一個輕機槍手,一旦輕機槍手中彈倒下,後面的步兵馬上丟掉步槍撿起輕機槍繼續向前衝。輕機槍手衝進敵陣百米之內後,急忙匍匐在地,撐起支架開始向上方掃射。

當第一批輕機槍陸續展開火力時,擡着重機槍部件的士兵也從山腳下開始衝鋒。重機槍架在距離敵人防線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地方,士兵們冒着槍林彈雨開始組裝槍械,子彈鏈壓入彈倉,槍栓上膛,重機槍噴射出洶涌的怒火。

即便閩軍沒有足夠的重機槍,可是卻有不少輕機槍和一批自動步槍填補火力的漏洞,半山腰上的北洋軍只有一道土壕做防線,在閩軍逐漸強大的火力之下,這道土壕顯得十分單薄。由於修築的時間急促,壕深僅僅只能容下一個人的半身,北洋軍士兵只能跪在土壕裡面,時間一久雙腿都麻起來。一旦士兵要挪動雙腿,身子又暴露出掩體,一下子被山下激烈的槍火打倒在地。

儘管對於北洋軍來說是防守戰,可是傷亡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閩軍的機槍陣型構建完成,與此同時炮擊跑小隊也陸續就位。由於炮彈不多,指揮官小心翼翼的校準方向這才下令開火。迫擊炮專門瞄準山腰上的重機槍火力點,十幾炮彈砸過去,北洋軍的火力線幾乎一蹶不振。

趁着這時,各連各排的長官振臂高呼:“兄弟們,給我衝。”

“殺上去,殺上去。”

“建功立業不在今日,更待何時?”

“衝啊,打倒北洋反動政府,打倒反動北洋軍”

最後一句口號也不知道是誰喊出來的,然而卻從這一刻開始,成爲聯軍部隊爲北洋政府冠上的新稱謂。在聯軍士兵們的心中,他們再也不是反抗中央政府的地方軍隊,因爲執政府就是他們心中唯一的中央政府,昔日的法統北洋政府則從此淪落爲反動勢力。

第二輪衝鋒開始,閩軍兩個團一次性投入了三個營的兵力,整個山坡上到處都是人影在竄動。閩軍故意將兵線縱面拖拉的很快,用以分散北洋軍的火力,衝鋒的陣型漸漸呈現出凹形,彷彿很快就要包夾住北洋軍的防線。

不過北洋軍畢竟有兩個團的兵力,在火線越來越緊時,團部立刻調來大批的預備隊,即便多餘的增援沒有戰壕掩護也不要緊,索性就跟閩軍短兵相交。

北洋軍一口氣向火線增援了兩個營,整個戰場上雙方投入的兵力總和過兩千。硝煙四起,子彈亂飛,半山腰上的林木石頭很快就沒有完整的。獲得增援的北洋軍總算扳回了幾分局勢,勉勉強強壓制住閩軍的第二輪衝鋒。

【盧興邦(1880~1945年),原名文樑,字正棟,號光國,生於尤溪縣六都朱源裡農家。盧興邦童年喪父,貧寒失學,以製作土紙和挑販土紙爲生。民國7年春,盧興邦部被廣東護法軍政府收編爲粵軍第一軍第三師第五旅第九團,盧興邦爲團長兼三民x主義福建省宣傳員。不久,盧興邦被薦升爲旅長。民國11年,廣東軍政府任盧興邦爲東路討賊軍第三路司令、留閩第一獨立旅旅長,次年又任盧興邦爲留閩第一師師長。民國15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入閩,委盧興邦爲閩北指揮官。盧部與北伐軍攻克沙縣、南平、古田、建甌、邵武等閩北重鎮後,受編爲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獨立師,盧興邦任師長,兼任閩北各屬綏靖委員。】

(未完待續)

第530章 ,急流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764章 ,春夜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55章 ,按部就班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706章 ,大戰前第55章 ,按部就班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351章 ,委屈第852章 ,放言第1210章 ,分裂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965章 ,進程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18章 ,敢作敢爲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803章 ,大夜襲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401章 ,北上前第842章 ,會議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094章 ,突破口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952章 ,態勢第323章 ,援閩計劃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923章 ,事後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13章 ,展開訓練第343章 ,信誓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92章 ,大校場上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65章 ,自討苦吃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288章 ,在梧州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56章 ,張家大少第30章 ,小惡作劇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91章 ,鬧大事情第231章 ,在瀛臺第323章 ,援閩計劃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548章 ,東南沿海鐵路網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
第530章 ,急流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764章 ,春夜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55章 ,按部就班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706章 ,大戰前第55章 ,按部就班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351章 ,委屈第852章 ,放言第1210章 ,分裂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965章 ,進程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18章 ,敢作敢爲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803章 ,大夜襲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401章 ,北上前第842章 ,會議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094章 ,突破口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952章 ,態勢第323章 ,援閩計劃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923章 ,事後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13章 ,展開訓練第343章 ,信誓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92章 ,大校場上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65章 ,自討苦吃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288章 ,在梧州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56章 ,張家大少第30章 ,小惡作劇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91章 ,鬧大事情第231章 ,在瀛臺第323章 ,援閩計劃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548章 ,東南沿海鐵路網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