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的東漢末年是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有勇猛的武將,有睿智的謀臣,有狡猾的梟雄,有仁義的明主,還有妖豔的美人,令人神往可郭鵬眼裡的東漢末年卻是冰冷的一點都不溫柔,也不正確,更不文明,處處殺機他看到了飢餓,貧窮,戰亂,瘟疫他看到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他看到了蒼涼的大地,灰敗的天空只有血的顏色是鮮豔的所以,他
本來想把最後的番外結局寫的簡單一點,但是寫着寫着就沒控住長度,寫了很多。
說實話,魏帝國最後的結局一定是滅亡,這沒什麼可說的,封建帝國就該消滅的乾乾淨淨纔好,不會因爲曾經有一個郭某人就萬世長存,郭某人改變不了魏帝國的根本屬性。
後人也並不應該對魏帝國有什麼懷念,正如中國人不需要懷念漢唐,絕大多數人懷念漢唐只是不自覺地把自己帶入了漢唐貴族官僚視角罷了,而在這種視角下,人民的苦難被自動忽略了。
這好嗎?這不好。
帝國王朝滅亡了,揮揮手說聲再見就好,值得繼承的遺產繼承下來,比如國土、人口、科技之類的,剩下的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就可以了,順便還可以啐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