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國師上朝

清晨的京城十分的寂靜,街上只有馬車碌碌的聲音,一看便知是早早地去上朝的朝臣們。

進入皇宮之內,裴逍遙便下了馬車,雖然顧清宴給了他特權,但他本身就是個低調的人,還是和所有朝臣一樣,步行着走上金鑾殿。

他的朝服是最特殊的一個,代表着國師尊貴身份的銀色,但這種銀色並不是大面積的銀色,而是玄色的衣料上鑲了銀邊,又在衣服的下襬處繡了七十二星宿,標誌着他與衆不同的身份。

這身朝服本就是他自己的,但這一年多沒穿了,竟讓人覺得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這傳了十幾年的款式如今穿在身上,卻是沒有在桃園村裡布衣荊釵來的舒服,他真的覺得,做大蜀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師,還不如做桃園村一個小小的私塾先生。

雖然後來他讓暗部的一個人接替他去做了私塾先生,但是那桃李書苑還是他的,如果他想回去的話,也是回的去的。

裴逍遙一步一步拾級而上,終於走到了大殿的門口,步入金碧輝煌的金鑾殿,卻見朝臣們已經三三兩兩的等在那裡了,見到他之後紛紛躬身行禮:“見過國師大人。”

少數幾個見他不需要行禮的,除了顧清宴的外祖家,便是唯一的三朝元老,不,現在應該是四朝元老,魏丞相了。

等到所有朝臣都上朝了之後,顧清宴才姍姍來遲,他並沒有穿代表着皇帝的龍袍,但依然用了明黃色,因爲他還沒有舉行登基大典,但眼下他已經是即將即位的皇帝了,用明黃色也不算違背祖制。

顧清宴身邊的大太監並不是元景帝身邊的劉公公,卻是溫貴妃賜予他的小德子,現在也要被人尊稱一句“德公公”了。而另外一個,卻是原本劉公公的徒弟,方公公。

這人楊鳳仙和裴逍遙也是十分熟悉的,楊鳳仙最開始接觸到皇室這一塊便是由他辦了不少的事兒,而這個方公公,當時看來就不是個簡單的人物,能夠在元景帝身邊獲得一席之地,成爲元景帝身邊紅人劉公公的徒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他竟然是新帝身邊的大太監之一,地位僅次於從小伺候顧清宴的德公公,這就讓人不得不帶些審視的看他之前的哪些行爲了。

而就算想東想西的人再多,方公公現在也是活的算是風頭無兩了,就連背後都沒人敢怎麼嚼舌根,畢竟除了德公公,顧清宴眼前的紅人便是這位方公公了。

那邊方公公高聲唱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顧清宴因爲如今還沒有登基,所以看起來還如以前一樣平易近人,但沒有人會在把他當之前的軟柿子,隨意的捏來捏去了。

三個成年的皇子裡面,原本儲君的大熱人選太子顧清輝如今成爲了妄圖弒父奪位的小人,成爲了叛逃的廢太子,而另外一個也頗得元景帝喜愛的二皇子顧清木,卻在他的面前絲毫沒有存在感。

顧清宴卻是知道的,他這個二皇兄本身就無心皇位,只不過是他的母妃野心勃勃,所以他不得已才爲之,有很多事他其實是不上心的。

但皇家的事又怎麼好說的那麼絕對?顧清宴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原本他一貫給人的印象便是軟弱可欺,絲毫沒有存在感的,但在這樣的固有的印象中他韜光養晦多年,自然是一翻身便成功的奪下了帝位。

所以這所謂的不醉心權勢,還是要看行爲,而不是說法。顧清宴清楚得很,皇家的人,生下來便渾身都是心眼,要是不一直小心翼翼,恐怕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皇權的集中想來是軍權的高度集中,所以二皇子顧清木母家的兵權也被奪去了大半。但身爲顧清宴舅舅的溫言溫順二人並沒有回京,而是依舊鎮守在邊疆,這是顧清宴最信任的兩員大將,自然是不會派遣別人守着最危險的地方。

大蜀國有兩個鄰國,便是位於東北方的漠國和位於西南方的倭國,倭國是一個小小的島國,島上之人皆是身材矮小,喜好吃米飯和魚類,性格也狡詐殘忍。而漠國則是北方大國,漠國的人皆是英勇善戰之輩,但漠國多草原,所以在農耕方面十分落後。

人倒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漠國便是吃虧在糧草這一方面,沒有了糧草,漠國之人便再是英勇善戰也是不能打持久戰的。

而大蜀國是偏安一隅的南方國家,最繁榮的便是農業,而又因爲氣候的關係,稻穀一年可以收穫兩次,就算畝產和現代比起來並不算高,但在現在這個時期卻已經是農業大國了。

而和男耕女織對應的,便是相對薄弱的戰鬥力。但大蜀國的君主也明確自己國家的缺點,在北方苦寒之地訓練着一批又一批的將士們。而後又將天下軍權三分,三足鼎立之下才能得到一個長久的平穩。

但眼下顧清宴卻是爲了皇權的集中而收回了兵權,讓溫家一家坐大,所以溫家在顧清宴得到皇位之後,地位便一躍直上,成爲了如今京城中最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的世家。

但顧清輝和顧清木的母家,威武大將軍 和鎮寧大將軍卻不敢說什麼,因爲他們是曾經兩位奪嫡人選的支持者,手中又握着兵權,可以說是最強大的後盾,如今這場奪嫡落下大幕,顧清宴不把他們處理了,都是在彰顯自己的仁慈。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他們沒什麼好說的,只想着夾着尾巴做人,爲自己的家族留下一份希望。

但眼下擼了這兩位將軍的兵權,便勢必要培養出來其他的大將軍來平衡兵權,顧清宴清楚的知道,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就算是他的親外祖父和親舅舅們,一朝權力在手,說不定就讓這江山姓了溫,而這顧家的江山,他卻是不想放手的。

所以在他的授意之下,兵部李侍郎拱手說道:“稟殿下,微臣有事稟報。”

因爲顧清宴還未即位,所以所有人不能稱呼他爲皇上,而是更爲模糊的殿下。

第626章 夾竹桃毒第616章 蘭君見星淚第524章 摔跤第313章 郡主府第546章 回府第208章 媒婆奶奶再度上門第500章 兌換天命第141章 虐待第62章 上山第446章 誤會楊全福第257章 夫妻之實第276章 病根第474章 東山縣痊癒第20章 入春風樓第254章 萬嘉第28章 買斷費第347章 想要孩子第356章 小心試探第17章 再次進城第519章 全福的規劃第19章 春風樓萬掌櫃第229章 再一次的喬遷酒第6章 缺錢第352章 郡主府團圓飯第250章 大婚第368章 順天府尹第479章 溪沛漣漪第246章 浮雲道人第306章 預備進宮第669章 再遊郢城第529章 白馬寺第105章 嬌矜玫姨娘第443章 領差事第316章 打扇第208章 媒婆奶奶再度上門第668章 送走萬嘉第211章 楊家禮的陰謀第178章 一場誤會第418章 方狗蛋第84章 逼迫第46章 裴逍遙發燒第268章 目蓮小和尚第30章 買衣服第424章 靈藥?毒藥?第609章 態度轉變第364章 三日前第86章 稻田養魚第670章 彈唱遇事第557章 湯湯水水第438章 推出怡梅第416章 保大保小第599章 選秀第101章 分家第661章 蘭君的身份第370章 我嫌你髒第655章 楊鳳仙回府第607章 以一敵百第14章 閨中密友第264章 針尖對麥芒第643章 聚賢樓第36章 房契地契第201章 離席第560章 第一輪刺殺第206章 看鋪面第86章 稻田養魚第424章 靈藥?毒藥?第366章 囂張的明珠第521章 信仰值第662章 連打勝仗第385章 尚書之女寧舉姣第2章 休妻?!第609章 態度轉變第540章 反利用第158章 劉家人上門第443章 領差事第477章 接風宴第15章 西瓜第389章 香味第443章 領差事第479章 溪沛漣漪第304章 冊封郡主第171章 天家無情第313章 郡主府第656章 裴逍遙逃脫第392章 杖責第381章 又來作死第428章 幕後黑手第574章 金佑歡第285章 奇怪的明珠姑娘第209章 心定第548章 顧清宴到訪第659章 過招第179章 讓給你第206章 看鋪面第435章 小狗第597章 夜晚的禮物第107章 縣裡開繡莊第604章 安全回府第447章 轉移目標第71章 教我武功
第626章 夾竹桃毒第616章 蘭君見星淚第524章 摔跤第313章 郡主府第546章 回府第208章 媒婆奶奶再度上門第500章 兌換天命第141章 虐待第62章 上山第446章 誤會楊全福第257章 夫妻之實第276章 病根第474章 東山縣痊癒第20章 入春風樓第254章 萬嘉第28章 買斷費第347章 想要孩子第356章 小心試探第17章 再次進城第519章 全福的規劃第19章 春風樓萬掌櫃第229章 再一次的喬遷酒第6章 缺錢第352章 郡主府團圓飯第250章 大婚第368章 順天府尹第479章 溪沛漣漪第246章 浮雲道人第306章 預備進宮第669章 再遊郢城第529章 白馬寺第105章 嬌矜玫姨娘第443章 領差事第316章 打扇第208章 媒婆奶奶再度上門第668章 送走萬嘉第211章 楊家禮的陰謀第178章 一場誤會第418章 方狗蛋第84章 逼迫第46章 裴逍遙發燒第268章 目蓮小和尚第30章 買衣服第424章 靈藥?毒藥?第609章 態度轉變第364章 三日前第86章 稻田養魚第670章 彈唱遇事第557章 湯湯水水第438章 推出怡梅第416章 保大保小第599章 選秀第101章 分家第661章 蘭君的身份第370章 我嫌你髒第655章 楊鳳仙回府第607章 以一敵百第14章 閨中密友第264章 針尖對麥芒第643章 聚賢樓第36章 房契地契第201章 離席第560章 第一輪刺殺第206章 看鋪面第86章 稻田養魚第424章 靈藥?毒藥?第366章 囂張的明珠第521章 信仰值第662章 連打勝仗第385章 尚書之女寧舉姣第2章 休妻?!第609章 態度轉變第540章 反利用第158章 劉家人上門第443章 領差事第477章 接風宴第15章 西瓜第389章 香味第443章 領差事第479章 溪沛漣漪第304章 冊封郡主第171章 天家無情第313章 郡主府第656章 裴逍遙逃脫第392章 杖責第381章 又來作死第428章 幕後黑手第574章 金佑歡第285章 奇怪的明珠姑娘第209章 心定第548章 顧清宴到訪第659章 過招第179章 讓給你第206章 看鋪面第435章 小狗第597章 夜晚的禮物第107章 縣裡開繡莊第604章 安全回府第447章 轉移目標第71章 教我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