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大功告成

衆人見這蔡敏斷斷續續的述說。

這蔡敏顯然受到了極大的刺激,聲音顫抖着。

而君臣們也只能面面相覷。

顯然誰也沒有料到,短短一年之間,這倭國便已到了這樣的地步。

可問題就在於,不久之前,這倭國似乎還風調雨順,蒸蒸日上。

豈會一夜之間,就變成了這般的模樣?

胡廣於是道:“蔡敏,你所言,可屬實嗎?”

蔡敏帶着幾分激動道:“屬……屬實……草民……草民豈敢隱瞞……此番草民來此,也正是懇請大明,立即馳援……馳援……不然一切都來不及了,恩師鄭晨人等,現在生死未卜……求……求朝廷營救……”

說罷,淚灑衣襟。

衆人見他如此情真意切,卻也知曉,他所言非虛。

胡廣不由道:“既如此,可據……老夫所知,倭國……近來一向安定,怎會突然如此?”

蔡敏道:“起初的時候,學生隨恩師人等,隨倭王入扶桑。這扶桑上下,也確實熱烈的款待,不只如此,不少的倭人,無論貴賤,俱都對學生人等,心生仰慕。這扶桑上下,對新學的興致極爲濃烈,莫說是那倭王,便是各處的大名,亦是紛紛想請恩師人等,講述新學。”

他說到此,似是陷入回憶裡,本是哀傷的臉上有着嚮往,口裡接着道:“此後,新政開始,也一切都很穩妥,起先是那徵夷大將軍開了海貿令,命各處口岸,開放通商,又令各處,歡迎海商。效果也十分的顯著,諸多海商,蜂擁而至。此後,又下命田畝奉還,要收繳各處大名和武士的田地,又組織不少人,至各州丈量土地……”

“這消息傳出,倒有不少的爭議,可爭議雖大,卻也還說的過去……再之後,又提倡新學,禁絕寺廟……”

他一通說下去,君臣們聽罷,有人皺眉,似乎已經察覺出了什麼。

也有人覺得……這豈不是和大明的新政一般無二?倒似乎也沒有什麼可指摘處的。

想來鄭晨等人,對新政還是吃透了的……

蔡敏則繼續道:“除此之外,又頒佈了教育、商法等詔令……就在前些時日,又下了詔書……要建京都大學堂,誰料,這大學堂尚在籌備……便突然生變,到處都是叛軍,四處殺戮,學生……學生……”

蔡敏說到此處,臉上浮出幾許恐懼之色,接着又開始痛哭起來,泣不成聲。

一直認真聆聽的胡廣,此時不禁道:“這些舉措,無一不是好的,何況,既有叛亂,必有徵兆,可此次……卻又是何故?”

他露出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

這時,張安世卻笑道:“胡公……也太天真了吧?”

此言一出,胡廣色變。

場面一下子有些尷尬了,胡廣抿着脣,一時間無言以對。

幸好這時張安世緩緩地踱步而出,打破了這份尷尬,笑吟吟地接着道:“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不知胡公聽說過這番話嗎?”

胡廣一愣,方纔被張安世羞辱一通,他雖臉色變了變,好在他性情溫和,倒也不是睚眥必報之人,6此時聽到張安世這話,先是愕然了一下,而後忍不住道:“還要請教。”

張安世道:“我的兒子長生,陛下和諸公應該知道吧?”

朱棣頷首。

百官紛紛頷首。

張安世接着道:“有一次,我教他讀書,他苦讀了幾日,艱難才學到了一些。於是有一天,他便向我發牢騷抱怨,說是:父王,世上若是有一味藥,吃了便能記下課文便好了。”

張安世笑了笑,繼續道:“當時我便打了他一頓。”

“何也?”張安世四顧左右,自顧自地繼續含笑道:“他這樣想,是因爲……他想走捷徑,須知這天下,無論是讀書,亦或者齊家,或是治國,亦或者平天下,人人都希望能夠走捷徑。”

“會有這樣的心思,其實也不奇怪,畢竟無論是學習,亦或者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猶如這蜀道一般,行路難,難如登天。其中不知多少艱難困苦,亦有不知多少的險阻,因而,處處都可能險象環生,必須做到如履薄冰,纔有成功的可能。我說的只是可能……”

說到此處,殿中出奇的安靜。

不少人的心裡都有疑惑,而且,顯然張安世所言的,可能是新政的得失,而這一點看,論及新政,張安世確實可謂是真正的專家。

張安世耐心地繼續道:“正因爲艱難,所以人們下意識的會投機取巧。就如文景之治,文景尊奉無爲而治,而與民休息,這纔有了漢初的大治。於是人們便忘了,文景時,照樣爲了削弱諸侯,針對諸侯的各種平叛舉措,也似乎忘了,當時應對各種局面時,文景二帝的種種措施。便只覺得,天下的事,只要無爲而治,便可。只是後世看來,效仿文景無爲而治的君王,又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呢?”

“這其中的根源,無非就產生於人的惰性而已,正因爲人有懶惰之心,所以在檢驗得失的時候,往往希望將一件複雜無比的事,濃縮成一兩點經驗教訓,以爲只要靠如此如此,便可如此如此,盲目的去忽視不同環境,不同地域,不同時機。此番倭人新政,也是如此,倭國想要富強,需徐徐圖之,步步爲營,一點點的解決掉眼下的麻煩和隱患,這沒有數十年的苦功,沒有一點一滴的積累,如何可能?”

“可數十年的苦功,誰有這樣的決心?那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教,可願意自己二十年的苦勞,最終也不見什麼效果嗎?可他仰慕我大明新政的成果,恰在此時,又有鄭晨這樣的人,自以爲只要總結一丁半點新政的經驗,就可成事,需知……爲政者與學者的思維,是不同的。學者閉門造車,只需去檢驗得失,卻不知時務,偏偏學者提出的辦法,其實恰恰最切合人心。”

張安世在這頓了頓了,才又道:“之所以切合人心,是因爲學者忽視掉了做事的艱難,並不曾想到,新政的鋪開,是先從財富的積累,一點一滴的剪除掉阻攔新政的隱患,還有無數人爲之奮鬥和辛勞的原因。卻一味只盲目的認爲,只要下達了某個政令,便可如何如何。此等學者,看看他的書,也就得了,還真有傻瓜照着他們的方法去做,豈不是比鄭晨這樣的人還要愚蠢?”

胡廣:“……”

衆人的面色在此時也不免起了一些變化,有人一臉頓悟之色,有人面露糾結,甚至有人認真細思起來。

張安世則是繼續道:“只是足利義教這樣的人,他絕不愚蠢,恰恰相反,據我所知,此人乃是中興之主。可連他這樣的人,卻做出這樣的蠢事,在我看來,其實……這都是貪婪和急於求成的結果!”

說到這裡,張安世似有感觸地嘆了口氣,隨即又道:“人們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倘若足利義教來向我討教新政,我對他言:新政要成,要數十年苦功,需要數十年的財富積累,需要悉心的培養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需要厲兵秣馬,隨時預備平定一次次的叛亂,甚至到時反對你的人,可能是你的至親,到了那時,你也不能手下留情。完成了這些,在數十年之後,纔有三五成成功的可能,可更大的概率,是身死族滅。”

“那麼……這足利義教,還會願意相信我嗎?同樣的事,他去求教鄭晨,鄭晨卻告訴他,新政容易,只要修改律令,只要頒佈一些詔令,那麼很快就可水到渠成,短短數年之間,就有成效。這足利義教,會願意誰?就說這遼東,遼東若是發生叛亂,那麼有人提出,遼東苦寒,且各族林立,想要真正消滅一切隱患,就比如朝廷數十上百年不斷的經營,纔可最終消除一切隱患。可另一人卻說,遼東的事,太容易了,三年時間,只要三年,便可平遼。那麼……人們願意相信前者還是後者?”

張安世道:“新政的難處,不身在其中的人,誰能知曉其中滋味,這二十年來,陛下這樣的馬上天子,排除一切艱難險阻,誅殺了多少不臣之人,又有多少文吏和校尉,前仆後繼,即便如此,這二十年來,更不知遭遇了多少的風險,纔有今日,這法令和詔書乃是新政的成果,是因爲一件事,辦成了,最終通過政令和詔書來予以確認,而非是因爲有了詔書和律令,只要頒發下去,就可水到渠成。所以……這倭國內亂,其實早已註定了,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衆人聽罷,不管方纔如何心情複雜的,此時都紛紛露出了苦笑。

就連朱棣也慢慢地琢磨出了味來,不由笑了笑。

倒是胡廣似乎還有些不甘心,便道:“可前些時日,分明……倭國的消息……都很好……”

張安世道:“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胡公,我早說過,別人的話,不可盡信,士紳如此,商賈也是如此。其實恰恰是因爲商報的好消息太多,我才斷定,這倭國的內亂,已至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胡廣皺眉道:“爲何?”

張安世道:“很簡單,開了海貿,大量的海商紛紛抵達倭國,從中牟取了暴利,若非如此的暴利,這商賈們,又怎會如此歡天喜地的讚頌倭國的新政,由此可見,倭國新政最直接的受益人,恰恰就是這些海商。”

“貿易的增加,既是好事,也是壞事。這倭國貧瘠島國,島上又沒有太多的特產,生產的技藝,又遠不如我大明,現在卻是海商雲集,那麼必定是有大量的海商,將我大明的各種珍奇,運輸往倭國,也必然造成倭國數不清的金銀外流,也就是說,這樣的貿易規模越大,非但不會使倭國更加富裕,反而會直接破壞倭國的生產,使大量人……徹底失去生業,唯一得利的,除了我大明海商,便是少部分依靠進口我大明商貨的倭商,而真正受害的,卻是倭人無數的軍民百姓,人們只曉得海貿能帶來財富,卻殊不知,天下的財富,乃是恆定的,我大明的財富自海上得來,那麼必定會有一方受損。”

“海商們得到了暴利,稱頌倭人的新政,對其大家讚揚,又有什麼奇怪呢?反正得利的乃是什麼,損失的卻非他們,何況,他們也沒有欺騙,海貿確實是擴大了,而且,倭人也確實有不少商人,也跟着大發其財!乃至於……倭王也從中,借徵稅的手段,得到了好處。只是……他們的話,只說對了一半,另一半的消息,對於這些海商而言,他們既不在乎,也不會關心,甚至……對他們而言,他們只需和口岸裡的少部分倭商打交道,其他的人,與他們何干?”

胡廣微微張大了眼睛,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下意識地道:“原……原來竟是如此,這……這………哎……看來人都不可盡信啊。”

看着胡廣一副意外驚愕的樣子,張安世坦然地看着他道:“確實如此。可是胡公,其他的事可以先不管,現在的問題在於,倭國內亂,而朝廷冊封的倭國國王,遭受了叛賊的威脅,大量大明學者,也生死未卜。何況許多的口岸,還有大量的漢商,極有可能,人身安全和財產都遭受了威脅。”

說到這裡,他掃視了衆人一眼,隨即道:“陛下,諸公,現在情勢,已經刻不容緩了,這些叛賊作亂,甚至威脅到了我大明欽定的倭王安危,若我大明無動於衷,一旦倭王被誅殺,這教朝廷的顏面,還有無數漢商和漢人的生死置於何地?所以,臣建言……大明水師要隨時準備,抽調出來的一支模範營,亦要立即奔赴松江口岸,枕戈待旦。”

“另一面則是火速想盡一切辦法,聯絡倭王!若是倭王已死,那麼也想辦法尋訪他的同族子孫,重新冊封,再請他們,立即發出求告的國書,懇請大明軍馬登岸,襄助剿賊,討伐不臣。太祖高皇帝在時,曾下旨命倭國爲不徵之國,又授予足利家族金冊,欽賜了金印。倘若他們有失,那麼此前倭國年年歲貢,豈不成了天下的笑話?我大明天兵,保護倭國,也是理所應當。陛下,現在是立即下定決心的時候,若是再遲,就一切皆休了。”

這一番話,可謂震耳欲聾,場面一時間安靜了下來,在場的所有人,都似乎一下子被拉進了另一場震驚裡。

說實話,舉薦鄭晨等人,使倭國內亂,反手之間,又以保護倭王的名義,迅速進入倭國,這一手……實在是讓人辣眼睛。

可偏偏,一切都如此的名正言順,一切又都似乎很合理,以至於找不到一句反駁的話。

朱棣回過神來,眼眸卻是明顯地亮了幾分。可以說,他此時的心裡正爲之振奮呢,於是下意識的,他與太子朱高熾對視了一眼。

父子二人,已有默契。

說起當初,朱高熾就惦記上了倭國和朝鮮國,而如今,時機到了。

此時的朱高熾,不由得由衷地佩服起自己的這個舅哥了,這傢伙……到底跟誰學的啊,總能想出一些出其不意的辦法!

想到此,朱高熾又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

而朱棣,自然也已瞭然,這入倭,關係到的是自己幾個孫兒的前途,他們雖非嫡長孫,可畢竟也是朱棣的血脈,朱高熾心疼他們,朱棣又何嘗不心疼呢?

如今,一切都水到渠成,該決斷了。

這是上天給自己的孫兒們,掉下來的餡餅。

朱棣道:“命朱瞻埈、朱瞻墉、朱瞻垠三人都督倭國事,再下旨,命朱勇爲討逆大將軍,節制水師,領直隸左路模範營,迅速渡海,征討倭國不臣。”

朱棣頓了頓道:“事情緊急,而如今,倭王生死未卜,倭王足利義教,歷來恭順,朕豈可對他的生死坐視不理,再命張𫐄爲蕩寇大將軍,率一精兵,先行突擊入倭,尋訪足利義教下落,保護他的親族!”

此言一出,衆臣似乎都覺得……這好像很合理。

朱棣又補充道:“一定要盡力保護鄭晨以及漢商人等的安全,就這樣罷。”

衆臣道:“遵旨。”

朱棣紅光滿面,其實這個時候,確實該表現出一點哀悼之情的,畢竟……許多人還不知是死是活呢。

可沒辦法,朱棣實在掩不住心裡的喜悅了,或者是年紀大了,內心的一些事,實在已藏不住。

他儘量地壓下脣角的笑意,轉而道:“此事,太子定奪,朕只要結果,如何進兵,糧草徵集事宜,不必報朕。三個月內,朕要倭國的內亂平定下來。”

朱高熾心中暗喜,不過他也知曉現在這場面不是適合高興的時候,面上擺出一副沉痛的樣子,道:“兒臣,謹遵陛下旨意。”

第35章 如獲至寶第155章 巨大的收穫請假條第262章 加封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242章 祖墳冒煙第21章 他們的惡名無人不曉第517章 甕中捉鱉第3章 豎子第107章 真實的棲霞渡口第34章 大禮第182章 張安世發老婆了第503章 一通亂殺第18章 面聖第272章 一樁天大的功勞第47章 炸的好啊第167章 一個不留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468章 反殺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499章 兩全其美第442章 大功第263章 百年基業第335章 開太平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38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535章 大禮第545章 族滅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502章 解縉的三板斧第241章 轉危爲安第384章 屠戮殆盡第450章 脫胎換骨第452章 大獲全勝第451章 真漢子第448章 加恩第294章 不敢奉詔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263章 百年基業第426章 暴利第563章 立殺無赦第478章 加官第464章 張安世的毒計第535章 大禮第541章 聖駕第576章 父子相見第562章 殺手鐗第126章 不堪一擊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454章 賞賜第259章 國公第375章 逆天第7章 聖旨第501章 入朝的大動作第109章 誅族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61章 入宮赴宴第54章 龍顏震怒第533章 努力罷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87章 起死回生第410章 斬草除根第602章第478章 加官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602章第41章 老兄威武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67章 真相第56章 皇孫餓了第432章 挫骨揚灰第417章 說最軟的話 做最狠的事第330章 楊榮的殺招第165章 真相第514章 帝心難測第233章 格殺勿論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05章 大權在握第20章 陛下 有個好消息第56章 皇孫餓了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40章 你教朕怎麼辦第9章 好兄弟第183章 功德圓滿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513章 矯詔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39章 京城二兇辦事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
第35章 如獲至寶第155章 巨大的收穫請假條第262章 加封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242章 祖墳冒煙第21章 他們的惡名無人不曉第517章 甕中捉鱉第3章 豎子第107章 真實的棲霞渡口第34章 大禮第182章 張安世發老婆了第503章 一通亂殺第18章 面聖第272章 一樁天大的功勞第47章 炸的好啊第167章 一個不留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468章 反殺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499章 兩全其美第442章 大功第263章 百年基業第335章 開太平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38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535章 大禮第545章 族滅第219章 朕光明正大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502章 解縉的三板斧第241章 轉危爲安第384章 屠戮殆盡第450章 脫胎換骨第452章 大獲全勝第451章 真漢子第448章 加恩第294章 不敢奉詔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263章 百年基業第426章 暴利第563章 立殺無赦第478章 加官第464章 張安世的毒計第535章 大禮第541章 聖駕第576章 父子相見第562章 殺手鐗第126章 不堪一擊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454章 賞賜第259章 國公第375章 逆天第7章 聖旨第501章 入朝的大動作第109章 誅族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61章 入宮赴宴第54章 龍顏震怒第533章 努力罷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87章 起死回生第410章 斬草除根第602章第478章 加官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602章第41章 老兄威武第268章 神兵利器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206章 絕世神兵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67章 真相第56章 皇孫餓了第432章 挫骨揚灰第417章 說最軟的話 做最狠的事第330章 楊榮的殺招第165章 真相第514章 帝心難測第233章 格殺勿論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05章 大權在握第20章 陛下 有個好消息第56章 皇孫餓了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40章 你教朕怎麼辦第9章 好兄弟第183章 功德圓滿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513章 矯詔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39章 京城二兇辦事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