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

第421章 吃不了虧 上不了當

朱棣很快得到了諸王的迴應。

對於兄弟和兒子們的進京,他倒是表現了極大的熱誠。

現如今,自分封之後,兄弟父子相疑之事盡去。

如今,分封在外的藩王日夜仰仗朝廷的支持,而皇帝呢,也不擔心諸王與兒子們生出異心。

在沒有了這方面的疑慮之後,親情便佔據了上風。

何況朱棣老了,人老了,便不免對過去一起長大的兄弟,還有自己的兒子們,添了幾分思念。

他雖有些擔心,這樣的合作可能不能掙來銀子。

不過依舊還是興致盎然,欽命太子親自負責接待事宜,又讓人清掃鴻臚寺,以供諸王進京之後的生活起居。

除此之外,張安世也上了一道奏疏,自是關於商業合作的具體事項。

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內,張安世便擬定了細則,而且表示,太平府和商行都做好了完全準備,只要與諸王敲定了細節,便可立即開啓合作。

這些日子,棲霞商行已經開始招募人力了,爲未來的合作做準備。

甚至連錢莊這邊,也在擬定未來投資的借貸,爲了鼓勵通商,對於通商所必須的造船等等買賣,都可採取較低的利率借貸。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份奏疏,朱棣先交文淵閣討論,文淵閣這邊,又與六部會商。

其實對於此等事,真正懂行的大臣並不多。

在他們看來,這更像是一種變種的朝貢而已。

反正橫豎都是朝貢,而且這是天子家事,是朱家人自己勾兌,好像和天下人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是以,一時之間,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了。

最終大家一致決定,稱頌陛下聖明。

朱棣心下也只能苦笑。

現在天下許多的事務,朱棣和羣臣似乎都不甚懂,或者說,懂是懂一點的,就是不多。

而熟知這些事務的人,只有張安世。

“朕老啦,學不了新的東西,希望將來朕的兒孫們能懂,瞻基現在就在學……”

說到了朱瞻基,朱棣眼裡放光。

這個孫兒,越發的令他期待了,尋常的龍子龍孫,若是教他去底下幹事,只怕早已是叫苦不迭。

朱棣記的最深的是,當初自己的父皇,太祖高皇帝命自己幾個兄弟去鳳陽農耕,諸兄弟們都是怨聲載道。

可他的這個孫兒不得了,他對此沒有什麼抱怨,如今這個三等吏,已成了一等吏,據聞已是一個小衙門裡的副司吏,相當於是副手了。

衆臣聽了朱棣的感慨,也只能跟着一起幹笑。

回到了文淵閣,胡廣便如往常一般,風風火火地去尋了楊榮。

楊榮依舊還在看着張安世的章程,看的正入神呢。

“楊公,楊公,這張安世,怎麼又跟藩王們勾兌一起了?”胡廣急匆匆地道。

楊榮擡頭,聲音倒是平靜:“可能是……各府縣……過於頑固,只區區直隸一地,真正能讓他大展拳腳的只是太平府,他擔心無所作爲,所以聯絡諸王吧。”

“引藩王爲外援嗎?”胡廣託着下巴,他現在也開始嘗試着,用一種新的思維來思考問題了。

楊榮卻是搖頭道:“不會揣測人心就別亂揣測,當真是勾結藩王,可能就是大罪了。張安世膽小如鼠,是幹不出這樣的事的。老夫的意思是……他這新政,是想要另闢奇徑。”

“噢。”胡廣恍然大悟,轉而道:“你早說嘛。新政,新政,這話現在在直隸流行得很,每日都能聽到這兩個字,可這新政到底是什麼,老夫有時還是不明白,這不就是做買賣嗎?做買賣,怎麼就成新政了。”

他一副甚是不解的樣子。

楊榮道:“那是因爲你認爲做買賣是輕易的事,自然而然,也就覺得簡單了。這買賣與我們爲官一樣,哪裡有這樣的容易?何嘗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呢?能教買賣做好,爲國爲民都能生利,這可不比你關起門來讀幾本書要容易。”

胡廣大慚道:“我只胡口說說,伱卻這樣大的怨氣。”

“說罷,你到底有什麼事?”楊榮直直地看着胡廣道。

胡廣臉上閃過一抹尷尬,咳嗽一聲道:“確實是有一些事,想要討教一下,我想着你最是狡猾,不,你最是聰明,或許這事你能看透。”

楊榮微笑道:“好啦,你別拐着彎罵我了,說正事吧。”

胡廣道:“近一些時日,我許多同鄉都修書來詢問我關於爪哇的事,說是行的乃是先秦之政,政通人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楊榮端坐不動,一眼不眨地看着胡廣。

他人都麻了。

卻見胡廣說的很認同,道:“又聞趙王禮賢下士,對讀書人敬若神明,凡有願往爪哇者,無不以禮相待,還有……”

“你到底想說什麼?”楊榮木着臉道。

於是胡廣道:“簡單的說,就是許多同鄉,想遷去爪哇,可畢竟背井離鄉,又有些擔心,思來想去,知曉我在入值中樞,所以來信詢問,你說……這事……可靠嗎?”

楊榮便深深地看了胡廣道:“這爪哇,理應不該是人間樂土吧。”

胡廣歪着腦袋道:“可實行仁政,即便偶有瑕疵,應該也不會有什麼苛政吧。”

楊榮似笑非笑地道:“這種事,你相信它乃樂土,它便是樂土……”

胡廣依舊託着下巴,極認真地道:“其實哪怕是再好的地方,哪裡有家鄉好呢?不到萬不得已,誰肯背井離鄉?只是這些書信之中,許多人怨聲載道,哎……他們是心冷了,已覺得再這樣下去,遲早要家破人亡,畢竟……江西布政使司那兒……此前殺了這麼多人,現在人人畏之如虎,談錦衣衛色變。”

他幽幽地接着道:“可憐我那些同鄉,一個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唯恐有朝一日一覺醒來,錦衣衛的駕貼便到了。”

楊榮抿抿嘴,欲言又止。

胡廣則是自顧自地繼續道:“這樣說來,他們去了爪哇,未必是什麼壞事。”

楊榮道:“也許是吧。”

胡廣眼眸微微一張,一副似乎找到了知音的樣子道:“楊公也這樣認爲?”

楊榮卻道:“我沒這樣認爲,我只是覺得……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胡廣眉一挑,不滿地道:“你這傢伙,平日裡成日維護張安世那個小子,現在也知道張安世的錦衣衛有多恐怖,現在我詢問你此事,你又不好拉下臉皮說張安世不好的地方,便用這樣模棱兩可的話來搪塞我。好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楊榮猶豫了一下,最終道:“胡公,我還是有一言相告。”

胡廣帶着幾分賭氣道:“我不愛聽,你繼續護着張安世吧。哎……可憐我的鄉親,若不是被逼到絕境,何至於此?好在有解公在,解公應該在爪哇還是能做主的,他終究還是讀書人,又是江西人,從前在朝中時,他便特別重視鄉情,對同籍之人,無不給予便利。現如今託付給解公,也不失爲美事。”

楊榮:“……”

“楊公怎麼不言了?”

楊榮道:“方纔是你教我別說,現在我已無話可說了。”

胡廣眼中透出幾分哀怨道:“你就愛在我面前顯露你的聰明,在外人面前,便一副謹言慎行的模樣。”

抱怨了一通,又興沖沖地走了。

楊榮端坐在案牘之後,他皺眉,似乎在細思着什麼,而後信手拿起了案牘上的一份小冊子。

這小冊子,顯然又是解縉近來流傳出來的文章。

楊榮看着這小冊子苦笑,搖着頭道:“幸賴我乃福建人。”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出海的事,楊榮並不太反感,畢竟出身于山多人少的福建布政使司,自古以來便有離鄉出海闖蕩的先例。

當然,闖蕩得多了,大家還是知道行情的。

像爪哇這種吃相如此難看的,肯定是不能去的,否則就是骨頭渣都剩不下。

…………

接到了旨意,趙王朱高燧又驚又喜。

於是便急匆匆的,當下登上郵船,卻並沒有直往松江口,而是先往安南,至安南與漢王朱高煦會合,方纔一齊揚帆,往內陸而去。

朱高燧喜的是,總算可以回去見自己的父母了,說不定……還可敲定一些軍械的事宜。

而驚的事,他和解縉謀劃的事……似乎並沒有辦妥,否則就算是進京,也只是召他進京。

想到自己的叔伯和兄長們,跟着他一道分一杯羹,朱高燧便睡不踏實。

他的宏圖大志纔剛剛走出第一步呢,就被人將腿打折了。

因而,見着了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既是歡喜,又不免心裡惆悵。

尤其是同船時,聽聞朱高煦絮絮叨叨的講他的兵法,以及幾次征戰,朱高燧便只想打哈欠。

兄長還是沒有變,依舊還是沒有腦子。

世上能與他朱高燧相比之人,就只有張安世了。

與此同時,在送江口,太子朱高熾已抵達了松江,正在此預備迎接他的那些叔伯兄弟呢。

這松江口岸,如今已是旌旗招展,披紅掛綠,甚是熱鬧。

直到十月初九這天,從陛下下旨,到此時已過去了半年的功夫。

第一艘承載着藩王的艦船,終於抵達了。

一見那船上的旗號,竟是漢王和趙王先行抵達。

朱高熾心頭大喜,當下率屬官至碼頭相迎。

片刻之後,便有一個宦官先行下船。

這宦官顯然是漢王的宦官,朱高熾依稀記得他,只是此時,這宦官年老了不少,膚色也黝黑了許多。

見當初那壯年的宦官,如今也頭上斑斑白髮,面上盡是歲月催人的痕跡,朱高熾既有幾分激動,又不免唏噓。

那宦官走至朱高熾的面前,拜下,而後道:“太子殿下……奴婢……奴婢……”

朱高熾皺眉道:“孤的兄弟在何處?”

這宦官叩首,戰戰兢兢地道:“太子殿下,兩位殿下……病危……”

若只是病了,倒也無妨,可說的竟是病危,朱高熾驟然之間色變,僵在原地,不發一言。

身後屬官,頓時亂成了一團,有人大呼:“去請良醫。”

又有人拉扯着想要登船的朱高熾,跪下,垂淚道:“太子殿下千金之軀,現今不知所患何症,還是莫要登船爲宜,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朱棣此時微微擡着頭,正看着懸掛在雕樑畫棟的廊橋上的幾盞宮燈出神。

亦失哈慌忙過來,道:“陛下……”

朱棣像是突然反應過來似的,指了指宮燈道:“這裡多加一些燈,還有各殿也加一些,趙王年幼時曾患眼疾,到了夜裡便視物不清,紫禁城上下,多加一些燈,亮堂一些。”

亦失哈便道:“奴婢真是萬死,竟忘了這一茬。”

朱棣沒有怒氣,平和地道:“他許多年沒有回來了,你忘了這些也是情有可原。”

朱棣微笑,他甚至顯得心情愉悅的樣子,道:“不過也不必慌慌張張的,他們登岸,只怕還早着呢,朕想着,該是周王最先到,趙王這個人………沒有男子氣,聽聞朕要召見,他一個人心虛,必要與漢王結伴。”

亦失哈見朱棣心情不錯,便忙不迭地點着頭道:“世上哪有父親這樣說兒子的。”

朱棣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道:“也就因爲朕是父親,所以才能這樣說,他們的身邊,哪一個人不是哄着他們,個個都嘴裡抹着蜜餞似的,如那張安世一樣。”

亦失哈只笑了笑,沒有回答。

他可是比誰都清楚,今兒要是回答了,就等於是把趙王和張安世都得罪了,一下子打擊了一大片。

朱棣此時卻道:“太子那邊……已在趕往江口駐紮了?”

亦失哈如實道:“早就駐紮了。”

朱棣點點頭,隨即道:“還有張安世,等他們進了京,再命張安世也去京城外頭迎一下,得告誡一下這個小子,人家初來乍到,別一見面就和人談買賣,這買賣什麼時候都可以談,這人一來,便琢磨着掙錢的事,不禮貌。”

亦失哈道:“奴婢以爲,蕪湖郡王殿下是懂分寸的。”

朱棣張口,本想說點什麼,可似乎又覺得說這個也沒什麼意思,當下便搖搖頭,笑着道:“是啊,朕老了,管的閒事也就多了,朕記得朕當年的時候,可沒有這樣碎嘴。”

亦失哈也笑,沒說話。

朱棣揹着手,穿過連廊,一面道:“待會兒還是叫張卿入宮覲見一趟,朕還是有些事要交代一下,不然不放心。”

亦失哈先給一旁的小宦官使了個眼色,那宦官意會,匆忙去了。

過了一個多時辰,張安世才姍姍來遲。

朱棣此時正揹着手,在廊下徐行,一面漫不經心地道:“太平府那邊,預備得怎麼樣?”

張安世便道:“陛下放心,各藩國的資料、特產、礦產,還有地形,臣都讓人蒐集了,除此之外,商行這邊,也擬定了一個巨大的計劃,不敢說面面俱到,但肯定是……”

“朕問的不是這個。”朱棣瞪了張安世一眼,惱怒道:“朕當初和你說,他們覲見了朕,過了幾日,太平府邀他們去瞧一瞧,這太平府上下,是否做好了招待的準備,可不要教人掃興。”

張安世撓撓頭道:“這個……不過是吃一頓便飯的事,理應……”

朱棣伸出手指,點了點張安世道:“你真的掉錢眼裡去啦。”

張安世詫異地擡頭,震驚地看朱棣,而後忙垂頭下去。

朱棣便語氣溫和了一些,道:“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他們萬里迢迢的進京,朕乃天子,有些事,總是不便,要教他們在京城愉快一些,本就指着你呢。”

“懂了,臣明白。”張安世信誓旦旦地道:“臣這邊,一定將他們伺候的舒舒服服。明兒我便尋丘鬆,丘鬆鼓搗出來的玩意,絕對能教諸位殿下樂上一年。”

朱棣:“……”

不過細細一想,朱棣似乎也瞭然了什麼,當下便算默認,只慢悠悠地道:“丘鬆這個人,朕總覺得他腦子不甚好,你要看好他才行。”

張安世道:“他絕大多數時候都挺正常的。”

朱棣抿嘴,不置可否。

行至文樓外,朱棣正待要入殿。

突然有宦官氣喘吁吁地來,見了朱棣,立即納頭便拜,隨即道:“陛下……陛下……”

朱棣最見不得有人這般失態,瞥眼卻是通政使司的宦官,當下拉着臉,眼睛落在別處,慢悠悠地道:“何事?”

“松江口急報……急報……”這宦官叩首,焦急地道:“漢王與趙王殿下,在船中同時病危……說是……說是染了重症……”

張安世:“……”

朱棣聽罷,一臉木然地站在原地,像是一時沒反應過來這宦官說的什麼。

好半響後,他才慢聲慢語地道:“什麼病?”

似乎此時他的情緒並不激動,只是……這聲音稍稍有些顫抖。

宦官道:“說是……說是染了什麼瘴疾……這只是隨行的御醫診斷的,其實也無從分曉,不過同船的宦官倒是說,這樣的病症,在西洋倒是常見。”

…………

第414章 此乃閻王殿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147章 豐功偉績啊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52章 人才啊第335章 開太平第487章 萬世太平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291章 天文數字第233章 格殺勿論第411章 一網打盡第204章 冊封第283章 雙喜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508章 陛下聖明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513章 矯詔第427章 人中龍鳳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276章 原形畢露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401章 封王第146章 功臣面聖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541章 聖駕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無疑第183章 功德圓滿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261章 大賺特賺第250章 論功行賞第50章 兄弟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38章 外甥隨舅第49章 發財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165章 真相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452章 大獲全勝第68章 朕真的發財了第255章 一鍋端第493章 震驚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64章 天子一怒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94章 陛下聖明第493章 震驚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198章 救駕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596章 大捷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92章 封官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135章 兵敗如山倒第152章 好阿舅第254章 人間至寶第234章 主謀落網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474章 瘋狂的朱瞻基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401章 封王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55章 太子好厲害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35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392章 盡誅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580章 橫空出世第81章 賺瘋了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第243章 往死裡坑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231章 千秋功業第199章 人贓並獲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100章 加官進爵第418章 禮賢下士的趙王殿下第513章 矯詔第106章 揭開真相第169章 紀綱,你完了第64章 天子一怒第183章 功德圓滿第77章 吾皇萬歲第399章 有殺氣第591章 全完啦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392章 盡誅
第414章 此乃閻王殿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147章 豐功偉績啊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52章 人才啊第335章 開太平第487章 萬世太平第142章 重新做人第291章 天文數字第233章 格殺勿論第411章 一網打盡第204章 冊封第283章 雙喜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508章 陛下聖明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513章 矯詔第427章 人中龍鳳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276章 原形畢露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401章 封王第146章 功臣面聖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541章 聖駕第105章 太平盛世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無疑第183章 功德圓滿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261章 大賺特賺第250章 論功行賞第50章 兄弟第21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38章 外甥隨舅第49章 發財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165章 真相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東窗事發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85章 朕不打死你不姓朱第452章 大獲全勝第68章 朕真的發財了第255章 一鍋端第493章 震驚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64章 天子一怒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94章 陛下聖明第493章 震驚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198章 救駕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596章 大捷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92章 封官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135章 兵敗如山倒第152章 好阿舅第254章 人間至寶第234章 主謀落網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474章 瘋狂的朱瞻基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401章 封王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55章 太子好厲害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35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392章 盡誅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580章 橫空出世第81章 賺瘋了第348章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第243章 往死裡坑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231章 千秋功業第199章 人贓並獲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100章 加官進爵第418章 禮賢下士的趙王殿下第513章 矯詔第106章 揭開真相第169章 紀綱,你完了第64章 天子一怒第183章 功德圓滿第77章 吾皇萬歲第399章 有殺氣第591章 全完啦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392章 盡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