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皇帝也得忍

“直隸巡按王道直奏擬宋偉、吳襄罪案。吳襄潰於馬兵之始亂,宋偉潰於藥炮之既燃。律以奔潰之罪即擬重闢,何辭?乃鬆錦兩戰,宋偉部將靳國臣、張繼紱等因其鼓勵,克奏奇功,偉似可邀一線之生路。吳襄於鬆、錦之戰發縱指示,着功獨最,長山陣上對陣負傷,業蒙聖鑑,與偉情事較殊,似當令圖功自贖者。政明旨所謂前勞難泯,後效可期也。”

深夜的乾清宮西暖閣,崇禎還沒有翻牌子點殺,他暫時沒有那個心情,他手上拿着直隸巡按王道直最近的第二封奏疏,頭一封他要求嚴懲吳襄宋偉,今日卻又說兩人情有可原,理由更是可笑之極,崇禎臉色忽紅忽白,他心知肚明是個什麼情況,但這些御史未免做得太過顯眼。

王承恩在一旁點好檀香,屏退幾個近的宮女,對皇帝低聲道:“萬歲,邱禾嘉遞來一封急信,沒有走常例的路子,是直接遞到周閣老家中的,周老先生不敢擅處,悄悄給奴婢的,請皇上御覽。”

崇禎知道沒有好事,邱禾嘉以前在山永當兵備,四城之戰立了功,升爲遼東巡撫,任上大力主張修建大淩河,理由說了一大堆,崇禎現在明白,祖大壽這幫人必定給他承諾了不少好處。結果大淩河打得一塌糊塗,長山之戰他甚至不敢出城,直把張春扔出來,張春一個永平兵備,哪裡管得住那幫遼鎮的長跑健將。好在他最後還敢於夜襲建奴。好歹把祖大壽救出來了。

“拿過來。”

王承恩小心的遞過去,崇禎把那張信紙拿在手上。臉色忽明忽暗,似乎有一股氣憋在胸口無法喘出。王承恩不敢直視,在一旁收拾茶點掩飾着不安。

崇禎看完閉上眼,半響都沒有說話,王承恩把牒子茶杯都收拾完了,靜靜的等在一邊。崇禎終於無力的開口道:“承恩,你看過信沒有?”

王承恩嚇得連忙跪倒:“奴婢不敢,周老先生再三叮囑。讓奴婢不得拆看。”

“拿去看。”

崇禎伸手遞給王承恩,這位小宦官不敢違抗,只得惶恐的接過來,看着看着嘴巴越張越大,邱禾嘉在上面詳細寫了祖大壽逃過經過,原來他是在大淩河斬殺了何可綱,然後投降奴酋後靠騙術逃過的。邱禾嘉在最後大吐苦水。只言遼鎮盤根錯節,人人唯祖大壽馬首是瞻,他上次報的祖大壽突圍,也是迫於無奈,並非存心欺瞞。

“皇上,這……”

崇禎閉着眼睛。長長嘆了一口氣,他已經沒有力氣去憤怒,一年四百萬的軍餉投入到遼鎮,就換來連番戰敗和一次次欺瞞。

崇禎沉默了很久,纔對王承恩開口問道:“王承恩。你覺得該如何做?”

王承恩頭腦靈活,現在被皇帝每天帶在身邊。對這位萬歲的心思也有所瞭解,一向都是急於辦成事情,對大多數官員的容忍度不高,但對一些合他心意的人,容忍度又出奇的高,這個邱禾嘉顯然不屬於合他心意的人,便大膽道:“皇上,奴婢覺得,那邱禾嘉首鼠兩端,編造謊言肆意欺瞞,轉眼又偷偷摸摸投信,其行如鬼魅夜行,是可忍孰不可忍。”

崇禎有氣無力的道:“你說的都是對的,但是又能如何,難道朕明日就把他投入詔獄?”

王承恩聽崇禎口氣,似乎並不打算抓邱禾嘉,他還是試探道:“奴婢願帶緹騎去遼鎮。”

崇禎猛地坐起,一掌拍在桌子上,桌上的筆筒碗碟都被震得跳起,王承恩趕緊把頭埋低,惶恐的說道:“奴婢失言……”

崇禎激動得聲音顫抖,對王承恩咆哮道:“朕以什麼名義抓他?難道說他謊報祖大壽之事,那祖大壽又是何事,這事一翻出來,御史絕不會幹休,你抓了邱禾嘉,祖大壽卻仍在錦州逍遙,又如何封天下人悠悠之口!!你說!”

王承恩汗如雨下,結結巴巴道:“祖大壽,祖大壽他,奴婢……”

崇禎心中一股怒氣憋得他神智迷離,一把抓起硯臺,作勢就要砸向王承恩,遠處幾個宮女嚇得低聲尖叫,崇禎似乎被這個聲音驚醒,舉着硯臺呆了片刻,又頹然坐下。

他蒼白的臉上滿是紅暈,額頭上冒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在他的心中,遼鎮已經不是他的臣子,而是一個交易的第三方,交易的籌碼就是遼餉和本色。祖大壽在大淩河堅守半年,也算盡了力,他的脫困之法雖然是無奈之舉,但朝廷中的御史絕不會放過這點,況且他還有殺何可綱的行爲,更加不可原諒。而其後的欺瞞假報則說明遼東的文官正在向將門妥協,在遼鎮的地盤上,早沒有了朝廷的權威。

崇禎低低嘆道,“朕能怎麼辦,如果祖大壽呆在錦州不動,抓了邱禾嘉又如何?你以爲朕不明白邱禾嘉的心思,他一面不得罪遼鎮,一面又怕此事泄露,是以主動跟朕密報,想着兩頭得好。建奴那邊如今有祖家不少人,寧遠錦州又是祖大壽的老家,一旦有所逼迫,他便可能投奴,邱禾嘉早算準了朕投鼠忌器,一時拿祖大壽無法。只要動不了祖大壽,那邱禾嘉、吳襄、宋偉這些人,都只能輕處。”

王承恩低聲的哭泣着,一是惶恐,二是爲這位廣有天下的天子不值,誰能知道堂堂的皇帝能被一羣軍頭要挾成這樣。

崇禎低頭看着王承恩輕輕道:“王承恩,你起來吧,你還小,不懂這些事情。”

王承恩抹着眼淚起來,他對皇帝小心的說道:“以後奴婢不再胡說,免得擾了皇上聖斷。”

崇禎搖搖頭,憋下心頭的熊熊怒火。“邱禾嘉其心可誅,不能再留在遼鎮。以大凌和長山兩敗,降兩級調任山永巡撫,,宋偉和吳襄便衛戍充軍。祖大壽除去少傅,仍管原事,他投降建奴逃脫之事……不得泄露出去,厚撫何可綱吧。”

王承恩知道崇禎萬般不願放過這幫人,都是迫於無奈。那祖大壽一個人呆在錦州,便保住了這一票人的安危,既然吳襄和宋偉這兩個帶頭大哥都沒事,那其他逃回來的如祖大弼、祖寬、左良玉、楊御藩等人就更不能重處,長山之敗喪師四萬,最後落個不明不白,端的是可惡萬分。

“皇上息怒。那祖大壽雖是奸猾,但如今皇上有了文登營,他們到了遼南,朝廷不光靠遼鎮對付建奴了。”

崇禎總算露出一絲欣慰,陳新從來不給他惹麻煩,每每在他絕望的時候又能給他帶來希望。已經不是用“合心意”可以形容,唯一讓他還有點顧慮的,便是此人幾乎沒有什麼瑕疵。

他換上笑容對王承恩道:“天下多事之秋,如果陳將軍這樣的忠貞之士能多上幾個,何至於建奴猖狂至今。”

王承恩與文登關係十分良好。原來他還在曹化淳身邊的時候,陳新就對他很客氣。還一次給了一千兩,那是少年王承恩得過第一筆上千的銀子,他趕緊幫腔道:“若算起來,登州一年九十餘萬,文登營在其中不過分得十萬上下,陳大人便把那些軍戶也練成了強軍,遼鎮一年三四百萬兩,卻都給建奴做了嫁衣,着實可惜。”

崇禎微笑道:“己巳之後,朕就叮囑孫元化要保證文登營足餉足糧,沒想他還是打了折扣,好在現在這王廷試頗爲知兵,他與陳將軍相得益彰,必能在遼南牽制建奴。”崇禎說着說着心情更好起來,“朕也不會薄待他們,日後的餉銀總是要比原來多些。”

“皇上明見萬里,那餉銀給登萊,實在比給遼鎮划算。”

王承恩見崇禎心情好轉,陪着笑陪崇禎說了幾句,叫宮女來收拾了桌上的碗碟,崇禎獨自拿起右手幾個奏疏,那是幾個御史彈劾陳新在文登和登州搶地的,還說他縱容耿仲明在平度搶掠,總之與當地縉紳勢同水火。

崇禎一人自語道:“陳新,有所求就好。”……

“陳新你何需如此客氣,你與老夫是莫逆之交,貴在知心,萬萬不要落了百官的俗套。”

富麗堂皇的溫府書房中,陳新和宋聞賢剛剛從地上站起,溫體仁隨手翻了一下管家遞來的禮單,裡面的東西頗爲貴重,大多是名貴的珠寶、人蔘、皮裘、珊瑚等等,數量還相當不少,在京師價值至少上萬兩。雖是重禮,但溫體仁並不在意,他已不是四年前那個講讀官。如今周延儒已顯出頹勢,想給他溫體仁送禮的人排起長隊,送送出去就是謝天謝地了。

陳新現在對他最大的作用是引爲外援,並爭取軍功穩固自己的權位。而陳新一直的表現都很讓他滿意,沒有首鼠兩端的行爲,從來堅定的站在他一方,交代的事情也都辦得不錯。

陳新穿了一身青衿,頭上用網巾包好,又戴了個四方平定巾,顯得彬彬有禮,與平日軍營那個武夫形象相去甚遠。他恭敬的對溫體仁道:“小人是個粗人,那些文縐縐的話也說不來,大人對小人有知遇之恩,一向照顧有加,心裡總想着能報答大人,好容易進一趟京師,便把能蒐羅的好東西都選出來了,確實是俗套了些,不過小人的心思簡單得緊。”

溫體仁摸着自己的乾枯鬍子呵呵一笑,他是個老狐狸,陳新在登萊不乘機發戰爭財他是不信的,只看陳新每年的孝敬,就知道文登有其他賺錢的路子,溫體仁的一個家人與四海商社相熟,他大概知道陳新是用銅錢和香菸賺錢。

“以後陳新你好好領兵便是,這些尋常俗務,不必花太多心思。”溫體仁完全當兩人是心腹,也不繞圈子,直接便道:“陳新你要用好遼南那塊地方,好好爲皇上分憂,吾皇少年之時便能智除魏逆,如今卻一再受制於建奴和遼鎮,別人不知,老夫確實看得出來,皇上這兩年,着實是清瘦了。”

陳新答應道:“大人的話,小人都記住了,不過大人的事不是尋常俗務,小人親力親爲準備一下,心中方覺舒坦。”

雖明知是假話,溫體仁也聽得很舒暢,他對陳新微笑道:“上次王廷試報上來的報功名單,本官一路過問,都順利到了皇上手中,應當都是準了。後面的軍餉若是不出意外,當會超過去年,老夫打算幫你爭到一百五十萬,前提是王廷試必須保證給你所部六成以上,若是他沒給足,你便來告訴老夫。”

陳新心頭一跳,自己也要成遼餉的大戶了,這次又是從關寧軍身上挖肉,不知關寧軍還願不願買馬給自己。現在看溫體仁的神采,比以前更加自信,感覺上收拾一方巡撫不費吹灰之力,估計是周延儒越來越弱勢了。

“小人明白了,謝過大人關照。”

“但六部該打點的,你得讓道石照例打點,這些都是少不了的,最後到手多少,你心中應當有數。”

道石便是宋聞賢的字,他在京師走動比較多,見溫體仁的次數比陳新多得多,但現在在溫體仁的氣派面前也顯得很謹慎,認真的回道:“京師的事情小人都清楚,謝大人提醒。”

陳新知道遼餉還未出京實際就少了幾成,主要在兵部、戶部、吏部、工部。自己要分這個軍餉,這個潛規則是必須遵守的,否則就是與全體京官爲敵,任溫體仁三頭六臂也幫不了他。

溫體仁談興甚高,但他也不扯太多朝廷的事情,便如朋友般與陳新交談,大多說些京中趣事,更像是要與陳新建立更密切的私人友誼。

三人說了近一個時辰,溫體仁看天色不早,對陳新最後叮囑道:“如今朝廷之中,老夫說的話比原來管用,若是王廷試等人有什麼掣肘,讓道石來知會一聲。另外,你上次被彈劾爭地之事……”

“此事是……”陳新急忙要解釋,溫體仁輕輕一揮手微笑道,“有人彈劾是好事,至少大夥知道那裡有何事,我知你平日自有經營之道,與地方爭執亦不多,但若是一直靜悄悄的,反倒有人要猜些其他事情,爭點地算什麼事,所以那幾本奏疏我都沒有留難,皇上該是看了。”

陳新看溫體仁的模樣,果然是地位高了,地方上爭得再厲害,在他這裡也只是小事一件。溫體仁對皇帝的把握必然高過自己,陳新覺得也沒什麼好擔憂了。

溫體仁接着道:“陳新你也爲官多年了,有些是不用本官教你,地方上的事情好多還得靠着縉紳,對這些人,不可過於逼迫,但也不可過於忍讓,否則他能蹬鼻子上臉。”

陳新滿口答應,不過溫體仁並不清楚陳新有自己的培養體系,只要在當地建立足夠強的基層組織,那麼縉紳的話語權自然會被剝奪。

登州萊州縉紳以爲靠些御史就能難住陳新這個武官,不過有了溫體仁的關照,他們那些動作實在是微不足道,反成了溫體仁利用的小小工具。

溫體仁說了很久話,覺得有些疲倦,輕輕端了一下茶杯,陳新兩人站起道:“小人不擾大人休息,就此告辭。”

溫體仁竟然親自送他們出書房,交代關家用溫府的轎子送他們回棋盤街,以免巡夜的更夫和兵馬司的人刁難。

臨別時溫體仁突然想起什麼,對陳新問道:“聽兵部那邊說,王廷試要調一個山東衛所官去他標營當參將,是否是與你相熟的?”

陳新楞了一下搖搖頭,山東那邊他確實沒有相熟的,“大人知否他叫啥名字?”

溫體仁回憶一下,“本官還以爲是你的人,是以專門問問你是否需要過問此事,名字嘛,似乎叫個劉澤清。”

第37章 炮兵第1章 搶衣服的劫犯第35章 四城之戰(二)第70章 散兵線第1章 新營第13章 組織結構第112章 下風第27章 發小第112章 做好事第35章 葬禮第42章 關大弟第17章 威海衛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74章 嫌疑第101章 兵王第5章 小小波瀾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16章 伏路軍第8章 買書第37章 炮兵第33章 九年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30章 各取所需第189章 能幹第50章 西線第134章 驅趕第12章 佯動第45章 遼餉第13章 最小的長官第57章 追擊∥第205章 棘手第188章 冒失第90章 開價第51章 聲東擊西第82章 英雄(上)第42章 回家第36章 軍政第160章 整肅第9章 騎陣摧鋒第35章 最關鍵的人第78章 步兵突擊第39章 四城之戰(五)第42章 拿得舒服第30章 人才第51章 坦途第67章 軍情第33章 稅務外協第19章 推舉第113章 全局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10章 繁華第49章 渡口第20章 戰爭陰雲第142章 雙邊第72章 萬馬第22章 消費第8章 騎兵第182章 逃竄第50章 西線第137章 要活命第13章 瞬變第187章 大功第22章 聞香第20章 狹路相逢第4章 相親第12章 你是管家第15章 戰略第56章 散彈第32章 小島黃土第205章 棘手第154章 漢奸第33章 上官第174章 入邊第20章 百態第48章 變數第4章 蔽海而來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180章 亂選第41章 四城之戰(七)第151章 出差第29章 戰後第25章 觸動第207章 送別第70章 變化第58章 清剿第11章 看房(一)第41章 不送了第39章 投靠第47章 互相夾擊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179章 走馬驛第6章 一家第40章 好生意第141章 流星第197章 搶購第39章 投靠第176章 拉練第44章 農忙時第115章 糟了
第37章 炮兵第1章 搶衣服的劫犯第35章 四城之戰(二)第70章 散兵線第1章 新營第13章 組織結構第112章 下風第27章 發小第112章 做好事第35章 葬禮第42章 關大弟第17章 威海衛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74章 嫌疑第101章 兵王第5章 小小波瀾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16章 伏路軍第8章 買書第37章 炮兵第33章 九年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30章 各取所需第189章 能幹第50章 西線第134章 驅趕第12章 佯動第45章 遼餉第13章 最小的長官第57章 追擊∥第205章 棘手第188章 冒失第90章 開價第51章 聲東擊西第82章 英雄(上)第42章 回家第36章 軍政第160章 整肅第9章 騎陣摧鋒第35章 最關鍵的人第78章 步兵突擊第39章 四城之戰(五)第42章 拿得舒服第30章 人才第51章 坦途第67章 軍情第33章 稅務外協第19章 推舉第113章 全局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10章 繁華第49章 渡口第20章 戰爭陰雲第142章 雙邊第72章 萬馬第22章 消費第8章 騎兵第182章 逃竄第50章 西線第137章 要活命第13章 瞬變第187章 大功第22章 聞香第20章 狹路相逢第4章 相親第12章 你是管家第15章 戰略第56章 散彈第32章 小島黃土第205章 棘手第154章 漢奸第33章 上官第174章 入邊第20章 百態第48章 變數第4章 蔽海而來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180章 亂選第41章 四城之戰(七)第151章 出差第29章 戰後第25章 觸動第207章 送別第70章 變化第58章 清剿第11章 看房(一)第41章 不送了第39章 投靠第47章 互相夾擊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179章 走馬驛第6章 一家第40章 好生意第141章 流星第197章 搶購第39章 投靠第176章 拉練第44章 農忙時第115章 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