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發動

登州南方黑沉沉的大山之間,一道火把組成的河流正在官道上流淌,河流中充斥着密集得腳步聲,無數雙幫着行纏的腿不停晃動。

陳新和朱國斌在路旁的一個草棚中藉着燈籠光觀看地圖,登州附近的地圖都由情報局重新繪製過,引入了等高線以及道路橋樑等標記,雖然無法和精確測繪相比,卻比明代抽象派的地圖好了很多。

山頂的架樑馬方纔看到登州方向有亮光閃動,極可能是紅夷炮的射擊所造成,這說明李九成已經發動,此時文登營剛剛行進到郭家嶺附近,還未到蓬萊縣界。

周世發安靜的呆在陳新旁邊,臉上卻難掩興奮之色,這幾日在官道抓到幾個叛軍的逃兵,根據他親自審問得到的零散情報分析,叛軍在濟南府搶奪所得價值超過百萬兩,如果加上登州府內所得,文登營將獲得大量的戰利品,情報局的經費也能大大增加。

越過郭家嶺之後,離登州就只有七十里,天亮前便能趕到巨山(玉皇頂),如果繼續急行軍,下午便能趕到密神山,並對叛軍營地展開攻擊。

朱國斌指着地圖低聲道:“前天作偵查的特勤隊回報,馬鞍山附近有叛軍的夜不收,那個登州出來的齙牙剛醒了,也是如此說的,他便是在那裡大意而被擊傷,後面就沒有再碰到過,由此可知,在平山之前咱們都是安全的,過平山之後便可能被發現。”

陳新同意道,“不要等到平山,叛軍今日行動,可能把斥候派得更遠,也不排除他們故意弄出動靜引誘咱們前往,然後伏擊咱們,讓軍隊過巨山後就按戰地行軍,各千總部拉出行軍間隔,萬一中伏可以策應。”

朱國斌擡頭看周世發,“周大人,你方纔說北門的登州將領會投靠咱們文登營,是否可靠?從北門入城線路將處於水城和府城夾擊之中,萬一被叛軍阻擋於其中的夾道,損失會很嚴重。”

周世發看看陳新,然後回答道:“確實有此憂慮,也更怕叛軍從東門出城擊我大軍之尾,將咱們困在夾道中,所以咱們最好先攻克密神山大營,再考慮援救登州。”

朱國斌搖頭道:“如果叛軍攻克城池,大營中多半隻餘老弱和民夫,於其實力無損,若咱們不迅速救援登州,他們便可能站穩腳跟,東門出兵倒不必擔心,只要留下騎兵營戒備東門,可保退路無虞,只是若今日白晝急趕的話,過了馬鞍山多半無法躲過叛軍哨騎。”

陳新默算了一下時間,今晚叛軍就可能破城,他打算至少給叛軍一個白天時間,讓他們把登州的局勢徹底打破,自己動手的時候便可以不那麼惹眼,李九成對軍隊的控制力不會太強,叛軍會在城內財富的誘惑下分散得到處都是。

陳新思索片刻決定道:“控制行軍速度,午後隱蔽到達蓬萊的虎山(注:與棲霞的虎山不同,蓬萊虎山離登州三十五里),屆時視情決定行止。”

朱國斌詫異道:“大人,咱們可別到晚了,否則登州糜爛……”

“執行軍令。”

朱國斌稍一遲疑便敬禮離開,去找他的參謀控制行軍速度。

周世發等朱國斌走遠,對陳新低聲道:“大人可是要多給他們一天時間?”

陳新微微點頭指着地圖,“李九成今晚破城,叛軍最強的夜不收和家丁必然是要參加破城作戰,他們並不知道咱們在棲霞,馬鞍山附近的哨騎應該不多了,讓特勤隊和中軍哨騎先去清理,大軍天黑前應當能到平山,那裡到登州便只餘二十里,天黑後你派人去北門聯繫張東,如果北門暫時無憂,咱們便讓他們多鬧一晚。若是北門情況不妙,大軍便乘夜行軍直撲登州,登州兵從沒有夜間作戰和行軍訓練,必不敢大軍出城攔截,李九成就難以判斷咱們到底要從哪裡進城,有了夜幕掩護,城頭的紅夷炮也打不準。只要咱們能隱蔽到達平山,一切主動便都在咱們手上。”

“明白了。”

“再派塘馬催寧海州,讓他們急行軍趕來,到達後若我部已去北門,便紮營奎山,封鎖通往棲霞和寧海州的官道,只留下西南方向。”……

登州鎮海門城樓,在東門密集的槍炮聲中,周世發、秦榮和李濤緊張的部署着防禦,鑑於王秉忠的表現,他們不敢按原計劃用王秉忠所部防守鎮海門,這些人大多是東江鎮過來的,沒準那邊一喊話就會投降,不但幫不上忙,還可能成內應,王秉忠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此時乘着東門仍在激戰,形勢不明的情況下先用這些人當苦力佈置好防線。

“第一道防線在草橋,我準備去那裡指揮,那裡有五十名戰兵,也準備了柴草,只要叛軍不是大舉來攻,至少能守一個時辰,第二道防線便在鎮海門百步範圍,行動隊抽出三十人去第二道防線,幾人一組分散到街巷中,他們都習慣街頭搏殺,在各處拖延叛軍就行,根據情況點燃各處堆積的柴火,記住都換上明軍的衣服,說話時用遼東口音,其餘人守着城牆兩側土壘和城梯。”

李濤是特勤隊副隊長,這類小規模戰陣也有過培訓,行動隊的那些則基本都是殺手,一對一和小組配合都是好手,但戰陣確實不精通。

秦榮也不爭強,馬上答應下來,李濤又轉向張東:“咱們其他聯絡點藏的人也該調來,現在情況有變,書橋那裡並非第一要點,只要大軍進城,叛軍是擋不住咱們的,沒必要浪費五十人。”

張東眼光閃動,書橋是周世發交代的重要地點,控制那裡就等於將登州城內東西分割,情報局在書橋附近布有兩個據點,藏了五十名戰兵,全部來自第二千總部,一旦撤去便失去了掌控城內局勢的一個手段。

“書橋不能撤。”張東指指南邊,那裡也有了零星交戰,幾處房屋燃起了火頭,“城中已經亂了,此時若調動過來,無論是孫元化還是叛軍的人馬都會攻擊他們,路途上便可能損失過半,況且書橋是陳大人和周局長強調過多次的地方,咱們不能撤。”

李濤皺眉道:“我本打算調他們防守三官廟附近,叛軍如果不走草橋,可能繞道東城,順畫河往北再折向西,也能到鎮海門。”

張東陰陰一笑,對呆在一旁的王秉忠道:“一旦東門攻破,讓你兄弟帶些人去東面,讓他放開手搶,告訴他北城是分給你的,不允許其他部來搶,也不準其他部過路。”

李濤呆了一呆,隨即佩服的對張東道:“張大人英明,只要說是分給自己搶的地方,這些丘八就會拼命了,張大人這是拿別人的東西讓這些丘八給自己做事,即便打起來,叛軍也會認爲是因爲爭搶利益,一時不會拼命來攻北城。”

張東心中得意,不自覺的瞟了一眼秦榮,要說到這些陰謀詭計,秦榮就跟他差遠了。

“大人,大人,東門破了。”一名安排在外面觀察的行動隊員跑進來急急道。

三人同時走到門口,只見東門處光亮大盛,正順着春生門大街向城內延伸,成羣的火把光點涌上城頭,順着城牆往南邊的朝天門甕城趕去。

張東沉靜的對兩人道:“大變開始了,兩位馬上去自己的位置,隨機應變,儘量不要讓叛軍知道咱們是文登營,即便打起來,最好裝作是利益之爭,這能給咱們多爭取時間,各自保重了。”……

“每兵自帶五日糧草,一刻鐘後出發。”

“輜重車分到各局,給甲兵運送甲衣。”

寧海州東南的蛟山,文登營營地燈火通明,密密麻麻的戰兵輔兵涌出帳篷,正在軍官喝令下列隊編伍,少許塘馬和哨馬開始陸續提前出營。

這裡是文登營主力駐紮的大營,駐紮了預備營五個司,第二千總部和第三批動員的一千名輔兵,人數超過四千五百人。

盧傳宗的第一千總部以保護王廷試的名義駐守在寧海州城南,吸引了叛軍哨騎的全部注意力,盧傳宗帶了五十名中軍哨騎,他們和第一千總部直屬哨騎展開了屏障,阻止叛軍繼續向東偵查。叛軍對文登的總兵力判斷有誤,他們認爲在四千以下,除去陳新領走的兩千多,剩下的大多應該已在寧海州,所以他們一直沒有發現蛟山的文登營地。

帳頂掛着三個燈籠的地方,就是蛟山營地的中軍營帳,中軍帳內坐着蛟山營地的指揮代正剛,還有預備營營官王長福、劉破軍、總軍法官聶洪、總訓導官黃思德等人,他們剛剛纔得到登州傳來的情報,幾個主官對於是否馬上出兵曾有猶豫,劉破軍認爲應當出兵,他知道陳新的計劃,雖然情報並不明確,但張東是在登州的情報主官,他的判斷至少還是有把握的。

黃思德也是計劃的知情人,他本人並沒有軍事才能,而且其他才能也很普通,偏偏就是對訓導官十分適合,隨着訓導官越來越深入軍隊基層,他在文登營系統的地位越來越高,但這種軍事決策他沒有決定權,連投票權也沒有,只能敲敲邊鼓。聶洪跟他情況差不多,他在江南的刺殺中受傷很重,養了近半年纔回來,體能不適合再留在親衛隊,接手了周世發留下的總軍法官位置。

這三個人都多少知情,他們分別是參謀、軍閥、訓導的主官,特別劉破軍是中軍參謀司主官,雖然陳新沒有給他總參謀長那樣的權力,但他對行動有建議權,代正剛和王長福早對李九成部缺乏耐心,也不認爲叛軍能擋住文登營大軍雷霆一擊,劉破軍一鬆口之後,他們很快決定即刻出兵,急行軍趕往登州。

開拔的命令已經下達,此時代正剛正在最後確認任務,他是最早跟隨陳新的人,在軍隊系統中屬於元老級別,身彌島之戰他雖然沒有參加,但陳新仍然給他報了功,署職到了山東都司都指揮使,在文登營內部的職務仍是管第二千總部,加了一個戰兵營副營官的職務,王長福雖然是預備營營官,陳新定得預備營比站兵營低半級,所以兩人仍然是平級,鑑於代正剛的資歷,這次仍以代正剛爲寧海州方向總指揮,包括盧傳宗也在他管轄之下。

帳中都是軍人,又沒有陳新那樣多的陰謀細節要考慮,代正剛直接對手下道:“盧傳宗那邊的中軍哨騎已經出發了,他們負責寧海州到福山縣界的清路,咱們的哨馬也即刻出發,沿途不要耽擱,沿官道直抵福山縣治,負責在福山縣境內攔截返回的叛軍哨騎,切記不要胡亂追打,只需守穩官道要點,逼他們改道繞路,無法及時把情報傳回叛軍就行了。”

哨騎把總立即領命,提前離開了大帳,他們這些夜不收從來都是走在大軍之前,代正剛轉向王長福道:“長福,預備營訓練時間不長,行軍序列便排在我部之後,以免影響戰兵行軍。”

王長福臉上沒有露出絲毫不快,代正剛是寧海方向總指揮,他心中早有準備,就算不痛快也要爽快答應,預備營人雖然多,但還沒有證明過自己的價值,戰兵營則早已名震天下,身彌島上也體現出了兩營之間的差距,陳新給他升職後曾找他談話,一直強調的都是忠誠,他心中多少知道和告發登州使者有關,他雖然長得五大三粗,但心思其實頗爲周全,體會到陳新的意思後,和黃思德挖空心思搞忠誠培養,對訓導官比以前更重視,陳新緊接着就提高預備營的裝備水平,並告訴他今年內將預備營轉爲正兵,他認爲應該是走對了路子。

王長福看到了進入軍隊第一階層的希望,不過軍隊也要講論資排輩,代正剛和盧傳宗以前都是他的上級,所以他現在仍然在韜光養晦。現在打仗的時候更要表現好,以陳新的作風,光有忠誠沒有能力也是不行的。

代正剛接着道:“寧海到登州這條路,咱們的哨騎走過多次,急行軍的計劃也早做好了,二百四十里路,一天半必須走完,最遲明日午時到達登州城外,並隨時做好交戰準備,咱們練過這麼久,也沒啥難的,有輔兵幫忙扛鐵甲,還有上百的馬車騾車,王長福你怎麼說?”

“沒有啥說的,預備營不會拖大軍的後腿。”

“好,那便按急行軍計劃,現在開始便是軍令了,沒做到就跟聶總軍法官說,解散。”

衆人齊聲答應,各自返回部隊,一刻鐘後,第二總第四司當先離開大營,後續各部緊隨其後,四千餘人的隊列很快變成一條舞動着火光的長蛇,蜿蜒着往西而去,他們身後的東方天際剛剛露出了魚肚白。

第67章 人氣第39章 不可小視第31章 戰場初哥第5章 旅順第21章 行動隊第114章 得意忘形第10章 繁華第198章 兩手攻勢第63章 尚未麻木第20章 誤殺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5章 階層第80章 柴火第47章 互相夾擊第78章 正途第215章 後路第180章 亂選第60章 利益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38章 換老闆了第28章 準備第3章 錢莊總部第144章 大霧第13章 六部第19章 大明之光第9章 理由第45章 塵土第8章 賄賂第78章 正途第2章 張家灣第185章 小關城第72章 萬馬第59章 掃蕩第43章 暗流第200章 編劇第66章 行進第102章 黎明第65章 價值第29章 特務第14章 告別第69章 二臺子山第18章 待機第16章 伏路軍第43章 戲韃子第145章 水阻第82章 副營官第37章 新氣象第4章 紅海第7章 人心惟危第76章 所見略同第55章 團屬炮第44章 各方第84章 提成第44章 各方第56章 散彈第12章 長山之戰第98章 青化鎮第58章 擒獲第50章 西線第84章 提成第65章 價值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46章 合機銃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175章 調兵第1章 伐明第17章 展開第173章 宣大第75章 矚目第21章 行動隊第82章 選擇第10章 繁華第21章 行動隊第95章 暗室近戰第86章 掙扎第24章 斑鳩腳銃第10章 招聘會第113章 負擔第7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5章 軍閥第4章 蔽海而來第201章 勇武第183章 意外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82章 副營官第81章 昂揚第6章 運河縴夫第115章 折磨第107章 友軍第36章 指導第10章 質疑第62章 冬眠蛇第19章 何處第30章 着棋山第62章 冬眠蛇第11章 看房(一)第23章 啓航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23章 捆綁第85章 往中州
第67章 人氣第39章 不可小視第31章 戰場初哥第5章 旅順第21章 行動隊第114章 得意忘形第10章 繁華第198章 兩手攻勢第63章 尚未麻木第20章 誤殺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5章 階層第80章 柴火第47章 互相夾擊第78章 正途第215章 後路第180章 亂選第60章 利益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38章 換老闆了第28章 準備第3章 錢莊總部第144章 大霧第13章 六部第19章 大明之光第9章 理由第45章 塵土第8章 賄賂第78章 正途第2章 張家灣第185章 小關城第72章 萬馬第59章 掃蕩第43章 暗流第200章 編劇第66章 行進第102章 黎明第65章 價值第29章 特務第14章 告別第69章 二臺子山第18章 待機第16章 伏路軍第43章 戲韃子第145章 水阻第82章 副營官第37章 新氣象第4章 紅海第7章 人心惟危第76章 所見略同第55章 團屬炮第44章 各方第84章 提成第44章 各方第56章 散彈第12章 長山之戰第98章 青化鎮第58章 擒獲第50章 西線第84章 提成第65章 價值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46章 合機銃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175章 調兵第1章 伐明第17章 展開第173章 宣大第75章 矚目第21章 行動隊第82章 選擇第10章 繁華第21章 行動隊第95章 暗室近戰第86章 掙扎第24章 斑鳩腳銃第10章 招聘會第113章 負擔第7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5章 軍閥第4章 蔽海而來第201章 勇武第183章 意外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82章 副營官第81章 昂揚第6章 運河縴夫第115章 折磨第107章 友軍第36章 指導第10章 質疑第62章 冬眠蛇第19章 何處第30章 着棋山第62章 冬眠蛇第11章 看房(一)第23章 啓航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23章 捆綁第85章 往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