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半殘紅(下)

蘭若皇朝天瑞十八年秋,瑞帝三子廣陵王彥信攜新婚不到一年的王妃風氏初晨前往北地省親,路遇北岐使團,共住一所客棧。半夜,客棧被奸人放火焚燒,除廣陵王、北岐使團正使和極少數隨從外,王妃及北岐使團其餘共一百四十四人全部罹難。這場事故牽涉面之廣,引起政治格局變化之大,前所未有,蘭若、北岐、海瀾三國均攪入其中,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戰亂紛爭,蘭若皇朝史稱蕎山之變。

相對於皇室的諱莫如深,民間有幾個版本暗地流傳。關於那位國色天香的廣陵王妃還活着的有兩個:一是王妃與太子彥寧早就山盟海誓,是廣陵王橫插一腳,棒打鴛鴦,太子不愛江山愛美人,藉着這把火,帶着王妃私逃了,之後還有人在看見兩個人手牽手坐船到海瀾去了,後來又被皇室派人追回,太子被幽禁,王妃被賜死,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二是廣陵王與王妃其實不和,火是王妃放的,那具屍體其實是王妃的侍女,王妃自己則趁亂私逃了,不知所蹤。

關於王妃已死去的版本,也有兩個,一個是皇室放出的:海瀾爲了破壞蘭若與北岐結盟,派出奸細放火燒使團所居客棧,目的是爲了引起兩國紛爭,海瀾好坐收漁利,王妃只是運氣不佳,剛好碰上而已。另一個是民間傳說的:廣陵王與王妃一個英明神武,一個貌美多才,乃是神仙眷侶,可惜深受當朝皇后和太子嫉恨,不惜與海瀾勾結想陰謀陷害二人,廣陵王僥倖逃出,王妃卻不幸罹難,當真是人間一大憾事。老百姓根本不管你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他們只管這故事狗血不狗血,能不能在茶餘飯後給他們添些談資。

四個版本中,傳說最廣的是最後一個。因爲在出了此事後,廣陵王曾三天三夜守着王妃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屍體不吃不喝不睡,拒絕承認王妃已死,不肯將王妃的遺體下葬,爲此遭到瑞帝的申斥。王妃下葬那一日,當原本丰神俊朗的廣陵王形容枯槁憔悴,強忍悲傷憤怒,踉踉蹌蹌地出現在送葬隊伍前頭,並在王妃墓前流下眼淚的時候,他打動了在場所有人的心。接着廣陵王病重,一個月後,他堅強地再度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形銷骨立,不成人形,然目中的堅韌更甚從前,從此無人見其笑容。

瑞帝親封廣陵王側妃左清爲正妃,彥信言其正妻永遠只有風氏一人,懇求瑞帝收回旨意。瑞帝不許,廣陵王跪在宮門兩天兩夜,上不曾收回旨意,反而賞賜十名絕色宮女爲廣陵王姬妾,令小黃門將其強制綁回府中。一時間,大江南北都傳遍了原本冷酷好戰,曾救黎民於北岐十萬騎兵鐵蹄下的廣陵王原來是個癡情種子,王妃的死給他平添了幾分悲**彩。

彥信地位高貴,是英雄,而且是容貌英俊的悲情英雄,他毫無懸念地得到了民間極大多數人的同情和支持,而冷後和太子名聲、威信都遭到極大的破壞和挑戰,甚至危及到了太子的地位。不過,政治這個東西,名聲固然重要,但怎麼也比不上真刀真槍的。所以廣陵王如果要想一舉打敗太子,還有關鍵的一步要走。那就是徹底置太子於死地,再把所有潛在的對手徹底擊敗。

是年冬,北岐以蕎山事件要求蘭若交出兇手,並以九皇子蕭摩云爲帥,陳兵十萬於兩國邊境。蘭若朝修生養息時間並不長,國力財力都不允許其大規模地開戰。所以,此次事件,必然要推出一個替罪羊,而且這個替罪羊的身份地位都必須要適當。太重,會讓蘭若沒有面子,太輕,不能讓北岐滿意。

朝中的太子黨和廣陵王派互相指責,互相構陷,力圖趁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將對方置之死地,爲己方獲取最大的利益。瑞帝退後一步,先出兵,邊打邊談。

在這個敏感時期,領兵的大將人選成了關鍵,這既是撈功勞的好機會,也是讓人萬劫不復的好機會,關鍵是看操作的人怎樣做。彥信有着對陣北岐的輝煌戰績,是大多數人甚至百姓心中的首選人物,大家都以爲瑞帝必然是會讓其掛帥的。然而,當朝廷詔書下達的時候,卻讓大多數人心中涼了半截。太子彥寧爲兵馬大元帥,威遠侯付南付將軍爲副帥,領兵十萬,即日開赴北地。彥信什麼也沒撈着,不僅如此,天天躲在王府中稱病閉門不出,顯得很是心灰意冷。

而此同時,有人自京中偷偷前往海瀾神龍島。

太子躊躇滿志領了十萬兵馬前往北地,原本要求的是一個月內必須趕到。前十日還基本順利,到了第十一日,軍中兵士多發痢疾傷寒,不能行軍。太子心慈,亦想在軍中博得一個愛兵如子的好名聲,命令原地休整,同時密報進京,請求寬宥些時日。瑞帝心中已是不喜,待到大軍好不容易到了北地,又因太子自持身份,與北地各大世家不合,導致軍民關係緊張,不能得到當地糧草物資的支持,軍中用度緊張。且其軍中多數人爲南方人,不習慣北地天寒地凍的氣候和枯燥單一的飲食,受到有心人士的煽動,竟然有軍士外逃。

待衆人捕回外逃軍士。軍士泣求。稱家中男丁早就在戰爭中死完。家有八旬寡母。寡嫂五個。孤兒七八個。都只靠他一人供養。太子當場落淚。竟然命令將此人放走。大將軍付南跪求其嚴執軍令。被斥狠毒無人性。自此。每日都有逃兵。軍中人心動搖。軍士背稱太子爲活菩薩。

太子對軍隊地控制力越來越弱。急需一場戰爭樹立自己地威信。不聽付南苦勸。親自上陣。急功冒進。落入北岐九皇子蕭摩雲地圈套。折兵三萬。自己只帶了數十騎狼狽逃回北地。消息傳回京中。瑞帝大怒。連罵:“豎子誤我!豎子誤我!”瑞帝派人至彥信家中探病。末幾。宮人回。言廣陵王整日帶了諸姬妾泛舟湖上。對着殘荷吟詩作對。並送上廣陵王奏請封朱氏彩陽爲側妃地摺子。折中稱他不知能活到哪一日。須得爲身後留下一男半女披麻戴孝。朱氏有功。已有孕在身。請上看在父子之情上冊其爲側妃。瑞帝氣得摔了杯子。想用彥信代替太子帶兵地念頭暫時作罷。卻派了人至北地申斥太子。

同月。海瀾海上霸主萬龍島島主白起風爲二子白鳴燦舉行婚禮。晚宴時。有客奉上二粒粉色大珠要求面見新娘陸宛凝。晚宴畢。陸宛凝不入洞房。反而冒着瓢潑大雨跪在白老爺子地門前哀哀哭泣。只求白老爺子爲她親生姐姐報仇。

天要亮時。白夫人才自房中而出。扶起陸宛凝。白老爺子與白鳴燦密談半日。末幾。召入陸宛凝。一日後。客自萬龍島返蘭若。

半月後。有人在大朝時上疏死諫。言蕎山事件原爲冷後、太子密謀。利用萬龍島牽線搭橋與海瀾皇室相互勾結。旨在除去彥信。挑起北岐蘭若兩國戰爭。藉機謀反上位。人證物證俱全。一時朝野譁然。瑞帝大怒。叱問冷後。冷後喊冤流淚而不能辯。隨即。冷後被囚秋葉宮。太子彥寧被密召回京。兵馬大元帥由六旬老將朱石暫代。朱石一上任。首先挨家挨戶親自上門拜見北地各世家大族。達成共識。北地軍民同心抗敵。其次高掛免戰牌。只守不打。拒不出戰。北岐與蘭若陷入僵持狀態。

天瑞十九年一月。太子幽禁秋葉宮中而待廢。太子正妃葉檸彼時有孕五月。驚聞此事。情緒激動。胎位不穩。其表妹廣陵王正妃左清前往探望。送上手抄金剛經一部爲其祈福。葉檸觀摩經書良久。當夜。流產。產下一已成型地男嬰。太醫斷言。太子妃此次受創極大。終其一生都不可能有孕。

二月,太子側妃金玉露產子,瑞帝大喜,親賜名爲睿,特赦太子前去看望金玉露母子。太子見了金玉露,只言自己冤枉,金玉露誓言定要救出太子,還太子清白,兩人抱頭痛哭。葉檸聞訊前來,哭訴自己遭遇,太子不耐,言:“睿兒不也是你的兒子麼,你哭什麼?是怕孤死得不早麼?”葉檸回宮後兩天未進水糧,第三日,洗手親做羹湯與金玉露姐妹言歡。

三月,金玉露外出活動,意在爲太子洗涮冤情。葉檸扼死嬰兒睿,攜蓮子羹入宮面聖,以頭搶地,血淚橫流。瑞帝心軟,允其面見太子,太子與葉檸共用蓮子羹,皆暴斃。

太子側妃聞訊,瘋不能辨人。冷後纏綿病榻,不問外事,只吃齋唸佛。至此,太子與廣陵王之爭結束。

四月,廣陵王彥信出任兵馬大元帥,於颶風雪原與蕭摩雲十萬鐵騎鏖戰颶風雪原。雙方勝負未分之際,海瀾皇長子羽池率二十萬兵自兩國南部海岸線登陸,勢如破竹,不過月餘便深入兩國腹地,三國大亂始。瑞帝臨危封彥信爲太子,全權負責兵馬戰備,與此同時,西北沙漠中一個叫西上的小國漸漸崛起。

上卷庭院深幾許完。

第64章 凝霜雪(下)第31章 涼初透(下)第9章 亂雲低薄暮(上)第10章 亂風吹(上)第45章 畫屏展(下)第13章 一院香第5章 杏花寒第11章 亂雲低薄暮(下)第44章 山色有無中(下)第76章 葉蕭蕭(下)第50章 折竹聲(中)第54章 雪如塵(下)第44章 畫屏展(中)第68章 聲漸遠(上)第10章 亂風吹(上)第8章 胭脂溼第52章 雪如塵(上)第36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78章 半殘紅(中)第70章 聲漸遠(下)第22章 城欲摧(下)第73章 雲生結海樓(下)第79章 平海夕漫漫(下)第36章 流水香(中)第35章 波瀾動遠空(下)第90章 天秋月又滿(中)第9章 暗幾重第14章 白雲盡第40章 細無聲(上)第69章 聲漸遠(中)第27章 浮天滄海遠(上)第22章 青山空復情(中)第82章 星垂平野闊(下)第6章 回首背西風(上)第25章 天寒夢澤深(中)第5章 水寒風似刀(下)第51章 折竹聲(下)第76章 迷津欲有問(下)第11章 亂雲低薄暮(下)第12章 隨雲散第70章 月下飛天鏡(下)第15章 夏日長(上)番外二彥信篇第3章 夜闌珊第11章 亂雲低薄暮(下)第75章 葉蕭蕭(中)第46章 海門深不見(中)第69章 月下飛天鏡(中)第52章 雪深知情重(中)第11章 亂雲低薄暮(下)第57章 人歸暮雪時(上)第34章 秋聲慢(下)第53章 雪深知情重(下)第92章 春與青溪長(上)第70章 月下飛天鏡(下)第19章 關月冷相隨(中)第48章 亂山殘雪夜(上)第12章 急雪舞迴風(上)第55章 路出寒雲外(中)第38章 涼風起天末(下)第85章 月涌大江流(下)第37章 流水香(下)第52章 雪如塵(上)第13章 一院香番外一幸福生活第63章 凝霜雪(中)第31章 涼初透(下)第46章 與雲平(上)第37章 涼風起天末(中)第10章 亂風吹(上)第63章 仍憐故鄉水(中)第53章 雪如塵(中)第34章 秋聲慢(下)第52章 雪深知情重(中)第22章 城欲摧(下)第1章 殘月當樓(上)第40章 細無聲(上)第53章 雪如塵(中)第63章 仍憐故鄉水(中)第92章 春與青溪長(上)第23章 晴似雨(上)第62章 凝霜雪(上)第65章 萬里送行舟(上)第15章 夏日長(上)第28章 浮天滄海遠(中)第4章 鬥芳菲第41章 無家問死生(下)第96章 遠山晴更多(中)第10章 亂風吹(上)第14章 白雲盡第34章 秋聲慢(下)第9章 暗幾重第98章 枯榮(上)第73章 雲生結海樓(下)第5章 杏花寒第79章 平海夕漫漫(下)第45章 海門深不見(上)第47章 與雲平(中)第19章 關月冷相隨(中)第28章 夜如年(上)
第64章 凝霜雪(下)第31章 涼初透(下)第9章 亂雲低薄暮(上)第10章 亂風吹(上)第45章 畫屏展(下)第13章 一院香第5章 杏花寒第11章 亂雲低薄暮(下)第44章 山色有無中(下)第76章 葉蕭蕭(下)第50章 折竹聲(中)第54章 雪如塵(下)第44章 畫屏展(中)第68章 聲漸遠(上)第10章 亂風吹(上)第8章 胭脂溼第52章 雪如塵(上)第36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78章 半殘紅(中)第70章 聲漸遠(下)第22章 城欲摧(下)第73章 雲生結海樓(下)第79章 平海夕漫漫(下)第36章 流水香(中)第35章 波瀾動遠空(下)第90章 天秋月又滿(中)第9章 暗幾重第14章 白雲盡第40章 細無聲(上)第69章 聲漸遠(中)第27章 浮天滄海遠(上)第22章 青山空復情(中)第82章 星垂平野闊(下)第6章 回首背西風(上)第25章 天寒夢澤深(中)第5章 水寒風似刀(下)第51章 折竹聲(下)第76章 迷津欲有問(下)第11章 亂雲低薄暮(下)第12章 隨雲散第70章 月下飛天鏡(下)第15章 夏日長(上)番外二彥信篇第3章 夜闌珊第11章 亂雲低薄暮(下)第75章 葉蕭蕭(中)第46章 海門深不見(中)第69章 月下飛天鏡(中)第52章 雪深知情重(中)第11章 亂雲低薄暮(下)第57章 人歸暮雪時(上)第34章 秋聲慢(下)第53章 雪深知情重(下)第92章 春與青溪長(上)第70章 月下飛天鏡(下)第19章 關月冷相隨(中)第48章 亂山殘雪夜(上)第12章 急雪舞迴風(上)第55章 路出寒雲外(中)第38章 涼風起天末(下)第85章 月涌大江流(下)第37章 流水香(下)第52章 雪如塵(上)第13章 一院香番外一幸福生活第63章 凝霜雪(中)第31章 涼初透(下)第46章 與雲平(上)第37章 涼風起天末(中)第10章 亂風吹(上)第63章 仍憐故鄉水(中)第53章 雪如塵(中)第34章 秋聲慢(下)第52章 雪深知情重(中)第22章 城欲摧(下)第1章 殘月當樓(上)第40章 細無聲(上)第53章 雪如塵(中)第63章 仍憐故鄉水(中)第92章 春與青溪長(上)第23章 晴似雨(上)第62章 凝霜雪(上)第65章 萬里送行舟(上)第15章 夏日長(上)第28章 浮天滄海遠(中)第4章 鬥芳菲第41章 無家問死生(下)第96章 遠山晴更多(中)第10章 亂風吹(上)第14章 白雲盡第34章 秋聲慢(下)第9章 暗幾重第98章 枯榮(上)第73章 雲生結海樓(下)第5章 杏花寒第79章 平海夕漫漫(下)第45章 海門深不見(上)第47章 與雲平(中)第19章 關月冷相隨(中)第28章 夜如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