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心腹

徐少傑坐在茶樓裡面,靜靜等候着趙海陽省長。

徐少傑想不到,到通海集團公司,竟然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他謝絕了匡學敏的一切的邀請,趕到了茶樓,給趙海陽省長打了電話,趙海陽說一個小時之後到茶樓,於是,徐少傑就在茶樓靜靜等候,如今,徐少傑迫切想見到趙海陽省長,主要的目的已經變了,先前是想着爲趙海陽所重視,現在是想着將通海集團公司的投資爭取到淮安市。

趙海陽的本意,是想着試一試徐少傑的能力,通過不多的幾次接觸,趙海陽對徐少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徐少傑雖然年輕,卻有着不一般的能力,特別是這次彙報的關於城市發展的建議,很大膽,很新穎,和具有操作性。

趙海陽是高級領導了,徐少傑巴巴的跑到北京來,直接給自己彙報,其中蘊含的意思,趙海陽當然是明白的,自己下面有分管城市建設的副省長,淮揚市也有分管領導,可徐少傑卻直接到了北京。趙海陽不反感徐少傑這樣的做法,前提是徐少傑有足夠的能力。

趙海陽已經聽說了一些消息,西山省的班子,可能馬上就要調整了,因爲自己是牽涉其中的領導幹部,所以,趙海陽沒有去打聽消息,這次回到北京,也沒有直接去拜訪老領導,但趙海陽清楚,無風不起浪,這次的消息,多半是真實的,知道這個消息的,大都是高級領導幹部,趙海陽甚至相信,徐少傑也許知道了這件事情。

趙海陽對徐少傑,一直有着不同於其他年輕人的看法,徐少傑的經歷,趙海陽已經清楚了,成長的家庭,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父親去世了,母親是單位上普通幹部,已經退休,有一個哥哥,在第一次嚴打的時候,因爲流氓罪和尋釁滋事罪,進入了監獄,前些年才釋放,有一個妹妹,在北京工作,愛人唐婉柔,在西林市公安局工作,老丈人是省公安廳的常務副廳長唐文俊。從這些簡歷,看不出來徐少傑會有着什麼過人之處,但趙海陽清楚了徐少傑和張紹才之間的關係以後,對徐少傑有了特別深刻的印象,一個大學生,在父親去世的當年,爲了減輕家裡的負擔,獨自出門打工,在建築工地上做力工,這不是一般年輕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基於這個原因,趙海陽通過丁原,仔細瞭解了徐少傑參加工作以後的表現,徐少傑參加工作不過6年時間,居然成爲了市委書記,放在西山省,有些難以理解,可徐少傑在工作期間,做出來的事情,令趙海陽有些動容,在鄉鎮的時候,徐少傑提出來大棚蔬菜的理念,結果,大棚蔬菜成爲淮安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亮點,在沙隆縣,徐少傑敏銳的發現了破壞選舉的事情,搗毀了侯老四的黑社會團伙,同時,推動了沙隆縣產業結構的調整,沙隆縣的水產養殖和生豬養殖,已經開始出現好的效果了,特別是水電站的建設,有力推動了沙隆縣的經濟發展,從沙隆縣的財政收入來看,在淮揚市已經超過了其他縣市,位居淮安市之後,而且增長的勢頭強勁,隱隱有超過淮安市的可能。

這樣的人才,趙海陽沒有理由不重視。

趙海陽撥通了匡學敏的電話,兩人在電話裡面交談了半個小時時間,趙海陽的臉上,時不時露出會心的笑容,徐少傑的能力,在通海集團公司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趙海陽進入包間之後,徐少傑迅速站起身,主動伸出了雙手,趙海陽笑呵呵伸出右手,用力和徐少傑握手,傳遞至信息。

“少傑,你很不錯啊,居然能夠在通海集團公司發飆,令匡學敏口服心服,匡學敏甚至想着留下你在公司工作了,呵呵,我真的沒有想到啊。”

徐少傑有些不好意思。

“趙省長,我不過是將心裡想的事情,全部說出來,沒有想到匡董事長這樣重視我,其實我對商貿很不熟悉,要是匡董事長知道我的身份了,一定會很失望的。”

“嗯,謙虛,不錯,要是有些年輕人有了這樣的成績,一定是想盡辦法彙報的,你能夠寵辱不驚,我沒有看錯你啊。”

“趙省長,今天我有工作彙報。”

“呵呵,說吧,我聽着。”

“趙省長,我、我想,您能不能允許通海集團公司在淮安市投資啊。”

“你說一說理由。”

“趙省長,我是這樣考慮的,按照本來的意思,通海集團公司最好是在西林市投資,但西林市的地位不同了,計劃單列市,屬於特大型城市,城市的人口接近千萬人了,小的投資,體會不到效果的,再說了,在西山省,通海集團公司參與城市建設屬於第一例,一定要成功,淮安市目前符合中等城市的要求,城市建設不需要過高的投資,通海集團公司能夠承受,淮安市還有着特殊的地理優勢,距離西林市不過3個小時的路程,航空業、鐵路和航運都是齊全的,如果有了外來的投資,城市一定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很大的變化,有了如此便利的交通條件,城市發生變化了,基礎設施完備了,外來的投資者一定會有信心,必然促進土地的升職,如此一來,通海集團公司的目的也達到了。”

趙海陽未置可否。

“少傑,你的考慮,都是很有道理的,但西林市還有其他的市州啊,有些地方的條件,比淮揚市還要好,省委省政府可以考慮通海集團公司在其他的市州選擇啊。”

徐少傑有些慌神,莫不是辛辛苦苦忙碌一番,爲他人做了嫁衣裳。

“趙省長,您看,淮安市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請您一定考慮啊。”

徐少傑的神色引起了趙海陽的注意,趙海陽哈哈大笑,趙海陽的笑聲,令徐少傑如釋負重,看來趙海陽省長早就有所考慮了。

很快,趙海陽轉移了話題。

“少傑,你現在是淮安市委書記了,工作中間,有一些什麼感受啊,說出來我聽聽,我可不想聽什麼大話和套話,更不想聽什麼表決心的話語啊。”

趙海陽的臉色嚴肅起來了,徐少傑清楚,這是趙海陽要考證他了,在西山省,沒有幾個人能夠和趙海陽這樣談話,這個時候,是非常關鍵的時刻,趙海陽提出的問題,表面看,很是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其中蘊含的深意,不僅僅在工作上,還有認識方面,徐少傑想起了丁原書記的提醒,不禁有些暗暗感激了。

“趙省長,我很年輕,出任淮安市委書記,我有些替自己幸運,如同我這樣的年紀,很多的人還是普通幹部,所以,我想到的很多,首先想到的,是我自己的出身。”

趙海陽沒有說話,靜靜看着徐少傑。

“我是出身普通家庭的,所以,對百姓的生活,是有一些瞭解的,我能夠擔任市委書記,就不會忘記他們,我不會背棄我的階層,我擔任領導了,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爲老百姓辦實事,我的簡歷,很簡單,西林大學畢業之後,進入了淮揚市委辦公室工作,很快下派到玉都鄉,當時的職務是區委副書記,後來擔任區委書記,雖然時間不長,可我的感觸很多,農民的生活,並不富裕,他們的要求不高,不會抱怨,儘管在收取賦稅的過程中,我們有很多的過激的行爲,農民還是認爲,種田完稅,天經地義,相反,有一些我們應該做的工作,在平時疏忽了,農民沒有提出意見,我們爲他們做了,他們很感激,從這些方面,我感覺到了農民的純樸和善良。”

徐少傑稍微停頓了一下。

“後來,我回到了淮揚市委辦公室工作,擔任丁原書記的秘書,丁書記的很多認識,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這些都是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我漸漸明白了,政府一定要爲百姓辦事,否則,就會慢慢失去百姓的支持。”

“到沙隆縣擔任縣長,是丁原書記對我的信任,在沙隆縣,我遇見了不少的事情,但我的認識,主要還是爲百姓辦實事,我在沙隆縣推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同時,對工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有自身的一些想法,水電站工程的建設,對沙隆縣的經濟發展,幫助會是巨大的,水電站併網發電以後,財政上能夠直接得到收益,還有普九的事情,我感覺到,城鄉的差別太大了,城市裡面的孩子,有着很好的教育環境,可農村裡面的孩子,卻不得不面臨着輟學的危險,加之學校的條件不好,老師都想着到更好的地方去教書,教育質量的差別是存在的,這些情況,黨委政府都必須要重視,不是說馬上想着改進,但要有慢慢解決問題的想法,不能任由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

“現在,我到淮安市擔任市委書記,我知道,自己太年輕了,缺乏工作經驗,但我還是抱定了辦實事的決心,淮安市的情況,和其他縣市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可基本的工作思路是一樣的,所以我考慮兩部走,一是改善城市和農村的基礎設施,目前正在興修的公路,就是第一步,接下來,我還考慮到,要改善教育環境,教育是基礎,當然,最爲主要的工作,還是發展經濟,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需要有着雄厚的資金來支持的,只要淮安市的經濟發展了,財政收入增加了,很多的事情就好辦了。”

趙海陽點點頭,慢悠悠開口了。

“少傑,你說的很實在,沒有什麼大話,都是自身的感受,我希望你能夠成功,回去之後,好好幹,有什麼困難和問題,可以直接找我,當然,我不希望你找我,我希望你能夠認真工作,克服一切的困難。”

趙海陽沒有多說,面對徐少傑這樣的聰明人,不需要說那麼多,前面已經有了一些接觸了,相信徐少傑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趙省長,我還是想得到實在的情況啊,您看,通海集團公司準備在西山省投資進行城市建設了,淮安市正好有一個龍源開發區,那裡有很多的土地,我剛剛是這樣考慮的,讓通海集團公司在開發區購買土地,這樣,政府獲得的資金,用於城市的建設,市政府沒有資金,就無法進行城市建設啊。”

“少傑,弄了這麼半天,你還是想到的這件事情啊。”

“是啊,趙省長,您看,通海集團的匡董事長已經答應了,參與西山省的城市建設,您也說了,西山省符合情況的,不僅僅是淮安市,這馬上就要開始談判了,我如果能夠得到準確的消息,也就安心很多了。”

“少傑,城市建設必須要通盤考慮的,你認爲淮安市的條件,是最好的嗎?”

“我認爲是最好的,趙省長,只要有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我保證,一定能夠建設好淮安市的。”

“這我清楚,但你要知道,搞好城市建設,需要不少的政策支持,還需要大規模的投資,這些事情,僅僅依靠淮安市是做不好的,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淮安市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了嗎?”

“趙省長,我現在不敢說淮安市做好了準備了,做好這方面的準備,還需要一段時間,您相信我,我一定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做好一切的準備的。”

“少傑,你還沒有明白我的意思啊,城市建設,不是說起來那麼容易的,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間,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操作的過程中間,有很多的政策紅線,這次爭取到通海集團的支持,是你的功勞,至於哪個地方作爲試點,還是需要省委省政府通盤考慮的,你到淮安市上任的時間不長,不一定能夠完全掌握情況,貿然接手這麼大的事情,恐怕有些力不從心的地方,你可要想仔細了。”

徐少傑更多的是高興,趙海陽說出來這樣的話,說明自己已經得到認可,趙海陽是擔心他出現麻煩,才暫時不考慮將淮安市作爲試點城市的,將引進資金的功勞算在他的身上,也是非常不錯的,但越是這樣,徐少傑越是要表露出來自己的能力。

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823章 徐老的遺言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14章 夜市驚魂(1)第852章 瑣事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782章 分工的變化第685章 人心(3)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804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5)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912章 出國考察第271章 第一刀第374章 春節瑣事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280章 老幹部座談會(2)第781章 中央領導視察(3)第554章 雷霆手段(1)第17章 入黨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216章 幹部的選擇第302章 拍板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258章 匠心獨具第261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1)第269章 下鄉(1)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791章 麻煩第92章 你不懂女人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609章 絕不到中紀委工作第802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3)第600章 重手第131章 英雄救美?(3)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376章 奇怪的養生之道第160章 反響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439章 抓現行(2)第484章 上任(2)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308章 忙亂(3)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297章 舌戰羣賢第45章 工作重點第386章 黃思軍的決定第59章 “花書記”倒了第106章 座談會第640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31章 大三的騷動第112章 年關(2)第449章 真正的風暴(4)第115章 視察(1)第782章 分工的變化第449章 真正的風暴(4)第307章 忙亂(2)第57章 運籌帷幄(2)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48章 一擼到底(2)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483章 上任(1)第901章 奇怪的告狀信(2)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188章 提前的調整(1)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741章 移交工作第222章 驚人的代價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650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3)第120章 面對**(2)第442章 飛來禍事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363章 瘋狂的前奏第251章 挖坑第875章 意外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551章 哭訴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417章 審時需度勢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496章 德陽市的情況(2)第276章 老幹部的怒火(1)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880章 馬留良的意見(1)
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823章 徐老的遺言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14章 夜市驚魂(1)第852章 瑣事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782章 分工的變化第685章 人心(3)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804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5)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912章 出國考察第271章 第一刀第374章 春節瑣事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280章 老幹部座談會(2)第781章 中央領導視察(3)第554章 雷霆手段(1)第17章 入黨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216章 幹部的選擇第302章 拍板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258章 匠心獨具第261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1)第269章 下鄉(1)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791章 麻煩第92章 你不懂女人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609章 絕不到中紀委工作第802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3)第600章 重手第131章 英雄救美?(3)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376章 奇怪的養生之道第160章 反響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439章 抓現行(2)第484章 上任(2)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308章 忙亂(3)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297章 舌戰羣賢第45章 工作重點第386章 黃思軍的決定第59章 “花書記”倒了第106章 座談會第640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31章 大三的騷動第112章 年關(2)第449章 真正的風暴(4)第115章 視察(1)第782章 分工的變化第449章 真正的風暴(4)第307章 忙亂(2)第57章 運籌帷幄(2)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48章 一擼到底(2)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483章 上任(1)第901章 奇怪的告狀信(2)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188章 提前的調整(1)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741章 移交工作第222章 驚人的代價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650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3)第120章 面對**(2)第442章 飛來禍事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363章 瘋狂的前奏第251章 挖坑第875章 意外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551章 哭訴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417章 審時需度勢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496章 德陽市的情況(2)第276章 老幹部的怒火(1)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880章 馬留良的意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