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引入彀

除非有聖旨明白無誤地封了郡王或親王,否則自稱“本王”便是一條僭越犯上的罪名,輕者申飭,重則能以大不敬論處。

所以李鳳寧當然不是因爲一時得意纔在一羣陌生人面前口口聲聲地“本王”前“本王”後。

李鳳寧極其平穩地一步步走向巡河署衙正屋的大門。即便不用回頭也知道所有人的視線都粘在她背上,但她卻恍若沒事人一樣輕鬆推開大門,然後自自然然地走了進去。

借兵一事,她之前就已經料到沒有那麼簡單了。

將軍帶兵不練兵,刺史練兵不帶兵,是赤月律法之中的鐵則。不過凡事總有例外,當然就會有事急從權的說法。李鳳寧爲滅寇而向蕭明樓借兵,此事本在兩可之間。如果李鳳寧仍然只是一介親王之女,蕭家也好似幾十年前那麼有底氣,那都不用張口就肯定是一個“不借”。只是眼下李鳳寧不只是“皇女”,蕭家更加沒有挺直腰桿的膽氣,所以她纔敢放話說“最好想清楚”。

但李鳳寧從來不以爲,蕭明樓能乖乖地低頭就範。打小在宮裡進進出出的她,見過的那些老大人們能做到面上恭敬就很是不易了。倚仗着身份資歷、家世名聲那些東西,她們就連皇帝都敢駁。她這麼個小小的“皇女”又算是什麼?

李鳳寧好整以暇地在主位上坐下。她擺開兩隻茶杯,先替其中一隻倒了茶,拿在手裡慢慢啜飲着其中半溫不熱的茶水,一雙眸子看向大門。

就在她目光落在門上沒多久的時候,門外傳來兩聲輕叩,“五殿下,令儀求見。”

李鳳寧嘴角一勾,心道一聲。

來了。

“進來。”她慢慢喝完了杯中的茶水,放下後才應道。

推門而入的是蕭令儀。

她雖然努力壓抑着,卻仍然掩不住那幾乎滿溢出來的興奮與躍躍欲試,連看着李鳳寧的目光都比平常亮幾分。她拉開門後回頭看了站在她身後的人,只有在這個時候,她的興奮才壓抑下去幾分,露出點不安來。

蕭令儀有這樣的表情不奇怪,不過令李鳳寧訝然的是,跟在她後頭的那個居然是蕭端宜。

這蕭端宜顯然是刻意收拾過自己的。他從頭到腳一色的淺青月白,乍看着有些素得不太像樣,再一眼過去,卻又能覺出十分用心來。密實到遮去衣料底色的同色繡紋就不去說了,發間青玉簪只露個溫潤通透的簪頭,倒顯得頭髮烏黑如墨。紫玉的耳璫小巧玲瓏,與那堪比玉石的肌膚互相映襯,簡直能把人給看愣了。

換在旁人眼裡只會覺得這人溫雅大方,果然不愧是赫赫蕭家的嫡子,李鳳寧卻能看出其中的精心來。

只不過……

在渭陽都打過照面了,他回寧城報信後還能不管不顧地再次出來拋頭露面;滿京師的謠言都說她爲個青樓伎子能連家都不回,他卻刻意把自己打扮成一副素淡乾淨的樣子晃回她面前。

對於努力表達“他根本不想嫁給她”這個觀點,蕭二還真是不遺餘力。

被人如此“委婉”地拒絕不是一種良好的體驗。只不過李鳳寧眼下心思不在這上頭,又因她也對蕭端宜這個人也沒有什麼想法,所以心裡雖然不爽快卻也轉瞬就拋諸腦後。她只是轉向蕭令儀,微擡起一點脣角,將表情維持在足夠溫和卻又不是微笑的地步,“令儀尋我有事?”她說着又再取出一隻杯子來,斟了茶然後伸手指了指書案前的兩把椅子,示意他們坐。

蕭令儀顯然滿心都被事情佔滿,以至於連道謝都忘記,直接就這麼坐下了。她才沾上椅面就抻長脖子,嘴都張開了卻彷彿想起什麼,硬生生地忍住,然後朝蕭端宜看了眼。蕭端宜倒是規規矩矩地欠身謝過才坐下,只是接觸到蕭令儀的眼神後眉頭一皺臉色一沉,神色裡的不悅表達到了旁人都不能裝不明白的地步。蕭令儀頓時蔫了兩分,再開口時連聲音裡都帶上一股垂頭喪氣的意味,“五殿下厚愛,只是我,我……”

“我”了半天,卻到底沒把推辭的話說出來。

“令儀雖然癡心好武,到底年輕識淺,也從沒帶過兵領過將。”蕭端宜接口,聲音不溫不火,“若是尋常演練,五殿下吩咐一聲令儀必欣然從命。只如今剿匪乃是正經的朝廷大事,令儀一介白身,實在不敢腆顏應承。還請五殿下見諒。”

蕭端宜這一番話娓娓而來,先擺出蕭令儀年輕,後又點出她並無官職在身,再砸出“朝廷大事”來,句句都算是有條有理。加上他語聲柔和嗓音清柔,不知不覺就能人聽了進去。而蕭令儀雖然一副心有不甘的懊喪模樣,卻只是坐在那裡垂頭喪氣,半點沒有反駁截斷的意思,顯然她心裡再想點頭,卻仍然認可了蕭端宜代她決定。

這兄妹倆倒是關係好。

李鳳寧看看這個蕭端宜,又看看蕭令儀。

李鳳寧見多了親生姐妹都不合,譬如太女與幾位皇女,又譬如她和李鸞儀,眼下這兩個只是從堂兄妹卻如此親近。李鳳寧一時間倒是對能教出這樣兩個孩子的蕭刺史有了幾分好感。

只是,好感歸好感。

李鳳寧的目光定在蕭令儀身上。

謝雲亭出事之後,她不顧母親的反對多次來到渭南查探,既能念舊就不會忘本。她會蒙面教訓巡河官,雖然看着稚氣任性,也是胸有正氣、急公好義。而違背本意也願意聽哥哥的話,推展開來足可見孝悌上頭也沒有問題。

最妙的是,她娘還是燕州刺史。

李鳳寧淺淺一笑。

這麼個人,她是不可能就這麼放過的。

她一邊又替自己倒了茶,一邊說:“令儀可有想過將來?”

蕭令儀顯然沒預計到她會說什麼將來,足足的一愣之後只是跟着重複了一遍,“將來?”

倒是蕭端宜眉頭皺了下。

“蕭刺史到了四品的確是可以蔭封,卻最多蔭你個七品的閒職。若不想你蹉跎一生,必然送你去京師蕭家。”

李鳳寧還藏了一句話沒說。

其實除了蔭封,還可以舉薦。只是當初先帝是因爲燕州謝太守尾大不掉,才特特將蕭明樓給“刺”進寧城。如果蕭明樓把女兒安排進太守府裡做事,就是明說了她已經跟謝太守同流合污,那她的仕途也就可以到此爲止了。

顯然無論是蕭令儀還是蕭端宜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李鳳寧只一句話就讓整間屋子的氣氛都沉了下來。

“進了京,你能走的無非兩條路。一是靠蕭明堂,二是去科考。”李鳳寧繼續緩緩地說着。她語調輕鬆平常,彷彿說着最無關緊要的事,可是與兄妹兩越來越沉肅的表情,倒是相映成趣,“第一條,你自己得會鑽營,第二條麼,只怕你費的時日會有些長。”

蕭端宜在椅子上動了動。

別人當着他的面,直呼他母親的姓名還真是一種相當新鮮也相當令人不舒服的體驗。可偏偏這人的身份,她的確就是有資格那麼不帶敬意不帶客套,那麼連名帶姓地叫。

而蕭令儀,表情裡的茫然更多了。

看蕭令儀這模樣,只怕從不知道察言觀色是什麼滋味。媚上欺下、孝敬賄賂之類也不知花上多少年才能學會。

至於讀書,也不是李鳳寧小看她。

整個京師的高門大戶裡,母親官越大女兒肯認真讀書的就越少。而蕭令儀醉心武藝,想她逼迫自己拼命讀書,似乎也不太可能。

“五殿下以爲如何?”蕭端宜突然開口,聲音完全不若之前淡定,“令儀領兵去滅了賊寇,殿下就能保她有個好出身了?”

李鳳寧瞄他一眼,笑了。

“我這回出京,本來就只是爲了看看燕州。我沒想生事,卻還是鬧到如今這副田地。”李鳳寧說着,不由得唏噓一聲,“現下就算我想退都沒法退了。不用等我回京,參我的摺子就肯定已經堆到勤誨齋的案頭上。”

李鳳寧語調還算輕鬆,卻聽得那兄妹兩個對看一眼後,沉默下來。

“賊寇滅不掉對我不是好事,但是清繳乾淨了,我的麻煩也未必就能少點。”李鳳寧目光一轉,看着蕭令儀,“但是令儀你就不同了。”李鳳寧的聲音不由自主地輕柔了幾分,在傍晚漸漸暗下來的屋子裡,彷彿吸納了某些眼睛看不見的東西,然後緩緩地從耳朵滲透到人心裡去,“用兵又不像做文章,有紙有筆就能來一篇。眼下你若是能領着人去剿匪,敗了於你是‘年輕識淺’,於我是債多不愁。但若是勝了……”

“勝了……”蕭令儀雖然聲音也不響亮,可她眼裡跳動的火苗卻任誰都可以輕易看出來。

“令儀你慢慢考慮,到明晨來答覆我就好。”

第283章 隨兒來相勸第353章 梓言留棲梧第31章 夜路第138章 上巳節 - 5第255章 大理寺尋盟第124章 回家忙第116章 書房議第6章 殷六第54章 他處第164章 將離江夏第223章 宮中陪鳳後第191章 再遇鳳七第298章 染露失蹤了第77章 疑惑重第227章 大朝語輕狂第281章 街邊流言起第128章 嫁我嗎第70章 破摔第385章 尋常家中事第157章 鹹菜藥材第133章 遇曹璉第87章 僱人手第269章 清容破迷障第41章 轉章第106章 上賊島第168章 都護馬民第10章 王子第89章 蕭端宜第232章 山雨起微風第287章 你讓我想想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196章 清容辭行第298章 染露失蹤了第217章 小院見梓言第170章 敦葉茶樓第300章 夫賢婦禍少第326章 宮中隨兒怒第241章 府中傳喜訊第197章 噩耗突臨第267章 寒夜縹緲言第356章 豫州或隱民第89章 蕭端宜第135章 上巳節 - 2第345章 清容突然悟第280章 “妹妹”與妹妹第334章 河上行鳳舸第216章 書房衆人議第226章 深夜回家來第257章 秦王生辰夜第177章 後帳閒談第69章 帝崩第113章 姐妹親第386章 安王府後院第374章 殿中議令儀第282章 書房察危機第373章 玉牌掛李璋第1章 碼頭第311章 令儀傳話去第386章 安王府後院第298章 染露失蹤了第117章 連家人第169章 我很想你第276章 梓言歸家來第302章 酒樓親道謝第47章 花園第215章 王女與王子第164章 將離江夏第348章 飽暖欲思動第383章 帳中說局勢第357章 端宜語傳聞第265章 亭中訴衷腸第260章 冬日難眠夜第14章 賞花第281章 街邊流言起第182章 虛張聲勢第171章 雙人同騎第42章 偶遇第66章 聖旨第146章 得令儀第92章 海路崎第221章 書房議政事第360章 梓言疑端宜第91章 蕭端宜第323章 銀闕宮中寢第105章 出兵令第293章 □□後院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79章 偶得知第208章 重回舊居第33章 定計第124章 回家忙第189章 往事如風第173章 草原趕路第168章 都護馬民第246章 夫君慢慢談第19章 梓言第125章 軍器監第205章 十一月初第205章 十一月初第77章 疑惑重
第283章 隨兒來相勸第353章 梓言留棲梧第31章 夜路第138章 上巳節 - 5第255章 大理寺尋盟第124章 回家忙第116章 書房議第6章 殷六第54章 他處第164章 將離江夏第223章 宮中陪鳳後第191章 再遇鳳七第298章 染露失蹤了第77章 疑惑重第227章 大朝語輕狂第281章 街邊流言起第128章 嫁我嗎第70章 破摔第385章 尋常家中事第157章 鹹菜藥材第133章 遇曹璉第87章 僱人手第269章 清容破迷障第41章 轉章第106章 上賊島第168章 都護馬民第10章 王子第89章 蕭端宜第232章 山雨起微風第287章 你讓我想想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196章 清容辭行第298章 染露失蹤了第217章 小院見梓言第170章 敦葉茶樓第300章 夫賢婦禍少第326章 宮中隨兒怒第241章 府中傳喜訊第197章 噩耗突臨第267章 寒夜縹緲言第356章 豫州或隱民第89章 蕭端宜第135章 上巳節 - 2第345章 清容突然悟第280章 “妹妹”與妹妹第334章 河上行鳳舸第216章 書房衆人議第226章 深夜回家來第257章 秦王生辰夜第177章 後帳閒談第69章 帝崩第113章 姐妹親第386章 安王府後院第374章 殿中議令儀第282章 書房察危機第373章 玉牌掛李璋第1章 碼頭第311章 令儀傳話去第386章 安王府後院第298章 染露失蹤了第117章 連家人第169章 我很想你第276章 梓言歸家來第302章 酒樓親道謝第47章 花園第215章 王女與王子第164章 將離江夏第348章 飽暖欲思動第383章 帳中說局勢第357章 端宜語傳聞第265章 亭中訴衷腸第260章 冬日難眠夜第14章 賞花第281章 街邊流言起第182章 虛張聲勢第171章 雙人同騎第42章 偶遇第66章 聖旨第146章 得令儀第92章 海路崎第221章 書房議政事第360章 梓言疑端宜第91章 蕭端宜第323章 銀闕宮中寢第105章 出兵令第293章 □□後院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79章 偶得知第208章 重回舊居第33章 定計第124章 回家忙第189章 往事如風第173章 草原趕路第168章 都護馬民第246章 夫君慢慢談第19章 梓言第125章 軍器監第205章 十一月初第205章 十一月初第77章 疑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