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 雲開月明

畢自嚴到底是前任‘首輔’,根基,威望都遠勝於孫傳庭,孫傳庭在很多人看來,是乾清宮硬生生推上來的,缺乏足夠的聲望。

本來喧沸的京城,安靜片刻後,忽然再次甚囂塵上,大過於天。

京城內外熱烈的傳出了一則謠言:孫傳庭即將下臺,畢自嚴復起爲首輔!

這則謠言着實有理有據,可信度非常高,因此京城稍一沸揚,便要隨風起浪,颶風般刮過整個大明。

不知道多少人翹首以盼的想着這位畢閣老東山再起,哪怕他們當初一樣的反對他,痛恨他。

畢自嚴不知道有沒有聽到這樣的謠言,在公佈行蹤的第二天,他就去了皇家政院。

作爲前三屆的院長,畢自嚴在皇家政院還是有基礎的,宋應星自然是好生招待。

皇家政院在這個紛擾的時刻,是最受矚目的地方之一,不止是皇家政院的往屆,應屆的畢業生,各地大學的學生,正在以各種不同形式,如潮汐澎湃,瘋狂般的涌入官場。

而秦政益已然是已經步入省級序列,更是激起了無數政院系的狂熱憧憬。

畢自嚴與宋應星以及政院的一些高層,在政院的小路上漫步,說着一些感慨的話。

“這政院是我當年秉承皇上之意建的,不曾想十多年過去,竟然有如此規模……”

宋應星在政院多年,最是感同身受,笑着道“老大人是太忙了,而今閒下來,不若在政院住一陣子,給學生們上上課?”

畢自嚴對於宋應星隱晦的邀請沒有迴應,道:“我聽說,緬甸,暹羅,甚至錫蘭北面的莫臥兒帝國,西夷諸國都派年輕人來入院求學?”

宋應星笑着,道:“政院裡是有各國的學生,總數在兩百左右,我們一視同仁,鼓勵他們向學。”

畢自嚴讚許的點頭,道“早年我在宮裡與陛下閒聊,曾討論一國之盛表現在哪裡,陛下說了三個。第一個,是經濟,這個包含廣闊,如農業,商業,手工業的繁盛衰弱等等。第二,是軍事實力,就是軍隊的戰鬥力,不用贅言。第三個,就是文化。我大明乃是中國,中國文化自古昌盛繁榮,無可比擬,歷經千年,底蘊深厚,盛而不衰。‘文化改革’也是‘景正新政’最重要的一部分人,政院是代表之一,你們要努力發展,長揚於天下,切不可驕傲自滿……”

宋應星等一干人聽着畢自嚴這麼說,自然是振奮,連連謙虛不敢。

畢自嚴踱着步子,來來往往的學生不少人圍觀,議論紛紛。

畢自嚴恍若未覺,又說了一陣,鋪墊差不多,他便轉向正題,道:“現在朝廷急需用人,政院是重要的人才輸出地之一。我昨日與孫首輔談了很久,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各地中小學要擴大規模,高中,大學要放開限制,擴招。對天下人才要放到同一個框架比較,擇優而仕,方能不辜負陛下與億萬百姓的期望……”

宋應星等人聽着,自然是點頭應是,卻顯得頗爲拘謹,沒敢多說。

外面謠傳孫傳庭將下臺,畢自嚴復起,那麼,畢自嚴到底要不要復起?他在這個時候突兀的入京,是不是就已經準備復起了?

畢自嚴彷彿沒有察覺這些人的異樣,站在偌大的圖書樓前,道:“我這次入京是給太后娘娘賀壽,過不了多久就會回鄉,有什麼難題就跟我說,趁着還在京城,我這張老臉還有點用的時候。”

宋應星等人聽着畢自嚴的話,心頭一驚。

畢閣老這是沒有復起的意思?

畢自嚴在皇家政院走了一圈,吃了頓飯,便迴轉張國維府邸。

畢自嚴這些話在他還沒有離開皇家政院就傳了出去,不知道多少人爲此很是失望,很多人排着隊在張府,準備勸說畢自嚴。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現在唯有畢自嚴能收拾這個爛攤子,孫傳庭再這麼繼續下去,非得天下大亂不可!

張國維統統擋駕,畢自嚴誰也沒見。

在傍晚,離下班還有半個時辰,畢自嚴忽然出現在禮部。

禮部尚書呂大器十分驚訝,還是連忙將畢自嚴請了進去。

相對於現在的朝局來說,呂大器是晚輩,剛剛接任禮部尚書沒多久,自然對畢自嚴分外敬重。

呂大器陪着畢自嚴,在禮部走着,不斷的介紹着禮部的革新以及變化。

走了一陣,畢自嚴看着顯得異常空曠,冷清的禮部衙門,笑着道“沒有故意掩飾什麼,不想讓我看的吧?”

呂大器連忙擡手,道:“下官哪敢糊弄老大人,只要您想去的,我都帶您去,保證沒有任何隱瞞。”

畢自嚴這才微微點頭,走進右側廊廡,道:“聽說,你們在編《崇禎實錄》?”

朱栩繼位之初,翰林院選取的年號是‘崇禎’,在開啓正式的改革後,朱栩才改用現在的年號‘景正’,各有深刻寓意。

呂大器神色微肅,道“是。而今改革如火如荼,需要對一些事情進行記錄,總結,對當今,後人有個交代,以免時長日遠被埋沒。”

畢自嚴揹着一隻手,慢慢的看着前面,道:“是這個道理,不止是記錄一些事情,讓後人明白我們曾經的經歷,還要明確一些事情,不能含含糊糊,讓後人戳我們脊樑骨。比如,這首輔,閣臣,六部尚書的任期就是八年,辭官的首輔,閣臣不能復起,一個官員在一個部門任職期限不能超過十年,地方巡撫的任期也是兩屆八年,巡撫衙門任期不超過十五年,你們要明明白白的寫清楚……”

呂大器聽着神色大驚,這老大人的意思,是明確說他不會復起了?

禮部一干人對視,表情有些複雜。

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人是希望這位畢閣老回爐的,畢竟這位行事穩重,不會如此‘出格’,他們的壓力不會這麼的大。

畢自嚴走了幾步,又道:“對於一些禮法,你們要梳理清楚,對於‘新禮法’下的一系列事情,也要有個定案。誰是佞臣,昏臣,奸臣?誰是忠臣,能臣,直臣?誰是兩面砌牆,隨風搖擺的牆頭草?誰在大事臨頭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力挽狂瀾?誰畏懼艱難,搖擺不前,明哲保身?誰又渾渾噩噩,無所事事,誤國誤民?要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春秋筆法……”

呂大器心頭一跳,神情凜然。

這個時候對崇禎年間的官員進行評點,落案,是不是早了點?

如果現在開始對這些人進行落案,現在的官場會怎樣的震動?他們會怎麼看,畢竟崇禎年間離現在還不足八年,朝廷內外的官員多數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若是一個不好,他們如何自處?

一本實錄是要傳千秋的,等於是史書,官場之人會不會人人自危,惶恐不安?

呂大器轉瞬也清醒,畢自嚴這是要對現在官場的混亂進行警告,對那些心思難測的人進行震懾。

畢自嚴在禮部走走停停,待了小半個時辰才離開。

京城如同沸騰的氣氛被澆了盆冷水,畢自嚴不會復出,讓太多的人的急切想法蒸發。

又過一天,畢自嚴出現在內閣大樓二樓,對議會議員,在京的衆多官員,進行了一次演講。

畢自嚴的演講沒有引經據典,長篇大論,而是以一種平述的語氣,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呼籲大明所有人團結,支持內閣,支持首輔,並申明瞭內閣穩定的重要性,內閣不穩的可怕後果。

這一次的演講,完整的闡述了畢自嚴的想法,表達了他對孫傳庭以及現有朝廷的肯定與支持。

消息很快傳出去,京城上下內外都明白了,畢自嚴不是來複起的,而是來救火的!

有人不甘心,想方設法的要拱畢自嚴上位,有人黯然罷手無可奈何,有人則默默無聲靜等變化。

又過一天,畢自嚴在朝報上發表了署名文章,詳細的闡述了朝廷的‘購地令’。

但是畢自嚴的側重點不同,他不強調徹底收購,而是重點介紹了其中一個購地方式,那就是‘借租模式’。

朝廷成立全國性的土地管理機構,租用這些士紳的土地,地權歸士紳,使用權歸朝廷,爲期五年,五年一續,租金按半年支付,二十年後,土地歸朝廷,朝廷將支付一筆收購金。

這種模式,在很多人看來,與強購沒有什麼區別,但也算是朝廷的一種讓步,緩和了朝廷與士紳激烈對峙的局面。

但是,根本原因,是朝廷沒錢了。

哪怕有皇家銀行的支持,國庫也無法支持全面收購所有土地,除非皇家銀行開啓印鈔機。

這種情況,不管是朝廷還是朱栩,都不會允許。

畢自嚴不斷髮聲,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減輕了孫傳庭的壓力,給他爭取了不少時間。

畢自嚴明面上在京城待了七天,最後一站,是大元帥府,與孫承宗,秦良玉,曹文詔喝茶閒聊,陪着的是兵部尚書張國維。

畢自嚴與孫承宗是老搭檔,老夥伴了,兩人久別重逢,下棋喝茶,自然是好一份愜意。

孫承宗摔了一跤,現在只能勉強拄着柺杖走路,大部分時間是坐在椅子上。

他與畢自嚴對弈,說了好久的感慨,慢慢的也轉到正題。

畢自嚴看了眼秦良玉與曹文詔,笑着與孫承宗道“帥府也是後繼有人,怎麼樣,什麼時候走?”

這裡都不算外人,自沒什麼避諱。

孫承宗拍了拍腿,道:“我倒是想走,但是陛下不願意放人。不過這半年我差不多都不來帥府,一直在府裡修養,與致仕也無甚兩樣。”

畢自嚴喝了口茶,淡淡道:“還穩得住?”

畢自嚴話音一落,張國維,秦良玉,曹文詔神色俱是微動,涼亭裡瞬時安靜。

警備部隊的譁變雖然沒有正規部隊譁變那般嚴重,但也讓大明上下極其警惕,在當前局勢下,甚是不安。

若是有軍隊譁變,哪怕是極小一部分人,那預示的情況是已經極其嚴重!

當然,眼下情況已經很嚴重,令大明上下很是心驚。

身在承德避暑山莊的朱栩沒有任何態度,安靜如常,這令帥府更加謹慎,各種行動飛速,對軍隊進行覈查,牢牢把控,生怕出一絲意外。

若是真的發生了軍隊譁變,那種後果不可想象,他們都將難辭其咎!

孫承宗倒是面色如常,道:“在你入京的前一天,我已經動用帥印,給各地發了嚴令,目前都在掌握中。”

畢自嚴手裡的茶杯一頓,旋即瞭然。

孫承宗不可能在三兩天就能傳令大明全國各地,孫承宗說入京時間,是畢自嚴真正的入京時間。

瞞得過其他人容易,想要瞞過掌握軍情局的孫承宗自然是沒可能,即便事前不知,事後也會有反饋。

畢自嚴放下茶杯,轉頭看向曹文詔,道:“曹副元帥,皇家軍團閒置的也夠久了,要不要動一動?”

曹文詔很低調,在他進入帥府後,他將接替孫承宗成爲第二任帥府元帥,執掌明朝全部軍隊的流言蜚語就滿京城。

聽着畢自嚴的話,曹文詔微怔,道:“老大人的意思是?”

按禮來說,畢自嚴不應該也不會插手軍隊。

畢自嚴道:“工部那邊將環省官道修成了,從北京出發,到天津,再沿海南下,轉道雲南,貴州,四川,從陝西,山西再回京,一個大圈,有沒有興趣走一走?”

孫承宗看出來了,道“是陛下的意思?”

畢自嚴點頭,道:“皇上的意思,必要的話,對暹羅或者緬甸出手,規模小聲音要大。”

孫承宗,秦良玉等人頓時會意,這是要轉移國內改革的視線。

曹文詔沉思片刻,道:“好,我出京一趟,兩支騎兵也調回來,如果有必要的話,我看看緬甸的象軍能擋得住我幾炮!”

這是朱栩的意思,孫承宗自然沒話說,捏着棋子,道:“還有什麼別的話?”

畢自嚴落子,道:“沒什麼了,孫白谷未來一段時間處境都不會好,你是內閣右次輔,不要總那麼清閒,讓人說閒話。”

畢自嚴現在是無官一身輕,行爲說話是從容自如,輕鬆寫意,完全不復幾年前的暮暮沉沉。

孫承宗沉吟一聲,道:“過幾日,我順運河南下,與各地的大都督,總兵聊一聊。”

畢自嚴點頭,這是要穩住軍隊,確保沒有萬一,同時給孫傳庭緩解壓力。

朝廷這邊緊鑼密鼓,想法設法的緩解士紳的反彈壓力,各級部門的推進工作雖然有所放緩,但又迅速恢復。

蘇揚杭三府。

由於王周的霸道行徑,無數士紳膽寒,日夜憂慮,難以入睡。

傅昌宗藉此機會,在蘇州府約見了五十名土地最多的士紳,一席酒宴,恩威並施,終於讓這些士紳答應將地‘租給’朝廷。

這五十個解決了,其他的大小士紳再無抵抗之力,蘇揚杭三府的收地行動在一種‘眨眼間’的速度完成大半,驚住了整個大明的士紳階層。

到了七月中,大明頭頂的太陽比之往年絲毫不差,一樣的酷烈,照耀下的土地彷彿要燃燒起來,在外面走幾步都感覺呼吸困難,悶熱難耐。

朝廷的‘購地令’依舊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中,反對的聲音依舊強烈,五花八門的事件層出不窮,地方,朝廷疲於應對。

成都府,成都縣。

四川本是天府之國,向來是富裕之地,但在天災之下,這裡也是受災最重,紛亂最多的地方,僅次於陝西,貴州。

朝廷的‘購地令’同樣在這裡推進,但四川的形勢相當複雜,地方上士紳尤爲頑固,並且各種勢力交錯,沒有地方官府的堅定,強力的支持,簡直是寸步難行。

元家。

元家祖上是土司,後來歸化與漢人無異,在四川有名有姓,家資豐厚,田產無數。

元家這一代的家主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官至員外郎,致仕多年,七十多歲,是一個嚴厲,霸道的家主,名叫元正。

他本有三個兒子,可惜都早早逝去,唯獨留下一個孫子。

孫子是成都大學的學生,還有兩年畢業,是堅定的‘新政’支持者。

名叫元生。

他站在元正身前,看着坐在椅子上的爺爺,苦口婆心講的口乾舌燥,道“爺爺,你怎麼就聽不明白呢?這是國之大事,爲國謀長遠,爲百姓謀福祉,乃是前所未有的千秋功業……朝廷願意出足夠的銀元買地,爲什麼非攥着不買……”

元正坐在椅子上,雙手扶着柺杖,蒼老的臉上面無表情,淡淡道:“這是祖產,是祖輩的血汗,你而今想要賣掉,這是不忠不孝之舉,你讓我死後有何面目去見地下的祖輩?”

元生被噎的說不出話來,好說歹說都說完了,元生直接道:“你現在不賣,一到我手裡我肯定賣!”

元正頓時大怒,拿起柺杖就打,怒吼道:“我還沒死,你就要zào fǎn了嗎!”

元正一抱頭,轉身就跑。

城外,一個村子,一個三十多的婦人,看着來勸說的自家二叔,抱着孩子,頭埋在襁褓裡,輕輕搖搖晃晃,對這位二叔的話,置若罔聞。

這個二叔二十五六,在大學旁聽過,是一個非常熱血的年輕人,看着大嫂,道:“大嫂,官府那邊說了,大哥的二百畝地,只要租借給朝廷,你什麼也不用做,每年分得三十兩,這麼好的事情,哪裡去找?還有,將來我這大侄子長大了,保送縣學,學費分文不收,這出人頭地就是遲早的事情……”

婦人似乎被說煩了,擡起頭,木然着臉道:“這是你大哥留給我的,將來我要完完整整的留給我兒子,你不用說了,說什麼我也不會給別人。”

年輕人聽的惱怒,又無可奈何,當真是頭疼無比。

……

諸如此類的情況不勝枚舉,朝廷的‘購地令’面對着現實的殘酷抵制。

但即便如此,依舊沒有能阻止朝廷的收購行動,對於釘子戶,朝廷採取了先易後難的方法,將能收的地,儘快握到了手裡。

到了八月中,在清田小組,組長李邦華手裡的田畝賬冊上,可供分的田畝數已經到了六萬萬畝!

其中最爲艱難的南直隸,蘇揚杭三府等,基本完成,丈量隊伍整日在田地裡清丈,忙忙碌碌,無休無止。

等到年底的時候,李邦華手裡的賬冊上的數字,已經到了‘七萬萬’,將大明關內的田畝收購到了近七成!

雖然這其中還有很多問題,反撲聲浪高漲,依舊讓內閣很是振奮。

內閣,傅昌宗已經回京,抱着茶杯坐在椅子上,笑着道:“七萬萬畝,足夠了,這些地一分下去,那些士紳大戶怕就沒了佃戶,只能親手種地了。”

周應秋也很是樂觀,道:“今年丈量隊,戶籍登記,災民審覈,安置,採購等等,已經基本熟練,有了一些經驗,明年,可以開啓大規模的分地了。”

“對,就從遼東開始,關內的,讓他們再鬧一鬧,到時候看誰先哭!”靖王近來壓力不小,難得的有笑容。

不遠處的沈珣聽着衆閣老罕見的輕鬆愉快的聊天,思忖着道“分地的事情,基本上是沒有太大壓力了。我倒是憂慮後面,而今地多人少,種地的青壯未必夠。”

大明的疆土空前遼闊,總田畝數擴大了十五億畝以上,加上移民造成各地的空虛,百姓們分到的田畝數必然會很多,很可能種不過來。

孫傳庭這個時候說話,道:“所以,耕具,耕牛等能夠減輕勞作壓力,增加耕地面積,農民收入的工具、牲畜要大肆鼓勵,扶持,內閣要整理出一套辦法來,不能災情下農民逃出去,災情過了地一樣沒人種……”

周應秋道“我讓幕僚司做,再讓五部詳細商議一下,拿出一個具體的辦法來。”

孫傳庭點頭,看向傅昌宗道:“傅閣老,你待會兒去見一見李邦華,讓他將明年的計劃做好拿給我看,還有三部尚書調整的事情,找個時間,開個擴大會議,向外面透透風。”

乾清宮已經同意孫傳庭的提議,對戶部,工部,吏部三個尚書位置進行調整。

傅昌宗倒是沒有什麼意見,道:“曹鼎蛟的位置不動,魏學濂,孟兆祥兩人我打算調入戶部,擔任郎中。”

這三人,也是政院系的領袖,雖然沒有秦政益那麼奪目,進階的那麼快,但所有人都看好他們的前途。

孫傳庭平靜的看了傅昌宗一眼,思索片刻,道:“好。”

至於曹鼎蛟爲什麼不動,那是因爲曹文詔刻意的在壓着,曾經與內閣的閣臣打過招呼。

曹文詔這位未來的大元帥府元帥,內閣右次輔,即便是孫傳庭也要賣幾分面子。

在這些大人物的三言兩語中,大明年底的人事大變動,就這樣確定了。

——

二羣,歡迎大家加入吐槽作者菌:298231914。

第1272章 有什麼話說?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1442章 格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兩百五十六章 訓斥楊漣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1382章 城破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降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1215章 無聲無息的對峙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434章 飽暖思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十五章 漿糊第1140章 開戰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一百四十章 槍炮的威力(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1413章 嚴重的後果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五百二十八章 官身納稅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1525章 恩送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182章 陷阱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三十章 密辛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一千零十三章 察哈爾最後的手段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
第1272章 有什麼話說?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1442章 格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兩百五十六章 訓斥楊漣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1382章 城破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降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1215章 無聲無息的對峙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434章 飽暖思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十五章 漿糊第1140章 開戰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一百四十章 槍炮的威力(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1413章 嚴重的後果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五百二十八章 官身納稅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1525章 恩送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182章 陷阱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三十章 密辛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一千零十三章 察哈爾最後的手段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