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章 唐猊玉帶

夜色深沉,鄭仁基端坐鄭府中堂,面沉似水。

原來,鄭仁基手中有一條祖傳的腰帶,名爲唐猊玉帶,以天蠶絲編織而成,內襯金絲,是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命治下能工巧匠所造,共十二條,分賜給他帳下大臣。鄭仁基的祖上鄭渾,是曹操麾下的重臣,又是鄭氏所出,故而得到一條。

鄭渾死後,唐猊玉帶就變成了鄭家的傳家寶。

北祖七房分治時,唐猊玉帶由鄭仁基的祖上鄭連山得到,併成爲安遠堂的象徵。

這條唐猊玉帶,名氣極大。

鄭仁基在長安的時候,楊素就曾露出口風,想要以萬金購買,但是被鄭仁基拒絕。

今天,鄭仁基參加一個詩會,結交了一些名流。

詩會上,就有洛陽本地的一位名士提出,想要見識一下這條唐猊玉帶。鄭仁基當然不會拒絕,於是派人回家來拿。不成想,翻箱倒櫃之下,卻找不到唐猊玉帶。鄭仁基聽說之後,連詩會都顧不得參加了,和顏師古急急忙忙的趕回來查看。

據一位下人說:前兩天鄭言慶曾來過一次老宅,而且還進了內宅。

鄭仁基連忙確認,得知兩天前,鄭言慶的確來過一次鄭府。

只是當時崔夫人帶着崔道林,前往洛陽豪族,同時也是北周柱國之後於仲文家中,恭賀於仲文榮升太子率衛之職,所以不在家中。據家人稟報,當時鄭言慶帶了田莊供品,下人們就讓他把供品送到後宅。而後,鄭言慶就急匆匆的離開了。

崔夫人說:“定然是這小賊偷走了夫君的寶貝。”

顏師古卻搖頭說:“鄭言慶年紀尚小,未必會知道玉帶的珍貴。再說了,那孩子既然能說出孔融讓梨的故事,想必也是個品德高尚之人,怎可能行此宵小之事?”

他不好說他見過鄭言慶,也不好說他和鄭言慶打過賭。

但直覺告訴他,鄭言慶並不是那種見利忘義之徒,下意識的站出來爲言慶開脫。

哪知崔夫人卻說:“顏叔叔出身高門,所見之人,皆高尚之輩,焉知這等卑賤奴才的惡根?鄭言慶的祖父鄭世安,是個閹奴,靠阿諛奉承而得老太爺的信任。鄭言慶從小被那閹奴所收養,耳濡目染之下,難免學會刻薄奸猾,只是善於掩飾罷了。

也不知從何處聽了個孔融讓梨的故事,就不知尊卑,妄言教導宏毅。

夫君,以妾身之見,偷走玉帶的人,定是那閹奴之後。不若去他住處搜查,說不定能發現端倪。當然了,如若是他住處沒有,也正好還他個清白,豈不是一舉兩得。”

鄭仁基原本也不認爲言慶會偷走玉帶,但崔夫人這麼一說,他倒是不由得動心了。

於是,派崔道林和鄭爲善兩人連夜趕赴田莊,搜查鄭言慶的住處。

而後他又派人在家中尋找,結果還是沒有找到那唐猊玉帶……

崔道林押着鄭世安尊孫回來了,他手捧玉帶,匆匆走進了中堂,“老爺,在田莊上找到了老爺的寶貝。小賊想必還沒有找到出手的買家,被老奴正好人贓俱獲。”

說着,他把玉帶放在了書案上。

崔夫人冷冷道:“你看,我沒有說錯吧,我早就看出,那一老一少,都不是好人。”

鄭仁基勃然大怒,“把這兩個賤奴給我拉出去,亂棍打死!”

鄭世安大聲叫嚷道:“大公子,冤枉,冤枉啊……”

“大兄,這是你的家事,小弟本不該插嘴。只是……何不把那祖孫帶上來,當面對證?如今這人贓俱獲,想來他們也說不出什麼。這樣一來,更顯大兄的公正嚴明。”

即便玉帶放在面前,顏師古還是無法相信,是言慶偷得。

他見過鄭言慶,也能感覺到,鄭言慶骨子裡透着的一股執拗和高傲。他不相信,鄭言慶會做出這樣的醜事,可贓物就在面前,他又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正好鄭世安喊冤,顏師古覺得自己應該說兩句,即便真的是鄭言慶偷走,也必須要他親口承認才行。

鄭仁基點點頭:“賢弟說的也有道理,如此,就把那賊奴帶進來,讓他們當面承認。”

崔夫人眉頭一蹙,心中難免有些不快。

但這話是出自顏師古之口,她還真沒辦法出面拒絕。

鄭爲善把五花大綁的鄭世安祖孫帶到了中堂上。鄭世安一身中衣,披頭散髮,但臉上卻露出憤怒之色。而鄭言慶這時候卻冷靜下來,他心知,這是有人在陷害他。

故而,進了中堂,他昂首不拜。

冰冷的目光掃過堂上衆人,最後在崔夫人身上停留一下,然後挺着胸巍然不懼。

一開始,他以爲是顏師古在裡面搗鬼。

但很快就把這個想法否定了!

顏師古出身世家,的確是很高傲,但並非壞人。除了和自己有賭約之外,似乎沒什麼衝突。而且,賭約尚在,顏師古也不可能這時候翻臉,否則就顯得心虛,好像怕失敗一樣。越是高傲的人,就越是自負。似顏師古,絕不可能耍出花招。

鄭仁基?

那只是個公子哥,也不至於用這樣的手段,來對付自己祖孫。

不是鄭仁基,也不是顏師古,那就只剩下崔夫人了。而且崔夫人對付他祖孫的可能性最大,原因有很多。一來是當初在滎陽,鄭世安打理安遠堂,崔夫人心裡未必就能平順;這二來嘛,鄭仁基來洛陽之後,中止了天津橋街市,而這個整頓計劃,正出自崔夫人之手,她如何能答應?還有,他祖孫在,對崔道林始終是一個威脅。而崔道林又是崔夫人的手下,崔夫人豈能看着她的人,在洛陽受委屈?

如此一想,言慶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

俗語說的好:青竹蛇兒口,黃蜂尾後針,兩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

果然一點都不誇張!女人要毒起來,比男人狠多了。只是一點點小事,她竟想要自己祖孫的性命?

鄭仁基厲聲道:“鄭世安,我看你祖上幾代爲我家中效力,故而始終對你懷着幾分尊敬。不成想,你這閹奴,竟恩將仇報,偷走了我祖傳唐猊玉帶。如今人贓並獲,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鄭世安臉色蒼白,怒聲道:“大公子,老奴冤枉。

老奴祖上幾代爲鄭家效力,你可以去問問,可拿過安遠堂一針一線?如今,分明是有人故意栽贓給老奴,老奴可以保證,絕沒有偷這唐猊玉帶,請大公子明察。”

崔夫人溫雅道:“你在安遠堂沒動手腳,是老太爺盯的緊,你沒機會。

如今到了洛陽,老太爺不在這裡,你欺大公子寬宏,所以就生了賊心,也很正常。”

“我沒有!”

鄭世安鬚髮賁張,臉漲得通紅。

鄭仁基要開口,顏師古卻搶先說話:“鄭言慶,你有什麼話要說?”

言慶睜開眼,梗着脖子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鄭仁基這火氣,騰地一下竄了起來,“鄭言慶,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欲加之罪,難不成是說我故意陷害你們嗎?”

“大公子或許沒有害我祖孫之心,可保不住別人沒有。”

崔夫人心裡一動,厲聲喝道:“好大膽的賤奴才,果然是那閹奴之後……夫君,我早就說過,這小賊是養不熟的狼崽子,你還送他去學舍?看見了沒,學得牙尖嘴利,連你也敢嘲諷。”

鄭仁基氣得身子直顫,啪啪啪把書案拍的震天介響。

“大膽小賊,大膽小賊,死到臨頭還要反咬一口。

我讓你嘴硬……來人,給我把這小賊拉下去張嘴,我倒要看看,你這嘴能有多硬。”

崔生獰笑着衝上前來,掄起巴掌,朝着鄭言慶啪啪啪就是十幾記耳光。

鄭言慶被打得滿口鮮血,臉頰腫的如同包子一樣。

“小子,我讓你嘴硬,你不是很厲害嗎?”

崔生對鄭言慶的怨念,早在他父子剛來洛陽的時候就有了。那一次,他被鄭言慶撞翻在地,卻無處發火。如今找到了機會,這出手更是多了幾分力道。

“你這個畜生!”

鄭世安怒聲吼道,掙扎着想要阻止。

卻見崔道林上前,一腳踹在鄭世安的肚子上,把鄭世安踹翻在地。鄭言慶卻怒了!鄭世安是他在這世上,最親近的人。崔生打他,他不怕,可是見崔道林踹倒了鄭世安,他可就忍耐不住了。全身的氣血賁張,苦練多年的降龍功,在這一剎那間,精氣神相合,全身勁力猛然匯聚一起,只聽他啊的一聲怒吼,綁在他身上的繩子,一下子被他崩斷。

鄭言慶好像一頭小老虎,雙肩一抖,震開了下人的手掌,呼的撲向崔道林。

他從三歲練武,至今已有三年之久。

這築基功夫,始終未見突破。原因很簡單,就在於他天癸爲生,氣血尚未長成。再加上他習武只是爲了興趣,朵朵走了之後,用功不如以前。不過孫思邈傳授給他養生引導書和五禽拳法,卻極大程度彌補了他不用攻的缺憾。如今怒氣攻心,三年未見突破的降龍功,猛然出現了突破。氣血在瞬間生成,力量陡然倍增。

崔道林沒想到,鄭言慶能掙脫開來,被鄭言慶低頭狠狠的頂在了胸口。

胸口受到了撞擊,崔道林只覺一陣氣悶。噔噔噔往後退,噗通坐在了地上,喉嚨一甜,哇的噴出一口鮮血來。

與此同時,鄭爲善邁步上前,一把扣住了鄭言慶的肩膀。

言慶雖然突破了築基階段,但是和鄭爲善相比,顯然差了不止一籌。

“言慶,你瘋了!”

“放開我,我要殺了他……”

“言慶,老管家沒事,你別衝動啊!”

這時候,鄭世安也大聲叫道:“言慶,不要無理。”

顏師古的臉色有些難看,從鄭言慶的表現來看,他不是偷走玉帶的人。如果不是言慶祖孫,那玉帶怎麼會出現在他的住處?這樣的,豈不是有人想要栽贓陷害?

他不自覺的向崔夫人看去,隱隱猜出了端倪。

ωwш▪ Tтkǎ n▪ Сo 鄭仁基只氣得三尸暴跳,厲聲喝道:“好大膽的小賊,好大膽的小賊,死到臨頭還想傷人嗎?”

言慶被鄭爲善抓住,這時候也豁出去了。

“大公子,你嫌我祖孫礙眼,明說了就是。

大不了我祖孫回滎陽,也算不得什麼。耍這種詭計,栽贓陷害,這就是你的本事嗎?”

“你這小賊,簡直是,簡直是……”

鄭仁基氣得火冒三丈,“今天不打死你,你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尊卑。”

崔夫人,在一旁暗自冷笑。

“鄭爲善,殺了這小賊。”鄭仁基怒道:“把這閹奴四肢打斷,明天一早送回滎陽。”

“鄭仁基,你是個笨蛋。”

鄭言慶也豁出去了,罵道:“大老爺讓你出來,你卻任由一個蛇蠍婦人當家作主,整天吟詩作賦,故作風雅之狀,卻不知,你這鄭府上下,都成了那婦人囊中之物。

你還自以爲是……”

鄭爲善臉色變了,急忙捂住了鄭言慶的嘴巴。

崔夫人更是面孔通紅,也不知道是被氣的,亦或者是被說中了心事。

“夫君,你就任由這賤種信口雌黃?”

鄭仁基也怒了,“鄭爲善,還不動手!”

顏師古有點忍不住了,站起來剛要阻止。就在這時候,只聽中堂外一陣喧譁吵鬧。

緊跟着有人在外面沉聲道:“鄭大人,手下留情。”

————————————————————————

第二更,近四千字,給點推薦吧!

第5章 七學士(二)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10章 僚亂(三)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二第80章 投名狀第82章 河南王(上)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69章 末日(一)第卅三章 回滎陽六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廿二章 都棱鎮三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59章 噩耗第17章 金堤關(三)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18章 金堤關(四)第1章 雨霖鈴第19章 冼夫人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52章 何爲盛世?第18章 別惹我!第17章 長命鎖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16章 崔道林(下)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80章 兩駙馬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82章 罵死虞柔第58章 君何人?(上)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79章 關中再來客第7章 哈士奇(上)第80章 兩駙馬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66章 蹊蹺第56章 入榖第76章 登門尋釁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79章 滎陽之變第廿九章 黃雀第76章 危機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上)第60章 禽獸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卌五章 鳩殺第14章 一封家書第7章 小看了古人第95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4章 七學士(一)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卌二章 武僧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廿二章 緣由第54章 小風口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77章 魚與熊掌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一)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中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下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下)第51章 喜盈門(八)第2章 長安,長安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卌章 新羅五第17章 長命鎖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10章 釜底抽薪第51章 喜盈門(二)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廿章 割喉禮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下)第17章 金堤關(三)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10章 僚亂(三)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四)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64章 李神通(二)第16章 未雨綢繆第52章 破題:原道
第5章 七學士(二)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10章 僚亂(三)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二第80章 投名狀第82章 河南王(上)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69章 末日(一)第卅三章 回滎陽六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廿二章 都棱鎮三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59章 噩耗第17章 金堤關(三)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18章 金堤關(四)第1章 雨霖鈴第19章 冼夫人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52章 何爲盛世?第18章 別惹我!第17章 長命鎖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16章 崔道林(下)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80章 兩駙馬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82章 罵死虞柔第58章 君何人?(上)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79章 關中再來客第7章 哈士奇(上)第80章 兩駙馬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66章 蹊蹺第56章 入榖第76章 登門尋釁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79章 滎陽之變第廿九章 黃雀第76章 危機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上)第60章 禽獸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卌五章 鳩殺第14章 一封家書第7章 小看了古人第95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4章 七學士(一)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卌二章 武僧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廿二章 緣由第54章 小風口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77章 魚與熊掌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一)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中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下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下)第51章 喜盈門(八)第2章 長安,長安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卌章 新羅五第17章 長命鎖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10章 釜底抽薪第51章 喜盈門(二)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廿章 割喉禮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下)第17章 金堤關(三)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10章 僚亂(三)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四)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64章 李神通(二)第16章 未雨綢繆第52章 破題:原道